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罗普特(688619) - 2022 Q4 - 年度财报
罗普特罗普特(SH:688619)2023-04-0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6.64%至1.69亿元人民币[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29.17%至-2.02亿元人民币[2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84.48%至-2.18亿元人民币[26]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1.6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2.02亿元[39] - 第四季度单季度净亏损达1.62亿元人民币[32] - 营业收入1.69亿元同比减少76.64%[197][199]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2.02亿元同比减少329.17%[19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24亿元同比减少74.68%[199] - 销售费用4824.09万元同比增长68.34%[199] - 管理费用6177.03万元同比增长37.48%[199] - 研发费用3720.13万元同比减少11.19%[19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持续强化在环保、智慧交通、酒店智能化等新行业布局[4] - 视频图像产品线在社会治理领域落地三明市沙县区和昆明市五华区[92] - 智能中台技术产品线在政法、交通、农业及先进科研课题等领域取得明显成效[93] - 公司AI+智慧城市产品线已搭建1个基础底座+6大系列+8个行业应用的产品架构[98] - 公司公共安全数字化解决方案已覆盖福建、江西、江苏、重庆、甘肃等20余个省份[102] - 公司AI+智慧交通产品线已在厦门、大冶、三明、福州等多个城市落地应用[100][104] - 公司社会治理数字化解决方案已在福建厦门市、三明市、重庆江津区、永川区等多省市区县单位落地[103] - 公司智慧海洋数字化解决方案已牵头厦门大学、上海海图中心承接厦门市海洋专项课题[106] - 公司智能硬件产品线涵盖智慧监控、全景监控、边缘计算、感知终端、智慧灯杆等9大类产品[116] - 公司软件产品体系包括大数据平台、AI中台、视频图像平台、物联网平台等4大平台产品[116]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业务在安徽、重庆、湖北、河北、山东等地实现突破[4] - 公司业务扩展至安徽、湖北、云南等多个省市[45]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增加16.21个百分点至21.99%[28] - 公司和子公司获得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共计430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92项,软件著作权301项[44] - 公司持续扩大对RUP基础平台的研发投入,加速基础平台更新迭代[55] - AI算法中台吞吐性能提升15%[56] - 算法库新增非机动车违章检测等算法[56] - 全景视频运动目标跟踪算法应用于公路货车管控场景[61][62] - 多引擎人像识别算法融合国内主流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优化[63] - 智慧管廊多模态安全管理算法实现廊内人员及设备监管[64] - 多源视频融合算法应用于边防、海防及无人岛屿监控[65] - 量子加密技术成功应用于边检系统数据传输[66] - 移动嵌入式算法实现电动自行车违章行为离线分析[67] - 大数据中台扩展至市域社会治理、政务、交通等5大领域[69] - 物联网IoT中台支持内网、公有云及云边结合3种部署模式[77] - 公司2022年新增发明专利24个,累计发明专利170个[152]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总额3720.13万元,同比下降11.19%[15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1.99%,较上年增加16.21个百分点[153] - 研发项目(AI+海洋)投资额为4453万元人民币[168] - 研发人员数量为186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36.4%[171]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为2363.47万元人民币[171]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12.71万元人民币[171]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为本科学历161人占比86.6%[171]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以30岁以下为主共95人占比51.1%[171] - 承接涉及存算一体化AI芯片产业化等重大科研项目[173] - 构建海陆一体化海洋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168] - 形成多参数传感器及智慧海洋牧场等系列软硬件产品[16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面临宏观环境变化和客户需求阶段性影响[4] - 公司聚焦回款周期较短订单致短期业务发展承压[4] - 公司存在经营环境多重不确定性风险[4] - 公司优化共享职能管理平台,加强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流程与制度[48] - 公司构建总部与区域协同的扁平化研发架构实施"一平台多行业N项目"创新模式[119] - 公司以区县为单元设立技术型子公司实现本地化技术化实体化落地[120] - 公司通过数据治理和系统运维新型服务模式提升客户黏合度[124] - 公司提供数据筛选清洗加工等标准化处理形成主题库数据资源[125] - 公司加强与集成商战略合作采用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模式提升资金周转效率[122] - 公司通过供应链生态降低资金占用并提高资金周转率[179]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储备技术模块以保持竞争优势[178][182] 现金流与财务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4亿元人民币[26] - 公司2022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14.02百万元[189] - 公司2022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494.05百万元,较2021年末下降12.83%[190] - 公司流动比率为2.11,资产负债率为34.76%[19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出3.14亿元[199] 非经常性损益 - 公司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597.95万元,较2021年的3143.94万元下降49.2%[34]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975.22万元,较2021年的2917.79万元下降32.3%[33]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246.29万元,较2021年盈利4.2万元大幅下滑[33] - 银行理财投资收益为34.34万元,期末余额增至1.18亿元[36] - 其他营业外收支为-88.4万元,较2021年的-203.82万元改善56.6%[34]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损益2021年为981.13万元,2022年未发生[33] - 所得税影响额为284.96万元,较2021年的555.59万元下降48.7%[34]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0.02万元,较2021年的-0.24万元有所改善[34] 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同比下降13.49%至20.01亿元人民币[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下降15.24%至12.87亿元人民币[26] - 公司资产总额达20.0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12.87亿元[39] - 资产总额20.01亿元同比减少13.49%[197] - 负债总额6.96亿元同比减少11.08%[19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2.87亿元同比减少15.24%[197] 股东回报与公司治理 - 公司2022年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金额为2999.58万元人民币[11] - 公司2022年度合计现金分红金额为2999.58万元人民币[11] - 