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部超导(688122) - 2020 Q4 - 年度财报
西部超导西部超导(SH:688122)2021-03-3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1.13亿元,同比增长46.10%[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71亿元,同比增长134.31%[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93亿元,同比增长164.35%[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8402元/股,同比增长120.58%[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6649元/股,同比增长148.93%[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84%,同比增加6.57个百分点[22] - 2020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425亿元人民币,第二季度增长至6.10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78.2%[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3351.7万元人民币,第二季度增至9906.4万元人民币,环比增长195.4%[25]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393亿元人民币,较第二季度增长40.5%[25]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5428.8万元人民币,较第三季度的1.255亿元人民币下降56.8%[25] - 全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8150.3万元人民币,较2019年的5796.3万元人民币增长40.6%[27][28]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利润影响为909.4万元人民币,期末余额达3.154亿元人民币[30] - 研发投入和管理费用影响第三季度净利润较高,第四季度因政府补助增加使非经常性损益提升[25]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020年为-103.6万元人民币,较2019年的-232.8万元人民币亏损收窄55.5%[27][28]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3亿元同比增长46.10%[90][9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1亿元同比增长134.31%[91] - 高端钛合金材料、超导产品、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合计收入20.11亿元,同比增长48.53%[104] - 高端钛合金材料收入17.83亿元,毛利率提升4.49个百分点至43.03%[107] - 超导产品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35.30%,但毛利率微降0.13个百分点至4.51%[107] - 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收入3,42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35.34%,毛利率改善16.96个百分点[107] - 高端钛合金材料销量4,830.75吨,同比增长32.70%[108] - 公司MRI超导线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25%[14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63%,同比减少3.28个百分点[22]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82.32%至59,606,052.10元,主要因外币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101][102] - 四项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为17.53%同比下降[91]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总成本同比增长39.59%至12.39亿元[111] - 高端钛合金材成本同比增长37.67%至10.15亿元,其中原材料成本增长39.3%至6.65亿元[111] - 超导产品总成本同比增长35.48%至1.86亿元,人工成本大幅增长58.68%[111] - 研发投入总额为1.189亿元,同比下降7.75%[6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63%,同比下降3.28个百分点[67] - 公司2018至2020年研发投入分别为9051.29万元、12891.20万元和11891.9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32%、8.91%和5.63%[80]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283.80%至53,321,304.66元,主要因利润增长导致[101][10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超导线材产品主要用于大科学工程项目及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领域[38] - 军用钛合金市场需求迅速增长,对高均匀性、高纯净性、高稳定性要求不断提高[40] - 公司多种牌号钛合金填补国内空白,基本满足国内高端市场对钛材性能需求[40] - 高端钛合金材料用于航空发动机等关键装备占发动机总重量40%至60%[42] - 公司是国内唯一低温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企业及全球唯一铌钛锭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全流程企业[46] - 公司低温超导产品获GE、SIEMENS等主要MRI设备生产商批量订单并具备价格竞争力[47] - 公司三种新型钛合金牌号成为我国航空结构件紧固件用主干材料[45] - 高温合金产品存在冶金缺陷问题如硫元素含量较高且波动大[43] - 公司超导产品性能获ITER项目及GE、SIEMENS等客户高度认可[48] - 公司突破大型超导磁体绕制固化及低温杜瓦设计制造技术[47] - 高温超导材料研发取得进展但仍与国外产品存在差距[48] - 公司带动上游海绵钛中间合金等行业技术提升并完善军工检测标准[45] - 