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2021年营业收入713,788,813.56元,同比增长16.54%[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360,441.37元,同比增长4.82%[20] - 2021年营业收入7.1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54%[30]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7.14亿元,同比增长16.54%[101][10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3亿元,同比增长4.82%[101] - 基本每股收益1.12元/股,同比下降12.50%[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3.84%,同比下降5.98个百分点[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3.84%,同比下降5.98个百分点[101] - 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370.71万元,同比增长15.75%[104][10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4.69亿元,同比增长22.85%[102] - 销售费用为2039万元,同比增长28.47%[102] - 研发费用为3210万元,同比增长20.80%[102] - 销售费用2039.37万元,同比增长28.47%[118] - 研发费用3209.84万元,同比增长20.8%[118] - 主营业务成本46,684.66万元,同比增长22.48%[104][106] - 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6.94%至29,997.49万元,占总成本64.26%[110] - 高端制芯设备制造费用同比大幅增长53.85%[11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装备业务销售收入220,923,400元,同比增长18.55%[21] - 铸件业务销售收入464,352,600元,同比增长14.2%[21] - 装备业务收入2.2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8.55%[30] - 铸件业务收入4.6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2%[30] - 高端制芯设备收入22,092.34万元(+18.55%),毛利率提升1.83个百分点至39.52%[106][107] - 高品质铝合金铸件收入46,435.26万元(+14.02%),毛利率下降6.01个百分点至30.58%[106][107] - 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3.65个百分点至33.66%[104][106] - 综合毛利率下降3.65%[93] - 高品质铝合金铸件生产量同比下降32.86%至126.92万件[108] 各地区表现 - 境外收入29,565.66万元(+28.93%),毛利率36.10%[106] - 制芯装备产品已出口海外市场,主要出口地为欧洲地区[83][88] - 公司制芯装备产品已出口法国、墨西哥、塞尔维亚、土耳其等国家及地区[54] - 境外资产6596.72万元,占总资产4.69%[121] - 子公司Mingzhi Technology Leipzig GmbH实现净利润1035.55万元[124]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50%,同比增加0.16个百分点[21] - 研发投入总额为32,098,390.03元,同比增长20.8%[68][69]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50%,较上年增加0.16个百分点[68] - 研发费用为3209.8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5%[87] - 研发费用为3210万元,同比增长20.80%[102] - 研发费用3209.84万元,同比增长20.8%[118] - 研发投入增加主要由于新研项目增加、研发人员薪酬增长及设备投入增加[69] - 公司累计拥有专利174件,其中发明专利85件,实用新型专利87件[65] - 本年度新增专利申请30件,其中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66] - 本年度新增专利授权12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专利7件[66] - 公司申请PCT专利4件,涉及制芯装备核心技术[62] - 公司获得授权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申请PCT专利4件用于制芯装备系列化升级开发[34] - 公司在绿色铸造无机制芯技术领域已布局5件自主研发专利[34] - 公司开发超大型射芯机技术并申请4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35] - 公司研发的MDY01系列数字化浇注单元申请PCT专利2件、发明专利5件,获授权发明专利1件[36] - "MDY01系列数字化浇注单元"申请PCT专利2件、发明专利5件[65] - 公司开发超大型射芯机技术,申请4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6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授权专利174件,其中发明专利85件,实用新型专利87件,外观专利2件[33] - 拥有专利174件,其中发明专利85件,实用新型专利87件,外观设计专利2件[82] - 研发人员数量9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2.78%[7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202.92万元,研发人员平均薪酬22.71万元[78] - 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5人,本科70人[78] - 研发技术人员总数为97名[82]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专科18人,高中及以下4人[79]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27人,30-40岁41人,40-50岁19人,50-60岁10人,60岁及以上0人[79] - 承担国家部级科研课题3项,省级科研课题9项[82] - 主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7项[82] - 主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共4项[33] - 铸造用高效智能制芯成套装备获得2021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34] - 