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8亿元[16]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88.6万元[16]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00.3万元[16]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54元[16] - 营业收入为105,464,345.40元,同比增长23.67%[18][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206,883.04元,同比下降13.17%[18][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871,901.35元,同比下降26.91%[18][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0元/股,同比下降35.06%[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70%,同比下降8.48个百分点[18] - 营业收入10,546.43万元,同比增长23.67%[88] - 营业利润2,854.36万元,同比下降8.60%[8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20.69万元,同比下降13.17%[8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87.19万元,同比下降26.91%[8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67%至105,464,345.40元[10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1,800.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3%[1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2.92%,同比增加6.52个百分点[1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2.84%[18]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5.09%[18] - 研发费用2,417.00万元,同比增长72.84%,占收入比重22.92%[90]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5.09%[88]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2.56%至40,618,164.43元[10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2.84%至24,169,951.13元[109]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5.09%至18,181,189.70元[109]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66.04%至5,094,007.45元[10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营收7,672.31万元,占主营收入74.02%,同比增长21.72%[88] - 嵌入式工业以太网模块营收1,132.67万元,占主营收入10.93%,同比增长19.95%[88] - 设备联网产品营收1,247.85万元,占主营收入12.04%,同比增长44.35%[88] 各地区表现 - 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少量经销,布局全国性营销服务网络以应对客户分散需求[3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采购原材料包括芯片类、光器件、接插件、阻容器件、壳体、线路板等,采用根据市场需求、历史数据及库存的定期采购和战略性备货模式[30] - 公司生产模式为自主生产加外协加工,并根据生产计划、客户交期、技术要求等进行成品或模块化半成品备货[30] - 在矿山领域拓展井上井下一体化通信网络 在电力领域扩大高压变电站等高端应用[40] - 公司产品应用于智慧城市、矿山、轨道交通、电力及新能源、智能制造及其他多个领域[40][45][46] - 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需支持防爆等高规格特性 适用于综合管廊等特殊环境[47] - 新技术发展围绕传输(TSN/5G/WiFi6)、安全(态势感知/环网冗余)和运维(边缘计算/AI)三大方向[43] -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政策支持工业互联网通信自主可控发展[44] - 公司荣获2021年第九届中国智能交通建设推荐品牌及广东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奖项[40] - 公司掌握核心技术17项,涵盖系统架构、可靠性、实时性、安全性和行业应用五大类别[58][59] - 自主研发的SW-Ring环网冗余算法自愈恢复时间小于2毫秒,支持多种组网方式[58] - Bypass直通技术可在网络故障时实现通信切换,切换时间小于10毫秒[59] - PTP技术时间同步精度达到优于±15纳秒,与行业水平接近[59] - 网络电口快速连接技术将端口连通耗时从数十毫秒降低至5毫秒[59] - 大功率PoE技术可提供最高95W输出功率,支持大功率设备接入[59] - 工业5G CPE技术提供高速低延迟无线数据传输,支持多通信接口[59] - WiFi6技术实现更高带宽、更低延迟和更高抗干扰能力[59] - 边缘分布式AI分析系统实现多项智慧城市AI视频分析算法[58] - 电磁兼容技术(EMC)提升产品电磁兼容性并保障小型化设计[58] - 实现工业级室外5G CPE产品量产,支持-40~75℃宽温工作[63] - 新增TSN交换机产品,支持IEEE1588 PTPV2等时间敏感网络协议[62] - 研发人员数量175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38.98%[8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951.41万元同比增长76.1%[80]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11.15万元同比增长17.7%[80] - 研发人员中30岁以下占比48.57%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77.14%[80] - 研发投入总额为2417万元,同比增长72.84%[6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2.92%,同比上升6.52个百分点[67]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2417万元,资本化研发投入为0元[67] - 