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855,215,463.45元,同比下降2.07%[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6,714,860.82元,同比增长68.86%[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7,486,446.14元,同比增长118.90%[23] - 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股,同比增长66.67%[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39%,同比增加2.24个百分点[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71.49万元,同比增长68.86%[50]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1%至8.55亿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8.73亿元)[180] -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15.2%至1.06亿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4929万元)[18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8%至6.161亿元(2023年半年度)对比5.767亿元(2022年半年度)[184] - 净利润大幅增长45.5%至1.17亿元(2023年半年度)对比8041万元(2022年半年度)[184] - 综合收益总额为106,714,860.82元[194] - 综合收益总额为63,196,422.71元[1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360.02百万元同比下降10.06% 得益于成本管控与精细化营销[63] - 财务费用4.17百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1.54% 主要因佰骏医疗并表终止减少利息支出[63] - 研发费用36.81百万元同比增长12.84% 反映公司增加研发投入[63]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0.1%至3.6亿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4亿元)[180]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1.5%至416.8万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2258.5万元)[180] - 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27.2%至528.8万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161.6万元)[180] - 营业成本上升33.0%至1.732亿元(2023年半年度)对比1.302亿元(2022年半年度)[184] - 销售费用下降14.3%至2.722亿元(2023年半年度)对比3.175亿元(2022年半年度)[184] - 研发费用增长15.5%至2856万元(2023年半年度)对比2474万元(2022年半年度)[184] - 所得税费用增长19.8%至1015万元(2023年半年度)对比847万元(2022年半年度)[18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医药工业收入同比增长14.84%[25] - 医药制造主业收入76,714.90万元,同比增长14.84%[50] - 强力枇杷膏等5款战略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50%[53]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等3款仿制药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70%[53] - 藤黄健骨片以20.46元/盒(36片)和47.52元/盒(60片)价格中标全国集采[54] - 依折麦布片以17.36元/盒(15片)和33.85元/盒(30片)价格中标第七批集采[54] - 头孢克肟片以4.36元/盒(12片)价格中标集采[54] - 蒙脱石散(3g15袋)集采价格为4.46元[55] - 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28片)广东联盟集采价格为9.52元,成渝联盟及江苏价格为8.38元[55]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50mg/12.5mg28片)集采价格为24.64元[55] - 血塞通分散片(50mg48片)集采价格为24.26元[55] - 血塞通片(100mg*36片)集采价格为46.68元[55] - 滕王阁药业半年度销售收入首次超1亿元,净利润超2700万元[59] - 湘雅制药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15%[59] - 玄七健骨片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近1000万元,覆盖450多家公立医疗机构[60] - 小儿荆杏止咳颗粒新增覆盖142家公立医疗机构,累计覆盖超1000家[60] - 公司研发的诺丽通颗粒完成中药1.1类新药上市申报并进入审评阶段[46] - 非布司他原料药获得国家药监局上市批准通知书[46] 各地区表现 - 2023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12496亿元同比下降2.90%[30] - 2023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1794.5亿元同比下降17.10%[30] - 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中成药市场份额接近30%,2021年终端销售规模超1000亿元,2022年上半年同比增长6.24%[38] - 全身用抗细菌药2021年终端销售规模超1200亿元,同比增长2.55%[39] - 儿科用药2022年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96亿元,实体药店终端销售64.59亿元(同比增长15.07%),合计规模超160亿元(同比增长11%)[40] - 妇科中成药2021年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销售规模超190亿元[41] - 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中成药2021年医疗机构销售规模达266.97亿元[41] - 