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导科技(688230) - 2022 Q2 - 季度财报
芯导科技芯导科技(SH:688230)2022-08-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8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15%[20][2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8661.27万元,同比下降29.15%[59] - 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8661.27万元,同比下降29.15%[74][76] - 营业收入为1.87亿元,较去年同期2.63亿元下降29.2%[16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58.0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1%[20][2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858.05万元,同比增长7.81%[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58.05万元,同比增长7.81%[74] - 净利润为人民币6858.05万元,同比增长7.8%[162] - 营业利润为人民币7495.11万元,同比增长7.7%[16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363.8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50%[20][2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4363.84万元,同比下降29.5%[5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63.84万元,同比下降29.50%[7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82元/股,同比下降18.81%[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82元/股,同比下降18.8%[16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23%,同比下降33.24个百分点[2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28亿元[16]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71亿元[16]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65亿元[16]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63元[16] - 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47%[1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1.20亿元,较去年同期1.71亿元下降29.9%[161] - 研发费用1667.15万元,同比增长15.50%[77] - 研发费用为1667万元,较去年同期1443万元增长15.5%[161] - 财务费用-706.75万元,同比下降3838.71%,主要因汇兑收益增加[77][78] - 研发投入总额为1667.15万元,同比增长15.50%[42][43]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人民币2440.75万元,同比增长30.3%[164] - 资产减值损失为人民币44.98万元,同比增长153.2%[16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半导体产品业务收入占比为98.5%[16] - TVS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59.04%[69] - 公司第三代半导体650V GaN HEMT产品在多客户项目中测试验证[61] - 100V MOSFET产品研发成功,导通电阻低于4.5mΩ[60] - 20-40V MOSFET产品已实现系列化并在多家客户批量应用[61] - 超小封装尺寸0.6*0.3mm肖特基产品进入大规模推广阶段[61] - 配合GaN HEMT器件的高整合度驱动器芯片处于客户端测试阶段[62] - DCDC系列产品预计2022年进入量产,大电流半压充电IC产品预计年底进入量产[63] - 公司已正式发布自主专利技术的GaN HEMT产品并在多个客户端验证[31] - 公司功率器件及功率IC产品市场主要被德州仪器、安森美、商升特半导体等国外厂商占据[31] - 公司产品可应用于消费类电子、网络通讯、安防、工业、汽车、储能等领域[32] - GaN功率器件适用于高频应用可提升变换器效率和功率密度[32] - 产品主要应用于以手机为主的消费类电子领域[69]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对公司产品销售影响较大[69]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84%[1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93%,同比增加3.45个百分点[21][2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93%,较上年同期增加3.45个百分点[42] - 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48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40项[39]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40] - 第三代半导体GaN HEMT技术平台开发成功,相关专利已获批[37] - 650V GaN-on-Si HEMT功率器件项目投入41.64万元,器件耐压大于800V[46] - 带1.5倍电荷泵的类音频功放项目投入84.46万元,实现0.01%超低谐波失真[46] - 超低钳位电压TVS产品项目投入44.26万元,漏电流小于1uA[46] - 大功率充电解决方案项目投入101.08万元,充电电流最高达5A以上[46] - 低正向压降沟槽MOS肖特基二极管项目投入12.41万元,Vf=0.6V@0.5A[46]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60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48%[51]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179.4万元,平均薪酬为19.58万元[51]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21.67%,本科学历占比56.66%[51] - 研发人员年龄30岁以下占比25%,30-40岁占比55%[51] - 超低导通阻抗MOSFET项目累计投入495.86万元[47] - 高性能数模混合电源管理芯片项目累计投入242.83万元[48] - 高性能分立功率器件开发项目累计投入47.08万元[49] - 硅基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功率器件项目累计投入152.48万元[48] - 超低Vf肖特基二极管项目处于立项阶段,投入0万元[48] - 公司研发总投入累计达4531.68万元[48]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15项(发明专利8项),专利授权8项(发明专利3项)[64] - 累计获得专利授权48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40项,商标授权5项[64] - 公司拥有降低芯片反向漏电流技术等7项核心技术具有国内领先水平[31] 公司资产与财务状况 - 公司总资产为24.12亿元[16]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0.55亿元[16] - 总资产为21.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20][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1.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20][23]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17662.44万元,同比增长1.32%[59] - 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212023.51万元,同比增长1.56%[59] - 公司总资产为21.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20][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1.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6%[20][23] - 货币资金27738.75万元,同比下降41.67%,占总资产12.74%[80] - 交易性金融资产137585.45万元,同比下降11.06%,占总资产63.21%[80] - 其他应收款同比下降29.22%至333,291.18元,主要因坏账准备增加[81] - 存货同比增长9.50%至45,506,031.39元[81] - 其他流动资产同比激增4,702.87%至404,084,903.59元,主要因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81] - 在建工程同比大幅增长306.06%至5,758,363.33元,主要因购置研发中心办公楼产生装修费用[81] - 使用权资产同比下降71.98%至227,953.80元,主要因租赁提前终止及摊销[81]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60.11%至1,342,443.58元,主要因预收货款增加[81] - 应付职工薪酬同比下降48.92%至6,225,515.47元,主要因支付上年奖金[81] - 应交税费同比增长48.34%至3,356,283.55元,主要因新增分红个税[8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77亿元,较期初4.76亿元减少41.7%[15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3.76亿元,较期初15.47亿元减少11.1%[157] - 存货期末余额为4551万元,较期初4156万元增长9.5%[15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688万元,较期初4105万元下降10.2%[157] - 实收资本由期初6000万元增至8400万元,增幅40.0%[159]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1.90亿元,较期初1.58亿元增长20.7%[15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120,235,129.82元[169] - 公司实收资本期末余额84,000,000元[169] - 公司资本公积期末余额1,826,239,508.39元[169]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1,830,488,679.24元[178] - 公司注册资本从4,500万元增至6,000万元[178] - 公司总股本为60,000,000股,转增24,000,000股后总股本增至84,000,000股,转增比例为40%[180] 