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方案 - 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0元(含税),总计分配股利45,928,363.20元[5] - 现金股利分配占2020年合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5.21%[5] - 分配股本基数以2020年12月31日总股本459,283,632股为准[5] - 2020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2,211,189.72元[176] - 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101,025,623.79元[176] - 现金分红总额为45,928,363.20元,占净利润比例为25.21%[176][179] - 以总股本459,283,632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176] - 2020年现金分红比例低于30%,因公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平衡资金运用[177] - 2019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8,858,740.49元[179] - 2018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606,707.05元[179] - 2019年及2018年现金分红比例均为0%[179] - 公司严格执行现金分红政策,决策程序合规[17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41.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9%[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38%[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72%[22]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1.9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4061.79万元人民币[27]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412,374.70万元,同比增长2.29%[8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8,221.12万元,同比增长67.38%[88] - 2020年营业收入4123746990.91元,同比增长2.29%[107] - 2020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2211189.72元[10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04%,同比增加3.60个百分点[2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化工行业营业成本为33.3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1%[113] - 化工行业毛利率为17.1%,同比增加2.53个百分点[11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09%,同比减少0.10个百分点[24]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1.68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09%[68] - 公司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688亿元,较上年仅增长0.06%[6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6702.53万元,同比增长17.52%[76]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15.70万元,同比增长17.51%[76] - 直接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重约92%,原材料价格上升5%时对主营业务成本影响3至4个百分点,上升10%时影响6至7个百分点[9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83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9.16%[22][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8300710.36元,同比下降119.16%[10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830.0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9.16%[12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379.64%[129] - 货币资金减少12.66%至5.14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1.94%,主要因经营性支出增加[131] - 预付款项增长27.82%至5007万元,主要因预付原材料采购货款增加[132] 资产和负债 - 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24%[22][25] - 公司总资产为431,127.18万元,较年初增长2.02%[88] - 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168,949.43万元,较年初增长43.24%[88] - 应收账款增加16.67%至10.26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3.82%,主要因营业收入增长[131] - 在建工程大幅增长240.11%至1.806亿元,主要因广东及重庆基地工程项目投入增加[132] - 应付票据下降54.41%至2.104亿元,主要因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兑付[132] - 应收款项融资减少48.25%至6324万元,主要因票据结算应收款项减少[131] - 存货下降13.24%至5.145亿元,主要因期末存货储备量下降[132] - 固定资产增长9.28%至8.51亿元,主要因在建工程转固[132] - 受限资产总额9.149亿元,包括货币资金7630万元质押及固定资产5.004亿元抵押[134] - 应收账款2018-2020年分别为92701.08万元、88007.53万元和102677.11万元[98] - 