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1.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7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213.5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6.21%[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亏损3742.5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5.43%[2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1,163,602.09元,同比增长39.72%[89]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71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23亿元增长39.7%[183]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净利润为-3001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3990万元下降175.2%[184]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14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3727万元下降186.2%[184] - 营业收入为1.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2%[187] - 净利润为1112.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7.8%[188] - 综合收益总额为-3001.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5.2%[18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0元/股,同比下降185.1%[18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1.26亿元,同比增长183.85%[95]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722.64万元人民币[23] - 研发费用3989.30万元,同比增长76.00%[95] - 研发投入总额为3989.3万元,同比增长76.00%[56] - 研发投入39,892,972.40元,同比增长76%[74] - 公司2022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为1.90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8724万元大幅增长117.8%[183] - 公司2022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3989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2267万元增长76.0%[184] - 营业成本为1.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3%[187] - 研发费用为2594.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1%[18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铜箔业务收入7097万元人民币,为新增业务[21] - 电磁屏蔽膜销售收入98,143,340.67元,铜箔销售收入70,970,727.37元[72] - 电磁屏蔽膜销售收入98,143,340.67元,同比下降约1,976.75万元[89] - 铜箔收入7097万元,屏蔽膜收入9814.34万元同比下降16.77%[93][95] - 铜箔业务毛利亏损1722.91万元人民币[23] - 屏蔽膜业务毛利额同比下降1409.46万元人民币[23] - 铜箔业务存货计提减值准备1820.94万元人民币[23] - 铜箔业务毛利额为-1,722.91万元[73] - 电磁屏蔽膜业务毛利额同比下降1,409.46万元[73] - 计提铜箔存货减值准备1,820.94万元[73] - 铜箔业务毛利额为-1722.91万元[90] - 屏蔽膜业务毛利额同比下降1409.46万元[90] - 铜箔业务存货计提减值准备1820.94万元[90] - 电磁屏蔽膜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较大,终端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8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3.31%,同比增加4.81个百分点[21]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3.31%,同比增加4.81个百分点[56] - 新申请国内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共18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55] - 累计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84项,国外发明专利15项[55] - 累计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184项[69] - 研发人员总数148人,其中30-40岁人员占比53.38%[65]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35.14%[65] - 研发人员数量148人,占员工总数31.16%[67][6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346.49万元,平均薪酬9.10万元[67] - 公司核心技术负责人为董事长兼总经理苏陟及首席技术官高强,报告期内核心技术人员未变动[109] 项目投资与募集资金使用 - 高性能电磁屏蔽膜项目累计投入2586.08万元,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61] - 高频信号传输用极薄柔性基板项目累计投入3122.59万元,预计总投资4000万元[61] - 高性能锂电铜箔项目累计投入2076.73万元,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61] - 极薄电解铜箔项目累计投入1937.04万元,预计总投资3500万元[61] - 挠性覆铜板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5.52亿元[146] - 挠性覆铜板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10亿元,投入进度38.02%[146] - 公司募集资金净额9.79亿元,期末累计投入4.77亿元[146] - 本年度募集资金投入1.04亿元,占承诺投资总额比例10.60%[146] - 