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提供的关键点进行了严格的主题分组。每个主题仅包含单一维度的信息,并保留了原文关键点及其对应的文档ID引用。 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5.19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14%[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39%[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42.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86%[21]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49.94万元,同比下降72.39%[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42.30万元,同比下降79.86%[23] - 公司2022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78.29万元,同比下降33.40%[33] - 公司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1,549.94万元,同比下降72.39%[33][34]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5.20亿元同比下降6.14%[5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49.94万元同比下降72.39%[5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42.30万元同比下降79.86%[58] - 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14%至5.197亿元[137]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17%,同比增加2.56个百分点[22] - 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为4,767.91万元,同比增长30.26%[36] - 公司2021年管理费用同比增加651.04万元,上涨19.45%[36] - 公司2022年一季度管理费用同比增加204.84万元,上涨28.51%[36] - 研发投入4767.91万元占营业收入9.17%同比增长30.26%[58]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30.26%至4767.91万元[137]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9.45%至3997.82万元[137]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58%至3.772亿元[137] 财务表现:毛利率 - 公司2021年整体毛利率为27.41%,同比下降3.63个百分点[34][35] - CMI件2021年毛利率为29.51%,较2020年下降22.47个百分点[35] - 金属冲压件2021年毛利率为7.54%,较2020年下降13.29个百分点[35] - 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3.63个百分点至27.41%[139] - 主要产品毛利率从29.22%下降至26.70%[130]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42.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6%[21]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1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85%[21] - 2021年末总资产为9.9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45%[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波动剧烈,Q2最低为-2,545.49万元,Q3最高为1,347.55万元[49] -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额Q3达峰值4,622.61万元,直接影响当期经营现金流[52] - Q4现金流入下降主因与新思考结算账期从1个月延长至4个月[5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642.49万元[137] - 应收账款净额1.94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9.63%[130] - 存货账面价值增长至8703.86万元[130] - 货币资金较上期增长74.72%,主要因募集资金所致[164] - 应收账款较上期增长12.32%,主要因期末收入增加所致[164] - 预付账款较上期增长426.92%,主要因汽车及陶瓷项目预付款增加[164] - 存货较上期增长39.73%,主要因汽车及陶瓷项目存货增加[164] - 在建工程较上期增长848.18%,主要因汽车及陶瓷项目投入增加[165] 业务分产品表现 - 纯塑料件营业收入为1.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24%,但毛利率同比下降1.75个百分点[140] - 金属插入成型件营业收入为1.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24%,但毛利率同比下降3.37个百分点[140] - 模具业务营业收入为7929.2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99%,毛利率同比增加2.65个百分点[140] - 其他产品营业收入为1.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5%,但毛利率同比下降14.71个百分点[140] - CMI件2021年毛利率为29.51%,较2020年的51.98%大幅下降22.47个百分点[142] - 金属冲压件2021年毛利率为7.54%,较2020年的20.83%下降13.29个百分点[142] - 纯塑料件生产量1646820592.00件,同比减少8.13%,销售量1508685710.00件,同比减少12.20%[151] - 金属插入成型件生产量621559296.00件,同比增长0.08%,销售量594014530.00件,同比减少2.91%[151] - 模具生产量380套,同比增长45.59%,销售量381套,同比增长32.29%[151] 业务分地区表现 - 内销营业收入为4.