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旺通信(688618) - 2021 Q4 - 年度财报
三旺通信三旺通信(SH:688618)2022-04-22 16:00

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53,851,727.43元,同比增长21.35%[23][25] - 公司2021年总营业收入253.85百万元同比增长21.35%[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422,374.02元,同比下降6.22%[23][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0.42百万元同比下降6.22%[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4,969,112.53元,同比下降24.97%[23][25] -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1.44%,主营业务成本增长37.42%,毛利率下降4.59%[159] - 工业互联网业务营业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21.44%,但毛利率同比下降4.59个百分点至60.59%[161]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00,621,779.90元,同比增长36.84%[155]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8.44%[2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5.69%[26] - 销售费用为42.9942百万元,同比增长38.44%[176] - 管理费用为12.0701百万元,同比增长60.29%[176] - 研发费用为53.5794百万元,同比增长45.69%[177] - 财务费用为0.281百万元,同比减少62.48%[177] - 直接材料成本占总成本82.09%,同比增长39.72%,主要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164][166] - 工业无线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增长104.64%,直接人工成本增长184.55%,制造费用增长143.21%[165] 现金流和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330,967.73元,同比下降35.25%[23][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3.330967百万元,同比下降35.25%[17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7.277637百万元,同比下降73.97%[17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35746百万元,同比下降100.62%[179] - 货币资金249.940745百万元,同比下降44.13%[180] - 交易性金融资产243.372971百万元,同比增长143.37%[18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43.37百万元当期增值1.43亿元[33] - 总资产868,770,636.45元,同比增长14.52%[23][27] 业务线表现:产品收入 -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6,007,800元,增长16.85%[25] - 设备联网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加8,544,700元,增长37.51%[25] - 工业无线产品营业收入803万元,同比增长68.22%,但营业成本激增113.00%,毛利率大幅下降11.71个百分点至44.27%[161] 业务线表现:下游市场收入 - 智能制造业务收入33.30百万元同比增长77.06%[37] - 智慧矿山业务收入46.41百万元同比增长19.86%[37] - 电力及新能源业务收入45.35百万元同比增长18.32%[37] - 智慧城市业务收入46.50百万元同比增长21.36%[37] 销售与客户 - 外销业务营业收入3116万元,同比增长68.79%,营业成本增长107.32%,毛利率下降9.04个百分点至51.35%[161] - 经销模式营业收入1381万元,同比增长138.28%,营业成本增长151.83%,毛利率下降2.37个百分点至55.97%[16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931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1.55%,其中客户3和客户4为新进入前五大客户[167][17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1.11%,同比增加3.53个百分点[24] - 研发投入53.58百万元同比增长45.69%[39] - 研发投入总额为5358万元,同比增长45.69%[11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1.11%,较上年增加3.53个百分点[118] - 研发费用金额为5357.9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1.11%[151] - 本年新增发明专利获得数为8个,累计发明专利获得数为13个[117] - 本年新增软件著作权获得数为47个,累计软件著作权获得数为127个[117] - 公司新增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数为4个,累计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数为57个[117] - 公司新增外观设计专利获得数为2个,累计外观设计专利获得数为8个[117] 研发项目与进展 - 5G边缘计算网关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00万元,本期投入225.53万元,累计投入425.45万元[122] - AIBox产品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00万元,本期投入224.1万元,累计投入224.1万元[122] - IES6300系列交换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00万元,本期投入25.22万元,累计投入374.78万元[122] - Linux平台Modbus网关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500万元,本期投入20.38万元,累计投入364.04万元[122] - RCU6000产品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00万元,本期投入373.67万元,累计投入373.67万元[122] - TBW系列产品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00万元,本期投入292.34万元,累计投入292.34万元[122] - TCU2000产品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00万元,本期投入315.31万元,累计投入315.31万元[122] - TNS