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4.91%至22.17亿元人民币[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95%至1.26亿元人民币[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1.83%至1.43亿元人民币[21] - 公司全年营业收入达到2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55%[3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4.91%至22.17亿元[97][9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1.10%至17.69亿元[9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2.48%至9902.41万元[97]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7.85%至161.16万元[9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核心业务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实现销售1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88%[34] - 储能电池收入突破1.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40%[34] - 消费电子类电池与锂离子电芯业务合计实现收入7.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5%[34] - 轻型车用锂离子电池收入同比增长88.45%至12.30亿元[99] - 储能电池收入同比增长140.27%至1.28亿元[99] - 锂离子电芯销售额2019年约1.6亿元 2020年约1.1亿元 2021年约1.3亿元[42]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外销收入达10.9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52.02%[92] -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50.42%至10.91亿元[99] - 内销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98%[103] - 外销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42%[103] - 产品远销亚洲欧洲美洲等70余个国家和地区[87]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47%同比增加0.21个百分点[23]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总额9902.41万元较上年6094.60万元增长62.48%[74][76]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47%较上年4.26%增加0.21个百分点[74]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1.74801亿元,其中已完成投入9902.41万元,累计投入1.28569亿元[81] - 研发人员数量为313人,同比增长64.7%(上期190人),占总员工比例13.35%[84]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4662.27万元,人均薪酬14.9万元,同比增长11.9%[84]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申请专利470项,其中发明专利128项[35] - 已获授权专利301项,其中境内专利263项、境外专利38项,发明专利32项[35]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41项获得4项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28项获得32项[73] - 公司掌握高性能锂离子电容器关键技术,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及风能领域[67] - 公司通过材料研发和工艺改进提升锂离子电芯容量、能量密度及循环性能[67] 市场趋势与行业数据 - 国内电动两轮车保有量超过3亿辆,锂电两轮市场渗透率从2019年19%增长至2021年27%[40] -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便携储能市场,全球占比超过50%[41] - 欧洲电助力自行车2020年销量超450万台 渗透率达21% 预计2025年渗透率提升至50%[49] - 欧洲电助力自行车市场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6.83% 2025年需求或达1000万辆/年[49] - 美国电助力自行车2020年进口量超46万辆 2021年近79万辆 同比增长约70%[49] - 中国电动两轮车年新增需求超3000万辆 现有保有量超3亿辆[50] - 2020年全球锂电二轮电动车销量1637万辆同比增长53.3%[51] - 预计2023年全球锂电二轮电动车销量达3520万辆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超30%[51] - 便携储能市场过去5年复合增长率超110%[51] - 天猫平台便携储能销售量过去3年复合增长率超300%[52] - 全球便携式储能电源市场规模2020年5.26亿美元预计2027年达53.6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8.67%[52] - 中国家用储能锂电池2021年出货量5.5GWh同比增长83%[53] - 全球家用储能出货量2020年4.5GWh年复合增长超50%[53] - 特斯拉4680电池单体电量提升6倍达300Wh/kg成本降低14%[59] - 中国便携储能生产市场份额预计持续超90%[59] - 消费锂电全球年增速超10%其中无人机年复合增速超20%[53] - 全球锂电池需求量预计从2021年363GWh增长至2025年1327GWh,年复合增长率38.3%[130] - 公司欧洲电助力自行车锂电池市占率约20%(基于2021年欧洲市场490万辆销量数据)[131] - 便携储能市场中美国占比超50%,中国家用储能市场前三名为特斯拉、LG化学和派能科技[132] 业务模式与供应链 - 电芯业务采用订单生产与库存生产结合模式 产品部分自用部分外售[47][42] - 储能电池主要终端市场在美国 以ODM模式为主[42][43] - 轻型车用锂电池销售以直销为主 储能电池以ODM模式为主[43] - 采购电芯供应商包括LG/松下/三星/力神 与LG化学签署长期战略协议[45] - 直销模式收入同比增长61.42%至19.14亿元[99]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1.42%[103] - 直销ODM模式收入增长43.69%[103]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26.43%[108]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35.60%[111] - 通过LG松下三星村田等知名电芯供应商验厂标准[88] 产能与投资活动 - 电芯与储能总部基地一期拟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占地120亩[36] - 