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9%,毛利率同比增加0.60个百分点[140] - 外销营业收入为520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24%,毛利率同比下降14.75个百分点[140] 客户与市场 - 主要终端客户包括华为、小米、VIVO、OPPO[12] - 主要客户包含日本TDK、日本三美、欧菲光等国际企业[12] - 2021年公司向TDK集团和三美集团销售的高附加值产品销售额为237.26万元,同比下降43.59%[30] - 2021年公司对三美集团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493.62万元[30] - 2022年Q1前五大客户销售总额为675.24万元,较2021年度总额2514.92万元显著下降[29] - 2021年TDK集团销售收入为421.90万元,排名第三大客户[29] - 公司开始向OPPO、VIVO等终端客户供应高附加值CMI件产品[12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5149.2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8.41%[155]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总计25,149.2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8.41%[157] - 客户E(立讯精密)为新增客户,销售额2,154.45万元(占总额4.15%)[157][158] - 新思考集团成为模具业务最大客户,2021年贡献模具收入2223.59万元,占比28.04%[143] - 2022年第一季度新思考集团模具收入占比达52.80%,较2021年第四季度39.66%进一步提升[144] -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对新思考集团的销售收入为3962.06万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61.62%[149] - 三美集团VCM马达零部件订单下降幅度较大,部分份额被新思考集团取代[177] 季度业绩波动 - 2021年第四季度收入达到峰值16,962.77万元,占全年收入32.64%[42] - 2021年Q2收入10,192.26万元为全年最低,同比2020年Q2下降33.4%[42] - 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CMI产品出货量显著增长[31] - 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69,627,662.54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916,083.62元[39] - 2021年CMI件第四季度销售收入1,532.56万元,环比增长67.4%(第三季度为915.67万元)[43][44] - 2021年第四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1,959.28万元,较第三季度-789.83万元实现扭亏为盈[45] - 2021年第二季度期间费用率达31.24%,为全年最高(费用合计3,184.05万元)[46] - 2021年第四季度高附加值产品(模具/CMI件)占比33.85%,推动毛利润达6,747.75万元[45][46] - 2021年第一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为775.44万元[55] - 2021年第二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为-1002.60万元[55] - 2021年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为-789.83万元[55] - 2021年第四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归母净利润为1959.28万元[55]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17%,同比增加2.56个百分点[22] - 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为4,767.91万元,同比增长30.26%[36] - 研发投入4767.91万元占营业收入9.17%同比增长30.26%[58] - 研发投入总额为47,679,070.78元,同比增长30.26%[10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17%,同比上升2.56个百分点[103] - 报告期内新增3项发明专利、41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项软件著作权[100] - 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17项及软件著作权12项[101]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1,075,100元,主要投入汽车电子和电子陶瓷领域[104] - 研发项目投入金额为4169万元,其中费用化金额为3711.29万元[111] - 研发项目资本化金额为478.11万元,占研发总投入比例为11.53%[111] - 研发人员数量为168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6.58%[114]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3807.81万元,平均薪酬为22.67万元[114]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本科40人、专科62人、高中及以下59人[114]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40岁(含)99人、40-50岁(含)40人[114][115] - 公司已获得127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17项[118] 技术与工艺能力 - 公司CNC直雕加工尺寸精度达到±1um[84][85] - 