公司2022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且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0]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9]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8]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2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产品收入26583亿元同比增长9.9%占全行业24.6%[127] - 2022年中国信息技术服务收入70128亿元同比增长11.7%占全行业64.9%[127] - 预计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4000-5000亿元CAGR为20%-22%[128] - 2022年中国计算机视觉核心产品市场规模1133亿元预计2026年突破2000亿元CAGR超18.2%[128] - 人工智能产业步入第三次浪潮与千行百业融合创新带动快速增长[129] - 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相关企业共8586家,其中2020年注册企业数量为2589家,2021年为2244家,行业注销企业数量仅占总企业数的9%[141] - 人工智能行业设备约每隔3-5年更新换代,集成电路芯片迭代周期更短[134] - 新基建项目规模日渐扩大,政府项目回款周期较长,对中标企业资金实力要求高[140] - 计算机视觉产品需通过CCC认证才能生产和销售,国际市场需取得CE、UL、FCC等认证及RoHS检测[137] - 人工智能行业存在较高人才门槛,缺乏系统化人才培养机制,优秀人才需企业自行培养且周期较长[135] - 行业处于快速扩容阶段,2020年为主要注册热潮,未来竞争可能逐步加剧[141] - 社会安全行业产品涉及军工保密类项目需取得军工、保密资质[137] - 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整体框架布局,推进数字技术与五大建设领域深度融合[133] - 国家数据局正式成立,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及数据资源整合共享[133] - 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万亿元,同比增长10%[143] - 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从2012年20.9%提升至2022年超过41%[143] - 智慧城市市场规模从2012年0.65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21.08万亿元[143] - 2012-2021年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47.2%[143] - 截至2020年12月已有900余个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143] - 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投资占比约10%,预计每年保持20%增长速度[155] - 国家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数量从1436个增加至1734个,增长20.8%[159] - 生态环境监管平台市场机会庞大,是未来各级管理部门的重要工具[161] - 海洋信息化装备潜在市场空间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106] 人力资源与团队建设 - 2022年新进员工中985/211院校生占比达到39.3%[47] - 上海研发中心硕、博士比例达到40%,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成熟人才高达80%[47] 荣誉与资质 - 公司获评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44] - 公司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44] - 公司承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发展资金项目及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政府研究课题[44] - 公司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2022年)[148] - 公司子公司获得公共安全防范企业信用评价AAA级荣誉[149] - 公司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及"智慧公安TOP50"行业认可[142] - 公司持有CMMI五级认证及ISO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73] 风险因素 - 公司业绩2022年大幅下滑并出现亏损[180] - 公司主要客户为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收入呈现明显季节性特征[185][186] - 公司存在应收账款回款周期长及回款不及预期的风险[189][190] - 公司面临技术更新迭代及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181][182][183] - 公司存在核心人才流失及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184][191] 投资项目与进展 - 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2.9亿元,本期投入4.9253亿元,累计投入12.0703亿元,用于研发存算一体AI芯片的视觉感知嵌入与智慧河湖设备研制[155] - 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25亿元,本期投入0.6583亿元,累计投入3.3567亿元,用于区域政法智能化应用示范研究[155] - 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75亿元,本期投入1.8396亿元,累计投入1.8396亿元,用于基于移动数据采集分析的警务慧眼系统,项目已完成[157] - 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45亿元,本期投入2.4937亿元,累计投入2.4937亿元,用于基于全息态势感知的社会治安防控平台,项目已完成[157] - 基于人像识别技术的校园周边安全预警系统项目预算215万元,实际投入209.63万元,完成率97.5%[158] - 硬件中台板卡插件式物联网关项目预算160万元,实际投入142.19万元,完成率88.9%[158]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管廊综合管理平台项目预算185万元,实际投入179.06万元,完成率96.8%[159] - 基于大数据的生态环境监管与决策平台项目预算205万元,实际投入185.72万元,完成率90.6%[159] - 5G智慧集成杆项目总投资300.00百万,已完成投资219.27百万,累计实现收益311.78百万[163] - 面向基层网格治理的社区安全管理平台项目总投资280.00百万,已完成投资286.52百万,累计实现收益286.52百万[163] - 智慧园区系统项目已完成,投资金额为107.2百万元[164] - 平安小区联网应用平台项目研发中,投资金额为542.59百万元,已投入132.41百万元[164] - 基于多元感知空间的大数据社会治理平台项目研发中,投资金额为115百万元,已投入102.78百万元[166] - 基于融合调度的智慧治理综合管理云平台项目研发中,投资金额为135百万元,已投入117.5百万元[166] 产品与技术规格 - 视频监控产品线人脸捕获率≥98%[86] - 智能物联产品线人像网关捕获人脸数最大支持40个[86] - 图片敏感信息过滤网关AI鉴黄准确率≥99%[86] - 智慧井盖内置电池可待机5年[86] - 环境监测气象站支持大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气压和降雨量等多要素测量[86] - 物联网太阳能杀虫站支持太阳能供电和远程监测[86] - RFID产品通信频率高且通讯距离远[86] - 消防栓传感器支持NB-IoT无线传输和GPS定位[86] - 智慧警务平台实现四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达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总体目标[161] - 智慧杆具备丰富功能扩展性,可挂载模块类型多达39种品类100项模块[163] - 智慧杆集成应用系统形成具备良好独创性和普适性的产品机制[163] - 社区安全管理平台建立覆盖区、街、居民的多级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163] - 多源采集技术实现对人车目标采集、社区数字宣传、应急广播、一键报警等联动能力[163] - 警网联动技术基于人脸识别实现人员身份甄别和实时预警[163] - 特殊人群侦测技术通过前端感知终端实现对关注人员的及时监管与帮扶[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