呼吸系统中成药2019年实体药店终端销售规模超300亿元,公立医疗机构终端超400亿元;2021年三大终端六大市场呼吸系统化药合计规模超500亿元[42] - 2023年上半年医药制造营业收入212496亿元同比减少2.90%,利润总额1794.50亿元同比减少17.10%[43]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17.92亿元在中药行业74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40位,净利润2.86亿元排名第27位[37] - 2023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37亿元在中药行业排名第41位,净利润0.64亿元排名第35位[3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营业收入855.22百万元同比下降2.07% 主要因恒兴医药及佰骏医疗不再并表[63] - 医药工业收入同比增长14.84% 部分抵消并表范围变化影响[63] - 2023年上半年中药材价格整体呈上涨趋势,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对公司成本造成不利影响[82] - 公司承诺2023年12月31日前偿还关联方拆借款本息[13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192.87百万元同比下降51.75% 因固定资产购置及税费支付增加[65][66] - 应收账款251.39百万元同比上升41.63% 主要受制药工业收入增长驱动[65][66] - 合同负债23.08百万元同比下降73.61% 因上期预收款在本期确认收入[66]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68.54百万元同比激增232.68% 因长期借款到期日临近[66] - 总资产3,041,221,932.38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07%[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395,986,764.12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42%[25] - 货币资金从2022年底的3.997亿元下降至2023年6月的1.929亿元,降幅达51.8%[172]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2年底的4031万元减少至2036万元,下降49.5%[172] - 应收账款从1.775亿元增至2.514亿元,增长41.6%[172] - 存货从3.034亿元增至3.67亿元,增长20.9%[172] - 固定资产从6.502亿元增至8.176亿元,增长25.7%[172] - 短期借款从2.102亿元增至2.26亿元,增长7.5%[173] - 应付票据从8008万元增至1.363亿元,增长70.3%[173] - 合同负债从8745万元降至2308万元,下降73.6%[173]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341亿元降至9072万元,下降61.2%[176]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从4.949亿元增至5.946亿元,增长20.1%[176] - 总资产增长3.8%至25.97亿元人民币(期初25.01亿元)[177][178] - 短期借款增长5.7%至2.22亿元人民币(期初2.1亿元)[177] - 应付票据增长70.3%至1.36亿元人民币(期初8008万元)[177]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57.5%至1860.9万元人民币(期初4376.2万元)[17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390,129,348.50元[194] - 未分配利润为704,650,700.05元[194] - 少数股东权益为117,819,584.09元[194]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1,303,643,928.71元增长至期末1,526,801,730.59元,增幅17.1%[195][19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期初1,196,044,862.87元增至期末1,395,986,764.12元,增幅16.7%[195][196]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546,159,081.12元增至期末696,848,269.67元,增幅27.6%[195][196] - 资本公积从期初131,932,317.18元增至期末179,716,922.18元,增幅36.2%[195][196] - 实收资本从429,429,720元增至440,451,120元,增幅2.6%[195][196] - 少数股东权益从期初107,599,065.84元增至期末130,814,966.47元,增幅21.6%[195][196] - 盈余公积保持88,598,614.11元不变[195][196] - 其他综合收益保持-74,869.54元不变[195][196] 现金流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860,680.92元,同比下降172.68%[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5486万元(2023年半年度)对比正7548万元(2022年半年度)[18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9134万元(2023年半年度)对比-2.588亿元(2022年半年度)[18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57.0%至1.649亿元(2023年半年度)对比3.621亿元(2022年半年度)[18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718,331.03元,同比恶化20.5%[19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8,146,190.91元,去年同期为56,752,899.02元[19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2,782,429.14元,较期初下降71.2%[191]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219,100,000元,同比下降45.2%[191]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210,000,000元,同比下降30%[191]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120,314,139.30元,同比增加59.6%[19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11,467,849.45元[27] - 