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会通股份(688219) - 2022 Q4 - 年度财报
会通股份会通股份(SH:688219)2023-04-2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51.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8%[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18.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0%[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023.2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77%[26]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49.01亿元人民币[26]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41.24亿元人民币[26]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05.06万元人民币[26] - 公司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2亿元人民币[26] - 公司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91.13万元人民币[26] - 公司202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0亿元人民币[26]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8.33%至0.13元/股[2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75%至0.07元/股[27][2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增加0.29个百分点至3.48%[27] - 公司营业收入5,179,311,061.77元,同比增长5.68%[4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9,188,047.20元,同比增长9.50%[4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232,410.62元,同比增长78.77%[40] - 主营业务毛利率10.82%,同比增加1.07个百分点[117]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517,931.11万元,同比增长5.68%[113][114][11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增加0.13个百分点至4.07%[27] - 研发费用21,068万元,同比增长9.24%,占营业收入比例4.07%[49] - 营业成本4,637,080,331.98元,同比增长4.48%[11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6.18%至9407.85万元[128][129] - 公司2022年研发投入总额为2.11亿元,较上年1.93亿元增长9.24%[8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07%,较上年3.94%上升0.13个百分点[83] - 直接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比重约90%[10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汽车领域收入154,038.95万元,同比增长45.23%,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收入47,768.32万元,同比增长257.65%[41] - 家电材料销售收入256,901.35万元[43] - 细分市场领域销售收入82,441.52万元,同比增长23.71%,其中绿色能源细分领域收入30,179.23万元,同比增长37.75%[45] - 其他细分领域收入52,262.29万元,同比增长16.83%[45] - 汽车领域收入154,038.95万元,同比增长45.23%[113][115] - 新能源汽车领域收入47,768.32万元[113] - 家电领域收入256,901.35万元,业务销售稳定[113][115] - 细分市场领域收入82,441.52万元,同比增长23.71%[113][115] 研发与技术能力 - 新获得授权发明专利79项累计138项[50] - 新参与修订国家标准4项累计制定及修订国家标准21项行业标准1项[50] - 完成百余款产品再生料含量认证及OBP认证覆盖PP/PA/PC/ABS等多类材料[53] - PCR材料成熟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等领域[53] - 产品覆盖聚烯烃系列聚苯乙烯系列工程塑料系列等平台[58] - 公司参与起草21项国家标准和1项行业标准[67] - 公司拥有177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138项[69] - 公司拥有138项发明专利和39项实用新型专利[74] - 无卤阻燃PC/ABS材料在70℃水煮7天和氙灯老化1000小时条件下机械性能保持率分别在50%和70%以上[77] - 无卤阻燃PP材料氧化诱导期可提高一倍以上[77] - PP抗菌材料放置于54-57℃水浴28天后抗菌率大于99%[77] - ABS抗菌材料放置于54-57℃水浴14天后抗菌率大于90%[77] - 材料介电损耗降低40%以上[78] - 耐寒耐候PC材料在-40℃低温条件下缺口冲击强度保持在室温的70%以上[78] - 低收缩PP材料成型收缩率可降低0.2%左右[78] - 反应性增容技术实现有机/无机粉体填充量达45wt%[78] - 高耐热性技术使聚乳酸制品结晶度大于35%且耐热性超过100℃[78] - 报告期内新增知识产权申请110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00项[80] - 新增知识产权授权93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9项[80] - 截至2022年底累计获得发明专利138项,实用新型专利39项[80] - 超材料技术项目累计投入6377.84万元,处于量产阶段[86] - 低收缩轻量化材料项目累计投入8313.75万元,已在多款新能源车型上门板定点开发[86] - 5G基站用材料开发专项累计投入4640.30万元,已在客户端多款基站天线罩及移相器批量生产[86] - 生物基材料改性技术项目累计投入3120.09万元,处于量产阶段[86] - 健康防护材料加工项目累计投入3074.07万元,处于量产阶段[86] - 