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基本信息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3] - 本报告期为2021年1 - 6月,公司名称为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睿创微纳,代码688002[8][10][13] - 对于涉及国家秘密信息及公司商业秘密信息,报告中采用代称、打包或汇总等方式进行脱密处理[4] 利润分配与预案 -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无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3] - 2021年上半年公司不进行分配或转增[75] 资金与担保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3]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3] - 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无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无违规担保情况[142] 报告真实性保证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4] 公司主体与子公司 - 睿创微纳指烟台睿创微纳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集团指公司及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7] - 艾睿光电、苏州睿新等为公司全资子公司,齐新半导体、睿瓷新材料等为公司控股子公司,振华领创、合肥芯谷等为公司参股子公司[7] 财务数据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870,222,866.48元,上年同期693,185,157.26元,同比增长25.54%[1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8,901,315.98元,上年同期308,380,179.19元,同比增长3.41%[13]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7,621,741.78元,上年同期291,761,947.96元,同比增长5.44%[13]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01,505.61元,上年同期87,491,865.77元,同比减少95.08%[13]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182,257,911.24元,上年度末2,928,777,343.37元,同比增长8.65%[13]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3,972,093,400.37元,上年度末3,544,575,592.74元,同比增长12.06%[13] - 2021年1 - 6月基本每股收益0.7166元/股,同比增长3.41%;稀释每股收益0.7112元/股,同比增长2.63%;扣非后基本每股收益0.6913元/股,同比增长5.44%[14] - 2021年1 - 6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33%,同比减少2.08个百分点;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96%,同比减少1.78个百分点[14] - 2021年1 - 6月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4.33%,同比增加4.34个百分点[14]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279,574.20元,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9,645,214.50元,与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3,194,810.97元[16][17]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022.29万元,同比增长25.54%;营业利润35,153.97万元,同比减少0.60%;净利润31,890.13万元,同比增长3.41%[47] - 202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2,471.0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02%[47] - 2021年上半年境内主营业务收入56435.08万元,同比增长19.17%,占比65.39%;境外主营业务收入29870.32万元,同比增长37.83%,占比34.61%[51] - 2021年1 - 6月公司境外主营业务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34.61%[60] - 2021年1 - 6月公司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为964.52万元[62] - 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87022.2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5.54%,营业成本31860.9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75%[64] - 2021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增长179.22%、46.75%、80.02%,财务费用减少87.03%[64]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95.08%,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206.88%,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93.24%[64] - 主营产品红外探测器及机芯模组和红外热成像仪整机收入分别为50330.49万元、34714.93万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幅30.09%、21.00%[64] - 2021年上半年境内主营收入56435.0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17%,境外主营收入29870.3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7.83%[64] - 货币资金期末数为562,647,644.03元,占总资产14.15%,较上年期末下降54.75%,因购买与黄金或外汇挂钩的理财产品所致[6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540,363,232.88元,占总资产13.59%,较上年期末增长1399.30%,因购买与黄金或外汇挂钩的理财产品所致[65] - 应收账款期末数为586,848,416.01元,占总资产14.76%,较上年期末增长82.00%,因赊销收入增加所致[65] - 存货期末数为912,628,884.55元,占总资产22.96%,较上年期末增长27.96%,因原材料及产品备货增加所致[65] - 在建工程期末数为178,110,357.42元,占总资产4.48%,较上年期末增长110.23%,因基建工程增加且未完工所致[65] - 应交税费期末数为39,068,796.44元,占总资产0.98%,较上年期末增长162.81%,因应交增值税和所得税增加所致[66] - 未分配利润期末数为1,105,467,607.83元,占总资产27.81%,较上年期末增长30.23%,因集团净利润增加所致[66] 财务数据变动原因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54%,主要因持续研发投入、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热成像机芯模组和热像仪整机产品产销量增加[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降低95.08%,因二季度收入增速快、销售未及时回款、职工现金支出和备货现金流出增加[15]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是从事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与MEMS传感技术开发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企业,产品包括红外探测器等,应用于多个领域[18] - 