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泽璟制药(688266)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泽璟制药泽璟制药(SH:688266)2022-04-26 16:00

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大幅增长至190,360,565.54元,同比增长588.19%[32][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扩大至450,999,170.07元,同比增加13,176.99万元[32][36]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最高,达91,781,973.95元,但净亏损也最大为-158,326,398.50元[37] - 公司营业收入为19036.06万元,同比增长588.19%[17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099.92万元[170] - 医药制造营业收入190,360,565.54元,同比增长588.19%[179]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 - 研发费用达50,939.43万元,同比增长62.13%[3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高达267.59%,但较上年减少868.30个百分点[32] - 公司2021年度研发费用50939.43万元,同比增长62.13%[48] - 研发费用为50939.43万元,同比增长62.13%[172][174] - 销售费用为13974.25万元,同比增长298.47%[174] - 管理费用为7804.64万元,同比增长34.23%[174] - 营业成本为626.86万元,同比增长22714.54%[174] - 医药制造营业成本6,268,583.43元,同比增长22,714.54%[179] - 医药制造直接材料成本4,278,138.90元,同比增长33,138.82%[183]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62.13%至5.094亿元,主要因创新药物进入关键临床试验阶段导致人员薪酬及委托服务费增加[190]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298.47%至1.397亿元,主要因一线销售人员增加及新药上市推广活动开支增加[190] 现金流和融资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454,623,223.39元,资金流出加剧[32] - 公司营运资金大部分依赖于外部融资[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462.32万元[170][17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99.39万元,同比下降95.05%[174]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连续为负,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分别为-18,042.79万元、-34,385.69万元及-45,462.32万元[15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546亿元,同比恶化32.19%,主要因研发投入增加及销售团队建设开支[19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95.05%至940万元,因上期存在公开发行新股募集资金[191][192] - 公司2020年1月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净额为190,822.08万元[5] 资产和负债变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收益12,801,311.46元,但期末余额大幅减少至65,255,671.05元[40][4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85.49%至6526万元,因部分募集资金理财产品到期收回[194] - 存货同比增加124.36%至5191万元,主要因商业化生产原料储备及生物研发物料增加[194] - 短期借款同比增加645.96%至1.318亿元,因新增流动资金贷款[194] - 应付账款同比增加81.95%至1.182亿元,主要因委托临床试验费用增加[194] - 境外资产规模达293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0.69%[196] - 使用权资产新增6245万元,因执行新租赁准则确认租赁资产[194] 已上市产品表现 - 公司首个创新药多纳非尼片上市后取得药品销售收入16317.27万元[47] - 药品销售收入贡献16,317.27万元,占营收主要部分[36] - 药品销售收入为16317.27万元[170] - 药品营业收入163,172,675.24元,毛利率96.68%[179] - 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生产量63,783盒,销售量28,581盒[182] - 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于报告期内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0] - 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未纳入国家基药目录 但纳入国家和省级医保目录[200] - 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是报告期内公司推出的新药(产)品[200] 在研产品管线进展 - 核心在研药品外用重组人凝血酶(商品名泽普凝®)为自主研发重组蛋白质药物[22] - 核心在研药品盐酸杰克替尼片(商品名泽普平®)为1类新药JAK激酶抑制剂,已获中国和FDA临床试验许可及FDA孤儿药资格[22] - 核心在研药品注射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商品名赛诺璟®)为自主研发重组蛋白质药物[22] - 在研产品奥卡替尼胶囊为1类新药ALK/ROS1抑制剂[22] - 在研产品盐酸杰克替尼乳膏剂为1类新药JAK激酶外用制剂[22] - 在研产品奥贝胆酸镁片(代号ZG5266)为2.1类新药法尼醇X受体激动剂[22] - 在研产品ZG9018片为1类新药KRAS G12C突变小分子抑制剂,已获中国和FDA临床试验许可[22] - 在研产品ZG005粉针剂为1类治疗用生物制品PD1/TIGIT双特异性抗体,已获中国和FDA临床试验许可[22] - 公司拥有16个主要在研药品的42项研发项目[49] - 4个在研药品的8项适应症处于NDA、III期或注册临床试验阶段[49] - 5个在研药品处于I或II期临床试验阶段[49] - 7个在研药品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49] - 