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88亿元[16]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00.12万元[16]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00.00万元[16]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7%至1.86亿元人民币[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4.75%至1665.8万元人民币[1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同比下降94.18%至138.06万元人民币[17]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58.18%至0.23元/股[19]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6元[16] - 公司2021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99%[16] - 营业利润1,740.9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8.59%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665.80万元同比减少44.75%[78] - 营业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27.87%[87][8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5.8万元同比降低44.75%[8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钢材价格上涨导致营业成本增加[20] - 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加72.48%毛利率同比降低17.52个百分点[79] - 销售费用24,106,699.23元较上期增加75.55%[79] - 研发费用支出25,882,676.20元较上期增加44.46%[79] - 营业成本1.26亿元同比上升72.48%[89][90] - 销售费用2410.67万元同比增长75.55%[89][90] - 研发费用2588.27万元同比增长44.46%[89][91] 现金流量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亿元[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恶化至-4023.31万元人民币[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4023.31万元[89][91]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减少78.77%至9187.14万元[9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184.11%至4.12亿元[93] - 预付款项增长158.50%至3132.42万元[93] - 其他应收款增加至22,316,447.38元,增幅55.64%,主要因公司备用金增加[94] - 在建工程大幅增至35,218,293.14元,增幅4,023.71%,主要因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入[94] - 应付票据增至21,850,000.00元,增幅377.49%,主要因银行承兑汇票支付采购款比例增加[94]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至9,289,212.68元,降幅38.13%,主要因上期期末余额在本期支付[94] - 应交税费减少至5,017,312.02元,降幅76.21%,主要因上期期末余额在本期支付[94] - 其他应付款增至37,129,131.70元,增幅522.79%,主要因应付股利增加2,543.45万元[94]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减少至293,245.97元,降幅85.49%,主要因归还全部银行长期借款[9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至412,235,317.81元,当期增加267,140,059.63元,对利润影响金额2,140,059.63元[99] - 货币资金受限15,253,832.80元,其中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9,625,000.00元,履约保函保证金5,628,832.80元[96] 业务线表现 - 公司盈利模式包括销售智能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RaaS代运营服务、售后运营维护服务和技术咨询规划服务四个方面[27] - RaaS代运营服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电商企业销售商品的仓储费和操作费,按商品类型单价乘以存储和操作数量计算[27] - RaaS代运营服务设有保底库存量和出库量,低于保底量时按保底量付费[27] - 公司为众多行业头部企业提供智能仓储物流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36] - 新能源领域宁德时代累计订单金额11,991.58万元[78] - 农牧业领域牧原股份累计订单金额11,886.00万元[78] - 信息与通信技术供应商单体订单金额15,700.00万元[78] - 公司业务覆盖烟草、医药、电商、军工等十余个行业领域[66][67] - 公司具备从规划设计到售后运营的全链条服务能力[70][7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合计金额为95,997.77万元其中已签合同金额64,231.86万元已中标未签合同金额31,765.91万元[78] - 2021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92.5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87%[78]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65.50%[85]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1.6个百分点至13.92%[19] - 公司研发模式通过兰剑研究院统筹协调,下设产品研发部、人工智能部、中试车间、软件控制部、PLC控制部等专门研发部门[29] - 产品研发分为硬件研发(托盘级/料箱级密集储分系统、全自动化拣选系统)和软件研发(嵌入式软件、业务应用软件、商业智能软件)[30]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基于多阶贝塞尔曲线的行走控制技术,使托盘AGV在直角转弯工况下工作效率提升40%以上[39] - 基于多阶S曲线的速度控制技术应用于多种产品的直线往复运动控制,实现又快又稳的加减速效果[39] - 基于激光SLAM的复合导航技术使托盘AGV在开阔区域实现厘米级(<±15mm)定位,在站台实现亚厘米级(<±5mm)精确定位[39] - 托盘位置与外形信息检测技术通过3D相机和点云图配准,提高托盘堆垛机和AGV工作的智能性和稳定性[39] - 