新型垂直机样机于2021年5月展出并获得全国铸造装备创新奖[33] - 新型垂直机样机于2021年5月展出并获得"全国铸造装备创新奖"[62] - 公司产品综合技术经鉴定达到国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3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专注于砂型铸造领域,践行做强铸造装备、做大铸件生产、做精铸造服务的发展策略[131] - 公司通过募投项目进行设备和工艺升级,包括高端铸造装备生产线技术改造和轻合金零部件生产线绿色智能化技术改造[133] - 研发投入方向包括智能快捷制芯系统技术、微固态结晶技术、高性能铝合金轻量化技术和智能无人铸造单元技术[133] - 公司计划通过商业银行贷款、发行股票或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控制资金成本和防范财务风险[134] - 制芯装备行业向绿色、智能、便利、共享方向发展,无机制芯装备需提升制芯效率及废砂回收率[126] - 智能铸造装备通过MES系统、工业机器人等技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生产[126] - 集成式智能制芯单元如MiCC300将砂加热、混砂、射砂、砂芯固化等设备集成,提高生产效率及砂芯质量[127] - 制芯装备产能共享平台可减少铸件企业设备投资,提高产能利用率,适用于铸造企业集聚区[128] - 铝合金铸件呈现精密化、复杂化、薄壁化的高品质趋势,清洁生产和降低能耗是发展主旋律[129] - 智能制造方式如MES系统、工业机器人在铸件企业逐步推广,推动关键工序智能化[130] - 新能源汽车、高铁等行业对精密高性能铝合金铸件严重依赖进口[57]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 - 公司实施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健全长效激励机制[38]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于9月8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包括激励计划草案及考核管理办法[155] - 公司于2021年9月8日通过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考核管理办法[163]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标的股票数量1,918,900股,占总股本比例1.56%[180] - 股权激励对象人数103人,占员工总数比例13.39%[180]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15元/股[180][181] - 董事及高管获授限制性股票数量:吴勤芳10.66万股、邱壑10.66万股、李全锋4.52万股[186] - 核心技术团队获授限制性股票:杨林龙4.39万股、俞建平2.75万股、陆高春2.20万股[186] - 限制性股票期末市价为33.44元/股[186] - 核心管理层持股合计84,772,716股[146]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803.26万元[153]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877.64万元[153]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2,942,170.01元,同比微降0.95%[20] - 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29亿元人民币 第四季度达6362.53万元[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亿元,同比下降0.95%[102]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61428.47万元,同比增加895.77%[119]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46078.38万元,同比增加1051.88%[1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73,861,334.36元,同比增长136.49%[20] - 总资产1,405,076,090.74元,同比增长79.31%[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74亿元,同比增长136.49%[101] - 公司总资产为14.05亿元,同比增长79.31%[10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5.64亿元人民币 较期初增加5.64亿元[28] - 交易性金融资产56443.63万元,占总资产40.17%[120][123] - 应收账款17724.19万元,同比增长51.56%[120] 利润分配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21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9,344,176.55元[5] - 现金分红总额占公司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0%[5]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已通过第一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5] - 现金分红占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0%[176] - 公司成长期阶段现金分红占利润分配最低比例为15%,成熟期可能调整[176]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要求每年现金分红不少于可供分配利润的15%[173] - 现金分红政策符合公司章程规定且决策程序完备[177] 生产与供应链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订单情况、产品规格、质量要求和供货时间等组织生产[45] - 公司采取直销模式,不存在经销商销售情形,产品具有非标定制化的特点[45] - 铝合金铸件主要原材料为铝锭,供应商内蒙古超今存在采购集中风险[88] - 装备业务所需外购部件包括减速机、控制模块、导轨等[88]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7961.05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1.03%[115][11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9099.61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4.78%[11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54.78%,总额39,099.61万元[112] 