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中文名称为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睿创微纳,法定代表人为马宏[14]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烟台开发区贵阳大街11号,网址为www.raytrontek.com,电子信箱为raytron@raytrontek.com[14] - 公司股票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睿创微纳,代码为688002[17] - 公司注册地址于2012年2月24日由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珠江路22号变更为烟台开发区贵阳大街11号[14] 财务审计与报告保证 -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 - 公司全体董事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2]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4] 资金与担保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信息处理与风险提示 - 公司对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信息进行脱密处理[7] - 报告所涉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实质承诺[6] 中介机构信息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办公地址在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8号富华大厦A座9层[18]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间为2019年7月22日至2022年12月31日[18] 报告披露媒体与地点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有《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证券交易所网址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16]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烟台开发区贵阳大街11号公司证券投资部[16] 公司人员信息 -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为黄艳,证券事务代表为杨雪梅,联系地址均为烟台开发区贵阳大街11号[15] 报告期与财务数据 - 本报告期为2021年1 - 12月[11] - 2021年营业收入17.80亿元,同比增长14.02%,主要因持续研发投入、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19][22]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减少21.06%,因产品结构变化、研发投入和费用增长及收益减少[21][22] - 2021年末总资产48.91亿元,同比增长38.00%,因营收规模增长和收购无锡华测电子系统有限公司[21][22]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1.0364元,同比减少21.06%,因净利润减少[22] - 2021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3.47%,较2020年增加8.85个百分点[22] - 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5.7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49.77万元[24]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7.66万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5326.32万元[25]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5309.33万元[26]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9亿元,同比增长33.52%[21]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4.85亿元,同比增长18.99%[21]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178,028.66万元,同比增长14.02%;营业利润45,002.43万元,同比减少32.46%;归母净利润46,118.00万元,同比减少21.06%[28] -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41,777.09万元,同比增长82.95%;研发人员905人,占公司总人数43.78%[28] - 2021年公司境外主营业务收入74,404.13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42.12%[82] - 营业收入17.80亿元,同比增长14.02%,主因销售收入增长[87] - 营业成本7.42亿元,同比增长27.72%,因产销规模增长成本费用增加[87] - 销售费用7839.59万元,同比增长69.61%,系销售人员人工成本增加[87] - 研发费用4.18亿元,同比增长82.95%,因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8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9亿元,同比增长33.52%,因销售回款增加[87] - 红外探测器及机芯模组营收8.24亿元,同比增长8.44%;红外热像仪整机营收8.89亿元,同比增长21.18%[88] - 2021年测温产品收入同比减少80.35%,非测温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1.30%[89] - 国外销售收入7.44亿元,同比增长18.41%,因红外热像仪整机产品外销大幅增长[89] - 热成像机芯模组生产量39.42万件,同比增长92.97%;销售量14.91万件,同比增长135.57%[90] - 红外热像仪整机生产量16.25万件,同比增长33.95%;销售量13.13万件,同比增长38.10%[9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56765.53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1.89%[93]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34617.31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31.53%[94] - 2021年销售费用78395908.21元,同比增长69.61%;管理费用118502965.23元,同比增长85.46%;研发费用417770941.27元,同比增长82.95%;财务费用 -2661644.79元,因存款利息收入增加[95]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18793275.96元,同比增长33.52%;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878389467.97元,同比增长91.90%;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13295888.56元,同比增长679.79%[96] - 其他收益50677231.74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1.3%,主要系政府补助;投资收益16347967.66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65%,主要系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及理财产品投资收益[97] - 红外热成像业务中,原材料成本583465031.56元,占总成本78.67%,较上年同期变动 -4.68%;直接人工成本64372694.66元,占比8.68%,变动2.05%;制造费用93826547.41元,占比12.65%,变动2.63%[92] - 红外探测器及机芯模组原材料成本249398939.49元,占总成本33.63%,较上年同期变动1.75%;直接人工成本32492483.40元,占比4.38%,变动1.06%;制造费用64245089.47元,占比8.66%,变动2.82%[92] - 红外热像仪整机原材料成本312271967.70元,占总成本42.1%,较上年同期变动 -6.48%;直接人工成本27199541.80元,占比3.67%,变动0.66%;制造费用26948166.41元,占比3.63%,变动 -0.02%[92] - 