基于仿真的轻量化设计技术通过三维力学模型和仿真分析,实现堆垛机轻量化设计且结构更可靠[39] - 基于时间预测机制的AGV调度技术可将交通管制概率降低5%以上[40] - 四轮独立悬挂减震技术使穿梭车经过轨道缝隙时车体震动噪音降低4-6分贝[40] - 基于动态货位的行走定位技术配合WMS软件可提高存储密度30%以上[41] - 基于仿真的抗震设计技术使货架抗震性能提升10%以上[41] - 基于麦克纳姆轮的移载技术将噪音控制在60分贝以内且比其他移载机降低5-10分贝[41] - 基于福来轮的移载技术将噪音控制在60分贝以内且比其他移载机降低5-10分贝[41] - 零部件模块化技术相比业内常见方式在生产加工和现场装配时间上具有明显优势[41] - 件烟开箱破损率降低至5%以内[43] - 条烟分拣机单条弹射时间节省60%[43] - 条烟分拣机占地面积节省50%[43] - 条烟拣选效率提高20%以上,工作效率达32,000条/小时[43] - 柔性周转箱可循环使用500次,扩张比达1:3[43] - 柔性周转箱包装效率达18,000条/小时[43] - 软塑膜封刀加热节约电能40%以上[44] - 动态料箱货位管理技术使货架存储密度提高30%以上[45] -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入库调度技术提高设备并行率10%以上[45] -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订单分批与排序技术降低料箱重复出库率15%以上[45] - 公司申请发明专利12项并获得授权7项 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6项并获得授权18项 获得外观专利3项 报告期内共申请知识产权28项并获得28项[59] - 公司累计发明专利申请数达143项 获得数达50项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达138项 获得数达110项[59] - 公司研发的SLAM开发与测试平台大幅提高基于激光SLAM的复合导航技术研发效率 已应用于多个AGV项目[47] - 基于实时更新地图的AGV定位技术提高导航稳定性 已应用于多个AGV项目[47] - 托盘位置与外形信息检测技术通过3D相机和深度学习算法判断托盘异常 在AGV上已实现产业应用[47] - 基于3D视觉的料箱识别与定位技术实现柔性拆垛与码垛 已应用多个拆码垛设备项目[47] - 料箱位置信息自动检测与纠偏技术可自动调整取货位置 已应用于多个料箱穿梭车项目[48] - 基于库存均衡的出库调度技术实现多出库设备并行工作 已应用于多个WCS软件项目[48] - 公司研发超高托盘堆垛机最大作业高度不低于40米 已进入设计开发阶段[53] - 公司研发环形RGV系统实现集群车辆托盘循环搬运功能 已应用在项目中[52] - 研发投入总额为2588.27万元,同比增长44.46%[60]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2588.27万元,同比增长44.46%[60]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92%,同比增加1.60个百分点[60] - 智能物流机器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0300万元,本期投入1028.75万元,累计投入1399.96万元[63] - 智能堆垛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500万元,本期投入461.85万元,累计投入1400.55万元[63] - 托盘AGV自动装卸车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400万元,本期投入552.04万元,累计投入1268.99万元[63] - 双立柱堆垛机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700万元,本期投入246.83万元,累计投入246.83万元[63] - 公司持续加大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农牧业行业研发投入[62] - 智能物流机器人项目已申请3项发明专利[63] - 智能堆垛机项目已申请2项发明专利并形成1项软件著作权[63] - 研发人员数量为311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31.07%[6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772.69万元,平均薪酬为6.47万元[69] - 研发投入总额为2588.26万元,预算为15700万元[67] -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21项,其中发明专利50项,实用新型专利110项,外观设计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41项[72]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71.38%(博士1.29%,硕士10.61%,本科59.48%)[69] - 30岁及以下研发人员占比55.95%,31-40岁占比36.98%[69] - 单货位双深位滑触线版穿梭车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预算241.94万元[66] - 高效智能分拣输送系统研发项目预算56.85万元[66] 行业趋势与竞争地位 - 行业处于集成自动化向智能自动化发展阶段,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32] - 行业技术门槛包括机器人运动控制、视觉识别精定位、数字孪生3D建模和系统级预防性维护技术[35]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荣获电商物流最具影响力企业奖等多项行业荣誉[36] - 智能物流系统需求由柔性需求变为刚性需求,主要驱动因素为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不断攀升[37] - 智能化技术是行业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将拓展应用场景和边界并进一步扩大行业市场[37] - 公司产品具有较高市场地位,并具备较强的进口替代实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36] 生产与运营模式 - 采购模式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定制化采购,由采购部、质量检测部和仓储部分工负责[30] - 生产模式为订单式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采用流水作业和定点装配相结合工艺[30] - 营销模式是以解决方案为中心的直销模式,通过调研、方案交流、招投标和签订合同流程[31] - 公司生产过程中噪声强度在70~85dB(A)之间,符合国家排放标准[111]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45,599.19万元人民币[178]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20,654.98万元人民币[178]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20,654.98万元人民币[178] - 智能物流装备生产实验基地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2,360.00万元人民币[178] - 