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16] - 营业收入为2.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0%[17][1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00%至245.25百万元[79][80] - 2021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45亿元,较2020年同期2.21亿元增长11%[167] - 营业收入为2.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0%[17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35.22万元[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82.1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7%[17][1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77%至53.82百万元[79] - 净利润从4994.12万元增至5382.15万元,增长7.8%[168] - 净利润为558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17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123.06万元[1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831.5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6%[17][18] - 营业利润为643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172] - 综合收益总额为538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169] - 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5581.87万元[194] - 综合收益总额为155,386,440.88元[1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3.68%至140.31百万元[79][80] - 营业成本为1.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17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50%[1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00%,同比增加0.95个百分点[17] - 研发投入总额1717.46万元,同比增长28.56%[4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7%,同比上升0.95个百分点[4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8.56%至17.17百万元[80][81] - 研发费用从1335.90万元增至1717.46万元,增长28.6%[167] - 研发费用为166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9%[17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1.20%至12.80百万元[80][81]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3906.5万元,同比增长79.1%[175]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2967.2万元,同比增长26.6%[175]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81.19万元[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3.2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8.08%[17][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08.08%至-71.32万元[80][8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713.2万元,同比下降108.1%[17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8%[17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6%[17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223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5%[17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5.71亿元,同比扩大189倍[17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1亿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5.69亿元[176]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504.1万元,同比下降105.4%[177]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8.80亿元,同比增长171.4%[175]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14.50亿元,同比增长342.8%[177]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5018.6万元,同比增长25.5%[178]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达到15.68亿元[16] - 总资产为14.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65%[17][18] - 总资产较年初增长71.64%至1,485.02百万元[79] - 资产总额从2020年底的8.652亿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14.85亿元,增长71.6%[16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68亿元[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44%[17][18]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增长13,104.27%至574.71百万元[84][8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0年底的435万元大幅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5.747亿元,增长131倍[16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增加,从435.24万元增至5.75亿元,增长超过13倍[163] - 货币资金较年初减少43.86%至91.98百万元[83] - 货币资金从2020年底的1.638亿元下降至2021年6月30日的9198万元,降幅43.9%[160] - 公司货币资金从2020年底的1.63亿元减少至2021年6月的0.91亿元,下降44%[163] - 应收账款从2020年底的1.345亿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1.662亿元,增长23.6%[160] - 应收账款从1.35亿元增至1.66亿元,增长23%[163] - 预付款项从2020年底的855万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3008万元,增长251.6%[160] - 预付款项从810.72万元增至2954.55万元,增长264%[163] - 存货从2020年底的1.438亿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1.692亿元,增长17.6%[160] - 其他应收款从2277.59万元增至5270.70万元,增长131%[163]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44.74%至144.60百万元[83][84] - 合同负债从2020年底的9991万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1.446亿元,增长44.8%[160] - 合同负债从9990.65万元增至1.45亿元,增长45%[164] - 实收资本从2020年底的5455万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7273万元,增长33.3%[162] - 资本公积从2020年底的2.9亿元增至2021年6月30日的8.23亿元,增长183.7%[162] - 资本公积从3.31亿元增至8.64亿元,增长161%[165] - 未分配利润从1.89亿元增至1.947亿元,增长2.9%[194]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6.03亿元增至11.6亿元,增长92.4%[194] - 专项储备期末余额为312.33万元[194] 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4元[16] - 稀释每股收益为0.74元[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85元/股,同比下降7.61%[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23%[1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00%,同比下降3.98个百分点[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85元/股,同比下降7.6%[169] 研发投入和技术实力 - 报告期末累计授权专利163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44]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13项,均为实用新型专利[44] - 公司共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9项[43] - 公司主导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项 国家标准8项 行业标准9项[28] - 公司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及省 市 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十余项[28] - 公司产品列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目录(2018)》核心技术被编入《国家工业节能技术应用指南与案例(2019)》[28] - 公司高效节能全石墨氯化氢合成与余热利用一体化装置(SZL-1600)被认定为2020年度江苏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8] - 