公司高温合金通过新技术新工艺使质量明显改善成本降低[43] - 公司生产的高性能Nb3Sn超导线材综合性能指标及性能稳定性达国际领先水平[49] - 公司生产的高性能NbTi合金锭棒和线材综合性能指标及性能稳定性均为国际领先[49] - 公司是全球唯一的NbTi锭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全流程生产企业[50] - 公司突破十余个牌号高温合金批量生产技术包括GH4169、GH4738等[52] - 公司多个牌号高温合金大规格棒材获某型航空发动机用料供货资格[52] - 公司试制成功单重5吨高强钛合金锻坯和单重2吨高强钛合金饼坯样品[54] - 公司自主研制某超高强韧钛合金满足新型号关键材料技术要求[56] - 公司开发的高强、中强损伤容限钛合金TC21、TC4-DT等产品填补国内空白[57] - 公司解决TC17、Ti1023等易偏析钛合金大规格铸锭成分均匀性控制难题[57] - 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等荣誉[56] - 公司TC4等钛合金棒材最大规格达到Ф650mm,处于国内领先水平[58] - 公司是国内唯一、全球两家之一批量生产Ti45Nb钛合金材料的公司[58] - 公司生产出最大长度达9万米的多芯NbTi超导线材,满足ITER和CFETR项目要求[61] - 公司实现高性能MRI用NbTi超导线材量产,为GE和SIEMENS批量供货[61] - 公司Nb3Sn超导线材最大长度达10,000米,满足10T以上高场磁体技术要求[61] - 公司实现ITER用青铜法Nb3Sn超导线材长线连续加工[62] - 公司MCZ超导磁体实现批量出口,并向美国能源部项目批量出口超导磁体[62] - 公司制备出晶粒度极差2级的GH4169等高温合金棒材,达国内先进水平[64] - 公司高温合金铸锭纯净化熔炼控制实现重大冶金缺陷"零发生"[63] - 公司高温合金大规格棒材获得某型航空发动机供货资格[63] - 公司成功研制国内首台超导扭摆器磁体和CCT磁体[65] - 公司实现Bi-2223百米带材批量化制备[65] - 公司是国内唯一掌握紧固件用Ti45Nb合金丝材批量化制备技术的企业,并开发出直径650mm、单重4.5吨的特大规格钛合金棒材[80] - 公司是国内唯一低温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企业,也是全球唯一铌钛锭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全流程生产企业[81][82] - 公司是ITER用低温超导线材在中国的唯一供应商,并成为GE和SIEMENS合格供应商[82] - 公司超导线的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扩大,MRI用NbTi超导线材月产量不断提升[87] - 公司突破低交流损耗CuMn和CuNi基NbTi超导线材批量化制备技术,综合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87] - 公司面向新一代聚变工程实验堆的高性能Nb3Sn线材取得重大突破,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87] - 公司直径1米以上大孔无液氦高场超导磁体技术取得突破,成功应用于高温超导感应加热系统[87] - 公司为欧洲核子中心研制的LHC升级用CCT磁体样机测试成功[87] - 公司超高速磁悬浮用超导磁体推进顺利[87] - 公司全年钛合金产量4876.96吨同比增长17.15%[90] - 超导产品(除磁体外)产量548.95吨同比增长48.95%[90] - 高温合金产量331.37吨同比增长474.58%[90] - 钛合金销量4830.75吨同比增长32.70%[90] - 高温合金销量246.25吨同比增长201.82%[90] - 钛合金产品收入17.83亿元同比增长48.53%[90] - 高温合金产品收入3423.99万元同比增长235.34%[90] - 公司计划实现航空钛合金材料全面国产化[145] 研发活动 - 公司依托特种钛合金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超导材料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国家级研发平台开展研发[34] - 研发流程包括工艺方案设计、可行性评审、科研例会监督、首件鉴定、工艺评审及生产定型评审等多个节点[34] - 研发人员数量为22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3.57%[78]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19.36万元[78] - 本年新增发明专利44个,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62个[66] - 低温超导线材项目累计投入990.5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1321.5万元的75%[71] - 高温合金棒材研制项目本期投入366.8万元[71] - 高温合金脏白斑控制研究项目本期投入257.7万元[72] 采购和生产模式 - 主要原材料为海绵钛、铌锭、镍、无氧铜及中间合金等[35] - 采购模式根据客户订单及生产计划采用持续分批量形式向供应商采购[35] - 生产模式以面向订单为主,合理适量预测性备货为辅[36] - 国内高端钛合金材料、超导产品、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业务采用直销方式[3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53.87%,总额6.31亿元,朝阳金达钛业占比15.4%[117][118] 客户和销售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67.38%,总额达14.24亿元,客户A占比最高达22.46%[113][115]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2.22亿元,同比净流出增加[21][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第四季度转为正值为7768.3万元人民币,第三季度仅为582万元人民币[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22,319,301.27元,同比恶化102.99%,主要因材料采购及劳务支出增加[101][10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6.64%至231,904,419.53元,主因上年同期收到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101][102] 资产和债务 - 货币资金减少39.62%至4.71亿元,主要因募集资金投入使用[123] - 应收票据大幅增长91.18%至14.56亿元,因客户商业票据支付增加[1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56.04%至3.15亿元,因未到期结构性存款增加[123] - 短期借款增长56.33%至10.33亿元,因经营需要增加贷款[123] - 长期股权投资增长156.7%至9858.51万元,因参股朝阳金达公司[123] - 应付职工薪酬增加至7567.4万元,同比增长65.57%[125] - 应交税费激增至3609.