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热景生物(688068) - 2020 Q2 - 季度财报
热景生物热景生物(SH:688068)2020-08-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12亿元,同比下降32.49%[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09亿元,同比下降125.37%[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12亿元,同比下降139.59%[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4元,同比下降125.00%[18]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4元,同比下降125.00%[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7%,同比下降5.99个百分点[18] - 营业收入为8990.03万元,同比下降4.3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5.34万元,同比下降82.94%[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4.31万元,同比下降120.28%[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股,同比下降88.00%[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30%,同比减少3.92个百分点[20] - 公司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8990.03万元同比下降4.33%[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5.34万元同比下降82.94%[84]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4.3%至8990万元(2019年同期:9396.7万元)[198] - 营业利润同比下降82.8%至215.5万元(2019年同期:1252.4万元)[199] - 净利润同比下降90.6%至105.4万元(2019年同期:1126.2万元)[19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82.9%至195.3万元(2019年同期:1144.7万元)[199] - 基本每股收益下降88%至0.03元/股(2019年同期:0.25元/股)[20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为0.18亿元,同比下降18.18%[1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8.88%,同比增加4.50个百分点[21] - 销售费用同比增加525.29万元,增幅16.18%[21] - 管理费用同比增加321.10万元,增幅24.82%[21]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346.59万元,增幅25.65%[21] - 研发投入为1697.66万元占营业收入18.88%同比增长25.65%[84] - 销售费用为3772.39万元,同比增长16.18%[105] - 管理费用为1615.06万元,同比增长24.82%[105] - 研发费用为1697.66万元,同比增长25.65%[105] - 财务费用为33.49万元,同比下降35.00%[105] - 营业成本为2637.20万元,同比基本持平增长0.01%[10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5.65%[107]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6.18%[107]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上升13.4%至9797.2万元(2019年同期:8641.2万元)[198]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6.2%至3772.4万元(2019年同期:3247.1万元)[19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5.6%至1697.7万元(2019年同期:1351.1万元)[19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19亿元,同比下降153.56%[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3.32万元,同比下降240.18%[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40.18%至-10,033,241.80元[106][10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10.06%至-315,376,773.76元[106][10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67.07%至-40,705,725.43元[106][108]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7.6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14%[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99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27%[18] -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70620.25万元较期初减少2.68%[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2909.71万元较期初减少2.49%[8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增长14,619.13%至279,663,542.47元[109] - 存货同比增长114.33%至99,139,165.81元[109]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30.27%至34,911,752.00元[109]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30.14%至56,799,936.26元[109] - 货币资金从2019年底的422,848,565.36元减少至2020年6月30日的56,799,936.26元,降幅86.6%[19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0元增至279,663,542.47元[190] - 应收账款从37,934,194.30元减少至34,911,752.00元,降幅8.0%[190] - 存货从66,172,032.17元增加至99,139,165.81元,增幅49.8%[190] - 其他应收款从3,155,034.80元增加至19,182,410.65元,增幅508.0%[190] - 流动资产总额从549,218,608.27元减少至505,445,777.95元,降幅8.0%[190] - 