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5亿元[12] - 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39.72%[19] - 营业收入171,163,602.09元,同比增长39.72%[72] - 公司营业收入171,163,602.09元,同比增长39.72%[89][95]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9.7%至1.71亿元[18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3%至1.607亿元(2021年同期1.188亿元)[18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46.36万元[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213.52万元,同比下降186.21%[19]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2,135,195.84元,同比下降186.21%[73]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2,135,195.84元,同比下降186.21%[9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214万元[183] - 净利润同比下降67.8%至0.111亿元(2021年同期0.345亿元)[18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亏损3742.51万元,同比下降225.43%[19] - 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64.4%至-2878万元[18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32,135,195.84元[196] - 公司2021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盈利37,274,965.39元[19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2,456.9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9.66%[1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23.31%,同比增加4.81个百分点[20]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722.64万元[21]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722.64万元[73] - 研发费用39,892,972.40元,同比增长76.00%[91][95] - 研发投入总额为3989.3万元,同比增长76.00%[58]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3.31%,较上年同期增加4.81个百分点[58] - 研发资金投入达3989.3万元,同比增长76%[74] - 营业成本同比大幅增长183.9%至1.26亿元[182] - 营业成本大幅增长89.3%至1.112亿元(2021年同期0.5877亿元)[18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6.0%至3989万元[18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9.1%至0.259亿元(2021年同期0.1448亿元)[185]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1,694,443.43元,较上年同期17,270,167.53元增长26%[192]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增长89.6%至1.155亿元(2021年同期0.609亿元)[18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00,249,425.12元,较上年同期54,954,213.11元增长82%[19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电磁屏蔽膜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6.18%至7,176.79万元[12] - 公司挠性覆铜板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6.98%至3,571.60万元[12] - 公司超薄铜箔业务收入为1,006.56万元[12] - 公司电阻薄膜业务尚处于客户认证阶段,未形成收入[12] - 公司离型膜业务收入为253.93万元[12] - 铜箔业务收入7097万元,为新增业务[20] - 铜箔业务毛亏损1722.91万元[21] - 屏蔽膜业务毛利额同比下降1409.46万元[21] - 电磁屏蔽膜销售收入98,143,340.67元,同比下降约1976.75万元[72] - 铜箔销售收入70,970,727.37元[72] - 铜箔业务毛利额-1722.91万元[73] - 电磁屏蔽膜业务毛利额同比下降1409.46万元[90] - 电磁屏蔽膜销售收入98,143,340.67元,同比下降16.77%[89][93] - 铜箔销售收入70,970,727.37元,为新增业务收入[89][93] - 铜箔业务毛利额为-1722.91万元[90]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电子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包括电磁屏蔽膜、挠性覆铜板和超薄铜箔[28] - 电磁屏蔽膜产品应用于华为、小米、OPPO、vivo、三星等知名终端品牌[29] - 超薄铜箔最薄厚度可达1.5μm用于芯片封装基板和HDI板制备[31] - 公司电磁屏蔽膜全球市场占有率超25%位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41] - 电磁屏蔽膜技术指标:屏蔽效能≥60dB接地电阻≤200mΩ[41] - 极薄挠性覆铜板技术指标:铜层厚度1.5-9μm剥离强度≥10N/cm尺寸稳定性≤±0.05%[41] - 带载体可剥离超薄铜箔技术指标:铜层厚度1.5-6μm粗糙度≤2.0μm拉伸强度400N/mm²[41] - 锂电铜箔技术指标:厚度4.5-8.0μm粗糙度≤2.0μm拉伸强度≥300N/mm²[41] - 公司极薄挠性覆铜板剥离强度达1.0kg/cm以上,超过行业标准0.7kg/cm[53] - 精密涂布技术良率高达99%以上,涂布精度控制在目标厚度±0.4微米[53] - 带载体可剥离超薄铜箔需满足厚度≤3μm和表面轮廓Rz≤1.5μm的关键条件[51] - 全球极薄挠性覆铜板市场主要被日本住友金属和东丽占据[48] - 锂电铜箔厚度已降至4.5微米,追求更薄以提升能量密度[52] - IC载板和类载板布线最小线宽线距已细至10/10μm[50] - 带载体可剥离超薄铜箔全球市场被日本三井铜箔垄断[52] - 可剥离超薄铜箔处于客户认证阶段,需经小批量/大批量/终端认证[75][76] - 挠性覆铜板第一期产线完成调试,正在进行试产[76] - 电阻薄膜产品处于客户认证阶段,部分通过基本物性测试[76] - 电磁屏蔽膜毛利率受降价影响呈逐年下滑趋势[81] - 电磁屏蔽膜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较大,产品结构单一[8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总额为3989.3万元,同比增长76.00%[58]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3.31%,较上年同期增加4.81个百分点[58] - 公司新申请国内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共18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累计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84项[56] - 公司于2019年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为电磁屏蔽膜[55]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148人,同比增长22.31%[66]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346.49万元,同比增长56.55%[66]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9.10万元,同比增长27.99%[66] - 研发人员扩充至148人,占员工总数31.16%[74] - 新申请国内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国外发明0项[74] - 累计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84项[74] 投资项目与募集资金使用 - 高性能、定制化电磁屏蔽膜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本期投入701.15万元,累计投入2586.08万元[62] - 高频信号传输用极薄柔性基板项目预计总投资4000万元,本期投入1173.54万元,累计投入3122.59万元[62] - 高性能锂电铜箔项目预计总投资3000万元,本期投入147.62万元,累计投入2076.73万元[62] - 极薄电解铜箔(带载体可剥离超薄铜箔)项目预计总投资3500万元,本期投入860.97万元,累计投入1759.90万元[62] - PET复合铜箔项目预计总投资3500万元,本期投入268.19万元,累计投入268.19万元[62] - 挠性覆铜板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5.52亿元[145] - 截至报告期末挠性覆铜板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2.1亿元[145] - 挠性覆铜板项目累计投入进度为38.02%[145] - 公司通过发行新股募集资金总额10.78亿元[146] -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9.79亿元[146]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4.77亿元[146] - 累计投入募集资金进度为48.67%[146]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1.04亿元,占比10.6%[146] - 屏蔽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32,512,793.17元,实际投入96,065,131.67元,投资进度72.49%[147]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202,060,049.85元,实际投入77,503,498.45元,投资进度38.36%[147] - 