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21年营业收入为2.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34%[23][24]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752.24万元同比增长52.34%[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91.6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3%[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91.61万元同比增长5.33%[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04.7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44%[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1元/股,同比下降14.46%[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39元/股,同比下降37.10%[24]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5868764.87元[3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利润影响-574537元[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大幅增长85.20%至1.20亿元人民币[111] - 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86.18%,达到119,920,812.32元[118] - 研发费用同比激增149.13%至4,694万元人民币[111]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149.13%至46,940,262.75元[129][130] - 销售费用增长41.74%至25,676,556.87元,管理费用增长29.10%[129] - 财务费用变动201.69%,主要因存款利息增加导致[129][130] - 研发费用在电源、燃料电池、功率半导体三大事业部及研究院的占比分别为46.11%、21.50%、13.56%及18.83%[45]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3019.45万元,较上期1397.74万元增长116.05%[9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测试电源产品线营业收入17021.31万元同比增长48.53%[38] - 燃料电池测试装备产品线营业收入5983.36万元同比增长41.08%[38] - 功率半导体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产品线营业收入1645.75万元同比增长321.41%[38] - 测试电源产品线占营业收入主导地位占比68.8%[40] - 功率半导体事业部收入规模仍处于初期阶段[42] - 公司设立电源燃料电池功率半导体三大事业部[37] - 测试电源是公司目前营收占比最高的产品线以大功率测试电源为主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发电和电动车辆行业[146] - 电源产品线处于成熟期燃料电池及氢能测试系统处于成长期功率半导体测试处于培育孵化阶段[153] - 测试电源产品横向拓展至半导体设备、汽车电子、医疗领域[93] - 燃料电池和功率半导体产品线通过纵向深化提升解决方案完整性[93] - 测试电源产品线分为大功率(单机40kW以上)和小功率(单机35kW以下)[51] - 燃料电池测试装备产品线涵盖电堆测试系统、发动机测试系统等[52] - 功率半导体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产品线包括IGBT动态/静态测试系统等[53] - 公司产品线包括测试电源、燃料电池测试装备、功率半导体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49] - 测试电源生产量1342台,同比增长104.26%[115] - 燃料电池测试装备生产量41套,同比增长583.33%[115] - 功率半导体测试及智能制造装备生产量15套,同比增长650%[115] - 测试电源业务成本同比增长84.97%,其中直接材料成本增长90.16%至70,268,922.88元[118] - 燃料电池测试装备业务成本同比增长48.63%,直接人工成本大幅增长132.69%[118] - 功率半导体测试业务成本激增605.41%,直接材料成本增长635.62%至9,939,171.29元[118] 各地区表现 - 国内营业收入23421.08万元,同比增长56.51%[114] - 公司计划在德国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市场铺设海外营销网点[15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产品具多品种小批量特点[56] - 产品交付周期从3个月延长至6个月以上[104] - 测试系统及自动化产线解决方案可能拉低毛利率水平[102] - 应收账款余额随收入规模增加可能上升[107] - 核心原材料采购周期延长影响设备交付[104] - 公司通过增设事业部和行业孵化或投资并购形式目标成长为综合性测试装备公司[152] - 公司重点投入研发方向包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测试氢能电解槽测试和小功率测试电源等[154] - 公司具备从单片电池到200kW的燃料电池测试能力并新增单池测试和短堆测试[148] - IGBT模块封装产线每条至少配备动态和静态测试系统各1台市场空间较大[149] - 公司在大功率测试电源领域已完成进口替代,小功率领域正逐步实现替代[64] - 燃料电池测试领域呈现进口与国产品牌并行竞争格局,国产厂商因交期和性价比优势加速替代[65] - IGBT测试系统目前处于国产化初期客户验证阶段,国产厂商正重点布局功率半导体测试系统[66] - 新能源发电及电动车辆行业2021年超预期增长,带动测试电源需求扩增[67] - 对标企业AMETEK的EIG板块中过程和分析仪器业务占其营收70%,航天航空动力业务占30%[62] - AMETEK的EMG板块中精密运动控制解决方案业务占其72%,热管理及特殊金属业务占28%[6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8.96%,同比增加7.36个百分点[24] - 公司研发费用为4694.0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8.96%,同比增长149.13%[45] - 研发投入总额为4694万元,同比增长149.13%[77][7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8.96%,同比上升7.36个百分点[77] - 公司研发人员224人,同比增长133.33%[48] - 研发人员数量224人,同比增长133.33%[91][92] - 