公司总资产从725,674,629.87元下降至706,202,505.26元,减少2.7%[191][192] - 货币资金从144,214,382.77元大幅减少至37,009,009.66元,下降74.3%[194]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50,342,808.22元[194] - 存货从63,217,887.08元增长至95,011,282.95元,增幅50.3%[194] - 固定资产从134,719,983.12元增至147,950,784.69元,增长9.8%[191] - 在建工程从15,761,300.66元增至25,870,197.97元,增幅64.1%[191] - 合同负债新增26,385,689.53元[191][195] - 未分配利润从123,606,014.93元降至106,900,559.97元,减少13.5%[192] - 长期借款从21,250,000.00元降至0元[191][195] - 其他应收款从3,283,094.54元增至19,931,784.62元,增长507.1%[194]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投入总额为1697.6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8.88%[63] - 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试剂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累计投入2868.32万元,已取得49项试剂注册证[64] - 快速诊断试剂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500万元,累计投入1356.31万元,已取得31项试剂注册证[64] - 免疫诊断仪器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500万元,累计投入1375.83万元,已取得6项仪器注册证[64] - 基因检测产品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850万元,累计投入844.73万元[64] - 微生物产品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400万元,累计投入368.02万元[64] - 抗原抗体综合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400万元,累计投入447.15万元[64] - 抗体药物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2000万元,累计投入607.63万元[64] - 质控品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200万元,累计投入123.46万元,已取得1项质控品注册证[64] - 研发人员数量为112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6.38%[68]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898.04万元,平均薪酬为80,182.16元[68] - 研发投入金额为9,850.00万元,其中费用化支出1,636.34万元,资本化支出7,991.45万元[6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持续保持在10.00%以上[73] - 研发人员学历构成:博士4人(3.57%),硕士38人(33.93%),本科56人(50.00%)[68]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20-30岁49人(43.75%),30-40岁46人(41.07%),40岁以上15人(13.39%)[68] 产品与技术成果 - 公司上转发光技术荣获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是国内唯一获此奖项的免疫诊断方法学[30] - 公司掌握单人份和高通量化学发光技术开发出小型中型大型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30] - 上转发光技术已取得31项试剂注册证并上市,在研产品14项(试剂11项,仪器3项)[38] - 磁微粒化学发光技术已取得51项医疗器械注册文号(试剂49项,仪器2项),在研产品42项(试剂35项,仪器7项)[39] - 基因重组及单克隆抗体技术实现自主生产部分核心抗体、质控品和参考品,并实现部分生物活性原料对外销售[39]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18项(发明专利1项、国际PCT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外观专利4项)[40][41] - 新增国内外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证59项(国内16项,国外43项),累计已取得252项[40][44] - 国内新增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证16项(三类1项、二类9项、一类6项)[40] - 新增欧盟CE认证7项,印度认证35项,巴西认证1项[40] -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H2007"已初步阐明作用机理,并申请两项发明专利获受理[39] - 上转发光技术用于糖尿病诊断的C肽、胰岛素项目和心肌损伤检测的cTNT已进入注册申报阶段[38] - 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在研35项中24项已进入注册阶段,仪器在研7项中5项已完成临床评价[39] - 公司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证总数从期初104项增至期末120项,净增16项[45] - 公司国外认证总数从期初89项增至期末132项,净增43项[45] - 公司新增国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项,总数从33项增至34项[45][46] - 公司新增国内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9项,总数从56项增至65项[45][46] - 公司新增国内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6项,总数从15项增至21项[45][46] - 公司新增欧盟CE认证7项,总数从89项增至96项[45][49] - 公司新增印度认证35项,期末达35项[45] - 公司新增巴西认证1项,期末达1项[45] - 公司认证总数从期初193项增至期末252项,增长30.6%[45] - 公司新增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等7项CE认证产品,均于2020年3-6月获得[49] - 新增印度认证35项,涵盖多种体外诊断试剂产品[51][52][53] - 获得18个月有效期的印度认证产品包括脂蛋白磷脂酶A2、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等8项上转发光法试剂[51] - 获得12个月有效期的印度认证产品包括抗缪勒管激素、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等酶联免疫法试剂[52] - 