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煜邦电力(688597) - 2021 Q2 - 季度财报
煜邦电力煜邦电力(SH:688597)2021-08-19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同比)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122.05万元,同比增长50.27%[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88.74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1,484.54万元大幅收窄[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7.23万元,较上年同期-4,361.21万元明显改善[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7,443.30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0.86%[22] - 公司总资产达到105,019.74万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8.69%[22] - 基本每股收益从上年同期-0.12元/股改善至本报告期-0.02元/股[23] - 稀释每股收益从上年同期-0.12元/股改善至本报告期-0.02元/股[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从上年同期-0.13元/股改善至本报告期-0.02元/股[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上年同期-3.13%提升至本报告期-0.53%增加2.6个百分点[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上年同期-3.51%提升至本报告期-0.57%增加2.94个百分点[2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9.99%较上年同期18.70%增加1.29个百分点[23] - 研发投入总额为2223.6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383.82万元增长60.69%[46]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9.99%,较上年同期18.70%增加1.29个百分点[46] - 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50.2%,从7401.36万元增至11122.05万元[186] - 营业成本同比小幅增长1.1%,从5953.33万元增至6020.26万元[186]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60.7%,从1383.82万元增至2223.65万元[18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3.5%,从1568.08万元增至1779.85万元[186] - 财务费用由-281.40万元改善至-55.23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186][187]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44.5%,从575.02万元降至319.06万元[187] - 净利润亏损大幅收窄80.5%,从-1484.54万元改善至-288.74万元[187]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5%,从8423.08万元增至13099.99万元[190] - 母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9.6%,从6216.65万元增至9304.52万元[19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70.38百万元,同比增长5.1%[19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7百万元,较上年同期-43.61百万元改善94.1%[19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28.59百万元,同比减少35.5%[19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41.26百万元,较上年同期102.49百万元增长135.4%[195] - 吸收投资收到现金241.26百万元,同比增长380.7%[19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452.88百万元,同比增长74.0%[196]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8.87百万元,同比扩大177.4%[197] - 母公司支付其他经营活动现金149.22百万元,同比增长551.7%[197]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41.26百万元,同比增长126.2%[198]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52.55百万元,同比增长79.1%[19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环比/期末较期初) - 货币资金45963.87万元,较期初增长75.61%[81] - 存货4934.80万元,较上年期末增长23.36%[81] - 应收款项17864.51万元,较上年期末减少22.97%[8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799.69万元,同比增长175.90%[77]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中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82.44万元,较期初增长222.2%[85] - 货币资金较年初增加75.6%至4.596亿元[177] - 应收账款较年初下降23.0%至1.786亿元[177] - 存货较年初增长23.4%至4934.8万元[177] - 应收票据较年初下降29.4%至749.73万元[177] - 合同资产较年初增长18.8%至1845.26万元[177] - 固定资产较年初增长1.9%至1.968亿元[177] - 公司总资产从2020年底的884,849,889.98元增长至2021年6月30日的1,050,197,429.99元,增幅为18.7%[178][179] - 