屏蔽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32,512,793.17元,投资进度72.49%[147]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02,060,049.85元,投资进度38.36%[147] - 补充营运资金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92,520,455.99元,投资进度100.66%[147] - 公司完成募集资金置换34,181,283.29元,其中研发中心置换10,927,674.73元,挠性覆铜板设备置换23,253,608.56元[149]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累计投资金额1,336,591,000元,获取投资收益5,592,900元[150] - 期末理财产品余额为347,765,900元[150] 子公司表现 - 广州穗邦电子有限公司(原惠州力邦)报告期营业收入0元,净利润758,072.06元,总资产24,627,023.94元,净资产3,792,120.14元[102] - 珠海达创电子有限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84,420,321.69元,净利润-47,866,528.32元,总资产502,320,677.37元,净资产18,270,544.94元[102] - 东莞市惟实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持股70%)报告期营业收入25,774,997.88元,净利润7,080,674.02元,总资产60,001,881.69元,净资产49,990,296.99元[103]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25.3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3.08%[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25.39万元,同比下降83.08%[9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3.1%,从3106.07万元降至525.39万元[19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从1.01亿元净流入转为1.03亿元净流出[19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36.3%,从4.61亿元降至2.94亿元[192]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从44.02万元降至-700.10万元[193] - 母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22.3%,从11.7亿元增至14.32亿元[193]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57%,从1.28亿元净流入转为7321.27万元净流出[193]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长110.9%,从1500万元增至3162.76万元[194]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37.4%,从4.55亿元降至2.85亿元[194]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51.8%,从2556.52万元增至3880.77万元[191]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82.3%,从1615.40万元降至285.58万元[19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为1.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4%[19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190]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4027.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4.3%[190] 资产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减少至3.01亿元,较期初4.08亿元下降26.3%[17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至1.20亿元,较期初2.15亿元下降44.2%[175] - 应收账款减少至1.06亿元,较期初1.18亿元下降10.6%[175] - 存货增加至5627.29万元,较期初5099.65万元增长10.3%[175] - 固定资产增加至7.68亿元,较期初4.69亿元增长63.7%[175] - 在建工程减少至1.15亿元,较期初2.99亿元下降61.5%[176] - 短期借款增加至9554.91万元,较期初8183.33万元增长16.8%[176] - 应付账款增加至1.53亿元,较期初1.41亿元增长8.8%[176] - 未分配利润减少至3.66亿元,较期初4.13亿元下降11.4%[177]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至2.85亿元,较期初4.04亿元下降29.5%[179]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存货为2851万元,较期初的2505万元增长13.9%[180]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固定资产为4.19亿元,较期初的1.12亿元增长275.5%[180]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在建工程为1.00亿元,较期初的2.86亿元下降65.0%[180] - 公司2022年半年度短期借款为7163万元,较期初的8047万元下降11.0%[180]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应付账款为1.01亿元,较期初的6508万元增长54.6%[180] 所有者权益与利润分配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16.22亿元人民币[19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3213.52万元人民币[19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向股东分配利润1500万元人民币[198] - 公司通过股份支付增加所有者权益84.32万元人民币[19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4713.52万元人民币[197] - 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从期初的16.35亿元下降至期末的15.91亿元,减少4416.78万元人民币[197][198] - 少数股东权益从期初的1287.29万元增加至期末的1499.71万元,增长16.5%[197][198] - 公司实收资本保持8000万元人民币未发生变化[197][198] - 资本公积从10.89亿元增加至10.90亿元,增长0.08%[197][198] - 