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圣诺生物(688117)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圣诺生物圣诺生物(SH:688117)2022-04-25 16:00

利润分配预案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3元(含税)[7] - 预计分派现金红利总额为2400万元人民币(含税)[7] - 现金分红占2021年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比例为39.18%[7] - 公司总股本为8000万股[7] - 利润分配预案需经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8] 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5%至3.87亿元人民币[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09%至6125万元人民币[2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2.38%至5810万元人民币[26]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86亿元,同比增长2.05%[10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6125.28万元,同比增长2.09%[104]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7.55%至1.08亿元[106]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6.55%至151,732,308.41元[124]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1.43%至40,155,528.28元,主要因员工薪酬福利提升及培训投入增加[124]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4.67%至13,746,562.60元[124] - 医药制造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4.94%至31,161,272.30元,占总成本比例33.59%[113] - 医药制造直接人工成本同比增长50.51%至30,539,834.24元,占总成本比例32.92%[113] - 制剂产品技术服务费成本同比大幅增长587.50%至1,790,491.86元[114] - 原料药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8.43%至14,759,543.76元[114] - 药学研究服务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89.32%至7,701,411.32元[114] - 代理销售模式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09.60%[109]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5.17%至5241万元人民币[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5.17%至5241.42万元[10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5.17%至5241.42万元[1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2亿元,上年同期为-5178.12万元[1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2亿元,上年同期为-363.88万元[125] 资产和负债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63.33%至2.1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2.12%[12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2亿元,全部为募集资金理财[127] - 预付账款同比大幅增长177.64%至745.18万元[127] - 固定资产同比增长40.62%至1.84亿元,主要系在建工程结转[127] - 开发支出同比增长96.75%至931.82万元,系自研项目进入临床试验阶段[128] - 短期借款新增3004.58万元[128] - 应付账款同比下降60.58%至814.64万元[12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亿元[149] 业务线表现(制剂和原料药) - 制剂产品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58%至1.78亿元[108] - 原料药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59%至9056.95万元[108] - 境外收入同比增长75.97%至5943.21万元[109]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4.87个百分点至74.88%[108] 业务线表现(疾病领域) - 糖尿病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9.03%至258.8万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1.71%至13.47万元[136] - 心内科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9.38%至629.74万元,营业成本同比激增3024.01%至229.45万元[136] - 免疫系统领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8.99%至2814.1万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2.61%至948.88万元[136] - 肿瘤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49%至290.17万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5.17%至20.16万元[136] - 罕见病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1.06%至1216.82万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87.6%至116.81万元[136]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投入总额为1832.87万元,同比下降18.49%[80]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1374.66万元,同比下降24.67%[80]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458.21万元,同比上升8.17%[80] - 研发投入资本化比重为25%,同比增加6.16个百分点[8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74%,同比下降1.20个百分点[8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74%[145] - 研发投入占净资产比例为2.33%[145] - 利拉鲁肽项目累计投入159.37万元,总投资规模500万元[83] - 艾替班特项目累计投入63.30万元,总投资规模800万元[84] - 