现金流量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12亿元[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03.5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88%[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003.55万元,同比下降19.88%[7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4003.55万元,同比下降19.9%[16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754.99万元,同比下降1511.35%[7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人民币20754.99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511.8%[16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人民币2.13亿元,同比下降24.1%[16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人民币1.41亿元,同比下降26.4%[16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人民币2.77亿元,同比下降58.8%[16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中国半导体市场供应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385亿美元[29] - 2030年中国本土企业半导体供应比例预计达到39.8%[29] - 2030年中国本土公司半导体消费量占比预计达69%[29] - 公司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专注于产品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均委托外协厂商[34] - 公司是工信部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上海市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30] - 晶圆采购面临供货紧张和价格上涨风险,8英寸晶圆供货紧张[70] - 公司采用Fabless模式,晶圆主要为6英寸和8英寸[70] - 功率半导体行业技术密集,面临技术失密风险[68] - 公司致力于拓展优质客户以提升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114] - 公司将提高日常运营效率并科学降低运营成本[114] - 公司将加快募投项目投资进度争取早日实现预期效益[114] - 公司已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使用与管理[114] - 公司制定上市后三年内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保护股东权益[114] 非经常性损益与投资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为2,773.53万元人民币[25] - 投资收益为2116万元,较去年同期36万元大幅增长5782.2%[161] - 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余额为1,375,854,456.19元,系理财产品[86]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首发募集资金总额为2,022,150,000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1,830,488,679.24元[124]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7,370,061.13元,整体投入进度为1.66%[124]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6,107,376.59元,占调整后承诺投资总额的1.38%[124] - 高性能分立功率器件开发和升级项目累计投入1,685,692.84元,投入进度为1.22%[124] - 高性能分立功率器件项目预计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4年下半年[124] - 高性能数模芯片开发项目募集资金投入124,650,000元,累计投入2,581,136.73元,进度2.07%[125] - 硅基氮化镓功率器件开发项目募集资金投入79,620,000元,累计投入1,846,544.83元,进度2.32%[125]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投入100,880,000元,累计投入1,256,686.73元,进度1.25%[125]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415,000,000元,占超募资金总额100%[125][128][129]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额度为1,500,000,000元,未到期余额1,313,400,000元[127] - 支付研发中心购房款13,515.39万元,研发办公面积扩大4倍[65][66]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对所有者分配利润36,000,000元[169] - 公司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24,000,000元[169] - 2021年年度利润分配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60元,共计36,000,000元[135] - 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股转增0.40股,共计转增24,000,000股[135] - 网下配售限售股份613,587股于2022年6月1日上市流通[134] - 上海莘导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限售股32,130,000股,限售期至2025年6月1日[13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0,361户[139] - 股东杨春旭通过信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183,028股[140] - 控股股东上海莘导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2,13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38.25%[142] - 股东欧新华持股25,20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30.00%[142] - 上海萃慧企业管理服务中心持股5,67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6.75%[142] - 国元证券芯导科技员工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持股702,174股,占总股本比例0.84%[142] - 国元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26,880股,占总股本比例0.15%[142] - 控股股东上海莘导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32,130,000股限售期至2025年6月1日[145] - 股东欧新华持有的25,200,000股限售期至2025年6月1日[145] - 国元创新投资有限公司获配股票限售期限为上市之日起24个月[147] - 公司总股本由60,000,000股增至84,000,000股,增幅40%[133][135] - 2022年实施每10股转增4股的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179]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欧新华[180] 承诺与协议 - 实际控制人欧新华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首发前股份[101] - 欧新华承诺任期内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01] - 欧新华承诺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持有的发行人股份[101] - 欧新华作为核心技术人员承诺锁定期满后4年内每年转让不超过首发前股份总数的25%[101] - 控股股东莘导企管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持有的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03] - 若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或6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发行价,控股股东锁定期将自动延长6个月[103] - 控股股东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后复权处理)[103] - 其他股东萃慧企管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103] - 若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触发股价条件,其他股东锁定期同样自动延长6个月[103] - 其他股东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后复权处理)[103] - 所有承诺于2021年11月26日作出且不可撤销[103] - 违反承诺方需依法赔偿投资者直接损失并上缴违法所得[103] - 核心技术人员陈敏和符志岗通过萃慧企管间接持有公司9%股权,对应405万股股份[105] - 核心技术人员承诺公司股票上市后12个月内及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首发前股份[105] - 核心技术人员所持股份锁定期满后四年内,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其上市时持有首发前股份总数的25%[105] - 实际控制人欧新华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公司股票价格将不低于发行价[105] - 实际控制人若违反减持承诺,出售股票所获收益将上缴公司所有[105]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及实际控制人的相关承诺签署时间为2021年11月26日[105] - 控股股东莘导企管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07] - 其他股东萃慧企管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07] - 所有减持行为需遵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减持实施细则[107] - 若违规减持需将收益上缴公司并承担赔偿责任[107] - 股份锁定期限为上市后锁定期满两年[107]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