采购模式上,关键物料采取签订年度合同、分批交付模式,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19] - 生产模式以销定产,辅以市场预测,具备全自主开发能力,部分产品委托代工厂生产[19] - 销售模式分直销和经销,B2B端以直销为主,通过公开招投标或产品择优比选销售[20] - 公司特种装备销售配合整机和系统厂商竞标,中标后供货[21] - 公司B2C端销售以经销为主,辅以电商销售[21] - 公司根据经销商商誉等择优选取国内外经销商[21] - 公司在国内外主流电商平台开展电商渠道[21] 市场规模 - 2023年全球防务红外市场规模预计达107.95亿美元[21] - 中国特种装备类红外市场总容量超300亿元[21] - 2023年全球民用红外市场规模预计达74.65亿美元[21] - 2024年全球非制冷民用红外市场规模预计达44.24亿美元[21] 行业壁垒 - 红外热像仪研制涉及多学科,面临技术、人才、资质壁垒[21][22] - 民用部分行业和特种装备类红外产品生产销售需资质认证[22] 公司技术实力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红外探测器芯片自主研发及量产能力的企业,掌握非制冷红外成像全产业链核心技术[23] - 报告期内,公司研制出全高清成像机芯模组并完成工程验证,研发出第二款10μm系列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并完成研发测试,持续优化12μm全系列晶圆级封装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及热成像机芯模组[2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746人,占总人数的47.70%,获授权286项国内外专利及39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23] - 公司于2017年承担“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已完成验收;2020年承担“电子元器件领域工程研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3] - 公司拥有8项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其中7项处于量产阶段,1项处于小批量阶段[29] - 公司研制出全高清成像机芯模组和10μm系列第二款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分别完成工程验证和研发测试[30] - 公司完成多款工业精确测温手持产品、工业在线测温产品、工业在线监测软件的研发、量产与销售[31] - 公司在视觉感知与探测、汽车、户外等领域推出多款新产品,满足不同应用需求[31] - 公司15μm 640×512长波二类超晶格制冷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设计验证测试有序推进,中波制冷红外机芯完成全系列国产化改造[31] - 公司完成人眼安全铒玻璃激光器等核心光电组件、Ku系列化微波T/R组件等微波产品及联动系统的研制[31] -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专利120个,新增获得77个,累计获得421个[32] - 公司本期费用化研发投入1.25亿元,研发投入合计1.25亿元,较上期增加80.02%[3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33%,较上期增加4.34个百分点[33] - 研发投入增加主要因巩固核心竞争力,加大投入致人工成本和设备折旧增加[34] - 公司拥有研发人员74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47.70%,较上期497人有所增加,占比从48.73%略有下降[40][42][47] - 公司已获授权共计286项国内外专利以及39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43] - 公司成功研发世界第一款像元间距8μm、面阵规模1920×1080的大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43] - 公司搭建基于非制冷红外热图的AI检测算法开发平台,实现1500℃红外测温技术开发[48] - 公司开展微波毫米波组件及分机系列产品研发,预算2000万元[39]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7,472.68万元,平均薪酬10.78万元,较上期有所增加[40] - 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42.89%,20 - 30岁人员占比59.12%[41] -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增国内授权专利77项,国外授权专利5项,新增软件著作权18项[5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国内授权专利421项,国外授权专利10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39项,软件著作权96项[53] 研发项目进展 - 高端制冷热成像探测器系列产品预计总投资6805万元,本期投入407.25万元,累计投入4789.19万元,处于正样阶段[36] - 安消防热成像系列产品预计总投资1253万元,本期投入280.72万元,累计投入1259.21万元,已结题[36] - 国产化非制冷红外机芯组件研发预计总投资2560万元,本期投入1023万元,累计投入2686.18万元,已结题[36] - 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消费整机研发预计总投资2160.3万元,本期投入1459.49万元,累计投入2345.35万元,已结题[37] - 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执法整机研发预计总投资6018万元,本期投入2364.33万元,累计投入4128.16万元,已结题[37] - 高灵敏度非制冷红外焦平面芯片及探测器研发预计总投资5514.21万元,本期投入1056.38万元,累计投入1180.9万元,处于初样阶段[37] - 激光器、测距模组及整机系列产品研发预计总投资3336.2万元,本期投入1000.49万元,累计投入2055.47万元,处于正样阶段[38] - AI国产化高性能热成像机芯及组件系列产品研制预计总投资587万元,本期投入72.35万元,累计投入416.28万元,处于DVT正样阶段[38] - 卫星宽带通信Ku/Ka相控阵TR组件和天线预计总投资1100万元,本期投入341.14万元,累计投入614.6万元,处于正样阶段[38] - 下一代非制冷红外芯片及探测器成像系列产品研制预计总投资9186万元,本期投入3036.48万元,累计投入6590.45万元,处于正样阶段[38] 产能情况 - 金属封装和陶瓷封装红外探测器年产能达到80万只,晶圆级封装红外探测器年产能达到260万只[46] - 8英吋MEMS晶圆生产线产能达每月1500片晶圆[49] - 金属封装和陶瓷封装红外探测器年产能80万只,晶圆级封装红外探测器年产能260万只[49] - 晶圆级热成像模组年产能150万只,红外热像仪整机产品年产能提升到60万只[49] 公司业务成果 - 研制出全高清成像机芯模组,完成工程验证;成功研发10μm系列第二款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完成研发测试[49] - 完成覆盖入门级到专业级多款工业精确测温手持产品研发、量产与销售,研制全系列单/双光工业在线测温产品[49] - 15μm 640×512长波二类超晶格制冷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设计验证测试有序推进[49] - 中波制冷红外机芯产品化进展顺利,率先完成全系列100%国产化改造[49] - 完成人眼安全铒玻璃激光器系列产品和人眼安全激光测距机系列产品研制并量产[49] - 完成Ku系列化微波T/R组件等组件及分机、微波安防雷达整机的研制[49] 子公司经营情况 - 合肥英睿上半年营收13,654.61,净利润 -681.21[71] - 苏州睿新上半年营收2,432.30,净利润1,322.41[71] - 无锡英菲上半年营收26,075.97,净利润 -725.4
睿创微纳(688002) - 2021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