智能物流装备生产实验基地建设项目本年度投入金额3,437.66万元人民币[178] - 智能物流装备生产实验基地建设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金额3,437.66万元人民币[178] - 智能物流装备生产实验基地建设项目投入进度为27.81%[178] - 研发中心及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6,286.00万元人民币[178] - 研发中心及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本年度投入金额117.32万元人民币[178] - 研发中心及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投入进度为1.87%[178]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计划投入15,000.00万元,实际投入14,900.00万元,完成率99.33%[179] - 超募资金计划投入7,413.19万元,实际投入2,200.00万元,完成率29.68%[179] - 募集资金合计计划投入45,599.19万元,实际投入20,654.98万元,差额-24,944.21万元[179]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为45,000.00万元[17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余额23,000.00万元[179] - 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200.00万元[179] - 智能物流装备生产实验基地建设项目预计2021年年底前完成建设[80]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董事孙富强离任,董事孟新选举,监事刘鹏、闫萍离任,监事刘延红、赵伟选举[106] - 公司无半年度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108] - 公司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109][110]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吴耀华股份限售承诺,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有效[115] - 持有公司股份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份限售承诺,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和离职后6个月内有效[115] - 持有公司股份的原监事股份限售承诺,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和离职后6个月内有效[115] - 持有公司股份的核心技术人员股份限售承诺,上市之日起12个月和离职后6个月内有效[116] - 公司股东段重行股份限售承诺,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有效[116] - 公司股东张健、林茂等股份限售承诺,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116]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吴耀华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管理所持股份[119] - 董事及高管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19][120] - 核心技术人员限售期满后48个月内每年转让IPO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25%[123]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19][121] - 股东济南创投及达晨系等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IPO前股份[124] - 公司制定上市后三年内稳定股价预案 触发条件为股价连续20日低于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125] - 稳定股价措施包括公司回购股份 回购价格不高于最近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127] - 回购方案需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回购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127] - 董事及高管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19][120]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119][121] - 公司单次回购股份资金上限为上一会计年度经审计归母净利润10%[128] - 公司单一会计年度回购资金总额上限为上一会计年度经审计归母净利润20%[128] - 控股股东/实控人单次增持资金上限不超过最近一次从公司获得税后现金分红金额20%[130] - 控股股东/实控人单年度增持资金总额上限不超过最近一次税后现金分红金额40%[130] - 董事及高管单次购买股份资金不低于上一会计年度从公司领取税后薪酬20%[133] - 董事及高管单年度稳定股价资金上限不超过上一会计年度税后薪酬40%[133] - 触发回购条件后公司需在10个交易日内制定回购预案[129] - 控股股东/实控人触发增持义务后需在3个交易日内提出增持方案[129] - 股份回购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加算同期银行存款利息[137] - 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时公司需在3个工作日内启动赔偿程序[138] - 控股股东吴耀华承诺若招股说明书虚假将回购股份 回购价格不低于发行价加算同期银行存款利息[139] - 控股股东吴耀华承诺若因招股说明书虚假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 3个工作日内启动赔偿工作[140] -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承诺若因招股说明书虚假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 3个工作日内启动赔偿工作[141] - 控股股东吴耀华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上年度末持股总数25%[142] - 控股股东吴耀华减持价格承诺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142] - 股东济南创投等机构锁定期满后两年内累计减持可达100%[145] - 股东济南创投等机构减持价格根据二级市场价格确定[145] - 公司承诺若未履行招股说明书披露事项将向投资者道歉并依法赔偿损失[147] - 控股股东吴耀华承诺若未履行披露事项将承担赔偿责任 所持股份在赔偿前不得转让[148] - 控股股东吴耀华承诺若公司
兰剑智能(688557) - 2021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