特立帕肽项目累计投入67.50万元,总投资规模800万元[84] - 加尼瑞克项目累计投入36.03万元,总投资规模500万元[84] - 利那洛肽原料药及胶囊项目投资金额为78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27.87%[85] - 地加瑞克原料药及注射液项目投资金额为20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52.88%[85] - 索马鲁肽原料药及注射液项目投资金额为8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243.69%[85] - 醋酸奥曲肽注射液项目投资金额为2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52.40%[85] - 阿巴帕肽原料药及注射液项目投资金额为4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24.94%[86] - 阿托西班原料药及注射液项目投资金额为3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61.66%[86] 研发能力与成果 - 公司拥有15个自主研发的多肽类原料药品种[49] - 公司取得9个品种多肽原料药国内生产批件或激活备案[49] - 公司利拉鲁肽等9个品种获得美国DMF备案其中8个处于激活状态[49] - 恩夫韦肽为国内首仿品种并取得国内生产批件和墨西哥注册[50] - 比伐芦定原料药获得美国DMF备案和国内登记(A)客户制剂在美国上市[50] - 艾替班特为首家提交美国DMF备案的仿制原料药并被纳入鼓励仿制药品目录[49] - 卡贝缩宫素为国内首仿品种并取得国内生产批件[53] - 醋酸奥曲肽取得国内批件和美国DMF备案客户制剂在美国申报[53] - 胸腺法新取得国内批件和韩国食药管理局注册客户制剂在国内和韩国上市[53] - 特立帕肽取得美国DMF备案和国内原料药登记(I)[53] - 本年新增发明专利7个,累计发明专利获得数32个[78]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32项(含2项国际专利),承担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十余项[73] - 公司核心技术涵盖长链肽偶联、困难序列偶联、多对二硫键环肽合成等8项技术[76][77] - 公司拥有8项核心技术平台,包括长链肽偶联技术和多对二硫键环肽合成技术[138][139] - 公司为研发机构提供40余个项目药学研究服务,1个品种获批上市,10个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72] - 公司掌握15个品种原料药规模化生产技术,9个获国内生产批件,8个获美国DMF备案[72] - 公司10个多肽创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1个品种获批上市[137] - 利拉鲁肽研发项目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控制血糖[140] - 艾替班特研发项目处于审评阶段,用于遗传性血管水肿急性发作[140] - 公司拥有10个研发产品已向国家药监局申报注册批件,另有15项中长期在研储备项目[91] - 公司为山东鲁抗等企业提供了40余个项目的药学研究及定制生产服务[95] - 其中1个多肽创新药已获批上市进入商业化阶段,另有10个多肽创新药进入临床试验阶段[95] 研发团队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14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0.88%[8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1030.91万元,平均薪酬为7.26万元[89]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为51人(博士1人,硕士1人,本科49人)[89] - 研发人员年龄构成:30岁以下51人,30-40岁67人,40-50岁19人,50-60岁5人,60岁及以上0人[90]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共计5人,核心管理人员均具有15年以上多肽合成领域经验[96] - 核心技术人员郭德文年度税前报酬总额70.24万元[176] - 核心技术人员董华建年度税前报酬总额72.69万元[176] - 报告期末核心技术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325.85万元[191] 生产与产能 - 产能利用率在下半年大幅改善[41] - 通过精益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产线效率[41]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制定生产计划[66] - 公司建立了GMP级原料药和制剂生产线在内的全产业链平台,多次通过美国FDA等机构认证[97] - 建立符合欧盟/FDA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41] 产品与市场 - 公司多肽制剂产品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销售[56] - 公司多肽制剂产品包括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规格5ml:37.5mg;0.9ml:6.75mg)、注射用恩夫韦肽(规格108mg)、卡贝缩宫素注射液(规格1ml:100μg)、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规格1ml:0.1mg;1ml:0.3mg)等[57][60] - 注射用生长抑素规格包括0.25mg、0.75mg、3mg[60] - 注射用胸腺法新规格为1.6mg[60] - 注射用胸腺五肽规格为1mg[60] - 依替巴肽注射液规格为10ml:20mg[60] - 公司原料药产品已销往欧美、印度、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与费森尤斯、阿拉宾度、信立泰、上药第一生化、扬子江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55] - 公司多肽类产品定制生产服务包括为客户提供新药研发筛选阶段所需多肽化合物、对照品的定制生产[61] - 公司多肽药物生产技术转让服务包括将自主研发并已提交药品注册申请的多肽仿制药品种的整体权益转让[62][63] - 多肽创新药CDMO服务覆盖8个临床阶段项目,含III期临床3个、II期临床1个、I期临床4个[47] - 服务项目涵盖抗艾滋病、心血管、糖尿病、抗肿瘤等重点疾病领域[47] - 构建多肽药物CDMO全产业链服务能力[40] - 重点布局艾塞那肽注射液、利拉鲁肽注射液等核心多肽制剂产品[40] - 注射用胸腺五肽和注射用恩夫韦肽于2022年1月1日被调出国家医保目录[134]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95,291,70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4.65%[118][12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42,861,300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3.55%,其中关联方采购占比26.64%[122][124] 行业与市场前景 - 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从2010年152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285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8.17%[69] - 