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洁特生物(688026) - 2021 Q2 - 季度财报
洁特生物洁特生物(SH:688026)2021-08-2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19亿元[2] - 营业收入为3.99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87%[1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996.21万元,同比增长48.87%[5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87%至3.9996亿元人民币,主要因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销售大幅增长及产品结构变化[6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30.78万元[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800.18万元[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86.6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65%[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286.69万元,同比下降15.65%[52] - 净利润同比下降15.7%至9286.7万元,去年同期为1.1亿元[147]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8.4%至3.96亿元,去年同期为1.14亿元[149]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33%至1.08亿元,去年同期为4649.1万元[14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9286.7万元[15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107.81%至2.1961亿元人民币,因收入增长、产品结构差异及运输费用重分类至成本[63] - 营业成本从2020年上半年的105.7百万元增至2021年同期的219.6百万元,增幅107.8%[146]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2.82%至940.46万元人民币,扣除运费重分类影响后实际同比增长51.21%[63] - 管理费用同比激增272.00%至1944.56万元人民币,主要因股份支付429万元及闲置设备折旧390万元[64] - 管理费用从2020年上半年的5.2百万元增至2021年同期的19.4百万元,增长271.9%[14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5.41%至1596.30万元人民币,因在研项目投入增加[63][6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5.4%至1596.3万元,去年同期为1027.2万元[147] - 财务费用由负转正,从去年同期-292.1万元变为61.6万元[14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相关业务销售同比增长248.92%[19] - 防护类产品相关业务销售同比下降97.59%[19] - 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相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9621.98万元,同比增长248.92%[52] - 该业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831.66万元,同比增长132.98%[52] - 防护类产品销售收入374.23万元,同比下降97.59%[53] - 防护类产品相关业务经营亏损1515.61万元[53]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拜费尔由上年同期盈利7110.62万元转为本期亏损1515.61万元[19] - 拜费尔子公司营业收入2221.12万元人民币,其中1846.89万元为内部口罩销售捐赠已抵消[69][70]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12%[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99%,同比增加0.17个百分点[19] - 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1596.3万元,同比增长55.41%[32][3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99%,较上年增加0.17个百分点[32] - 公司累计获得专利128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70项[31]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17项,专利获得3项[31] - 公司累计取得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70项、外观设计专利33项[46] - 公司累计已取得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70项、外观设计专利33项[52] 技术进展与项目投入 - 公司细胞培养技术实现细胞脱落率达90%以上[28] - 高精密注塑工艺使离心管耐受力达40,000g[28] - 高速挤出成型技术使产品不良率控制在5‰[28] - 熔喷布过滤效率超95%,细菌过滤效率>98%[28] - 自动化产线使移液管生产效率提升1.5倍[28] - 微量移液精确度达2.2‰水平[28] - 温敏细胞培养表面制备关键技术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00.00万元[35] - 温敏细胞培养表面制备关键技术累计投入金额为206.19万元[35] - IVF专用细胞培养皿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00.00万元[35] - IVF专用细胞培养皿累计投入金额为192.12万元[35] - 临床细胞治疗专用细胞培养耗材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00.00万元[36] - 临床细胞治疗专用细胞培养耗材累计投入金额为206.89万元[36] - 产品细菌内毒素水平小于0.1EU/ml[36] - 产品无菌水平达到SAL-6[36] - 温敏技术使温敏物质用量大大减少[35] - 产品材料符合USP VI级测试和ISO10993-5标准[36] - 细胞培养瓶自动化生产线项目总投资360万元,累计投入219.87万元,占预算61.08%,目前处于试产阶段[37] - 细胞工厂自动化生产线项目总投资400万元,累计投入226.02万元,占预算56.51%,目前处于试产阶段[37] - 新一代超滤浓缩器项目总投资400万元,累计投入244.41万元,占预算61.10%,目前处于产品验证阶段[37] - 