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项目总预算为9,476.5万元,实际投入2,487.36万元,累计投入4,000.05万元[5] - 研发人员数量为245人,同比增长5.6%,占总员工比例24.38%[5]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3,787.3万元,同比增长20.8%,人均薪酬15.46万元[5] - 宽量程真空检测仪表项目预算3,545万元,实际投入1,011.95万元[5] - 微型真空测量传感器项目预算240万元,实际投入181万元[5] - 聚变堆安全系统设备研制项目预算300万元,实际投入90万元[5] - 915MHz磁控管项目预算80万元,累计投入49.84万元[3] - 真空接触器技术改进项目累计投入119.65万元[3]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62.4%(153人)[7][8] - 50岁以上研发人员占比29.4%(72人)[8] - 研发人员245名占公司总人数24.38%并外聘专家13人[1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90%,同比增加0.59个百分点[198] 知识产权与创新 - 新申请国内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共6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102] - 累计获得知识产权共105项其中发明专利37项实用新型专利64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102] - 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电真空及固态微波技术联合实验室[10] - 有60余个品种填补国内空白,120余个品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余个品种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119] 业务与市场 - 微波电真空器件业务为主要支柱型业务[19]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比例53.96%[18] - 产品最终应用于航空、航天、雷达通信等领域[13] - 面临微波固态器件领域民营企业竞争加剧风险[22] - 参与ITER计划研制偏滤器和包层系统等核心器件[63] - 完成全球首台满足ITER要求的包层部件大型真空高温氦检漏设备[85] 财务绩效 - 2022年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15.10%[20] - 2022年度归属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166,048,274.66元[49] - 2022年度归属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1.66亿元人民币[53] - 基本每股收益2.14元,同比下降16.41%[198] - 稀释每股收益2.14元,同比下降16.41%[19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2.09元,同比下降12.55%[19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86%,较上年减少7.74个百分点[19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60%,较上年减少6.85个百分点[198] 应收账款与票据 - 2022年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66,719.62万元,应收票据账面余额为17,066.03万元[44]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账面余额之和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1.93%[44]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余额占营业收入比例2021年达101.15%[44] - 2020年应收账款账面余额28,046.23万元,应收票据12,740.39万元[44] - 应收账款未约定信用期,结算周期较长,存在流动资金占用风险[155] 利润分配与公积金 - 2022年末可供分配利润为392,083,470.35元[49] - 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3.92亿元人民币[53] - 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且每10股转增4股[49] - 每10股转增4股[53][55] - 现金分红金额为0元占净利润比率0%[55] - 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后总股本将增加至108,383,419股[52] - 当前总股本为77,416,728股[173] - 拟合计转增30,966,691股[173] - 公司不派发现金红利且不送红股[173] - 2022年度剩余未分配利润累积滚存至下一年度[173] 现金流与负债 - 公司存在技改专项拨款形成的长期负债106,210,000元[26] - 若需偿付技改专项拨款资金,可能对公司现金流产生影响[26] 公司治理与委员会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4次会议[30] - 战略与发展委员会讨论可控热核聚变行业现状及公司发展方向[31] 分红政策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要求最近3年现金分配不少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36]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80%[36]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40%[36]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20%[36] - 2021年现金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458元,合计派发50,000,000元[49] - 2021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为30.33%[49] 股份锁定与减持承诺 - 股东昆明瓴量、天翊创承诺自国光电气A股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上市前股份[107] - 股东兵投联创承诺自2021年8月31日起遵守股份限售规定[111] - 股东孙善忠承诺自2021年8月31日起遵守股份限售规定[112]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承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上市前股份[113]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高管持股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13] - 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113] - 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113] - 