外用重组人凝血酶III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并完成BLA前沟通交流申请[70] - 注射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正在开展两个适应症的III期临床研究[71] - 盐酸杰克替尼片治疗骨髓纤维化处于III期临床阶段[69] - 盐酸杰克替尼片获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并在美国启动I期临床试验[69] - ZG19018片针对KRAS G12C突变晚期实体瘤将在中国和美国开展I期临床试验[72] - 奥卡替尼胶囊针对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62][72] - 奥贝胆酸镁片针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进入I期临床试验启动阶段[62][72] - 杰克替尼乳膏针对轻中度斑秃和特应性皮炎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62][72] - ZG005粉针剂(PD-1/TIGIT双靶点)针对晚期实体瘤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62] - ZG005粉针剂为全球第3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抗PD-1/TIGIT双特异性抗体药物[75] - 7个在研药品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包括ZG170607小分子新药和ZG1905止血产品等[76] - 公司拥有9个临床阶段在研药物,均来自自主研发平台[91] - 核心在研产品包括外用重组人凝血酶、杰克替尼片和注射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84] - 公司专注肿瘤、出血及血液疾病、免疫炎症性疾病和肝胆疾病领域的同类最佳或同类首创药物研发[90] - 两款新药ZG19018片(0.15g)和ZG005粉针剂(100mg/瓶)于2021年12月获得中美IND批准[105] - 公司拥有双/三特异性抗体ZG005等产品,已获中美临床批准[130]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人员总数311人,较上年末增长40.72%[52] - 研发投入总额为5.093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62.13%[111]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67.59%[111] - 全球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05项,其中96项已获授权[109][110] - 2021年新增申请发明专利25项,新增获得授权8项[110] - 子公司GENSUN累计申请专利40项,获得授权7项[109] - 公司获得17项政府科技立项资助,其中8项为临床试验资助[105][108] - 研发费用增长主要因临床前及临床试验服务费支出大幅增加[112] - 资本化研发投入占比为0%[111] - 公司专利覆盖新药结构、晶型、制备工艺等多领域[109] - 研发人员数量增至311人,同比增长40.7%[129]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达9333.99万元,同比增长64.0%[129]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30.01万元,同比增长16.5%[129] - 研发人员中博士23人、硕士117人、本科160人[129]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48.2%(150人)[129] - 公司完成5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和近10项省级科研项目[91] - 公司研发人员311人,占员工总数45.20%,其中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比45.02%[91] 技术授权与合作 - 在研抗体产品技术授权许可收入为2581.80万元[170] - 技术授权许可收入25,818,000.00元,同比下降6.45%[179] 人员与团队扩张 - 商业团队人员175人,较上年末增长224.07%[52] - 员工总数688人,较上年末增长66.59%[52] 产能与设施 - 公司拥有3个新药研发中心分别位于昆山上海张江和美国加州[77] - 公司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已完成GMP检查用于多纳非尼片商业化生产[77] 产品获批与市场准入 - 公司2021年6月多纳非尼片获批用于一线治疗晚期肝癌适应症[5] - 公司已上市产品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商品名泽普生®)为1类新药,用于既往未接受全身系统性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22] - 多纳非尼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和多个临床诊疗指南[48] - 多纳非尼片于2021年6月获NMPA批准用于既往未接受全身系统性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68] - 公司自主研发的多纳非尼片于2021年6月获批上市,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用于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的小分子靶向创新药物[90] - 多纳非尼2021年6月获批上市,成为晚期肝癌一线推荐靶向药物[135] - 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化合物专利保护至2028年9月 晶型专利保护至2032年5月[200] 市场竞争与风险 - 多纳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癌已获批上市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但面临已上市竞品及集采品种索拉非尼的竞争[158] - 行业竞争激烈,竞争对手可能开发出疗效更优的创新药物导致技术迭代风险[163] 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风险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5] - 公司研发支出较大且其它产品仍处于研发阶段[5] - 公司药品销售收入可能无法弥补亏损[5] - 公司未来一定期间无法盈利或无法进行利润分配[5] - 公司短期内无法现金分红[5] - 公司面临无法保持持续盈利的风险[5]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2.01%,反映盈利能力恶化[32] - 公司尚未盈利且预计未来一定期间内无法盈利或进行利润分配[142] - 公司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及持续亏损情形影响研发投入和销售收入增长[146] 