M12交换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00万元,本期投入16.56万元,累计投入341.6万元[122] - IES6300系列交换机精密同步时钟传输精度达到20ns以内[122] - 5G边缘计算网关项目基础版产品已试产通过发布走向市场[122] - 大功率UWB及补盲基站开发项目无障碍物传输距离超过300米[125] - 工业互联网系统开发项目预算400万元,累计投入265.46万元,完成度66.37%[125] - 工业自动化Profinet2.4交换机开发项目预算400万元,累计投入348.11万元,完成度87.03%[125] - 光开关旁路交换机开发项目预算400万元,累计投入184.05万元,完成度46.01%[125] - 轨道交通常规交换机开发项目预算300万元,累计投入181.53万元,完成度60.51%[126] - 交换机安全认证项目预算400万元,累计投入223.23万元,完成度55.81%[126] - 矿用板新产品开发项目预算500万元,累计投入552.49万元,超预算10.50%[126] - 双5G客户端产品开发项目预算700万元,累计投入636.43万元,完成度90.92%[126] - 无线交换机产品开发项目预算400万元,累计投入245.34万元,完成度61.34%[126] - 串口服务器开发项目投入资金320.63万元[127] - 软件开发项目投入资金81.1万元[127] - 协议软件开发项目投入资金68.92万元[127] - SWOS-A7平台软件产品投入资金62.51万元[127] - 边缘计算AI网关项目投入资金118.92万元[127] - 轨交三层交换机系列开发项目投入资金572.64万元[128] - 煤矿12口全千兆矿用板项目投入资金512.55万元[128] - 全千兆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投入资金524.7万元[128] - 双频无线客户端AP开发项目投入资金393.08万元[128] - 研发项目总投入资金合计8,302.32万元[128] 研发团队与能力 - 研发人员172人同比增加6人[39]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72人,较上期的166人增加6人[131]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为4369.52万元,同比增长48.6%[131]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25.40万元,较上期的17.72万元增长43.3%[131]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76.7%(本科124人、硕士7人、博士1人)[131]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39.5%(68人),30-40岁研发人员占比48.8%(84人)[131] - 公司组建多个测试实验室包括网络一致性实验室和射频测试实验室等[13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0.33%[131]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嵌入式工业以太网模块、设备联网产品和工业无线产品等四大产品线[44] - 公司自主研发了电磁兼容、环境适应、环网冗余、精密时钟同步等核心技术[44] - 公司SW-Ring环网冗余算法自愈恢复时间小于2ms[89] - 公司Bypass直通技术切换时间可小于10ms[89] - 公司完成IES6300-4GP-360W POE产品系列研发,PoE单口最大功率支持90W,总功率支持360W[94] - 公司开发MAS6400本安万兆交换机系列,为国内首款符合本质安全设计规范的万兆三层交换机[98] - 公司完成TCU200边缘网关研发,支持边缘侧AI图像处理算法部署与运行[95] - 公司完成MAS205/MAS208等多款本安型交换机更新换代,符合最新煤安标准AQ6201-2019[99] - 公司工业级无线AP产品采用IEEE 802.11w和802.11r技术,实现理论无缝漫游[93] - 公司防爆型无线AP产品符合GB3836.1/GB3836.2标准,防爆标志Ex d IIB T4 Gb[100] - 公司TSN技术实现5毫秒低延迟传输,支持802.1as/qbv/qbu/qci/802.1CB等多协议[90] - 公司边缘计算物联网关支持多种接口(以太网/RS-485/RS-232/CAN/DI/DO)[96] - 公司新型本安万兆骨干环网方案已获3项发明专利及10余项实用新型/外观专利[98] - 公司实现了工业级室外5G CPE产品的量产,支持-4075℃宽温工作及IP68防护等级[108] - 公司实现了工业室外WiFi6 AP的量产,支持双频段及-4075℃宽温工作[113] - 公司实现了本安WiFi6 AP的量产,满足煤矿等本质安全要求[113] - 公司量产了车载基础网关产品,并开始芯片国产化工作[105] - 公司产品通过EN50155、UL、CE等国际认证资质[139] 生产与供应链 -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生产量23.04万台,同比增长9.67%,销售量23.29万台,同比增长20.05%[162] - 设备联网产品生产量15.52万台,同比增长46.37%,销售量15.32万台,同比增长50.17%[162] - 公司采取“自主生产+外协加工”的生产模式,并根据订单情况进行战略性备货[48] - 公司采购主要原材料包括芯片类、光器件、接插件、阻容器件、壳体、线路板等[48] - 芯片为主要原材料且主要依赖境外供应商采购占比重大[145]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4005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4.66%[172]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总额为40.0474百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4.66%[174] - 存货账面价值为7890.99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535.60万元,占期末存货余额比例为6.36%[147]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2010年至今为雏形形成和发展阶段[51] - 2019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达8494.3亿美元,同比增长5.4%[53] - 2019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达6109.1亿元,同比增长14.0%[53] - 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增加值规模3.57万亿元,同比增长11.6%[61] - 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6520亿元,预计未来五年CAGR为20%[62] - 2021年全球以太网交换机市场收入307亿美元,同比增长9.7%[56] - 2021年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同比增长17.5%[56] - 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规模预计2023年达138.2亿美元,2018-2023年CAGR为33.4%[55] - 全球工业通信设备市场预计从2018年26.5亿美元增至2023年55.3亿美元,CAGR为15.8%[57] - 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带动第二产业增加值1.817万亿元,同比增长9.97%[65] - 