通过集中竞价减持需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减持计划[107] - 若公司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股东承诺在退市前不减持股份[107] - 违规减持收益需全额上缴上市公司[107] - 自然人股东王莉、唐华等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开发行前股份[114] - 间接持有股份的董事及高管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间接持有的上市前股份[115]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或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董事及高管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15] - 董事及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总数的25%[115] - 核心技术人员在锁定期届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上市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有总数的25%[116] - 董事及高管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116] - 若公司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董事及高管自处罚决定或司法裁判日起至终止上市前不减持股份[116] - 间接持有股份的监事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间接持有的上市前股份[116] - 股东承诺若违规减持,所得收益全部上缴公司,否则公司有权扣留现金分红中同等金额[114][115][116] - 控股股东新余环亚及实际控制人张亚、周文梅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上市前股份[136]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或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控股股东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36] - 公司股东黄雁承诺所持股份不存在委托持股、信托持股等权属不清晰情形[139] - 尚有56名失联股东未取得联系,未签署股份流通限制和自愿锁定承诺[165] 股价稳定措施 - 公司制定股价稳定预案,触发条件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50] - 股价稳定措施包括公司回购股票,回购方案需经股东大会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150] - 控股股东需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金额不低于前一年从公司获得现金分红金额的30%[153]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需增持股份,累计增持资金不低于上一年度税后薪酬总额的30%[153] - 若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未履行增持承诺,公司可扣留其当年薪酬(不超过上一年度税后薪酬总额的50%)[153] - 稳定股价措施自公告之日起90日内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高于每股净资产则终止执行[153] - 控股股东增持股份资金不低于上一年度税后现金分红总额的50%[168] - 控股股东增持股份资金不高于最近3个会计年度税后现金分红总额[168] - 控股股东增持计划在触发条件后10个交易日内通知,30日内实施完毕[168] - 控股股东增持后6个月内不出售所增持股份[168] - 董事及高管增持股份在控股股东增持完毕后的3个月内触发条件时启动[168] - 董事及高管增持在触发条件后10个交易日内通知,30日内实施完毕[168] - 集中竞价方式买入股票价格不高于上一会计年度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68] 生产与产能 - 公司仅有一条核工业产品生产线且产能饱和,第一壁和核用泵产品仅能小批量生产[25] - 存在量产风险,无法保证第一壁和核用泵产品的按时交付[25] 研发与业务风险 - 存在核心技术泄密与技术人员流失风险[14] - 研发周期长需经立项、设计、初样、正样等多阶段迭代[16] 资质与认证 - 具备军工业务所需全部资质认证[13] - 通过ISO9001和军工质量管理体系等认证,报告期内未发生产品质量纠纷、诉讼或赔偿情况[124] 员工与福利 - 员工持股人数为36人,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为3.58%[123] - 员工持股数量为725.77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9.37%[123] - 公司2022年慰问帮扶困难及生病员工与家属逾500人次[69][76] - 公司2022年发放员工慰问金10余万元[69][76] - 职工互助医疗险获赔90人次[76] - 意外伤害保险获赔8人[76] - 重大疾病保险获赔1人[76] - 女性职工特殊疾病保险获赔1人[76] - 公司共有3名残障人士职工[126] 投资者关系 - 报告期内公司举行投资者调研活动数十次,接待投资机构数百家[130] - 报告期内公司接听投资者热线200余次[130] - 报告期内公司回复上证E互动投资者提问20余则[130] - 公司举行业绩说明会3次,包括2021年度、2022年半年度和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130] 环保与资源消耗 - 报告期内投入环保资金92.22万元[59] - 消耗电能约656.53万千瓦时[60] - 耗水总量约15.3万立方米[60] - 耗天然气约7.41万立方米[60] - 公司不属于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60] - 酸性废气处理去除率大于90%[62] - 公司采取减碳措施包括提高人机工效及研发可控核聚变零部件[82] 社会责任与捐赠 - 公司2022年对外捐赠及公益项目资金为0万元[87] 党建与组织 - 公司发展新党员5名[95] - 公司现有在职党员251名离退休党员476名[95] - 公司党委表彰六个先进党支部三个四好班子29名优秀共产党员和6名优秀党务工作者[95] - 公司对7名预备党员进行一年预备期考察及按期转正工作[95] 信息系统与披露 - 公司投入20余万元对内部信息系统进行升级优化[102] - 公司在指定报刊网站披露文件数十余份均无虚假不符信息[101] 上市与审计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172] - 审计机构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72] - 公司股票代码688776,于上交所科创板交易[194] - 持续督导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督导期至2024年12月31日[194] - 年度报告披露媒体包括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等四大证券报[194] - 聘请审计机构为中汇会计师事务所[194]
国光电气(688776)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