公司技术产品实现合成炉进口替代综合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28] - 研发人员数量为70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5.84%[5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669.61万元人民币,平均薪酬为9.57万元人民币[50]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45.71%(32人),大专及以下占比54.29%(38人)[51]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以31-40岁为主,占比48.57%(34人)[51] - 报告期内在研项目11项,新增化工材料研发投入155.3万元[46][41] - 研发项目总预算为390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717.46万元人民币[48] - 复合材料增强石墨塔器研发项目投入181.41万元人民币[47] - 焚烧烟气处理石墨急冷塔研发项目投入191.44万元人民币[47] - 石墨盐酸精制塔研发项目投入190.61万元人民币[47] - 高热能转化率石墨合成装置研发项目投入218.86万元人民币[47] - 石墨燃烧器研发项目投入126.32万元人民币[47] - 研发及技术人员增至70人[53] - 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吉林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科研机构持续展开产学研合作[55] 产品与市场表现 - 公司组合式副产蒸汽石墨氯化氢合成炉近三年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第一[26] - 公司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及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 - 产品主要应用于氯碱、医药、农药、有机硅及三废处理等行业[32] - 下游客户以大型国企、上市公司等大规模化工企业为主[35] - 公司开拓废酸处理、工业高温焚烧及煤化工等新兴领域,目前处于市场导入阶段[76] - 被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为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节能环保服务)[54][56] - 维保服务已逐步形成规模成为公司重要盈利点[54] 技术和产品优势 - 石墨设备可替代钛材 钽材 哈氏合金等部分贵金属材料在防腐领域的应用[30] - 新型节能环保氯化氢合成与余热利用一体化装置可副产蒸汽压力范围0.1-0.8MPa[33] - 石墨设备热能利用率明显改善,解决氯化氢合成过程热量利用率低等问题[31] - 石墨换热器耐腐蚀性能好,传热面不易结垢,传热性能良好[33] - 多效蒸发系统大幅提高热能利用率,属于节能环保系统[33] - 盐酸解吸系统实现废酸无害化处理,属于节能环保系统[34] - 公司定制开发三种石墨专用材料:XQ-G-N(抗折强度9.75MPa/体积密度1.62g/cm³)、XQ-G-FP(抗折强度11.20MPa/体积密度1.70g/cm³)、XQ-G-IP(抗折强度40.72MPa/体积密度1.82g/cm³)[36][37] - 浸渍后石墨最高耐温达250℃[37] - 合成炉副产蒸汽温度175℃/压强0.8MPa[38] - 单台合成炉年产氯化氢50,000吨可副产蒸汽35,000吨[38] - 蒸汽副产年创造直接效益500多万元(按150元/吨测算)[38] - 单台合成炉年减少约3,000吨煤炭使用量[38] - 石墨换热器导热系数为碳钢设备的2-3倍[38] - 石墨精馏塔提纯后产品纯度可达99%以上[38] - 分子筛干燥系统可将氯化氢水分干燥至5ppm以下[39] - 氯氢燃烧比由1:1.08优化至1:1.05[40] - 氯化钙浓缩多效蒸发技术使蒸汽消耗下降至原先40%左右[41] - 废硫酸浓缩回收技术可将硫酸质量分数提升至60%-95%[41] - 氯化氢分子筛干燥技术产出含水量小于5ppm的干燥氯化氢[41] - VCM含汞废酸处理技术产生浓度小于1%的循环废水[41] 生产模式和供应链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定制化程度高[35] - 外协加工环节不涉及公司核心技术,用于降低石墨原材料采购成本[35] - 石墨原材料成本占石墨设备制造成本很大部分行业存在向上游延伸趋势[30] - 石墨原材料主要产区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辽宁等省份的部分中小碳素企业限产减排导致供应紧俏[54] - 2018年在内蒙古成立材料子公司向上游原材料端延伸[54] - 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重较高,石墨原材料是主营业务成本最重要构成[65] - 公司通过引入PMS管理系统优化生产流程及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59] 战略发展和项目建设 - 公司正积极推进新材料建设项目以延伸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30] - 募投项目建成后公司研发和生产能力将大幅提升[29] - 公司存在募投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收入和利润目标的风险[72] - 募集资金总额为6.11亿元,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3236.92万元[133] - 石墨设备扩产项目承诺投资总额2.70亿元,实际累计投入3236.92万元,投资进度仅11.98%[133] - 研发中心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01亿元,实际累计投入0元,投资进度为0%[133] - 募集资金累计投入总额3236.92万元,较承诺投入金额差额达3.39亿元[133]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133]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人民币2626.82万元及支付发行费用人民币315.92万元,总计2942.74万元[134] - 公司获准使用不超过人民币4.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截至2021年6月30日余额为4.5亿元[134] - 公司批准使用超募资金人民币50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比例27.79%[134]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于2021年3月24日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33.62元/股,发行股票数量1818.3334万股[61]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1818.3334万股,发行后总股本增至7273.3334万股[140] - 华泰创新战略配售认购公司首发股份90.9166万股,期末通过转融通出借限售股份10.28万股[140] - 报告期末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5619.00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77.25%[138] - 报告期末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数量为1654.3284万股,占总股本比例22.75%[138] - 境内自然人持股数量增至5328.0884万股,占总股本比例73.25%[138] - 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数量增至290.9166万股,占总股本比例4.00%[13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965户[143] - 第一大股东张艺持股39,600,000股,占比54.45%[147] - 第二大股东钱淑娟持股9,200,000股,占比12.65%[147] - 第三大股东何雪萍持股3,180,000股,占比4.37%[147] - 股东夏斌持股2,000,000股,占比2.75%[147] - 南通北斗星管理咨询中心持股2,000,000股,占比2.75%[147] - 华泰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806,366股,占比1.25%[147] - 何雪萍通过信用交易账户持有全部3,180,000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45][148] - 张艺持有的39,600,000股限售股将于2024年3月24日解禁[150] - 钱淑娟持有的9,200,000股限售股将于2024年3月24日解禁[151] - 夏斌持有的2,000,000股限售股将于2022年3月24日解禁[151] - 华泰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持股锁定期为24个月[153] - 公司企业类型于2021年5月18日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上市)[200] 承诺和协议履行 - 实际控制人钱淑娟及张艺所持股份限售承诺自2020年5月29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98][100] - 董事夏斌等4人所持股份限售承诺自2020年5月29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98]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限售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00] - 董事及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01] - 公司存在重大违法触及退市时实际控制人不得减持股份[101]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近亲属作出解决同业竞争承诺[99] - 所有承诺事项在报告期内均得到及时严格履行无未完成情况[98] - 股票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股份[102][103]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02][104] - 董事/监事/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02] - 控股股东单次增持资金不低于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的20%[107] - 控股股东单年度增持资金不超过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的50%[107] - 董事/高管增持资金不低于上年度税后收入的20%[109] - 董事/高管增持资金不高于上年度税后收入的50%[109] - 欺诈发行情况下将购回全部新股[110] - 公司回购股份单次数量不超过股份总数2%[106] - 稳定股价措施触发条件为连续20日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106]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星球石墨(688633) - 2021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