新增软件著作权20项,累计软件著作权达100项[66] - 新增发明专利3项,累计发明专利85项[66] - 研发项目总投入7350万元[77] - 研发项目累计投入5365.97万元[77] - 研发项目本期投入2417万元[77] - 工业交换机软件平台项目投入50万元本期投入19.15万元[76] - Modbus网关协议项目投入50万元本期投入21万元[76] - 边缘计算AI网关项目投入300万元本期投入23.28万元[76] - 5G边缘计算网关项目累计投入315万元,预计总投资300万元[71] - AIBox产品开发项目投入212万元,预计总投资200万元[71] - IES6300系列交换机项目累计投入364万元,预计总投资400万元[71] - Modbus网关项目投资500万元,已完成投资363.44万元,占预算的72.7%[72] - RCU6000产品开发项目投资400万元,已完成投资32.16万元,占预算的8.0%[72] - TBW系列产品开发项目投资300万元,已完成投资287.85万元,占预算的96.0%[72] - TCU2000产品开发项目投资300万元,已完成投资38.51万元,占预算的12.8%[72] - TNS M12交换机项目投资400万元,已完成投资340.62万元,占预算的85.2%[73] - 大功率UWB及补盲基站开发项目投资300万元,已完成投资268.76万元,占预算的89.6%[73] - 工业互联网系统开发项目投资400万元,已完成投资260.13万元,占预算的65.0%[73] - 工业自动化Profinet2.4交换机产品开发项目投资400万元,已完成投资345.32万元,占预算的86.3%[73] - UWB补盲基站无障碍物传输距离已超过300米[73] - Profinet交换机支持网络冗余重组态时间小于200ms[73] - 光开关旁路交换机开发项目预算400万元,已投入248.9万元,完成率62.2%[74] - 轨道交通常规交换机开发项目预算300万元,已投入170.76万元,完成率56.9%[74] - 交换机安全认证项目预算400万元,已投入285.22万元,完成率71.3%[74] - 矿用板新产品开发项目预算500万元,已投入543.72万元,超预算8.7%[75] - 双5G客户端产品开发项目预算700万元,已投入635.83万元,完成率90.8%[75] - 无线交换机产品开发项目预算400万元,已投入242.36万元,完成率60.6%[75] - 桌面及导轨串口服务器开发项目预算300万元,已投入323.99万元,超预算8.0%[75] - 串口服务器软件开发项目预算50万元,已投入24万元,完成率48.0%[75] - 矿用板新产品已获得煤炭安全资格认证,并在三家煤炭企业测试试用[75] - 光开关旁路交换机支持IP67防水等级和EMC 4B标准,适用于工业场景[74] - 主要子公司上海三旺奇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44.07万元[124] 市场趋势和行业前景 - 中国工业互联网2019年市场规模达6110亿元,预计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约13%[35] - 预计2025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1.2万亿元[35] - 工业通信网络设备全球市场2019年容量30.82亿美元,同比增长16.3%[35] - 预计工业通信网络设备市场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15.9%,2023年达55.30亿美元[35] - 工业互联网在2025年前每年将产生高达11.1万亿美元收入(麦肯锡)[35] - 到2030年工业互联网可为全球带来14.2万亿美元经济增长(埃森哲)[35] - 2030年5G、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共将创造超30万亿美元经济增长[35] - 全球工业互联网通信设备行业收入2018年26.5亿美元 2019年30.82亿美元同比增长16.3% 预计2023年将增长至55.3亿美元[41] -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工业互联网通信设备中占比约为54.53%[41] - 2020年中国智慧城市投资市场支出规模达266亿美元 为全球第二大支出国家[48] - 中国智慧城市试点超过600个 形成四大智慧城市群[48] - 2020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4.6万公里,同比增长5.3%,其中高铁营业里程3.8万公里[53] - 2009-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从3.64万亿千瓦时增至6.84万亿千瓦时,复合增长率达7.26%[55] - 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达72,255亿千瓦时,提前实现《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预期目标[55] - 2018年中国自动化市场规模达1,830亿元,同比增长10.5%[57] - 国家提出煤矿智能化三阶段目标:2021年建成示范煤矿,2025年大型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2035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50] - 智慧城轨发展纲要提出"1-8-1-1"布局结构,将推动大容量、低时延通信网络需求增长[53] - 电力行业对通信网络实时性、可靠性要求极高,国际品牌仍占据较大市场份额[55] - 智能制造要求工业互联网通信网络满足数据可靠、实时的交互传输需求[57] - 未来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将带来大量设备联网和数据传输需求[55] - 轨道交通发展处于集中投资、快速发展阶段,对通信产品技术要求不断提高[52] 现金流和资产负债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00.1万元[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72,924.09元,同比下降20.99%[19][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0.99%至8,272,924.09元[10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6,163.51%至-235,448,311.10元[111] - 公司总资产为10.