技术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 公司核心产品为高端制芯装备,集成工业机器人及辅助设备形成制芯中心[11] - 公司是国内无机工艺、冷芯工艺高端制芯设备的主要生产商[54] - 公司铸件业务定位高端产品、面向国际市场[54] - 公司自主设计建造的铸二车间被工信部授予第一批绿色工厂称号[54] - 公司与世界主要暖通集团威能、喜德瑞、Ideal等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54] - 公司开发了铸件绿色自动化生产系统,构建高效智能车间[54] - 公司以MiCC300为代表的集成式智能制芯单元将砂加热、混砂、射砂、砂芯固化等分体设备集成为一个制芯单元[56] - 制芯装备产能共享平台可实现砂芯代工服务,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56] - 公司以智能化控制和系统集成为抓手,将智能控制技术融入制芯装备研发[59] - 射芯机节能技术使配电功率、生产电耗和催化剂使用量均降低[60] - 射芯机技术涵盖射砂、砂芯固化、全电驱动等关键领域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60] - 集成式制芯单元技术将分体设备集成单元降低安装调试及维保成本[60] - 智能制芯控制系统实现制芯合格率、效率和能耗居于行业前列[60] - 冷芯无机双工艺射芯机可快速切换避免设备更换投资[61] - 铝合金功能材料技术达行业先进水平并解决高端铸件进口替代[61] - 精密组芯铸造工艺使铸件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且加工余量小[61] - 铸造关键环节技术包括热处理、浇注工艺等涵盖11项核心工艺[61] - 公司持续推进400°C以上高温加热和节能固化技术研发[61] - 垂直制芯技术完成样机开发测试[61]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公司装备产品主要同行包括德国兰佩(LaempeMössnerSinto GmbH)[11] - 公司制芯装备业务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C34)中的铸造机械制造,铸件业务属于金属制品业(C33)中的有色金属铸造[46] - 公司制芯装备业务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铸件业务属于新材料产业中的高品质铝铸件制造[46] - 中国砂型铸造企业数量约为1.8万家,占全国铸造企业总数比例达80%以上[48] - 2018年中国制芯装备(含造型)市场规模约为50亿元,预计到2035年市场容量将达到100亿元[48] - 全球铝合金铸件市场份额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973.6亿美元[50] - 中国铝合金铸件产量自2014年585万吨增长至2020年680万吨,增长率达16%[50] - 铝合金铸件占全球铸件产量的17%左右[50] 研发项目详情 - 精密组芯工艺技术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300万元,本期投入约453.34万元,累计投入约1188.13万元,目标生产成本降低2%以上,废品率降低2%[71] - 新型冷凝式壁挂炉热交换器铸件工艺技术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2700万元,本期投入约613.09万元,累计投入约1915.01万元[72] - 智能快捷铸造系统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450万元,本期投入约321.29万元,累计投入约321.29万元[72] - 精益装备生产技术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400万元,本期投入约300.71万元,累计投入约300.71万元,目标主要工序生产成本降低10%以上[72] - 轻量化整体汽车车架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200万元,本期投入约146.24万元,累计投入约146.24万元[72] - 三材制芯模式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858万元,本期投入约482.33万元,累计投入约518.6万元,目标缩短铸造周期70%,提升质量50%,降低成本50%[73] - 箱体类铸件工艺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2700万元,本期投入约164.36万元,累计投入约1258.15万元[73] - 微固态结晶技术研发项目预算700万元,本年度投入143.56万元,累计投入391.03万元,实现金属液使用量下降10%,砂芯使用量下降20%,每吨铝合金铸件综合成本下降12-15%[74] - 智能铸件清理及加工技术开发项目预算270万元,本年度投入115.5万元,累计投入162.86万元,实现产能提升5%以上[74] - 高性能铝合金铸件轻量化研发项目预算360万元,本年度投入218.51万元,累计投入238.11万元,使普通铝合金强度从≥300MPa提高至≥420MPa,高温性能提高20%[75] - 异构材料研发项目预算450万元,本年度投入32.84万元,累计投入32.84万元,实现成形规模化生产及技术服务[75] - 铸造辅助功能材料研究项目预算1000万元,本年度投入169.9万元,累计投入648.06万元,降低单位铸件重量的铸造辅助材料用量5%以上,生产成本降低2%以上[75] - 大型铝合金薄壁件研究项目预算400万元,本年度投入42.06万元,累计投入42.06万元,预期壁厚6mm、轮廓尺寸3000x30000mm[75] - 智能无人铸造单元开发项目预算1500万元,本年度投入6.13万元,累计投入6.13万元,预期降低综合生产成本10%[76] 人力资源与员工结构 - 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758人[168] - 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22人[168] - 公司在职员工总数合计为780人[168] - 生产人员数量为498人,占员工总数63.8%[168] - 技术人员数量为98人,占员工总数12.6%[168]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数量为188人,占员工总数24.1%[168] - 大专以下学历员工数量为461人,占员工总数59.1%[168] - 劳务外包总工时达38,364.5小时[172] - 劳务外包支付报酬总额为1,111,478.7元[172]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2021年消耗天然气约295万立方米[196][198] - 公司2021年总用电量为2443万千瓦时[196][198] - 公司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7863吨[197] - 公司
明志科技(688355)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