补充营运资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92,520,455.99元,实际投入93,132,899.09元,投资进度100.66%[147]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累计投资金额133,659.10万元,获取投资收益559.29万元[149] - 期末理财产品余额为34,776.59万元[149] 资产、负债及现金流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34.62万元[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25.39万元,同比下降83.08%[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253,946.35元,同比下降83.08%[94][9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3.1%至0.0525亿元(2021年同期0.3106亿元)[18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01,031.29元,较上年同期的440,194.67元大幅下降[192][19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212,717.63元,较上年同期的128,396,903.62元下降157%[19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287,284.25元,较上年同期的-71,064,089.35元改善77%[19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84,590,932.22元,较期初减少25%[19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增长4.9%至1.480亿元(2021年同期1.411亿元)[188] - 收到的税费返还激增1354%至0.4028亿元(2021年同期0.0277亿元)[18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长16.6%至15.73亿元(2021年同期13.49亿元)[189]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下降42.6%至1.314亿元(2021年同期2.289亿元)[18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19,894,343.21元,较上年同期140,163,682.39元下降14%[192]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1,431,591,027.79元,较上年同期1,170,000,000.00元增长22%[193]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5,332,499.33元,较上年同期8,201,161.94元下降35%[193]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18,147,528.12元,较上年同期2,769,366.01元增长555%[192] - 公司2022年6月末总资产为17.21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2.66%[12]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00,877,931.31元,较期初408,284,744.64元下降26.3%[17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20,000,000.00元,较期初215,000,000.00元下降44.2%[17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06,013,735.25元,较期初118,540,597.97元下降10.6%[173] - 存货期末余额为57,548,530.75元,较期初52,272,189.45元增长10.1%[173]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768,288,940.65元,较期初469,841,538.62元增长63.5%[173]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115,230,675.54元,较期初298,957,981.22元下降61.5%[174]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95,549,087.76元,较期初81,833,335.12元增长16.8%[174]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153,475,682.33元,较期初141,061,564.48元增长8.8%[174]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369,431,002.15元,较期初416,566,197.99元下降11.3%[175] - 母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51,051,274.29元,较期初110,089,392.43元增长37.2%[177] - 流动负债同比增长24.3%至2.01亿元[179] - 未分配利润同比下降0.9%至4.18亿元[179] - 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1.2亿元,系保本和低风险理财产品[101] - 应收款项融资余额1955.38万元,系未到期高信用级别银行承兑汇票[10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1,579,237,919.65元,较期初下降2.85%[196][197]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47,135,195.84元,降幅达11.32%[19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对股东分配利润15,000,000元[19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资本公积增加843,192.04元,增幅0.08%[19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少数股东权益增加2,124,202.21元,增幅16.50%[196]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减少2,725,034.61元,降幅0.65%[197] - 公司实收资本保持稳定,两年上半年均为80,000,000元[196][197] - 公司盈余公积保持稳定,两年上半年均为40,000,000元[196][197] - 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金额为4000万元[198] - 公司期末实收资本为8000万元[200] - 公司期末资本公积为10.71亿元[198] - 公司期末盈余公积为4000万元[198] - 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为4.16亿元[198]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6.07亿元[198] - 公司期初资本公积为10.89亿元[200] - 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为4.22亿元[200] - 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6.31亿元[200] - 本报告期所有者权益减少约2400万元[198][200] 子公司表现 - 全资子公司穗邦电子报告期净利润75.81万元,总资产2462.7万元[102] - 全资子公司达创电子报告期营业收入8442.03万元,净亏损4786.65万元[102] - 达创电子总资产5.06亿元,净资产2157.64万元[102] - 控股子公司惟实电子(持股70%)报告期营业收入2577.5万元,净利润708.07万元[103] - 惟实电子总资产6000.19万元,净资产4999.03万元[10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归母净利润出现较大幅度亏损,受供应链受阻及良率爬坡影响[78] - 计提铜箔业务存货减值准备1820.94万元[21] - 计提铜箔业务存货减值准备1820.94万元[73] - 计提铜箔业务存货减值准备1820.94万元[90]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投资收益为356.51万元[25]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13.08万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98.37万元[25]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3.31万元[25]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528.99万元[25]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71.3%至138万元[182]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36.4%至494万元[182] - 公司2022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11] - 公司于2022年5月推出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112] -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未发生变动[109] - 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于2022年8月5日完成登记[114] - 公司授予董事长苏陟100,000股股票期权,期末持有100,000股[166] - 公司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总量为440,000股[166]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2021年全球PCB产值804.49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863.3亿美元[35] - 中国大陆PCB产值预计2025年将达460.4亿美元[35] - 2022年1-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260万辆占国内汽车销售总量21.56%[38] - 预计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1401万辆
方邦股份(688020)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