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获得12项印度认证,涵盖超敏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等[52][53] - 化学发光法认证产品包括D-二聚体、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等心脑血管标志物检测[52] - 获得认证的化学发光法炎症标志物包括降钙素原、全程C-反应蛋白等[52][53] - 内分泌相关认证产品包含25-羟基维生素D、抗缪勒管激素等化学发光法试剂[53] - 生殖激素检测获得4项认证,包括促卵泡生成激素、泌乳素等化学发光法试剂[53] - 甲状腺功能检测获得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总甲状腺素2项化学发光法认证[53] - 所有认证均由印度监管部门于2020年5月1日颁发[51][52][53] - 公司获得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15项《医疗器械注册证(体外诊断试剂)》,其中12项于2020年1月2日发证,3项于2020年5月20日发证[57][58] - 公司新增巴西认证1项[55] -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获得III类注册证,有效期至2030年6月25日[56] - 公司研发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C2000)荣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证书"[59] - 公司C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入选优秀国产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59] - 公司MQ60Plus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入选优秀国产小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59] - 公司获得8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注册证,其中7项为Class B,1项为Class C[54] - 公司获得6项胶体金法检测试剂盒注册证,其中3项为Class C,3项为Class B[54] - 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注册文号达47项,涵盖肝炎肝癌等9大疾病检测领域[72] - 公司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863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72] - 肝癌三联检产品(AFP/AFP-L3%/DCP)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认证[75] - 公司在研试剂项目超过60项其中34项已进入注册申请阶段[79] - 在研仪器项目11项分别处于注册检验或实验室研发阶段[79] - 公司2018年12月获批C2000大型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78] - 公司是国产唯一全自动检测肝癌三联检项目的大型化学发光分析仪供应商[78] - 新增授权专利18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国际PCT专利2项[85] - 新增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证16项(三类1项、二类9项、一类6项),延续注册15项[85] - 新增CE证书7项,巴西注册证书1项,印度注册证书35项[85][86] - 国内外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证累计达252项(国内120项、国外132项)[86] - 磁微粒化学发光试剂注册文号达47项,涵盖肝炎肝癌等疾病检测[86] - 实验室研发阶段产品50余项,注册申请阶段产品60余项[90] 市场与行业背景 - 全球体外诊断市场中免疫诊断占32.50%生化诊断占23.69%分子诊断占14.68%[33] - 免疫诊断和生化诊断合计占比约56.19%[33] - 2017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达到645亿美元[35] - 预计2018-2025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复合年均增长率达4.8%[35] - 预计到2025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将达到936亿美元[35] - 中国医院总数超过3万家其中三级和二级医院合计约1.07万家[77] - 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周期一般为3-5年,短于药品的10-15年[101] 销售与经营模式 - 公司采取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32] - 公司生产采用销售预测以销定产方式同时保持合理库存[32] - 主要采用经销模式销售,经销商分布在全国多地[94] - 公司按上转发光试剂销售收入规模的2%支付专利许可费[95] - 公司按试剂销售额(含税)的1%支付UCP颗粒成本费用[99] 投资与扩张活动 - 使用超募资金在廊坊购买土地使用权扩大生产基地,年产1200万人份试剂及850台仪器[89] - 在大兴区投资建设全场景免疫诊断仪器、试剂研发与制造中心项目[89] - 公司使用不超过1000万元超募资金购买20亩土地使用权用于扩大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113] - 公司投资2亿元人民币建设全场景免疫诊断仪器、试剂研发与制造中心项目,其中使用剩余超募资金6824.9万元[114] 子公司情况 - 控股子公司开景基因总资产1243.82万元,净利润271.1万元,持股比例83.33%[116] - 控股子公司廊坊热景总资产31175.74万元,净资产30208.09万元,净利润-1.3万元,持股比例100%[116] - 控股子公司深圳热景总资产220.7万元,净资产153.88万元,净利润-76.01万元,持股比例100%[116] - 控股子公司印度热景总资产59.4万元,净资产37.46万元,净利润17.59万元,持股比例99%[116] - 控股子公司吉林热景总资产644.11万元,净资产220.69万元,净利润2.02万元,持股比例51%[116] - 控股子公司舜景医药总资产528.97万元,净资产202.07万元,净利润-305.84万元,持股比例55%[116] - 公司于2020年6月8日决议注销控股子公司北京微态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116] - 微态康公司已完成工商及税务注销手续[116] - 境外资产59.4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为0.08%[70]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林长青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司公开发行前股份[123] - 股东北京同程热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