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煜邦电力(688597) - 2022 Q2 - 季度财报
煜邦电力煜邦电力(SH:688597)2022-08-18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8,816.32万元,同比增长69.18%[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572.37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288.74万元[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013.5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310.67万元[2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816.32万元同比增长69.18%[64][65] - 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572.3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6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69.2%至1.88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1.11亿元人民币)[193] - 净利润由亏损288.74万元人民币转为盈利2572.37万元人民币[19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股(2021年同期-0.02元/股)[195] - 公司净利润为1331.43万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424.58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98] - 营业利润为1034.40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39.04万元[19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公司营业成本为11,411.68万元,同比增长89.55%[8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54%,同比减少9.45个百分点[23] - 研发投入总额为1982.46万元,同比下降10.85%[4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54%,同比下降9.45个百分点[46] - 公司研发费用为1982.46万元,占营业收入10.54%[70] - 公司研发费用为1,982.46万元,同比下降10.85%[84]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9.6%至1.14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6020.26万元人民币)[19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0.8%至1982.46万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2223.65万元人民币)[193] - 母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0.9%至1.68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9304.52万元人民币)[197] - 信用减值损失为89.67万元,较去年同期319.10万元减少71.9%[198] - 资产减值损失为32.38万元,较去年同期125.74万元下降74.3%[198]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5179.49万元,同比下降2.6%[20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智能电力产品收入15172.11万元同比增长106%在手订单约5.38亿元同比增长28.55%[65] - 智能巡检业务收入1441.02万元同比增长61%在手订单同比增长86.92%[66] - 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999.23万元在手订单同比增长120.28%[69] - 公司智能电表在国家电网中标金额占比2021年为1.55%,排名24-27名[32] - 公司智能电表在南方电网中标金额占比2021年为1.68%,排名18名[32] - 公司在国家电网中标额中34.79%为高毛利率三相智能电能表[66] - 公司南网2022年第一批计量产品中标金额1916万元[6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国网第一批集中招标中标2.56亿元,同比增长9800万元[3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南网第一批计量产品招标中标1916万元[32] - 公司智能巡检业务已覆盖15个省份[57] - 煜邦电力智能装备公司净利润1,223.86万元,营收15,017.58万元[89] - 煜邦数字科技公司净亏损83.20万元,营收445.34万元[89] - 国网思极神往位置服务公司净利润3,960.39万元,营收55,705.43万元[90] - 智慧云碳能链路公司净亏损2.36万元,当期无营业收入[89] - 煜邦信息技术公司净亏损17.50万元,当期无营业收入[89]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等电网类企业[4] - 公司对国家电网及南方电网销售占比达90%以上[8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市场与行业 - 国家电网接入终端设备2018年底超过5.4亿只,日增数据量60TB,覆盖用户4.5亿户[30] - 国家电网规划2025年接入终端设备超10亿只,2030年超20亿只[30] - 国网和南网110(66)kV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里程132.54万公里,激光雷达扫描年市场容量18.56亿元[31] - 南方电网2020-2022年新型基建投资总额928亿元[31] - 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规划投资约6700亿元,配网投资3200亿元占比48%[31] - 国家电网2021年智能电表招标供应商超95家,无企业中标金额占比超5%[32] - 国家电网2022年上半年智能用电产品招标额同比增长52.98%公司中标额同比增长69.27%[66] - 南方电网2022年第一次智能用电产品招标额同比增长105.35%[66] - 行业具备投标资格企业数量较多,行业集中度较低[5] - 智能巡检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行业渗透率较低[5] - 2021年无人机自动机场在巡检领域市场渗透率约2%,安防监控领域渗透率约0.5%[47] - 2021年无人机自动机场总需求量约为1200套[4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研发与创新 - 公司加大科研投入以拓展智能巡检和信息技术服务领域[4] - 报告期内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1项[41][43] - 累计发明专利81项(申请数),26项(获得数)[43] - 