公司向全资子公司东莞凯德新能源增资1.45亿元(超募资金1.39亿元及自有资金600万元)实施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123][125] - 对武汉逸飞激光投资3000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2.2926%[124][127] - 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已投入募集资金4024.19万元,计划2022年8月前完成建设[125] - 公司与东莞望牛墩镇政府签订总投资约30亿元的投资协议,年产值目标不低于24亿元[126] - 全资子公司东莞凯德以4181万元成功竞得研发生产总部项目用地[126] - 子公司东莞凯德新能源总资产5.36亿元,净资产2.02亿元,净利润-189.26万元[128]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162.05%至11.41亿元人民币[22] - 总资产同比增长107.06%至22.20亿元人民币[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3.95%至2926.47万元人民币[2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14113.98%至6.85亿元[116]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293.02%至5.0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2.77%[117]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66.93%至5.3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4%[118] - 存货同比增长56.73%至5.4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4.74%[118]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205.33%至1.6亿元[119] - 应付票据同比增长136.88%至2.67亿元[119]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745.03%至1.65亿元[118] - 境外资产规模达4.2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9.11%[120] - 受限资产总额1.25亿元,其中应收账款质押4167.78万元[122]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余额为3000万元[127] - 存货账面价值5.49亿元占流动资产32.03%占总资产24.74%[93] 风险因素 - 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主要原材料为锂离子电芯电子元器件等[93] - 存在汇率波动风险因外销收入占比超50%[92] - 存货规模增长可能带来跌价准备上升风险[93] - 市场竞争加剧因比亚迪宁德时代ATL等企业进入电动自行车电池领域[94] - 研发投入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9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将重点加大轻型电动二轮车用锂电池和便携及家用储能电池的研发和市场投入[135] - 公司致力于推动大圆柱锂离子电芯的研发与生产[135] - 公司计划通过优化材料结构或产品平台以及加大21700电芯应用等措施应对材料成本上涨[135] - 公司将继续强化全球供应链整合能力并落实采购分类分级管理策略[135]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基于财务状况和长期发展需要保留资金用于产能扩张、技术研发和设备升级等领域[174] - 公司2022年计划加大轻型电动两轮车用锂电池和便携及家用储能电池的研发与市场投入[174]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总股本1亿股,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000万元,现金分红比例为15.90%[5]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但已实现盈利(否)[4] - 公司控股股东为深圳昆仑鼎天投资有限公司(昆仑鼎天)[12] - 公司股东包括珠海博广聚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博广聚力)和珠海乔戈里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乔戈里)[12]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东莞博力威新能源有限公司、东莞凯德新能源有限公司、香港博力威有限公司[12] - 公司控股孙公司为Viridus Manufacturing A/S(VIRIDUS)[12] - 公司法定代表人张志平,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魏茂芝,联系电话0769-27282088-889[15][16] - 公司董事长张志平持股198.75万股核心技术人身份[143] - 公司董事刘聪持股50万股[143] - 公司总经理曾国强税前报酬总额为301.28万元[143] - 公司财务负责人魏茂芝税前报酬总额为88.84万元[143] - 公司核心技术人黄李冲税前报酬总额为87.24万元[143] - 公司职工监事彭继权税前报酬总额为51.66万元[143]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薪酬合计为2487.5万元[144]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人民币660.8万元[153]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人民币183.21万元[153] 分红政策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17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10,000万股[172] - 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2,000万元(含税)[172] - 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为15.90%[172] - 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15%[167]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应达80%[168]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应达40%[168]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应达20%[168] - 本次利润分配金额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低于30%[172]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符合公司章程及股东大会决议要求[175] - 分红标准和比例明确且决策程序完备[176]
博力威(688345)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