研发人员占总人数比例46%,较上期32.11%提升13.89个百分点[91]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18.30万元,较上期14.56万元增长25.69%[91] - 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40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39人[92] - 30-40岁研发人员占比最高达50%(112人)[92] - 股权激励计划中对研发人员的激励占比达到50%以上[48] -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覆盖91人,研发人员激励占比超50%[96] - 公司拥有17项核心技术,其中12项处于批量生产阶段,3项在研[68] - 高动态性多BUCK变换技术可实现兆瓦级功率输出,最高电压达4500V[68] - 电压型产品响应时间≤1-3ms,电流型产品响应时间≤1ms[68] - 并网电流THD≤3%,功率因数PF≥0.99[69] - 交流输出电压THD≤0.5%,动态电压响应1ms以内[69] - 单个功率模盒最大输出200kW[70] - 电压精度≤0.05%FS,电流精度≤0.05%FS[71] - 测试仓回路寄生电感控制在15nH左右[74] - 最高可模拟机械转速240,000rpm[71] - 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37个,软件著作权27个[75]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72个(发明专利7个,实用新型29个,外观设计36个)[75] 投资项目与研发项目进展 - 公司增资收购汉先科技71.65%股权以完善IGBT模块封测产线布局[44] - 公司投资设立北京技术开发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139] - 公司收购安徽汉先智能科技71.65%股权,投资1700万元[139] - 公司投资设立上海科氢技术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140] - C3000高频直流电源系列化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544万元,本期投入141.33万元,累计投入141.33万元[80] - 高压级联型模拟电网电源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375万元,本期投入93.62万元,累计投入294.07万元[80] - 高精度直流电子负载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495万元,本期投入239.42万元,累计投入272.19万元[80] - KAP-320自动化数据处理平台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286万元,本期投入214.33万元,累计投入284.58万元[80] - 高精度可编程双向交流电源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509万元,本期投入212.17万元,累计投入314.23万元[80] - 大功率可回馈式交流电子负载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733万元,本期投入125.92万元,累计投入125.92万元[80] - 控制系统2.0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150万元,本期投入86.67万元,累计投入86.67万元[80] - 高精度可编程双向源载电源的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998万元,本期投入484.77万元,累计投入822.59万元[80] - 大功率双向直流电源与负载技术平台优化项目预算2000万元,累计投入758.07万元,进度达预算的37.9%[83] - 大功率双向直流电源2.0项目预算640万元,累计投入158.75万元,进度达预算的24.8%[83] - 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开发项目预算334万元,累计投入210.28万元,进度达预算的63.0%[83] - 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测试系统项目预算750万元,累计投入409.38万元,进度达预算的54.6%[83] - 小功率燃料电池电堆测试系统项目预算400万元,累计投入243.42万元,进度达预算的60.9%[83] - 第二代燃料电池发动机测试系统项目预算512万元,累计投入366.08万元,进度达预算的71.5%[84] - IGBT动态测试系统项目预算858万元,累计投入454.48万元,进度达预算的53.0%[84] - IGBT静态测试系统项目预算330万元,累计投入303.02万元,进度达预算的91.8%[84] - 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测试系统150KW/200KW机型已实现销售[83] - 半导体IGBT模块动态及静态测试系统均已实现销售并持续性能优化[84] - 功率器件热特性测试系统项目预算271万元,累计投入67.92万元,投入进度25.06%[17] - 台架测试电源项目预算203万元,累计投入74.36万元,投入进度36.63%[18] - 碳化硅模块动态参数测试系统预算678万元,累计投入42.73万元,投入进度6.3%[19] - IGBT封装自动化产线预算816.1万元,累计投入36.55万元,投入进度4.48%[20] - 高温反偏测试系统预算95万元,累计投入0.68万元,投入进度0.72%[21] - 大功率DC/DC技术平台预算407万元,累计投入9.48万元,投入进度2.33%[22] - 电力纹波发生器预算50万元,累计投入12.9万元,投入进度25.8%[23] - 电动汽车交直流充电模块测试系统预算257.7万元,累计投入32.54万元,投入进度12.62%[24] - 大功率电堆诊断装置预算329万元,累计投入38.38万元,投入进度11.67%[25] - 高性能电池及电机模拟一体机预算302万元,累计投入12.65万元,投入进度4.19%[26]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7.9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75%[23][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3.75%至1,198万元人民币[1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3.75%至11,979,436.97元[13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03.11%[111]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1%[23] - 2021年末总资产为11.