2021年全球企业及服务提供商路由器市场收入159亿美元,同比增长6.5%[57] - 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预计2022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2025年达1.2万亿美元,2020-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6%[69] - 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2018年达5318亿元,2019年突破6110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1.2万亿元,2020-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约13%[69] - 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需求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速而持续增长,涉及智慧城市、智慧矿山、轨道交通、电力及新能源等多个下游领域[69] - 工业互联网通信技术向大速率、高带宽、智能化发展,软硬件技术趋向更高可靠性、稳定性和实时性[74] - 工业无线通信产品需求增加,无线网络进一步与有线网络融合,大规模部署成为行业趋势[73] - 新兴TSN技术、5G技术、WiFi6技术等支持IPv6、TCP协议,适应数据流量快速增长和新业务场景的数据传输需求[74] -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国家政策支持工业互联网通信自主可控发展,有助于国内品牌提高市场份额[75] - 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叠加,建设高效的通信运维体系[74] - 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投资市场支出规模达266亿美元[79] - 中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超过600个[79] - 2021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489亿元[83] - 2021年国家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616亿元[83] - 2021年全国铁路投产新线4208公里[83] - 2021年高铁投产新线2168公里[83] -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5万公里[83] - 高铁营业里程超过4万公里[83] - 2021年国家铁路旅客发送量25.3亿人次同比增长16.8%[83] - 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7.5万亿千瓦时[84] - 预计2030年新增电能替代电量分别达到1.5万亿千瓦时和0.53万亿千瓦时[85] - 2020年煤炭发电占比达61%[85] - 预计2020-2030年风电和光伏累计装机容量CAGR分别为9%和15%[85] - 预计2020-2050年风电和光伏累计装机容量CAGR分别为6%和9%[85] - 预计2025年我国储能投资市场空间达0.45万亿元,2030年增长至1.30万亿元[85] - 2019年中国自动化市场规模1865亿元,较2018年增长1.8%[87] - 预计2022年中国自动化市场规模达2085亿元[87] - 2020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2147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3848亿美元,CAGR约12.38%[88] - 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超千亿,日解析量超过9000万次,二级节点数达180个,覆盖27个省(区、市)及34个行业,接入企业节点超过9万家[193] - 中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5G用户数达3.55亿,5G行业应用创新案例超过1万个,"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过2000个[193] - 大型企业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率为86.10%,中型企业为68.70%,小型企业为51.80%[196] - 工业互联网安全产业规模从2017年13.4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19年27.2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42.30%[197] - 政策目标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到45%[198]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发展战略从单一通信子系统向硬件平台方向调整,打造端到端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布局工业互联互通和安全技术解决方案[70] - 公司产品应用覆盖电力及新能源、智能制造、智慧矿山、轨道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44] - 公司产品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矿山、轨道交通、电力及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客户包括中国中车、中国煤科、国家电网等大型企业[70] - 公司采取直销为主、少量经销的销售模式,并布局全国性营销服务网络[48] - 公司建立IPD项目管理体系,研发流程包括市场反馈、立项、设计、试制、试产和量产等阶段[47]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2000万元人民币向全资子公司上海三旺奇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增资以实施募投项目[188] 公司治理与基本信息 - 公司2021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18,189,898.20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10%[6] - 公司总股本为50,527,495股,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6元(含税)[6] - 公司注册地址及办公地址均为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百旺信高科技工业园1区3栋[17] - 公司股票代码688618,简称三旺通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20]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经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公司控股股东为深圳市七零年代控股有限公司[15] - 公司子公司包括上海三旺奇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三旺志连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