耐高温耐腐蚀柔性线缆用绝缘材料研发投入1170万元,本年度投入524.08万元,累计投入919.05万元[89] - 高透明耐溶剂聚碳酸酯材料开发投入660万元,本年度投入203.16万元,累计投入385.05万元[89] - 高填充良外观聚丙烯材料研发投入980万元,本年度投入528.58万元,累计投入619.85万元[89] - 负离子健康材料研发投入380万元,本年度投入82.96万元,累计投入82.96万元[89] - 高耐温低翘曲PPO材料研发投入560万元,本年度投入235.67万元,累计投入235.67万元[89] - 高填充高温尼龙材料研发投入320万元,本年度投入123.34万元,累计投入123.34万元[89] - 高性能吹塑级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材料研发投入400万元,本年度投入153.42万元,累计投入153.42万元[90] - 可降解材料改性技术研究投入1730万元,本年度投入1006.64万元,累计投入1006.64万元[90] 客户与市场拓展 - 公司客户覆盖家电领域头部企业包括美的、TCL、海信、海尔等[70] - 汽车领域客户包括上汽大众、一汽大众、比亚迪、蔚来等燃油及新能源车企[70] - 公司产品已通过华为、中兴等通讯企业的测试或认证并实现供货[71] - 光伏领域与晶澳、泽润等客户合作并实现批量供货[70] - 储能领域与国轩高科、多氟多等客户在动力电池、逆变器产品上达成合作[70] - 客户覆盖比亚迪、蔚来、小鹏等新能源车企[98] - 与华为、中兴、爱立信等通讯企业达成认证合作[9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占比39.04%[104]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02.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9.04%[122][123] - 关联方客户销售额140.7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7.17%[122][123] 生产与供应链 - 采用按需采购与安全库存结合模式实行以销定产直销模式[59][60] - 主要原材料树脂原料采购量344,382.41吨,耗用量316,023.53吨,价格同比下降8.75%[162] - 主要能源电力采购量17,811.42万千瓦时,耗用量17,811.42万千瓦时,价格同比上涨12.91%[163] - 主要能源水采购量48.84万吨,耗用量48.84万吨,价格同比下降12.16%[163] - 拥有安徽、广东、重庆及泰国四大生产基地[100] - 产品通过ISO9001/IATF16949等多项质量体系认证[99] - 合肥基地设计产能157,840吨,产能利用率达95.87%[159] - 重庆基地设计产能60,000吨,产能利用率为87.76%[160] - 广东基地设计产能129,000吨,产能利用率达97.13%,在建产能37,092吨,已投资额583.29万元[160] - 安庆基地设计产能103,610吨,产能利用率为82.49%,在建产能200,000吨,已投资额15,461.75万元[160] - 山东基地在建产能3,000吨,已投资额673.88万元[16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41.14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1.84%[124][126] 投资与筹资活动 - 2022年股份回购金额91,098,214.85元,现金分红与回购合计100,069,087.49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169.07%[6] - 通过集中竞价回购股份984万股占总股本2.14%[55] - 成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8.3亿元[5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1,387,772.28元,同比改善38.57%[11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28,901,288.90元,同比增长301.62%[114]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301.62%至9.29亿元[130][132]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154.09%至14.67亿元主要因可转债募集资金到账[134] - 短期借款同比下降33.20%至10.92亿元[134] - 应付债券新增6.95亿元主要因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134] - 长期借款同比激增1089.97%至5.68亿元[134] 资产与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24%[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增长5.17%至17.85亿元[27] - 总资产同比增长24.93%至64.43亿元[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8,869,142.09元,同比下降34.24%[1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4.24%至1.29亿元[130][131] - 应收账款金额为129,671.37万元[106] - 存货账面价值71,725.11万元,占总资产比例11.13%[107] - 资产负债率达72.31%[108] - 应收款项融资公允价值变动增加4172.65万元[36] 受限资产情况 - 货币资金受限金额为282.101.683.55元,其中承兑汇票保证金占281.597.287.16元,信用证保证金占504.396.39元[137] - 应收票据受限金额为6.000.000.00元,用于开立承兑汇票质押担保[137] - 应收款项融资受限金额为500.000.00元,用于开立承兑汇票质押担保[137] - 应收账款受限金额为3.384.013.61元,用于银行融资质押担保[137] - 固定资产受限金额为651,804,089.81元,用于银行融资抵押担保[137] - 无形资产受限金额为238.396.058.43元,用于银行融资抵押担保[137] - 其他非流动资产受限金额为37.965.223.76元,用于银行融资抵押担保[137] - 受限资产总计金额为1,220,151,069.16元[137]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广东圆融新材料总资产228,690.63万元,营业收入313,909.42万元,净利润4,947.27万元[169] - 子公司普立思生物科技总资产108,602.76万元,营业收入1,570.29万元,净利润-2,085.51万元[169] 