预计全球多肽药物市场将以7.9%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2027年达495亿美元[69] - 中国多肽药物市场中慢病治疗仅占26%,免疫药物占50%以上,消化道和抗肿瘤各占20%[69] - 多肽原料药国际市场部分品种每千克高达25万-50万美元,小品种每克成本上千美元[71] 募集资金使用 - 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总额3.58亿元,净额2.85亿元[44] - 募集资金用于多肽原料药生产基地建设、制剂产业化改造及工程技术中心升级[4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经营计划聚焦强化核心竞争力、加速产能提升和提升团队管理能效[154] - 公司将持续推动产业化升级改造,加快原料药产线布局与建设[156] - 公司重点加速多肽CDMO项目交付时期以提升全球化竞争力[156] - 公司研发高度聚焦抗肿瘤、糖尿病、产科、消化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等重点领域[157] - 公司坚持以高端仿制药为基础、创新药服务为重点构建技术壁垒[157] - 国内市场将优化产品销售管线营销渠道并加快战略产品市场推广速度[158] - 国外市场将加快原料药国际注册步伐,优化美国、欧盟、韩国等国家的产品布局[158] - 公司2022年将重点加强核心技术团队管理能力建设及企业文化建设[159] - 持续投入研发中心及生产线建设以提升竞争优势[43]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1.07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31]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研发失败风险,包括临床试验结果不达预期或未能获得药监部门批准[97] - 公司存在一致性评价未通过风险,需在3年内完成评价[97] - 公司产品若未能通过"集采"将对经营业绩和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不利影响[98]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及汇率波动风险,境外业务以美元结算[99][100] - 带量采购政策下制剂价格平均降幅达52%-53%[101]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人,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164]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包含2名职工代表监事[165] - 公司2021年共召开3次股东大会,包括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2次临时股东大会[172] -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总次数7次,其中现场会议2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会议5次[197]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4次会议[200]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文永均持股174,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64.08万元[174] - 董事兼副总经理王晓莉持股1,551,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53.28万元[174] - 董事兼财务负责人张红彦持股345,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53.04万元[174] - 副总经理卢昌亮持股25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49.68万元[176] - 监事会主席曾德志年度税前报酬总额65.80万元[176] - 独立董事曾晓华、唐国琼、刘家琴年度税前报酬均为6.00万元[176] - 董事会秘书余啸海年度税前报酬总额21.98万元[176]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文永均自2013年12月至今任职[179] - 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王晓莉自2013年12月至今任职[179] - 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张红彦自2008年7月至今任职[179] - 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文发胜自2016年12月至今任职[179] - 公司董事宋亚飞自2017年6月至今任职[179] - 公司董事王宪政自2018年12月至今任职[179] - 公司独立董事曾晓华自2016年12月至今任职[181] - 公司独立董事唐国琼自2019年1月至今任职[181] - 公司独立董事刘家琴自2019年4月至今任职[181] - 公司董事会秘书余啸海自2022年1月至今任职[181]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文永均通过赛诺投资间接持有公司股票1500万股,并通过圣诺管理间接持有63.53万股[184] - 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文发胜通过圣诺管理间接持有公司股票10万股[184] - 公司监事会主席曾德志通过圣诺管理间接持有公司股票8万股[184] - 公司职工监事任金树通过圣诺管理间接持有公司股票1.5万股[184] - 公司职工监事张静萌通过圣诺管理间接持有公司股票2万股[184] - 公司副总经理马中刚通过圣诺管理间接持有公司股票8万股[184]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董华建通过圣诺管理间接持有公司股票8万股[184][185]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郭德文通过圣诺管理间接持有公司股票8万股[185] - 公司董事会秘书兼投资者关系总监余啸海通过圣诺管理间接持有公司股票1万股[185] - 以上人员本年度间接持股数均未发生增减变动[185]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621.12万元[191]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实际支付与披露情况一致[191] - 董事会秘书文发胜因个人原因离任[192] 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金额为728.76万元人民币计入非经常性损益[33] 审计与合规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6] - 公司上市时已实现盈利(否选项)[5] - 公司不存在未盈利情形[5] - 公司不存在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情况[11]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6] 融资与授信 - 公司向中国工商银行大邑支行申请5000万元人民币最高综合授信额度[195] - 公司向中国民生银行成都分行申请3000万元人民币最高综合授信额度[195] 子公司与投资 - 全资子公司成都圣蓉朗科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