投资收益显著增长至2178万元(2023年半年度)对比122万元(2022年半年度)[184] 关联交易和资金往来 - 关联方湖南珂信对方盛天鸿存在未结清拆借款286.92万元[7] - 湖南珂信承诺于2023年12月31日前偿还方盛天鸿拆借款本息[7] - 公司确认不存在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除上述拆借款外)[7] - 关联方湖南珂信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期末余额286.92万元[131] - 资金占用余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0.21%[132]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日常关联交易总额为293.74万元[139] - 与融成药业原料药合作开发项目金额为268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23.08%[139] - 关联方碧盛环保房屋租赁金额11.02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59%[139] - 关联方恒兴医药两笔交易合计金额8.24万元(租赁7.39万元+技术服务0.85万元)[139][141] - 提前终止与葆华环保房屋租赁合同,原合同金额0.62万元[139][143] - 购买夕乐苑闲置办公家具金额5.86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92%[139] - 湖南珂信转让方盛天鸿13.77%股权,交易价格1,075万元[142] - 公司子公司方盛天鸿与湖南珂信签订协议,约定清偿欠款本金286.92万元及占用费[90] 投资和资产交易 - 公司于2023年3月完成受让方盛天鸿控股权[7] - 河南硕港向海南博大增资933.33万元,增资后公司持股比例降至30%[85] - 公司认缴出资2,850万元与杭州觅鹏设立子公司方盛融泰,持股比例95%[86] - 药品上市许可转让总价款由400万元减少至380万元,最后一期款项变更为60万元[86] - 公司以165万元受让杭州觅鹏持有的融成药业22%股权(对应实缴出资165万元)[86] - 技术转让交易额共计1,119万元,涉及2个药品和1个原料药生产技术[86]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方盛融泰受让4个药品及原料药生产技术,技术转让合同金额共计2128.4万元[87] - 锐舟药业受让方泰一号至五号96家合伙人财产份额共计2639万元[88] - 公司全资子公司方盛绿合竞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成交价1329万元[89] - 受让"FSRH-HT-2023-003"外用药品生产技术金额851万元[74] - 转让"妇科调经片"药品生产技术金额74.20万元[78] - 转让"六味地黄胶囊"药品生产技术金额59.36万元[78] - 铜官园区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额约为2.10亿元[71] - 铜官园区项目二期工程总投资额约1.50亿元[71] - 铜官园区项目三期工程总投资额约1.45亿元[71] - 方盛康华国际工业园一期项目总投资额约为3亿元[71] - 国际工业园二期项目总投资额约2亿元[73] - 铜官基地建设项目本报告期投入金额1,697.68万元累计实际投入金额5,996.45万元[72] - 方盛康华基地项目本报告期投入金额8,648.55万元累计实际投入金额6,732.69万元[72] - 受限资产总额234.38百万元 包括质押的佰骏医疗股权50.61百万元[68] 股权激励和股份变化 - 回购注销296,000股限制性股票,于2023年2月8日完成[86] - 向24名激励对象授予114.50万股限制性股票,于2023年2月27日完成登记[86] - 公司回购注销离职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25.34万股,回购价格2.65元/股,回购金额67.151万元[89] - 公司回购注销绩效未达标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29.81万股,回购价格2.65元/股,回购金额78.9965万元[89] - 公司总计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55.15万股,回购总金额146.1475万元[89] - 公司为195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460.84万股限制性股票[89] - 2022年激励计划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登记数量114.5万股[98] - 有限售条件股份增加849,000股至11,021,400股,占总股本比例从2.31%升至2.50%[150]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数量保持429,429,720股,占总股本比例从97.69%降至97.50%[150] - 股份总数增加849,000股至440,451,120股[150] - 回购注销2022年激励计划限制性股票296,000股[151] - 授予24名激励对象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1,145,000股,授予价格2.91元/股[152]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限售股数增加849,000股至11,021,400股[154] - 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5,462户[155] - 第一大股东张庆华持股156,019,500股,占比35.42%,其中质押104,335,200股[157]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增持15,492,631股,总持股15,492,631股,占比3.52%[157] - 张庆华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56,019,500股,占比未披露但为最大个人股东[158] - 中国工商银行-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5,492,631股[158] - 共生投资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4,434,875股,且为张庆华控股子公司[158] - 科威特政府投资局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9,599,980股[158] - 方传龙持有有限售条件股权激励股份50万股(单位:万股)[159] - 何仕持有有限售条件股权激励股份
方盛制药(603998)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