盈余公积保持4000万元人民币未发生变化[197][198] - 公司2022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派息0元[110] 股东结构与股权变动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43,337,482股,占总股本54.17%[154]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数量36,662,518股,占总股本45.83%[154] - 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26,433,970股,占总股本33.04%[154]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529户[155] - 控股股东胡云连持股14,555,802股,占比18.19%,全部为限售股[158] - 广州力加电子持股14,086,260股,占比17.61%,全部为限售股[158] - 广州美智电子持股7,200,000股,占比9.00%,全部为限售股[158] - 易红琼持股4,979,672股,占比6.22%,全部为无限售流通股[158][159] - 李冬梅持股2,347,710股,占比2.93%,全部为限售股[158] - 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持股2,000,000股,占比2.50%,全部为限售股[158] - 上海迎水投资旗下产品合计持股超2.94百万股,占比约3.69%[159] - 控股股东及相关方合计持股47.73%[161] - 限售股统一于2022年7月22日解禁,限售期为上市之日起36个月[162] -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中易红琼持股最高,达4,979,672股[159] - 公司控股股东胡云连、广州力加电子有限公司、广州美智电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李冬梅合计持有公司47.73%股份[163] - 胡云连持有14,555,802股普通股,表决权比例为18.19%[164] - 广州力加电子有限公司持有14,086,260股普通股,表决权比例为17.61%[164] - 广州美智电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7,200,000股普通股,表决权比例为9.00%[164] - 易红琼持有4,979,672股普通股,表决权比例为6.22%,报告期内减持400,000股[164] - 李冬梅持有2,347,710股普通股,表决权比例为2.93%[164] - 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2,000,000股普通股,表决权比例为2.50%[164] - 上海斐君投资旗下两只基金分别持有1,200,000股和1,147,710股,表决权比例分别为1.50%和1.43%[165] - 上海迎水投资旗下两只基金分别持有1,200,000股和950,000股,表决权比例分别为1.50%和1.19%[16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归母净利润出现较大幅度亏损,主因铜箔业务良率及市场开拓爬坡导致综合毛利亏损[78] - 电磁屏蔽膜毛利率受降价影响呈逐年下滑趋势,2022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下滑[81] - 带载体可剥离超薄铜箔、挠性覆铜板、电阻薄膜等新产品均处于客户认证阶段[83] - 公司面临屏蔽膜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渗透率不达预期的风险[86] - 挠性覆铜板第一期产线完成调试进入试产,部分产品有望在第三、四季度落实小额订单[76] - 子公司达创电子即将上线ERP系统以整合产供销、人财物资源[77] 非经常性损益 -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投资收益356.51万元[27]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13.08万元[27]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98.37万元[27] - 少数股东权益对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额3.31万元[27]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净额528.99万元[27] - 投资收益为493.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5%[188] 行业与市场前景 - 2021年全球PCB产值804.49亿美元[36] - 预计2025年全球PCB产值达863.3亿美元[36] - 中国大陆PCB产值2020年350.5亿美元[36] - 预计2025年中国大陆PCB产值460.4亿美元[36] - 预计2024年全球FPC产值143.85亿美元[37] - 2022年1-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60万辆,占国内汽车销售总量21.56%[38] - 预计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达1401万辆,较2019年200万辆增长6倍[38] - 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达886GWh,较2019年92GWh增长近9倍[38] - 公司电磁屏蔽膜全球市场占有率超25%,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41] - 预计2024年全球FPC产值达143.85亿美元,近10年复合增长率约3.3%[46] - 汽车电子领域单车FPC用量预计超100片,带动电磁屏蔽膜潜在需求[44] - 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推动FPC对上游挠性覆铜板基材形成强劲利好[47] - 动力电池FPC替代铜线线束趋势明确,具备高度集成、超薄厚度(具体数值未提供)、超柔软度等优势[47] - FPC厂商向下游CCS产品布局,通过集成FPC、塑胶结构件、铜铝排提升单车价值和盈利空间[47] - 极薄挠性覆铜板是实现高互连密度关键材料,全球市场主要被日本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和东丽株式会社占据[48] - 带载体可剥离超薄铜箔厚度需≤3μm,表面轮廓Rz≤1.5μm,当前全球市场被日本三井铜箔垄断[51][52] - 锂电铜箔厚度已降至4微米,预计将进一步追求更薄厚度以提高能量密度[52] 技术与产品描述 - 电磁屏蔽膜通过特殊材料制成能有效阻断电磁干扰[10] - 超薄铜箔指厚度在9μm以下的铜箔[11] - 电阻薄膜可降低独立无源元件占据印刷电路板的面积[11] - 三层挠性覆铜板(3L-FCCL)由铜箔基膜胶粘剂三种材料构成[11] - 两层挠性覆铜板(2L-FCCL)由铜箔和基膜两种材料构成[11] - 极薄挠性覆铜板铜箔厚度在0.5-9μm[11] - 热塑性聚酰亚胺(TPI)热分解温度最高可达600℃[11] - 电磁屏蔽膜性能要求:屏蔽效能
方邦股份(688020)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