具有透气膜基底层的细胞培养器项目总投资400万元,累计投入273.24万元,占预算68.31%,目前处于产品验证阶段[37] - 柱式核酸提取与纯化装置项目总投资300万元,累计投入121.35万元,占预算40.45%,目前处于产品验证阶段[38] - 一次性病毒采样管项目总投资260万元,累计投入107.45万元,占预算41.33%,目前处于产品验证阶段[38] - 深孔板项目总投资200万元,累计投入83.23万元,占预算41.62%,目前处于产品验证阶段[38] - 三角瓶培养瓶项目总投资300万元,累计投入95.52万元,占预算31.84%,目前处于产品验证阶段[38] - PCR板系列产品项目总投资300万元,累计投入108.75万元,占预算36.25%,目前处于产品验证阶段[38] - 吸头自动化生产线项目投资400万元,累计投入278.6万元,进入试产阶段,极大提高生产效率[39] - 自动化移液吸头项目投资400万元,累计投入132.02万元,进入产品验证阶段,适配Beckman、Tecan、Hamilton、Agilent工作站[39] - 大容量培养摇瓶项目投资100万元,累计投入25.16万元,进入产品验证阶段,产量较传统3L摇瓶增长200%以上[39] - 多码合一冻存管项目投资300万元,累计投入106.52万元,处于产品设计阶段,采用双色高精度注塑技术[39] - 细胞冻存液项目投资100万元,累计投入19.32万元,处于配方验证阶段,支持-80℃冷冻保持高存活率[40] - 核酸提取试剂盒项目投资250万元,累计投入170.12万元,处于配方验证阶段,提取操作过程仅需1小时[40] - 超低吸附细胞培养表面项目投资100万元,累计投入25.87万元,处于产品试制阶段,支持3D多细胞球构建[40] - 个人防护口罩项目投资200万元,累计投入126.18万元,已结题,结构符合人体面部工程学[40] - 一次性医用防护服项目预算200万元,累计投入151.14万元,过滤效率大于70%[41] - 正压送风式生物医学防护服项目预算300万元,累计投入178.57万元,过滤效率大于99%[41] - 负压隔离仓(担架)项目预算200万元,累计投入57.74万元,负压梯度达到-15帕[41] - 负压隔离系统项目预算150万元,累计投入73.45万元,换气次数不低于15次/小时,过滤效率大于99%[42] 研发团队构成 - 研发人员数量153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7.43%[45]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986.15万元,平均薪酬6.45万元[45] - 研发人员中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73.86%[45] - 研发人员中31-40岁年龄层占比50.33%[45] 资产和现金流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00万元[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9.2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2.15%[18]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44.31%至1.8401亿元人民币,因产品扩产项目及设备投入[66] - 应收款项同比大幅增长119.46%至1.8267亿元人民币,因销售额增加[66] - 存货同比增长80.75%至1.6342亿元人民币,因业务规模扩大导致库存增加[6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出1.3830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74.03%,因耗材生产设备及工程投入增加[63][6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1.2%至3.5亿元,去年同期为3.55亿元[15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79.2万元,相比去年同期8344.0万元下降121.5%[15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38亿元,相比去年同期负7947.0万元恶化74.0%[15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21.7万元,相比去年同期3.32亿元下降100.97%[15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4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加3.37亿元下降143.4%[153]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7912.9万元,同比增长107.8%[153]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1.38亿元,同比增长26.0%[153]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90.0万元,同比下降55.1%[155]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1.4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负8253.7万元恶化72.0%[155] - 货币资金从2020年末3.304亿元下降至2021年6月末1.840亿元,降幅44.3%[139] - 应收账款从2020年末0.832亿元增长至2021年6月末1.827亿元,增幅119.5%[139] - 存货从2020年末0.904亿元增长至2021年6月末1.634亿元,增幅80.7%[139] - 固定资产从2020年末2.258亿元增长至2021年6月末2.668亿元,增幅18.1%[139] - 在建工程从2020年末1.054亿元增长至2021年6月末1.587亿元,增幅50.6%[139] - 资产总计从2020年末9.697亿元增长至2021年6月末11.236亿元,增幅15.9%[139] - 应付账款从2020年末0.609亿元增长至2021年6月末0.728亿元,增幅19.4%[140] - 合同负债从2020年末0.465亿元增长至2021年6月末0.519亿元,增幅11.6%[140] - 应付职工薪酬从2020年末0.140亿元增长至2021年6月末0.169亿元,增幅20.3%[140] - 公司总资产从2020年末的903.6百万元增长至2021年6月的1,121.4百万元,增幅24.1%[143][14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20年末的796.9百万元增至2021年6月的882.1百万元,增长10.7%[141] - 货币资金从2020年末的300.0百万元减少至2021年6月的173.8百万元,下降42.1%[142] - 应收账款从2020年末的80.8百万元大幅增长至2021年6月的181.7百万元,增幅124.9%[142] - 存货从2020年末的65.0百万元增至2021年6月的160.4百万元,增长146.8%[142] - 在建工程从2020年末的105.4百万元增至2021年6月的158.7百万元,增长50.6%[143] - 