累计实用新型专利71项(申请数),54项(获得数)[43] - 累计软件著作权178项(申请数和获得数)[43] - 公司研发的全国首套自主可控电能数据综合采集装置入选雄安新区雄东片区7座10千伏开关站工程[40] - 基于IR46标准的"管理芯+计量芯"智能电表作为电力物联网感知层重要设备,在"双碳"背景下发挥基石作用[39] - 输电通道缺陷检测整体平均准确率可达90%以上[51] - 公司共有知识产权265项,包括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178项[59] - 公司已完成基于ARM-Cortex A7主频高于800M的I型集中器开发与产品化[71] - 更高性能主频1G以上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已进入小批试制阶段[72] - 公司推出支持自动充换电的智能无人机巢产品煜巢300和煜巢50[72] - 公司双碳数字平台"煜邦云碳信息平台"拥有能源碳总览等五大功能模块[76] - 公司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成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已形成公司知识产权[77] - 公司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开展无人机混合组网研究,实现多通信体制融合[77] - 公司计量采集装置实现全面国产元器件替代并通过中国电科院检测[72] - 输电线路在线检测装置持续深化设计和功能迭代[72] - 逆向建模项目已完成15个子模块开发,正在进行系统集成联调[7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风险与挑战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及供应量波动风险,特别是芯片供应[5] - 若芯片供应出现大幅波动可能导致产品交付延期及原材料价格上涨[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芯片供应紧张趋势缓解,MCU等芯片供应量持续增加[5] - 2022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采购生产销售环节面临困难[6] -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24,583.56万元,存在坏账风险[80] - 智能电力产品原材料包括芯片、继电器、PCB板及非标部件[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战略与项目 - 在研项目"PCBA焊点缺陷AI检测设备产品化"预计总投资96万元,本期投入70.27万元[46] - 在研项目"大数据在电网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1519.36万元,本期投入196.99万元,累计投入1122.8万元[46] - 无人机智能机巢项目总投资额823.68万元,已投入487.35万元,处于小批试制阶段[47] - 三维点云数据处理云平台项目总投资额700万元,已投入139.15万元,处于开发阶段[48] - 电网数字孪生平台项目总投资额800万元,已投入277.03万元[48] - 南网新标准智能电能表开发项目总投资额500万元,已投入76.63万元,已完成送检[48] - 高性能平台项目总投资额228.8万元,已投入54.78万元[48] - 国产自主可控厂站终端产品化项目已完成第一批10台小批试制并现场试挂验证[49] - 国网新标准智能电能表开发及产品化项目预算900万元,已完成2020标准产品化并开始2022新标准开发[49] - 输电线路图像监控装置(枪击式)产品化项目预算286.8万元,已完成硬件开发、AI模型部署及小批试生产[49][50] - SCU(新型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开发项目预算131.6万元,已完成整机开发并通过中国电科院送检[50] - 变电站室外智能巡检机器人项目预算500万元,已完成样机硬件搭建、SLAM导航及仪表AI识别开发[50] - 输电通道AI缺陷识别系统项目预算300万元,已完成AI缺陷识别系统开发和部署[50] - 智慧园区多摄像头融合与跟踪系统开发投入137万元[51] - 公司上半年新签合同4.74亿元在手订单额约7.35亿元同比增长41.62%[65] - 年产360万台电网智能装备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78,503,122.64元,投入进度61.52%[157] - 研发体系升级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34,141,781.73元,投入进度68.28%[157] - 营销及服务网络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562,019.77元,投入进度5.12%[157] - 募集资金总额393,513,600元,累计投入115,206,924.14元,总体投入进度50.62%[157] - 本年度募集资金投入37,859,944.35元,占调整后承诺投资总额的16.63%[157] - 公司使用不超过1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59] - 营销及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延期至2023年7月完成,并新增实施主体和地点[160] - 年产360万台电网智能装备二期建设项目于2022年5月开工,预计2023年5月完成建设[161]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07.62万元,上年同期为负257.23万元[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人民币81,045.98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57%[22] - 总资产为人民币117,886.96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25%[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23%,同比增加3.76个百分点[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53%,同比增加3.10个百分点[23]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人民币327.70万元,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为人民币328.75万元[26] - 研发人员数量为306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49.35%[53]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2735.02万元,平均薪酬为9万元[53]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44人,占比14.38%,本科及以下262人,占比85.62%[53]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20-29岁156人(50.98%),30-39岁110人(35.95%),40岁及以上40人(13.07%)[54] - 公司存货为7,538.18万元,同比增长77.54%[86] - 