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8] - 公司负责人为张承,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为陈君灿[4]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3] 利润分配与预案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5] 合规情况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6]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6] - 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无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01] - 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情况[101] 公司股权与架构 - 安杰思精密、安杰思器械、安杰思新加坡、安杰思美国为公司全资子公司[8] - 杭州一嘉为公司控股股东,达安基因等为公司股东[8] - 公司股票为在中国境内发行、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并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A股)[8] - 杭州一嘉为控股股东,持股18892898股,占比32.65%;张承为实际控制人,持股4131963股,占比7.14%[110][113] - 达安基因持有广州达安100%股份,为其控股股东,达安基因持股6000000股,占比10.37%;广州达安持股2589639股,占比4.47%[110][113] - 博时价值增长证券投资基金为最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325729股[111] - 杭州一嘉、张承、宁波鼎杰、宁波嘉一限售股2026年5月19日可上市交易[112][113] - 达安基因、苏州新建元、天堂硅谷正汇、广州达安、宁波道合限售股2024年5月19日可上市交易[113] - 中证投资限售股2025年5月19日可上市交易[113] - 网下发行限售股份850569股,2023年11月18日可上市交易[109]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9483户,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均为0户[11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未知其他前十名股东之间的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114] 财务数据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70%,境内市场销售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21.10%,境外市场销售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42.42%[14]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80.17万元,同比增长44.16%[14]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增长56.75%[15]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总资产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41.83%、363.94%[14]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同比增长36.5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26.20%[14] - 2023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减少6.97、8.26个百分点[14] - 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减少0.44个百分点[14]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0.56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5.73亿元增长30.7%[121]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11.87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9.06亿元增长31%[121] - 2023年上半年营业利润8973.77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6220.91万元增长44.25%[122]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7880.17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5466.31万元增长44.16%[122]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7887.99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5476.38万元增长44.03%[123]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1.72元/股,2022年上半年为1.26元/股[123] - 2023年上半年末资产总计21.98亿元,较期初的4.75亿元大幅增长[120] - 2023年上半年末负债合计1.25亿元,较期初的0.89亿元有所增长[120][121] - 2023年上半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0.73亿元,较期初的3.86亿元大幅增长[121] - 2023年母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20.54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5.75亿元增长29.14%[124] - 2023年上半年营业利润90,196,065.51元,2022年同期为64,109,934.53元[125] - 2023年上半年利润总额90,406,046.44元,2022年同期为64,209,566.70元[125]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79,266,307.59元,2022年同期为56,531,387.48元[125]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36,979,079.45元,2022年同期为163,682,039.61元[127]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66,781,866.67元,2022年同期为118,898,248.37元[127]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0,197,212.78元,2022年同期为44,783,791.24元[127]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6,601,668.74元,2022年同期为6,929.82元[127]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5,456,641.41元,2022年同期为101,195,609.06元[127]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145,027.33元,2022年同期为 - 101,188,679.24元[127]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47,493,638.86元,2022年同期为 - 36,773,126.24元[12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571,915.06元,2022年同期为49,104,824.04元[129]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532,204.62元,2022年同期为 - 105,310,709.06元[129]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47,493,638.86元,2022年同期为 - 36,773,126.24元[129]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749,687,692.29元,2022年同期为 - 83,929,616.35元[129] - 2023年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81,578,196.39元,期末为2,067,488,974.6元[130][133]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1,685,910,778.2元[130] - 2022年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71,446,098.57元,期末为291,209,874.34元[133][134]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19,763,775.77元[134]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78,879,913.27元,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1,651,012,802.9元,利润分配为 - 43,981,937.96元[131]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4,763,775.77元,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无变动,利润分配无变动[13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7.3027911049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较期初增加16.8629717253亿元[13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分配利润4398.193796万元[137] - 2023年上半年期末实收资本(或股本)为5787.0971万元,资本公积为17.1306882485亿元,盈余公积为3512.939309万元,未分配利润为2.6644890744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0.7251809638亿元[138]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653.138748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较期初增加2153.138748万元[138] - 2022年上半年对所有者(或股东)分配利润3500万元[139] - 2022年上半年期末实收资本(或股本)为4340.0971万元,资本公积为7652.602195万元,盈余公积为2043.351852万元,未分配利润为1.5543305419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9579356566亿元[1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为19.6079229376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1338392962亿元大幅增长[117] - 2023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0,2022年12月31日为5501.215665万元[117]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2019.565240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70.720415万元[117]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4319.036311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3857.180545万元[1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21.9621160994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7338477287亿元大幅增加[118] - 2023年6月30日负债合计1.2872263534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9180.657648万元[118] - 2023年6月30日实收资本为5787.097100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4340.097100万元[119] - 2023年6月30日资本公积为17.1306882485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7652.602195万元[119] - 2023年6月30日未分配利润为2.6126801158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644828891亿元[119] 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内镜诊疗器械、诊疗仪器及配套耗材等两大系列,内镜诊疗器械有五大类,涉及24个系列、300余种规格型号[18] - 公司自主研发的双极设备及配套耗材,报告期内全国双极试用医院百余家,完成两百多台以上手术[18][19]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19] - 公司盈利主要来自销售内镜诊疗器械等产品的收入与成本费用差额[20] - 报告期内境外自有品牌销售额同比增幅91.87%,占境外销售额比例20%[21] - 公司销售模式分经销和贴牌,境内以经销为主,境外以贴牌为主[21] - 公司采购模式分内部采购及外协加工,建立健全供应商管理体系[20] - 公司生产采取国内备库、海外接单生产两种模式[20] - 公司研发形成“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体系,实施“销售一代、研发一代、探索一代”策略[20] - 公司产品涵盖24个系列、300余种规格型号,满足消化内镜诊疗领域各种需求[40] 市场规模与趋势 - 预计2021 - 2024年全球内镜微创诊疗器械市场整体增速约6%[22] - 2019年我国消化内镜诊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37.3亿元,预计2030年达114.2亿元[23] - 2017年全球内镜器械销售额185亿美元,预计2024年达28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6.3%[24] - 2017 - 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规模预计从4050亿美元增至594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5.6%[41] - 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9573.4亿元,高值医用耗材市场占比16.43%;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达10564亿元,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将突破1700亿元[43] 研发情况 - 公司新增多项核心技术,如横向沿消化道黏膜方向技术、夹子辅助组织牵引技术等,分别获得不同数量境内发明专利并有的正在申请中[25] - 单光纤成像已实现直径1mm截面下高分辨率成像,下一阶段将开启动物实验,已申请2项境内发明专利[25] - 内窥镜手术辅助治疗机器人处于原理实验阶段,已解决力矩输送和传感技术瓶颈,申请1项境内发明专利[25] - 软性内窥镜解决镜体操作问题,掌握核心算法,即将进入原理样机阶段,有3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26] -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申请13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累计授权43项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7]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8002519.85元,
安杰思(688581)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