应付账款从2020年末的45.3百万元增至2021年6月的66.6百万元,增长47.1%[143] 其他财务数据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3元[2] - 稀释每股收益为0.93元[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21%[2] - 总资产为15.68亿元[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12亿元[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3元/股,同比下降19.13%[19] - 基本每股收益下降19.13%[21] - 稀释每股收益下降19.13%[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下降10.00%[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减少4.29个百分点[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减少2.91个百分点[21] - 总资产为11.23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7%[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82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9%[18] - 报告期末总资产112355.77万元,较期初增长15.87%[52] - 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88205.20万元,较期初增长10.69%[5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3,416,444.45元[22]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0,407,570.73元[22]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金额为84,840.59元[22] - 所得税影响额为1,016,274.95元[22]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5,890,010.74元[22] - 利息收入同比增长96.2%至297.4万元,去年同期为151.6万元[147] - 其他收益同比下降35.9%至350.1万元,去年同期为546.1万元[147]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至-662.8万元,去年同期为-21.5万元[147] - 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3.5%至1.2亿元,去年同期为1.39亿元[147] - 资本公积增加429.2万元,主要来自股份支付[157]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787,612,427.87元[163] - 公司实收资本由75,000,000元增加至100,000,000元,增幅33.3%[161][163] - 资本公积从81,601,151.41元增至436,008,774.04元,增幅434.3%[161][163] - 未分配利润从171,289,782.30元增至231,380,486.88元,增幅35.1%[161][163]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10,090,704.58元[161]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379,407,622.63元[161] - 对股东的利润分配为50,000,000元[161]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214,365,789.77元增至310,682,434.27元,增幅44.9%[159][165] - 母公司资本公积增加4,291,909.71元至440,300,683.75元[159][165] - 母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08,316,644.50元[165] - 实收资本从7500万元增至1亿元,增长33.3%[167] - 资本公积从8211.38万元增至4.37亿元,增长432.0%[167] - 未分配利润从1.69亿元降至1.65亿元,减少2.4%[167]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3.46亿元增至7.22亿元,增长108.7%[167]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金额为429.19万元[166]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5000万元[167] - 综合收益总额为4649.12万元[167]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3794.08万元[167] - 注册资本为1亿元[168] - 合并范围包含3家子公司[16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外销收入占比较大,以美元计价受汇率波动影响[59] - 主要原材料为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等石油衍生品[58] - 劳务成本上升对产品成本造成压力[57] - 海外销售覆盖美国、德国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57] - 中美贸易争端影响美国市场产品竞争力[57] - 新冠疫情后期可能导致实验室耗材需求大幅缩减[60] - 防护类产品存在法律纠纷及资产减值风险[60] - 防护类产品存货及预付材料款计提减值准备[53] - 公司2020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73] - 公司2020年度财务决算报告获审议通过[73]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获审议通过[73]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93名激励对象授予97.4167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0.97%[78] - 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由30元/股调整为29.88元/股[78] - 2021年半年度无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送红股0股、派息0元、转增0股[77] - 副总经理胡翠枝于2021年7月26日因个人原因辞职[75]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包括袁建华、Yuan Ye James、方想元、李慧伦、张勇[76] - 报告期内公司向9名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