公司应付票据为4,902.78万元,同比增长92.28%[8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0,253.68万元,较期初增长19.7%[89]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6,124.93万元,较期初增长1.7%[89]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851.36万元,较期初下降29.3%[89] - 公司持有国网思极神往位置服务公司1.82%股权[9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产生利润影响253.68万元[8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62万元,较去年同期-257.23万元有所改善[199][20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47.46万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现金3.71亿元[20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64亿元,同比下降4.0%[199]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53.68万元[198]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496.28万元[199] - 其他收益大幅增长1869%至456.51万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23.18万元人民币)[194] - 负债总额增长19.0%至18.88亿元人民币(期初15.86亿元人民币)[191] - 所有者权益增长2.0%至7.86亿元人民币(期初7.71亿元人民币)[191]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4%至2.19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1.31亿元人民币)[197]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80,031,803.34元,较期初减少13.0%[18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02,536,787.74元,较期初增长19.7%[18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24,937,584.75元,较期初增长9.5%[186] - 存货期末余额为75,381,829.88元,较期初大幅增长77.5%[186] - 资产总计期末为1,178,869,584.10元,较期初增长4.3%[187]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为49,027,824.22元,较期初大幅增长92.3%[187]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73,250,000.00元,较期初减少8.4%[187]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220,886,534.09元,较期初增长13.2%[188] - 母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22,238,890.63元,较期初减少2.2%[189]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期末余额为90,000,000.00元,较期初增长12.5%[190]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02] - 红塔创新等股东承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02] - 董事、监事及高管承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02] - 核心技术人员承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及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02] - 南网数研院承诺自2020年3月25日工商变更登记完成起3年内不转让股份[102] - 公司及控股股东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履行稳定股价义务[103] - 公司及控股股东承诺长期履行欺诈发行股份购回义务[103] - 公司及控股股东承诺长期履行填补即期回报被摊薄措施[104] - 公司及控股股东承诺长期履行利润分配相关承诺[104] - 控股股东承诺长期避免同业竞争及规范关联交易[105]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06][110] - 上市后6个月内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06][110][112] - 未履行承诺所得收入归公司所有[106][108][109][112] - 持股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106][108][109][110][112] - 董监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109][112] - 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09][112] - 触及退市标准时自处罚决定起至终止上市前不减持股份[110] - 核心技术人员限售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不超过首发前持股25%[112] - 减持需提前进行公告程序[111][113] - 锁定期承诺自动遵循更严格的监管规定[107][108][113] - 增资扩股股东股份锁定期为自2020年3月25日起3年[114] - 控股股东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每年减持不超过持股总数20%[117] - 股价稳定回购计划单次回购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122] - 股价稳定回购资金总额累计不超过IPO募集资金总额[122] - 连续12个月内回购股份比例不超过上一年末总股本2%[122] - 控股股东增持触发条件为股价连续10日低于每股净资产[122] - 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IPO前已发行股份[115] - 股份锁定期自动遵循法规要求的最长期限[116] - 减持价格不低于IPO发行价格(除权除息调整后)[117] - 重大违法退市情形下控股股东承诺不减持股份[118] - 控股股东增持资金不低于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金额的20%且不超过累计分红总额[123] - 控股股东每12个月内增持股份不超过公司上一年度总股本的2%[123] - 董事及高管增持价格不高于最近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24][127] - 董事及高管累计增持金额不低于本人上年度税后薪酬总额的30%[124][127] - 增持完成后6个月内不得出售所增持股份[124][127] - 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每股净资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