存货账面价值2018-2020年分别为46474.21万元、59295.24万元和51445.32万元,占资产总额比例分别为12.85%、14.03%和11.93%[99] - 资产负债率2018-2020年分别为72.63%、72.09%和60.81%[101] - 公司境外资产为0元,占总资产比例0%[78] 业务和产品 - 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客户覆盖最广的改性塑料企业之一[34]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通讯、电子电气、医疗、轨道交通、家居建材、安防等行业[34] - 公司产品划分为聚烯烃系列、聚苯乙烯系列、工程塑料及其他系列三大类[35] - 公司拥有六大类特色产品包括低散发材料、增强复合材料、高稳定阻燃材料、免喷涂材料、健康防护材料以及特色功能材料[36] - 公司采用按需采购及设定安全库存管理相结合的采购模式[39] -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40] - 公司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41]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生产并向客户销售改性塑料产品实现盈利[43] - 聚烯烃类产品销售量241,247.87吨,同比增长2.78%[115] - 化工行业营业收入为40.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113] 研发和技术 - 公司拥有46项发明专利和38项实用新型专利[56]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低散发集成技术、纤维增强良外观技术、长玻纤加工工艺技术[57] - 无卤阻燃PC/ABS材料在70℃水煮7天后机械性能保持率50%以上,氙灯老化1000小时后保持率70%以上[59] - 无卤阻燃PP材料氧化诱导期提高一倍以上[59] - PP抗菌材料在54-57℃水浴28天后抗菌率大于99%,ABS抗菌材料在相同条件下14天后抗菌率大于90%[59] - 低收缩PP材料成型收缩率降低0.2%[60] - 低VOC汽车内饰用聚丙烯材料TVOC值约为900,远低于通用汽车7000的限制标准[60] - 玻纤增强聚酰胺材料弯曲强度372MPa、模量15500MPa、拉伸强度244MPa,优于巴斯夫同类产品[60] - 玻纤增强PBT材料流动方向收缩率0.25%(杜邦同类产品0.3%),拉伸强度201MPa(杜邦155MPa)[60] - 低收缩高透光阻燃聚碳酸酯材料透光率90.2%(科思创89%)、收缩率0.5%(科思创0.75%)[60] - 阻燃增强PA66合金材料拉伸强度155MPa(巴斯夫140MPa)、吸水率1.1%(巴斯夫1.2-1.6%)[60] - 高光免喷涂PMMA合金材料黑度L值达23.46,热变形温度78℃(日本UMG同类产品77℃)[60] - 公司取得15项发明专利和21项实用新型专利,累计发明专利达46项[65][66] - 公司新型环保高光材料缺口冲击强度达16.7kgf·cm/cm,阻燃性能达V0级[61] - 公司高光玻纤增强材料拉伸强度92.7MPa,弯曲强度140MPa,优于竞品[61] - 公司长效抗菌材料在57℃热水浴28天后抗菌率仍保持99%[61] - 公司食品级材料总迁移量3.5mg/dm³,重金属检测值均ND[61] - 公司低介电损耗增强聚丙烯介电常数低至2.63,介电损耗低至0.0021[61] - 公司低填充导热尼龙/聚苯醚合金面内导热系数达2.06W/m.K,优于竞品1.9W/m.K[61] - 公司低收缩微发泡聚丙烯材料密度0.92g/cm³,制件减重8%[61] - 公司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合计47,658.90万元,累计投入28,354.65万元,本期投入13,469.54万元[73] - 低散发PP材料项目预计总投资3,188.00万元,累计投入2,054.06万元,占比64.4%[71] - 超强防火材料技术项目预计总投资3,421.00万元,累计投入2,170.21万元,占比63.4%[71] - 低析出阻燃聚苯乙烯材料项目预计总投资2,692.00万元,累计投入2,259.53万元,占比83.9%[71] - 轻量化与低收缩材料项目预计总投资7,319.00万元,累计投入4,379.45万元,占比59.8%[72] - 透明高硬度PC及合金功能材料技术项目预计总投资3,410.00万元,累计投入1,962.39万元,占比57.5%[72] - 低气味低散发功能材料项目预计总投资3,068.00万元,本期投入1,144.47万元,占比37.3%[72] - 吸波材料技术项目预计总投资1,660.00万元,本期投入1,272.23万元,占比76.6%[73] - 5G基站用材料开发专项项目预计总投资1,050.00万元,累计投入231.42万元,占比22.0%[72] - 高性能聚酯弹性体和尼龙弹性体TPEE项目预计总投资420.00万元,本期投入252.52万元,占比60.1%[73] - 研发人员数量为427人,占总员工比例24.93%[76] - 硕士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18.50%,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47.54%[76] - 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46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79][89] 客户和供应商 - 公司在家电领域客户包括美的、TCL、海信、创维、奥克斯、飞利浦、惠而浦、松下、冠捷等[49] - 公司在汽车领域客户包括比亚迪、东风小康、长城汽车、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上汽通用、长安福特、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东风柳汽、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吉利汽车等[49] - 公司产品已通过华为、富士康、威特万、理士集团、南都集团、汉宇集团等企业的测试或认证[5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占比2018-2020年分别为46.01%、42.18%和38.67%[10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5.94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38.67%[119][12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9.39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29.35%[122][124] 产能和基地 - 合肥基地设计产能218,000吨,产能利用率82.82%[155] - 重庆基地设计产能42,000吨,产能利用率92.77%[155] - 广东基地设计产能129,000吨,产能利用率92.29%[155] - 