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56.13%[125] - 未分配利润增长至4.74亿元,同比增长73.42%[12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至3.15亿元,当期利润贡献909.4万元[135] - 受限资产总额3.60亿元,其中应收账款质押1.61亿元[128] - 货币资金受限1.14亿元(主要为各类保证金)[128] - 少数股东权益增至7825.1万元,同比增长66.98%[125] - 其他流动负债增至2722.9万元,同比激增327.92%[125] 投资活动 - 认购金钛股份新增股份投资4752万元[132] - 对控股子公司西安聚能高温合金增资3750万元[132] - 委托理财自有资金发生额1.007亿元,未到期余额6500万元[179] - 委托理财募集资金发生额4.11亿元,未到期余额2.5亿元[179] - 自有资金理财授权额度不超过2亿元人民币[179] - 募集资金理财初始授权额度不超过4.5亿元人民币[179] - 后续募集资金理财授权额度调整为不超过3亿元人民币[180] - 专项建设基金投资6500万元人民币,年利率1.2%,期限15年[177] 子公司表现 - 西安聚能超导磁体科技总资产6789.92万元,净资产3536.42万元,营业收入4284.27万元,净利润421.50万元[138] - 西安聚能装备技术总资产2713.46万元,净资产1136.84万元,营业收入2491.40万元,净利润268.22万元[138] - 西安聚能高温合金材料净资产31216.97万元,营业收入8022.95万元,净利润-1128.39万元[138] - 西安九洲生物材料总资产2381.61万元,净资产1410.59万元,营业收入2735.82万元,净利润174.01万元[138] - 西安欧中材料科技总资产46135.99万元,净资产14134.52万元,营业收入5790.15万元,净利润644.45万元[138] 关联交易和担保 - 公司2020年实际发生关联交易总额为2.748亿元人民币,远低于预计的6.049亿元人民币[172] - 购买原材料实际发生金额1.44亿元人民币,仅占预计金额3.1216亿元人民币的46.1%[171][172] - 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销售产品实际金额5472.8万元人民币,占预计金额1.918亿元人民币的28.5%[172] - 接受劳务实际发生金额6131.4万元人民币,占预计金额7503万元人民币的81.7%[172] - 租赁费用实际发生361.2万元人民币,占预计金额630万元人民币的57.3%[172] - 公司与中信金属宁波能源交易实际发生金额9171.95万元人民币,占预计金额1.3亿元人民币的70.6%[171][172] - 公司与遵义钛业交易实际发生金额3769.78万元人民币,占预计金额1.1亿元人民币的34.3%[172] - 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8400万元人民币,占净资产比例为2.99%[177] - 对子公司担保余额为1900万元人民币[177] - 对非子公司担保余额为6500万元人民币(关联方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176][177] - 为控股子公司西安聚能提供担保总额1900万元人民币[176]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为603,121,492.18元人民币,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199,320,580.17元人民币[185]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306,697,255.62元人民币,整体投入进度为50.85%[185] - 发动机用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及粉末盘项目承诺投资总额382,982,147.53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86,557,910.97元,投入进度22.60%[185] - 偿还银行贷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220,139,344.65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20,139,344.65元,投入进度100%[185] - 公司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额度不超过3亿元人民币[18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购买的结构性存款余额为250,000,000.00元[186] - 西安分行交通机构存款利率范围为1.35%-2.82%[182] - 西安分行甜水井街支行存款利率范围为1.35%-2.82%[182] - 交通机构存款金额为65,000,000.00元[182] - 甜水井街支行存款金额为50,000,000.00元[182] 利润分配 - 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总派发金额为176,508,800元[5] - 公司总股本基数为441,272,000股[5] - 2020年现金分红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47.61%[152] - 2019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3元人民币现金(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132,381,600元[150] - 2019年现金分红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83.66%[152] - 2018年度现金分红119,121,600元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88.27%[152]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70,769,947.47元[152] - 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58,241,466.97元[152] 股东承诺和股份锁定 - 控股股东承诺自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发行前持有的股份[154]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