公司放电加工尺寸精度最高可达±1.5um[84][85] - 公司精密研磨可实现宽0.1mm深1.0mm的沟槽加工[84][85] - 公司拥有超过5000套实际模具参数的数据库[84] - 公司仿真结果准确度达到88%以上[84] - 康而富集团具备快速打样能力从设计定稿到出样最快7天[80] - 泓耀光电用于摄像头镜筒的模具设备加工精度为0.2um[84] - 兴瑞科技模具制造精度可达±3um复杂模具制造周期平均18-25天[84] - 长盈精密生产的屏蔽件产品精度在±50um[84] - 公司材料改性技术使塑料粒子NTC306B拉伸强度达到289Mpa,弯曲强度达到396Mpa,远超一般PC材料的100Mpa和130Mpa[93] - 公司已积累超过5,000套模具DOE数据,仿真结果准确度接近90%[93] - 公司放电加工尺寸精度达±1.5µm,精密研磨可实现宽0.1mm、深1.0mm沟槽加工[93] - 公司模具设计采用3D化技术,最快可在4小时内确定模具参数[93] - 公司拥有材料成分分析、机械物性测试和信赖性测试三个专业实验室[93] - 速直雕加工效率是放电加工的5倍,表面粗糙度达Ra0.05µm[95] - IM金属插入成形实现最小线宽0.08mm加工[95] - IR滤光片组件整体模块高度由0.15mm缩小至0.1mm,位置精度偏移量±0.02mm,基座尺寸精度±5μm[95] - 绕线类产品匝数误差±1圈以内,绕线电阻精度±5%以内,汽车绕线产品实现0误差,电阻精度±3%以内[96] - 陶瓷基板技术实现最小线宽线距25um/25um,工作效率提升20%以上,废水排放减少20%以上[96] - 弹性线路板实现线路L/S=30um/30um量产,表面消光反射率1.5%以内[96] - 滤光片能承受最大注塑压力500kg/cm²[96] - 8轴高精度自动绕线机实现高速生产[96] - 双色成型设备实现低成本投入和快速模具切换[95] - CMI产品在基座底面和侧面贴装芯片实现立体电路构造[95] - 射频天线新产品相比原始FPC工艺,单纯塑胶件成本节约60%[97] - 射频天线新技术在频率大于6GHZ波段,整体辐射能提高0.8-1db[97] - 射频天线新技术线路公差控制在±3um内,化镀图案平整度小于10um[97] - ABS+ECU总成智能化总装产线缩减人工成本20%以上,组装精度达±0.1mm[97] - 三合一摆盘机切换机种仅需10分钟,标准8穴产品处理时间5.5秒[98] - 全自动点锡贴片机点锡位置精度±0.01mm,贴片位置精度±0.02mm[98] - 全自动绕线机预上锡精度±0.05mm,支持8轴同时绕线[98] - 全自动马达组装设备组装速度达1.35秒/件[98] - 全自动激光去氧化膜和裁切一体机加工速度从5.5秒/件提升至1.04秒/件,可去除最小2µm氧化膜[98] - 公司已部署超过800组自主研制AOI检测系统[98] - 多轴机械手通过材料改良减重50%以上,提升定位精度和负载能力[99] - 微电阻测量模块实现单周期多测试项目大跨度量程测量[99] - 电流震荡测量模块可量化开关ON/OFF切换产生的电流震荡[99] - 汽车电子模块组装精度从±0.3mm提升至±0.1mm[108] - 电极柱组装精度从±0.3mm提升至±0.15mm[108] - 人工成本降低至原成本的1/10(90%降幅)[108] - 射频天线线路公差控制在±3μm内[109] - 化镀图案平整度小于10μm[109] - 塑胶材料成本节约60%[109] - 微型马达组装人工成本降低至1/10(90%降幅)[110] - 激光处理后制品表面消光反射率≤1.5%[110] 新业务与项目进展 - 汽车电子领域主要客户为捷太格特和三井金属并已通过京西重工东洋电装上海汇众等体系认证[62] - 光电导体领域电子陶瓷已实现小批量量产主要客户为三安光电安徽锐拓穗晶光电升谱光电鸿利智汇[62] - 已通过送样验证客户包括欧司朗深圳瑞丰光电晶能光电[62] - 汽车电子产品处于小订单量产爬坡期家电产品销售规模稳步上升光电半导体产品处于小批量产阶段[62] - 2020年公司采用DPC技术研发高导热陶瓷电子线路基板目前已研发成功并正式量产[64] - 陶瓷基板产品主要应用于大功率LED照明紫外LED5G通讯微基站射频器件传感器和电力电子功率器件[64] - 公司汽车电子领域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51.99万元,同比增长946.19%[122] - 公司已收到汽车电子领域客户2022年度定点生产计划书约为4870万元[122] - 汽车电子领域已获得客户定点生产计划书金额合计25,144万元(2022-2024年)[189] - 汽车电子精密零部件项目总投资29,953.28万元,分三期投资(16,823.97万/7,377.41万/5,751.90万)[189] - 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项目总投资112,435.73万元,分两期投资(62,479.64万/49,956.09万)[190] - 半导体引线框架项目总投资10,150万元,分两期投资(5,020万/5,130万)[190] - MLCC项目计划总投资额112,435.73万元[192] - 液态硅胶IM一体式成型项目累计投入4,501,149.37元,目标提升产能20%以上[105][107] - 陶瓷基板工艺研发项目累计投入15,123,916.98元,目标提升加工效率20%以上[107] - 半导体引线架冲压项目投入9,700,000元[110] 行业与市场趋势 - 2021年Q1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7.10%至9240万台,Q2同比下降17.33%至7490万台,Q3同比下降4.94%至7890万台[23] - 2022年Q1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8.07%至7570万台[27][28] - 荣耀2022年Q1出货量同比增长206.12%至1500万台[27] - VIVO 2022年Q1出货量同比下降43.52%至1220万台[27] - 音圈马达VCM消费量预计2025年将达到39.4亿颗[120] - 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存在下滑风险,疫情可能导致终端需求继续下滑[120] - 多摄像头方案渗透率提升使单机搭载摄像头数量持续上升[120] - 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3.5亿台同比增长5.7%[74] - 2021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3.29亿台同比微涨1.1%[74] - 2020年全球摄像头模组总营收340亿美元2021年达360亿美元年增长率7.5%[75] - 预计2026年全球
昀冢科技(688260)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