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8%[16]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9%[16] - 存货账面价值为74,032,902.75元,占总资产比例9.48%[102] - 芯片主要依赖境外供应商,国产芯片占比较低[101] - 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即将到期,若未能续期所得税率将从15%升至25%[103] - 货币资金减少54.96%至2.015亿元,主要系暂时闲置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所致[114][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185%至2.85亿元,主要系利用暂时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金额增加所致[114][8] - 在建工程大幅增加2,335.14%至4,480万元,主要系上海子公司工业互联网设备扩产工程项目建设增加所致[114][3] - 存货增加34.35%至7,403万元,主要系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所致[114][2] - 短期借款增加148.53%至3,004万元,主要系银行借款增加所致[114][5] - 合同负债增加76.45%至429万元,主要系客户提前支付货款以锁定货源所致[114][6] - 长期待摊费用增加228.17%至117万元,主要系对经营租入厂房进行翻修所致[114][9] - 使用权资产新增918万元,主要系2021年首次执行新租赁准则所致[114][4] - 租赁负债新增935万元,主要系2021年首次执行新租赁准则所致[114][7] 股东结构和限售承诺 - 公司控股股东七零年代控股股份限售承诺期限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135] - 公司实际控制人熊伟股份限售承诺期限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135] - 公司实际控制人陶陶股份限售承诺期限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135] - 股东巨有投资、名兴投资股份限售承诺期限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136] - 股东领慧投资、深圳战兴基金股份限售承诺期限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136] - 董事吴健股份限售承诺期限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136] - 董事袁自军股份限售承诺期限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136] - 监事会主席刘茂明股份限售承诺期限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136] - 高级管理人员熊莹莹股份限售承诺期限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137] - 核心技术人员严朝廷等股份限售承诺期限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137] - 公司及控股股东七零年代控股、实际控制人熊伟、陶陶等承诺自2020年5月10日起长期履行股份回购及赔偿措施[138][139][140] - 公司承诺自2020年5月10日起长期履行填补摊薄即期回报的措施[138][139] - 控股股东七零年代控股及实际控制人熊伟、陶陶承诺自2020年5月10日起长期履行填补摊薄即期回报的措施[139] - 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自2020年5月10日起长期履行填补摊薄即期回报的措施[139] - 公司承诺自2020年5月10日起长期执行利润分配政策[139] - 公司及控股股东等承诺自2020年5月10日起长期依法承担赔偿责任[139] - 控股股东七零年代控股及实际控制人熊伟、陶陶承诺自2020年5月10日起长期减少和规范关联交易[139] - 控股股东七零年代控股及实际控制人熊伟、陶陶承诺自2020年5月10日起长期避免同业竞争[139][140] - 公司及股东、董事、监事等承诺自2020年5月10日起长期履行未能兑现承诺时的约束措施[140] - 实际控制人熊伟和陶陶夫妇承诺自2020年4月20日起长期履行相关承诺[140] - 控股股东七零年代控股承诺首次公开发行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上市前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142]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交易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42][143][145] - 控股股东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142] - 实际控制人熊伟作为核心技术人员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有总数的25%[143] - 实际控制人熊伟在任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143] - 实际控制人熊伟若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持有股份[143] - 所有承诺方在公司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时承诺不减持股份直至股票终止上市[142][143][145] - 承诺方均同意若法律法规要求变更则自动适用新规[142][143][145] - 减持行为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明确数量区间和执行期限[142][143][145] - 违规减持收益归公司所有[142][143][145] - 巨有投资和名兴投资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发行前持有的股份[146] - 巨有投资和名兴投资承诺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46] - 巨有投资和名兴投资承诺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147] - 领慧投资和深圳战兴基金承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发行前持有的股份[148] - 担任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的股东吴健承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发行前持有的股份[149] - 吴健承诺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49] - 吴健承诺担任公司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49] - 吴健承诺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150] - 所有股东均承诺若存在重大违法触及退市标准则自处罚决定起至终止上市前不减持股份[146][
三旺通信(688618) - 2021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