其他业务原材料成本21794124.37元,占总成本2.94%,较上年同期变动0.05%;直接人工成本4680669.45元,占比0.63%,变动0.33%;制造费用2633291.53元,占比0.36%,变动 -0.17%[92] - 报告期内原材料成本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直接人工成本及制造费用占比上升,系产品结构变化所致[92] - 2021年营业外收入363.32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99] - 货币资金期末8.13亿元,较上期降34.62%,因购建固定资产和股权投资投入大[99] - 应收账款期末5.29亿元,较上期增64.09%,因销售收入增长[99] - 存货期末12.02亿元,较上期增68.56%,因研发及生产备料增加[99] - 固定资产期末7.77亿元,较上期增62.05%,因新建厂房等[100] - 短期借款期末1.45亿元,较上期增190%,因新增银行短期贷款[100] - 应付账款期末4.51亿元,较上期增97.14%,因未支付货款增加[100] - 未分配利润期末12.32亿元,较上期增45.12%,因公司净利润增加[101] - 2021年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118亿元,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7.3138868702亿元[150] 利润分配预案 - 2021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445,0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2元,现金红利总额4984万元,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例10.81%[5] - 本年度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送红股等其他形式分配,利润分配预案待股东大会审议通过[5] - 公司拟以实施2021年年度分红派息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2元,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4984万元,占2021年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10.81%[150] 研发成果与产能提升 - 公司成功研制世界首款8μm 1920×1080全高清成像机芯模组等多款探测器及机芯模组产品[31] - 公司完成多领域产品线研发和量产,如工业红外热像感知、视觉监控、汽车等领域[32] - 公司完成多款核心光电组件和微波产品的研制、量产或进入工程实施阶段[33] - 2021年公司8英吋MEMS晶圆生产线产能达每月1500片晶圆,各类探测器及整机年产能提升[34] - 公司建立红外开源平台等多个研发平台,为技术和产品领先提供支撑[29] - 公司自主开发MES系统全面上线,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和产品良率[34] -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研制多款探测器和机芯模组,如世界首款8μm 1920×1080全高清成像机芯模组等[54] - 2021年面向多领域推出新产品,如工业红外热像感知市场全系列产品线、视觉监控领域多系列视觉产品等[55] - 报告期内发明专利申请90个,新增获得32个,累计获得133个;实用新型专利等各类知识产权也有相应申请和获得数量[56] - 公司成功研发并量产多面阵、多像元尺寸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等产品,涵盖工业、消费等多领域[73] - 公司生产平台扩充组件年产能,金属和陶瓷封装红外探测器年产能80万只,晶圆级封装年产能260万只[74] - 公司焦平面阵列制造技术平台线宽从0.18μm提升至0.13μm[74] 市场拓展与业务布局 - 公司境内主营业务收入102,249.84万元,同比增长10.79%,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57.88%[35] - 公司成功收购无锡华测电子系统有限公司56.253%的股权,拓展微波领域产品和市场能力[28] - 2021年公司在红外测温应用领域与更多行业头部企业建立合作,产品在多领域全面应用落地[36] - 公司在视觉广域全天候监控领域积极开拓行业应用,已进入项目实施阶段[36] - 公司加快消费电子领域布局,手机热像仪获市场青睐,新一代产品拓展相关市场[36] - 公司持续加大海外市场拓展,目标打造全球工业红外测温第一品牌,构建全球营销网络[37] 内部管理与体系建设 - 公司从人力资源、供应链及信息化等方面加强内部体系建设和管理优化[38] - 公司强化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和质量管理体系落地,推动制造平台自动化和信息化改造[120] - 公司优化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CRM、e - HR等信息系统建设[120]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采购关键物料采取签订年度合同、分批交付模式,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42] - 公司生产采取以销定产方式,辅以市场预测信息,具备全自主开发能力[42] - 公司销售模式分直销和经销,B2B端以直销为主,B2C端以经销为主辅以电商销售[43]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红外探测器芯片自主研发能力并量产的企业之一,填补国内高精度芯片研发等方面空白[46] - 公司掌握非制冷红外成像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及生产工艺,成功研发世界第一款像元间距8μm、面阵规模1920×1080的大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46]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90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43.78%[46] - 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492个,已获批968个[46] - 公司于2017年获批承担“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发任务,已完成验收;2020年获批承担“电子元器件领域工程研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发任务[46]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收入稳步增长,未来将持续研发投入巩固核心竞争力[46] - 公司拥有低噪声、低功耗、高密度数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等8项核心技术[51][52] - 公司生产红外探测器使用低噪声、低功耗、高密度数模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等技术[52] - 公司晶圆级封装系列探测器采用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晶圆级封装技术[52] - 公司在2020年度和2021年度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度被认定为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均为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产品[53] - 公司在人才、技术和研发、产品、平台等方面有竞争优势,拥有905人研发团队,占员工总数43.78%[70] - 公司掌握非制冷红外成像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累计申请专利1492个,获批968个[71][72] - 公司成功研发世界第一款像元间距8μm、面阵规模1920×1080的大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71] - 公司提出行业第一个红外真彩转换算法并建立第一个红外开源平台[72] - 公司承担两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发任务,其中“核高基”项目已完成验收[72]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非制冷红外行业发展,进口替代推进,市场空间扩大,头部企业将扩大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提高[46] - 业内非制冷红外芯片像元尺寸从35μm发展到主流12μm并向更小尺寸发展
睿创微纳(688002)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