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1%[23]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7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2.97%,较上期增长37.53%[134]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0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9.21%,较上期增长39.08%[134] - 存货期末余额9321.8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8.12%,较上期大幅增长114.10%[134]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3036.9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65%,较上期激增2287.10%[134]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4675.6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4.07%,较上期增长128.95%[135]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3135.9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2.73%,较上期增长113.79%[135] - 公司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3.82亿元,其中银行理财1.51亿元,券商收益凭证2.31亿元[141]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2021年总股本为80,000,000股[5]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5元(含税)[5] - 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8,000,000元(含税)[5] - 现金分红占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1.63%[5] - 2021年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18,000,000元[199] - 现金分红占2021年归母净利润比例31.63%[199] - 公司法定代表人傅仕涛[15] - 公司外文名称为Hefei Kewell Power System Co.,Ltd.[15] - 公司注册地址为合肥市高新区大龙山路8号[15] - 公司办公地址为合肥市高新区大龙山路8号[15] - 公司电子信箱为ir@kewell.com.cn[15] - 公司网址为www.kewell.com.cn[15]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3次股东大会包括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2次临时股东大会[158]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4名占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一[158]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11次董事会会议包括2次定期会议和9次临时会议[158] - 公司监事会设有5名监事包括3名股东代表监事和2名职工监事[159]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10次监事会会议包括2次定期会议和8次临时会议[159] - 公司治理结构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方面完全独立[161] - 公司通过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保障所有股东平等权利[167] - 对中小投资者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均进行单独计票并披露[167] - 董事长傅仕涛持股22,437,272股且年度内无变动 税前报酬总额72.72万元[169] - 董事兼总经理蒋佳平持股11,659,091股且年度内无变动 税前报酬总额66.34万元[169] - 董事任毅持股6,295,909股且年度内无变动 税前报酬总额40.97万元[169] - 副董事长邰坤持股2,565,000股且年度内无变动 税前报酬总额38.83万元[169] - 独立董事姚良忠/代新社/马志保/文冬梅税前报酬均为7.00万元且均未持股[169] - 监事会主席夏亚平持股2,565,000股且年度内无变动 税前报酬总额35.07万元[169] - 副总经理唐德平持股4,197,273股且年度内无变动 税前报酬总额56.02万元[169] - 副总经理叶江德持股2,565,000股且年度内无变动 税前报酬总额48.32万元[170] - 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葛彭胜税前报酬总额42.20万元且未持股[170] - 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合计799.52万元[170]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642.46万元[181]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259.98万元[182] - 董事长傅仕涛通过合涂投资间接持股116,073股,占比0.1451%[174] - 董事长傅仕涛通过京坤投资间接持股576,177股,占比0.7202%[174] - 董事兼总经理蒋佳平通过京坤投资间接持股292,773股,占比0.3660%[174] - 副董事长邰坤通过京坤投资间接持股310,909股,占比0.3886%[174] - 副总经理刘俊通过合涂投资间接持股298,991股,占比0.3737%[174] - 副总经理兼核心技术人员唐德平通过京坤投资间接持股105,191股,占比0.1315%[174] - 董事会秘书兼财务总监葛彭胜通过京坤投资间接持股89,645股,占比0.1121%[174] - 核心技术人员彭凯通过合涂投资间接持股179,291股,占比0.2241%[175] - 核心技术人员赵涛通过合涂投资间接持股179,291股,占比0.2241%[175] - 核心技术人员谢鹏飞通过合涂投资间接持股84,982股,占比0.1062%[175] - 公司副董事长自2019年6月任职,董事任期至2022年6月[172] - 全资子公司科威尔(北京)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由公司高管担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172] - 独立董事姚良忠于2019年9月就任,任期至2022年6月[172] - 独立董事代新社于2019年9月就任,任期至2022年6月[172] - 独立董事马志保于2019年9月
科威尔(688551)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