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澳华内镜(688212)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澳华内镜澳华内镜(SH:688212)2022-04-21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82%[33]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03.7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8.16%[33]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771.6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8.20%[33] - 公司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55元/股,同比增长189.47%[35] - 公司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25%,同比增加5.71个百分点[35] - 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18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收入[39]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82%[51] - 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5977.2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8.82%[5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703.7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8.16%[51] - 营业收入为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82%[145][147][153] - 内窥镜设备收入为3.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59%,毛利率71.58%[151][153] - 境内销售收入为2.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23%,毛利率72.71%[151][153] - 主机销售量2673台,同比增长27.2%[15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22%,同比减少0.68个百分点[35] - 研发费用为4935.22万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14.22%,同比增长25.79%[52] - 营业成本为1.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01%[145][147] - 销售费用为7295.1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86%[145] - 研发费用为4935.2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79%[145] - 直接材料成本7674.96万元人民币,占总成本72.00%,同比增长24.63%[155] - 内窥镜设备总成本同比增长25.36%至8633.01万元,其中制造费用大幅增长76.65%[157] - 内窥镜诊疗耗材总成本达1907.20万元,同比增长18.60%,直接材料占比63.27%[157]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0.86%至7295.19万元,研发费用增长25.79%至4935.22万元[162] 现金流和资产变化 - 公司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15.3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51%[33] - 公司2021年末总资产为13.4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17.25%[33] - 公司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4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33.70%[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15.3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51%[14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2.71%[145] - 货币资金大幅增长333.75%至7.67亿元,主要因首发上市募集资金[166]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14.98%至6906.97万元,反映销售规模扩大[16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7.51%至6615.30万元[16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出1.35亿元,同比扩大142.71%[165] - 应付职工薪酬增长93.62%至2284.30万元,主要因期末计提奖金增加[168] 分红和股东回报 - 公司2021年度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2533.46万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4.42%[7] - 公司总股本为133,340,000股,每股拟派发现金红利0.19元(含税)[7] - 公司现金分红方案以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实施[7] 审计和合规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经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6]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1]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11]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6] - 公司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8]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的状态为"否"[5] 研发投入和创新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49,352,198.22元,同比增长25.79%[104]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22%,较上年下降0.68个百分点[104] - 新增专利授权23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97] - 累计发明专利获得数26项,申请数99项[97] - 累计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数69项,申请数87项[97] - 累计外观设计专利获得数47项,申请数56项[97] - 软件著作权新增获得数6项,累计获得数13项[97]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96] - 承担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高像素CCD/CMOS光学探测器的高清电子内镜研发"[101] - 参与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组建项目"南京市消化内镜及配套器械创新研发工程研究中心"[101] - 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合计3.19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金额1.98亿元人民币[107][110] - 4K超高清软性内窥镜系统预计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7513.84万元人民币,占总投资75.1%[107] - 内窥镜机器人项目预计总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2288.32万元人民币,占总投资28.6%[107]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116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19.37%[115]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868.16万元人民币,平均薪酬24.73万元人民币[115] - 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20人,本科67人[115] - 公司每年研发费用投入超过收入10%[116] - 公司承担3项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及6项省市级科研项目[116] - 公司正在开发4K超高清软性内窥镜系统及3D软镜、AI诊疗技术[90][91] 业务和产品 - 公司主要产品分为内窥镜设备和内窥镜诊疗手术耗材[62][66] - 公司销售模式分为经销、代销及直销三种类型[71] - 公司采用备库生产模式,生产基地均已通过ISO 13485质量体系认证[70] - 公司采购模式以直接采购为主,部分非核心零配件采用委托加工模式[69] - 公司研发流程包括项目立项、样机开发、注册检验和上市申请环节[68] 市场和行业 - 全球医疗器械销售规模2017年为4050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超过594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64%[74] -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规模从2006年434亿元增长至2018年5304亿元,复合增长率23.19%[75] - 预计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年销售额超7000亿元人民币,未来10年行业复合增速超10%[75] - 2017年全球内窥镜市场规模206亿美元,预计2021年达260亿美元,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5.99%[76] - 2018年中国内窥镜市场销售额221亿元,2014-2018年复合增长率15.08%[76] - 2019年全球软性内窥镜市场销售额预计118.5亿美元,2015-2019年复合增长率9.18%[80] - 预计2024年全球软性内窥镜市场规模达184亿美元[80] - 2015年中国软性内窥镜市场销售额28.7亿元,2019年达53.4亿元,2015-2019年复合增长率16.79%[80] - 预计2025年中国软性内窥镜销售额达81.2亿元[80] - 2019年澳华内镜国内软镜市场占有率约3%[84] - 日系三家企业合计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90%[127] - 公司国内市场占有率不足5%[127] 国际业务 - 境外收入为9743.10万元人民币[56] - 公司产品已进入德国、英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市场[61] - 公司产品外销德国、英国、韩国等市场[119][120] - 公司外销收入为9743.10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28.07%[134] - 公司汇兑损失金额为240.64万元[134] - 境外资产为人民币43,258,814.30元,占总资产比例3.21%[171] 非经常性损益和金融资产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860.47万元人民币[41]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为932.09万元人民币[44]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4603.32万元人民币,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3.32万元人民币[45][48]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34.23万元人民币(2020年)[41]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为14.38万元人民币[44] 人力资源 - 公司员工总数达到599人,较去年年末净增长66人,整体增长12.38%[57] - 研发人员总数116人,占公司总人数19.37%[57] 子公司和投资 - 公司拥有5家境内全资子公司、1家境外全资孙公司、2家境内控股子公司、2家参股公司[176] - 投资消化诊疗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人民币250万元,获得5.00%股权[176] - 全资子公司北京双翼祺总资产人民币108,038,182.05元,净利润人民币878,065.79元[177] - 全资孙公司WISAP总资产人民币43,258,814.30元,净利润人民币5,919,528.65元[177][181] - 控股子公司杭州精锐总资产人民币27,877,318.20元,净利润人民币5,334,410.90元[181] - 参股公司宾得澳华持股比例33.33%,净利润人民币960,285.17元[181] - 控股子公司常州佳森持股比例80%,净利润人民币2,717,095.41元[181] - 全资子公司安兜思勾普净利润亏损人民币119,107.91元[177] 公司治理 - 公司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1次临时股东大会[189] - 公司董事会召开7次会议[190] - 公司第一届董事会设董事12名,其中独立董事4名[190] - 公司监事会召开6次会议[191] - 公司第一届监事会设监事5名,其中职工监事2名[191] - 公司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92] - 公司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通过热线和网站与投资者保持沟通[193] - 公司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196] - 公司制定《内幕信息管理制度》规范信息知情人管理[197] - 公司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1年3月5日召开[197] 上市和融资 - 公司于2021年11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58] 资产和负债详情 - 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6906.9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5.12%[133] - 公司商誉账面原值为7747.51万元[135] - 公司商誉减值准备金额为772.68万元[139] - 货币资金受限金额为人民币1,000.00元,原因为ETC保证金[172] 客户和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1.0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9.85%,最大客户占比8.99%[16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931.50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0.67%,最大供应商占比5.5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