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20年底的549,803,036.62元增至774,433,021.13元,增长40.9%[179] - 公司实收资本从132,354,680.00元增至176,472,980.00元,增长33.3%[179][184] - 资本公积从189,490,780.17元增至372,968,634.49元,增长96.8%[179][184] - 应付账款从170,289,634.48元降至114,272,494.19元,减少32.9%[178] - 货币资金从260,962,457.97元增至359,315,161.90元,增长37.7%[182] - 应收账款从356,098,460.54元降至226,176,657.97元,减少36.5%[182] - 母公司应付职工薪酬从19,990,624.92元降至7,344,516.93元,减少63.3%[183]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从73,473,048.15元增至114,447,843.79元,增长55.8%[182]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同比小幅增长1.1%,从5953.33万元增至6020.26万元[186]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60.7%,从1383.82万元增至2223.65万元[18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3.5%,从1568.08万元增至1779.85万元[186] - 财务费用由-281.40万元改善至-55.23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186][18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在国家电网智能用电产品招标中标额同比增长95%以上[65] - 智能巡检业务覆盖省份增至15个且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34%[65] - 电网信息化业务同比增长404.75%[65] - 新一代智能电表即将大规模推广[65] - 公司硬件产品包括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及电能信息采集装置[33] -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主要通过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公开招标销售[35] - 公司电能采集装置打破国外垄断应用于发电厂及特高压变电站关口[33] - 智能巡检业务覆盖15个省份[59][62] - 公司产品包括智能电表、集中器、专变终端、故障指示器等硬件产品体系[61]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公司加大科研投入推进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巡检解决方案和电网端综合大数据服务系统[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9.99%较上年同期18.70%增加1.29个百分点[23] - 研发投入增加主要系公司增加智能巡检、新一代智能电力产品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所致[47] - 公司研发费用累计投入2223.65万元[42] -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7项[43] - 公司累计拥有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57项[44] - 输电线路通道数字化技术采用分布式存储和微服务架构,实现海量非结构化数据任意扩展存储,突破磁盘读写瓶颈[40] - 激光雷达数据实时处理技术结合RTK网格数据,通过高效算法大幅降低建模和后处理时间,提高作业效率[40] - 长航时安全防护无人机技术采用高效半固态锂电池,能量密度比普通锂电池高,提升续航时间[40] - 无人机壳体采用航天级硬质泡沫和T700级碳纤维预浸料,优化剪裁设计降低结构重量,提升续航时间[40] - 机载设备防护气囊采用二氧化碳气瓶和汽车气囊气体发生器方案,适配不同价值设备防护[40] - 电力数据治理与应用平台基于云原生和微服务PaaS架构,提供全栈大数据治理和跨专业数据资源大规模归集[40] - 平台在SaaS层提供规则与计算引擎、标签体系与画像、敏捷BI和机器学习引擎等基础服务[40] - 电能信息采集监测技术运用负载均衡确保系统与多台采集设备均衡通信,分担通信压力并互为冗余[40] - 通过主备通道通信设计和规约插件设计,使系统能同时通过多种通信通道与采集设备通信[40] - 采用进程诊断技术实时监测软件系统各模块运行状态,确保系统稳定运行[40] - 时钟补偿校准技术确保电能计量装置时钟精度在宽温度范围内达到0.5秒/天以内[41] - 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支持5G数据传输并实现输电线路/变电站/风力光伏电厂自动化巡检[41] - 自动化生产与检测技术提升智能电表生产效率与合格率[42] - 配电网故障定位技术采用罗氏线圈和分段校准技术提高电流测量精度[42] - 宽电流量程设计技术运用自主小信号校准算法提高小电流电能计量准确度[41] - 采集终端异常数据过滤技术通过黑白名单机制动态调整采集频率[42] - 高速并行总线扩展技术实现RS485/脉冲采集/遥信控制等多接口灵活配置[42] - 嵌入式硬件设计技术采用高速PCB板设计提升产品抗扰度与可靠性[41] - 长航时六旋翼无人机空载续航超100分钟且搭载2kg载荷续航超75分钟[68] - 新一代无人机激光雷达模块重量降至1.3kg且功耗降至25W[68] - 激光雷达点密度达200点/平方米且精度达2-3厘米[68] - 高精度故障指示器电流测量精度达0.2S级[71] - 故障指示器三相同步采样误差小于10μS[71] - 研发人员数量192人,占总员工比例35.42%[56]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1499.9万元,人均薪酬7.81万元[56] - 研发投入为2223.65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19.99%[61] - 研发人员192人,占员工总数比例35.42%[60] - 拥有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52项,软件著作权157项[6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逐年增长,2019年末7.51%,2020年末7.74%[61] - 公司获得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或其下属公司颁发的科技进步奖或科技成果奖12项[61] - 