经营与资金风险 - 公司营运资金主要依赖外部融资若开支超过融资将造成资金压力[143] - 资金压力可能影响员工薪酬发放和团队稳定性阻碍研发及商业化目标[145] - 营销团队建设不及预期或人才流失将对商业化能力造成不利影响[146] - 公司资金需求取决于临床试验进度、监管审批结果及已上市产品推广成本等因素[159] - 若无法获得足够营运资金,公司将被迫推迟、削减或取消研发项目[161] 研发与临床风险 - 临床试验可能受患者招募困难临床试验机构合作问题等因素影响进度[151] - 临床试验可能因监管审批受试者入组安全性问题等因素出现延迟[152] - 依赖第三方合同研究组织进行临床试验存在履约未达预期风险[152] - 公司面临在研药品可能因审评政策变动、临床数据不足或方案修订等原因延迟或终止审批的风险[155][156] - 临床前研究或临床试验若因第三方合作问题可能延长、延迟或终止,导致额外成本增加[153] - 公司尚未进入临床阶段的项目存在无法获得临床试验批件或被技术替代的风险[157] 商业化与市场风险 - 公司药品可能因定价偏高销量不及预期且进入医保目录时间存在不确定性[147] - 在研药品获批后若市场准入、推广未达预期,将影响收入增长及盈利能力[158]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全球65岁以上人口2020年达7.2亿预计2030年达9.9亿年复合增长率3.3%[81] - 全球医药市场规模2020年1.3万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2.1万亿美元[81] - 全球生物药市场2020年2979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8049亿美元[81] - 中国65岁以上人口2020年1.9亿占比13.5%预计2030年达3.2亿占比21.9%[81] - 中国医药市场规模2020年14480亿元预计2025年达2287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9.6%[81] - 中国生物药市场2020年3457亿元预计2025年达81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8.6%[81] - 2020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达457万,预计2025年将增至520万[93] - 中国肿瘤药物市场发展受未满足临床需求、支付能力提升和政策利好驱动[93] - 生物药工艺开发耗时长、投入资金大,规模化生产需符合cGMP标准且资本投入要求高[85] - 多特异性抗体研发存在结构设计、技术平台和商业化生产三大壁垒[87] - 中国肿瘤药物市场精准癌症治疗趋势包括靶向性肿瘤治疗迅速发展并应用于更广泛肿瘤相关靶点[96] - 肿瘤免疫药物和细胞治疗等新型疗法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快速发展趋势全球参与企业持续增加[96] - 联合疗法种类进一步丰富化学疗法靶向治疗和肿瘤免疫疗法等组合在临床实践更广泛应用[96] - 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有望提升因慢性病治疗理念推广延长生存期和积极治疗时间[96] - 中国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市场驱动力包括个性化治疗需求增长和风湿免疫科专科医师数量增加[96] - 国家医保目录包含多数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抗体药物大幅提升药物可及性[96] - 凝血酶被列入国家临床必需易短缺药品重点监测清单因血源产品停产且无重组产品上市[96] 知识产权与专利 - 多纳非尼成为首个登顶国际肿瘤学顶级期刊JCO的中国原研肝癌靶向药物[100] - 公司外用重组人凝血酶是中国首个完成III期临床研究产品且唯一完成该试验[101] - 盐酸杰克替尼片治疗骨髓纤维化获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并获孤儿药资质[101] 项目投资与进展 - 甲苯磺酸多纳非尼肝癌适应症已获批上市,累计投入255.157百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25,600百万元的99.7%[117] - 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结直肠癌适应症III期临床试验未达预设优效目标,累计投入84.7666百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8,980百万元的94.4%[117] - 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甲状腺癌适应症III期临床期中分析达疗效终点并申请NDA,累计投入78.0659百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9,500百万元的82.2%[117] - 杰克替尼片剂MF适应症处于III期临床试验,累计投入199.1806百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37,296百万元的53.4%[117] - 杰克替尼片剂重症斑秃适应症处于III期临床试验,累计投入29.6645百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25,370百万元的11.7%[120] - 重组人凝血酶处于III期临床试验,累计投入148.788百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14,500百万元的102.6%[120] - 注射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处于III期临床试验,累计投入87.1925百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10,188百万元的85.6%[123] - 双靶点抗体ZG005处于I期临床试验,累计投入33.3798百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51,707百万元的6.5%[123] - ZG19018处于I期临床试验,累计投入19.4275百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19,489百万元的99.7%[126] - 在研项目合计预计总投资规模395,460.89百万元,本期投入509.3943百万元,累计投入1,457.2836百万元[126] 未来产品计划 - 杰克替尼片计划2022年申报新药上市申请,可能成为国内最早上市的JAK抑制剂[135] - 外用重组人凝血酶为国内唯一完成III期临床试验的外用重组止血产品[135] - 注射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国内尚无同类产品上市[135] 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贡献非经常性收益40,782,602.29元,同比增长7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