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2022年全球改性塑料市场规模为634.5亿美元,预计2022-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7.4%[63] - 预计到2026年全球改性塑料行业需求量将达到13000万吨[63] - 政策目标要求2025年工程塑料及特种工程塑料自给率提升至85%[72] - 公司所属化工新材料行业政策目标为十四五末自给率达75%[142] - 改性塑料主要应用于家电及汽车领域,其中汽车轻量化可提升燃油效率6-8%[151] - 公司改性塑料产业高端产品对外依存度较高,高端改性塑料国产化势在必行[17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和核心技术突破,完善研发体系[174] - 公司2023年将快速推动进口替代工作,对标国际领先材料[175] - 公司2023年将加大对环保可持续材料的研发,打造循环再生PCR材料全产业链体系[175]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0元(含税),总股本459,283,632股,回购账户10,740,000股,合计派现8,970,872.64元[6] - 公司总股本459,283,632股,回购专用账户持股10,740,000股[6] - 2022年度不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及送红股[6] - 公司存在因可转债转股/回购等导致总股本变动的分配调整机制[6] - 现金分红预案需提交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批准[7] - 公司声明不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0] - 前瞻性陈述涉及未来计划及发展战略,存在不确定性[9] - 审计机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5]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选项勾选"否"[4] - 公司报告期内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2次临时股东大会[178]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报告期内召开10次会议[178] - 公司董事会下设4个专门委员会,报告期内召开8次专门委员会会议[179] - 公司监事会由2名监事和1名职工监事组成,报告期内召开10次会议[179] - 公司编制《自愿信息披露管理制度》进行持续自愿信息披露[180] - 公司严格按照《内幕信息知情人报备制度》进行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180] - 公司2022年共召开3次股东大会包括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2次临时股东大会所有议案均审议通过无否决议案情况[184]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 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健益持股14,928,571股年度内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184.81万元[187] - 董事兼副总经理方安平持股9,903,038股年度内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175.72万元[187] - 董事兼财务总监杨勇光持股913,112股年度内无变动税前报酬总额82.21万元[187] - 董事兼副总经理王灿耀持股减少385,763股至4,179,825股变动原因为个人原因税前报酬总额125.55万元[187] - 董事孙刚伟持股增加5,832股至5,832股变动原因为个人原因税前报酬总额149.58万元[187] - 副总经理钟理明持股减少26,000股至3,574,000股变动原因为个人原因税前报酬总额38.84万元[187] - 核心技术人员周海持股减少39,328股至263,193股变动原因为个人原因税前报酬总额73.69万元[187]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合计持股减少578,975股至44,059,245股[187]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合计1,258.71万元[187] - 公司董事杨勇光自2019年7月起担任财务总监[192] - 公司董事吴江自2019年7月起担任董事会秘书[192] - 公司副总经理王灿耀自2022年4月起任职[192] - 公司研发总监孙刚伟自2020年1月起任职[192] - 公司董事李荣群自2019年7月起任职[192] - 公司独立董事张瑞稳自2017年11月起任职[192] - 公司独立董事张大林自2021年1月25日起任职[192] - 公司独立董事W自2017年11月起任职[192] - 公司监事会主席黄连海自2022年12月起任职[194] - 公司副总经理钟理明任职至2022年5月[194]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993.37万元人民币[199]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265.34万元人民币[199] - 李荣群于2021年5月起担任普立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及总经理[196] - 杨勇光自1999年1月起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196] - 张瑞稳自2019年11月起担任安徽壹石通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96] - 王从自2017年4月起担任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96] - 刘刚自2019年6月起担任威视芯半导体(合肥)有限公司董事[196] - 李健益经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聘任为公司总经理[200] - 方安平经第二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聘任为公司副总经理[200] - 王灿耀经第二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聘任为公司副总经理及核心技术人员[200] 产能与项目进展 - 公司特种工程材料聚合产品年产能预计达3,000吨[46] - 泰国建设年产3万吨高性能复合材料项目[51] - 重庆会通建设智能化立体库广东圆融推广MES/QMS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