重庆基地在建产能10,000吨,已投资11,705.11万元,预计2021年6月完工[155] - 广东基地在建产能11,000吨,已投资5,733.39万元,预计2021年12月完工[155] - 安庆基地在建产能300,000吨,已投资529.43万元,预计2021年12月完工[155] - 报告期内合肥及重庆基地新增2条线体,预计达产后年产能增加1.2万吨[156] - 树脂原料采购量267,132.76吨,耗用量266,771.02吨,价格同比下降4.42%[157] - 电采购量14,160.31万千瓦时,耗用量14,160.31万千瓦时,价格同比下降5.08%[158] - 水采购量44.87万吨,耗用量44.87万吨,价格同比上升12.98%[158] 市场和行业 - 国内产能超过十万吨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数量较少[46] - 国内改性塑料市场仍以进口为主[45] - 2019年国内改性塑料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643.80亿元[51] - 全球塑料改性化率从2011年的42.86%提升至2018年的47.78%[51] - 中国塑料改性化率由2011年的16.09%上升到2019年的20.42%[51] - 公司市场占有率2.45%,低于巴斯夫(12.30%)、陶氏(10.74%)和金发科技(11.35%)等竞争对手[102] - 化工新材料产业2019年总产值4.08万亿元,2010-2019年均增速超15%[137] - 2019年全球改性塑料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643.8亿元 中国改性化率从2011年16.09%升至2019年20.42%[161] - 全球塑料改性化率从2011年42.86%提升至2018年47.78%[161] 子公司和投资 - 重庆会通总资产32112.06万元 营业收入44143.46万元 净利润2336.71万元[160] - 广东圆融总资产187267.05万元 营业收入249403.18万元 净利润8840.70万元[160] - 顺德美融总资产41665.34万元 营业收入4247.83万元 净亏损211.36万元[160] - 合肥圆融总资产44657.41万元 营业收入55810.85万元 净利润1006.08万元[160] - 安庆会通总资产18456万元 营业收入1518.04万元 净利润31.49万元[160] - 合肥会通总资产20188.91万元 营业收入32352.85万元 净利润284.25万元[160] - 上海会通总资产918.47万元 营业收入1038.08万元 净利润20.57万元[160] - 公司持有衍生品等金融产品及采用阶段性储备方式均不适用[159]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2925.79万元人民币[28] - 应收款项融资公允价值变动减少5895.30万元人民币[3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柏堰科技园芦花路2号,邮政编码231202[15] - 公司办公地址与注册地址一致,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柏堰科技园芦花路2号[15] - 公司外文名称为Orinko Advanced Plastics Co.,LTD.,缩写为Orinko[15] - 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健益[15] - 公司网址为http://www.orinko.com.cn,投资者联系邮箱为investor@orinko.com.cn[15] - 董事会秘书吴江,联系电话0551-65771661,传真0551-65771627[16] - 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位于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柏堰科技园芦花路2号证券管理中心[17] - 公司受邀参与起草、修订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 - 公司被授予"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荣誉[50] 担保和承诺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金额1.2亿元[195]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金额4.2亿元[195]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金额1.375亿元[195]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金额1亿元[195] - 全资子公司合肥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为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金额1.2亿元[195] - 全资子公司合肥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为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金额1.375亿元[195] - 公司报告期末担保余额合计适用披露要求[194] - 公司所有对外担保均未发生逾期情况[195] - 公司所有对外担保均不存在反担保[195] - 公司部分担保已履行完毕[195] - 报告期末公司担保总额为6.266亿元人民币,占净资产比例为37.09%[197]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7.537亿元人民币[196]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担保金额6.202亿元人民币[197] - 公司2020年度为子公司提供银行授信担保额度不超过21亿元人民币[197] - 交通银行结构性存款发生额2.181亿元人民币,期末未到期余额为0元[200] - 子公司广东圆融新材料有限公司获得单笔最高担保额度4.5亿元人民币[196] - 重庆会通科技有限公司获得2.6亿元人民币担保,期限至2025年[196] - 佛山市美融新材料有限公司获得2.839亿元人民币担保[196] - 所有担保均未出现逾期情况,逾期未收回金额为0元[196][197][200] - 公司未为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197] - 实际控制人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81] - 董事及高管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其持有总数的25%[183] - 机构股东自上市起12个月内不转让上市前股份[183][184] -
会通股份(688219) - 2020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