公司获得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颁发的科学技术奖1项[61] - 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多项认证[63] 研发项目进展 - 电力物联网边缘计算电能量信息采集终端项目预计总投资108.03万元,本期投入51.24万元,累计投入73.53万元[50] - 输电线路巡检AI缺陷识别项目预计总投资465.97万元,本期投入94.35万元,累计投入308.52万元[50] - 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系统项目预计总投资633.58万元,本期投入295.70万元,累计投入295.70万元[50] - 无人机智能机库项目预计总投资323.68万元,本期投入84.04万元,累计投入84.04万元[50] - 大数据在电网应用项目总投资额为1286.86万元,已投入694.42万元,进度为79.59%[51] - 国网能源控制器开发项目总投资额为255.60万元,已全额投入263.42万元[51] - 智能视觉监测平台技术项目总投资额为176.80万元,已全额投入154.21万元[51] - 智慧物联配电终端研发项目投资额168.69万元,已完成投资110.88万元,占比65.7%[53] - 新一代高端国产自主可控嵌入式终端平台研发项目投资额120万元,已完成投资70.33万元,占比58.6%[53] - 国网2020版电能表产品研发项目投资额493万元,已完成投资337.43万元,占比68.4%[53] - 三维数据处理云平台项目投资额916.56万元,已完成投资316.43万元,占比34.5%[53] - PCBA焊点缺陷AI检测项目投资额193.54万元,已完成投资97.22万元,占比50.2%[53] - 波峰焊载具自动回流技术研发项目投资额100万元,已完成投资97.96万元,占比98.0%[54] - 国网物联网智能电能表研发项目投资额150万元,已完成投资110.85万元,占比73.9%[54] - 储能式智慧充电机研发项目投资额175.26万元,已完成投资60万元,占比34.2%[54]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无人机库产品重量限制小于100kg,体积限制小于1200600400mm[51] - 无人机库支持远程控制、自主起飞、智能作业及自动换电等功能[51] - 电力大数据技术支撑平台采用云原生架构和微服务技术[51] - 智能视觉监测平台具备AI识别功能,可监测输电线路典型缺陷(绝缘子破损、导线异物等)[51] - 能源控制器产品已完成中国电科院送检并具备市场招标资格[51] - 公司三维可视化平台系统与智能机库关联,可提升整体巡检效率[51] - 智能视觉监测平台可实时监测线路安全状态并通过4/5G网络自动通知无人机库[51] - 公司在智能电力产品领域具有先发优势但面临投资周期性风险[5] - 智能巡检和电网信息化服务领域行业渗透率较低公司具有一定先发优势[5] - 公司产品在电能信息采集与计量装置领域具有先发优势[5] 市场与行业环境 - 公司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类企业[5] - 公司业务与电力物联网数字南网建设高度相关[4] - 行业具备投标资格企业数量较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激烈[5] - 2020年全国发电量7779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7%[36] - 2020年电网投资规模达4699亿元较2001年8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9.25%[36] - 国家电网接入终端设备2018年底超5.4亿只预计2025年超10亿只2030年超20亿只[37] - 国家电网特高压密集通道激光扫描周期1年1次特高压直流通道2年1次[38] - 南网与国家电网110(66)kV及以上输电线路里程分别为23.2万公里和109.34万公里[38] - 激光雷达扫描业务年市场容量达18.56亿元[38] - 南方电网2020-2022年重点项目投资总额928亿元[38] - 国家电网2021年第一次智能用电产品集中招标额同比增长85.25%[65]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主要涉及芯片继电器PCB板等受海外疫情影响全球晶圆供应不足[6] - 公司所需原材料受国际贸易环境变化芯片下游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6] - 应收账款余额19725.52万元,占营业收入177.35%[73] 子公司与参股公司表现 - 主要控股子公司煜邦电力智能装备(嘉兴)有限公司总资产为37,639.47万元,营业收入为7,031.18万元,净利润为11.86万元[87] - 参股公司国网思极神往位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18,145.48万元,营业收入为52,917.30万元,净利润为3,153.79万元[87] - 控股子公司煜邦数字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为0元,净亏损120.22万元[87]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独立董事发生变更,聘任寇日明和杨之曙为新任独立董事[92] - 公司认定7名核心技术人员负责重点业务领域产品研发[93] - 公司管理团队主要成员具备超过10年行业从业经验[64] - 公司总股本由发行前132,354,680股增至发行后176,472,980股,新增发行44,118,300股[161] - 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78.75%(138,972,425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比21.25%(37,500,555股)[160] - 普通股股东总数14,375户,无特别表决权股东[163] - 第一大股东北京高景宏泰投资持股46,123,417股(占比26.14%),均为限售股[165] - 国有法人持股包括红塔创新(10,714,286股,6.07%)和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6,604,499股,3.74%)[165] - 员工战略配售资管计划持股4,411,830股(占比2.50%),均为限售股[165] - 前十名无限售股东中陈寿盟持股最多达45.02万股[166] - 有限售条件股东高景宏泰持股4612.34万股限售至2024年6月[167] - 战略配售资管计划持股441.18万股限售12个月[167][169]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227.596百万元人民币,本年度及累计投入金额均为0.00万元[156] - 年产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