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至正股份(603991) - 2018 Q4 - 年度财报
至正股份至正股份(SH:603991)2019-03-05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569.78百万元,同比增长33.30%[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01百万元,同比增长0.13%[22] - 扣非净利润3735.67万元,同比增长18.58%[48] - 营业收入56978万元,同比增长33.30%[48][50] - 净利润3800.5万元,同比增长0.13%[48] - 公司营业收入为56,977.76万元,同比增长33.30%[53] - 2018年公司实现净利润38,005,018.95元[5]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79.41百万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8]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79百万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2.64%,与收入增长基本一致[53] - 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36.43%至3.9996亿元,占总成本比例从88.71%升至91.34%[59] - 人工成本同比下降10.01%至1472.69万元,主要因生产效率提高[59] - 制造费用同比增长10.84%至2320.21万元,因销量增加[59] - 销售费用同比激增59.45%至2517.07万元,主因运输费增长[61] - 财务费用暴涨239.4%至1112.82万元,因短期借款增109.24%及贴现额增583.51%[61][62] - 研发费用投入2197.21万元,同比增长13.06%[46][50] - 研发经费投入2197.21万元,同比增长7.52%[78] - 研发投入总额2197.69万元占营收3.86%,研发人员占比19.07%[6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光通信线缆、光缆用特种环保聚烯烃高分子材料销量同比增长38.68%[24] - 电网系统电力电缆用特种绝缘高分子材料销量同比增长43.43%[24] - 光通信线缆材料收入同比增长29.10%[45] - 电气装备线用材料收入同比增长19.67%[45] - 电力电缆用绝缘材料收入同比增长43.91%[45] - 光通信线缆材料产品营业收入2.23亿元,毛利率26.55%,同比增长29.10%[55] - 电气装备线材料产品营业收入9,970.96万元,毛利率35.78%,同比增长19.67%[55] - 电网系统电缆材料营业收入2.46亿元,毛利率14.80%,同比增长43.91%[55] - 光通信线缆材料生产量28,605.04吨,同比增长44.43%[57]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营业收入569,324,860.31元,毛利率23.09%[91] - 5G光缆用低烟无卤阻燃材料实现小批量销售[78] - 10kV及以下一步法硅烷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实现规模化销售[79] - 电力电缆用B1级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实现批量销售[79] - 核电站1E级电缆用材料通过第三方认证[79]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区营业收入3.69亿元,同比增长93.31%[5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受益于国家政策推动5G网络建设,光通信线缆材料市场前景广阔[72] - 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政策将极大提升电线电缆高分子材料市场需求[73] - 5G发展政策将推动光电线缆高分子材料市场需求增长[37] - 公司计划2019年通过CNAS认可申请[102] - 公司计划推进横向并购整合行业优质资源丰富产品线[101][103] - 拟收购网讯新材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140] 现金流和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77百万元,同比下降15,876.41%[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至-7476.52万元,同比降15876.41%[64] - 总资产817.41百万元,同比增长30.20%[23] - 总资产81741.49万元,同比增长30.20%[48] - 净资产49187.07万元,同比增长6.62%[48]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5.03%至3.2904亿元,占总资产40.25%[66] - 货币资金减少10.9%至6039.53万元,主因预付原材料款增加[66] - 预付款项同比大幅增长353.18%至84,744,813.06元,主要因预付原材料款增加[67] - 存货同比增长123.03%至68,888,425.79元,主要因产销量增加[67] - 固定资产同比增长936.03%至223,768,811.91元,主要因新厂房验收及在建工程转固[67] - 在建工程同比下降92.29%至12,759,696.50元,主要因新厂房验收及在建工程转固[67]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109.24%至225,000,000.00元,主要因产量增加导致流动资金需求上升[67]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同比增长40.60%至55,092,461.87元,主要因产量增加导致原材料需求上升[68] - 其他应付款同比增长169.97%至10,668,994.56元,主要因销量增加导致预提运输费上升[68] - 货币资金中6,700,000.元受限,原因为承兑汇票保证金[69]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本期金额为3.29亿元人民币,上期金额为2.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0%[134]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本期金额为5509.25万元人民币,上期金额为3918.4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6%[13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为267,254,646.41元[107] 研发和技术创新 - 采用辐照交联和硅烷交联技术提升材料性能[12] - 申请发明专利80项,已获授权33项[40] - 检测中心拥有试验设备180余套[40] - 技术中心实验室完成建设约2000平方米,新增13台试验仪器和8台套辅助设备[78] - 申请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共有33项发明专利处于有权状态[80] - 发表学术论文3篇,参与行业标准制定2项[80] - 检测中心CNAS认可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79] - 院士专家工作站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团队提供技术支持[79] - 公司拥有多项知识产权和核心非专利技术包括核心配方和制造工艺[104] - 公司通过ISO9001-2015质量体系认证制定了严格质量控制标准[107] 生产和供应链 - 主要原材料包括EVA树脂、PE树脂和POE聚烯烃弹性体[12] - 产量较去年上涨39.40%[45] - 销售量同比增长39.16%[53]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38.32%达2.1833亿元,供应商采购额占比48.33%达1.9894亿元[60] - 莘庄工业园区元江路厂区设计产能29,440吨/年,产能利用率66.13%[86] - 莘庄工业园区北横沙河路厂区设计产能61,120吨/年,产能利用率71.88%[86] - 2017年在建生产线21,600吨/年于2018年正式投产[87] - EVA树脂采购量7,642.31吨,价格上涨导致营业成本略有增长[88] - E类共聚物采购量1,879.38吨,价格上涨导致营业成本略有增长[88] - PE树脂采购量18,688.89吨,价格下降导致营业成本略有下降[88] - POE聚烯烃弹性体采购量1,853.18吨,价格上涨导致营业成本略有增长[88] - 阻燃剂采购量16,926.22吨,价格上涨导致营业成本略有增长[88] - 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包括EVA树脂、E类共聚物、PE树脂、POE聚烯烃弹性体等石油化工产品[105] 股利分配和股东回报 - 公司拟以总股本74,534,998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1.60元(含税)[5] - 2018年已分配利润11,254,001.70元[5] - 期初未分配利润125,240,181.18元[5] - 2018年末累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151,991,198.43元[5] - 2018年现金分红总额为11,925,599.68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1.38%[114] - 2017年现金分红总额为7,453,499.80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19.64%[114] - 2018年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1.60元(含税)[114] - 2017年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1.00元(含税)[114] - 2016年未进行现金分红[114] - 公司总股本基数为74,534,998股[112] 公司治理和承诺 - 至正集团承诺股份限售期为2017年3月8日至2020年3月7日[116] - 纳华公司等机构承诺股份限售期为2017年3月8日至2018年3月7日[116] - 公司承诺避免与股份公司及其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构成直接或间接竞争的业务或活动[117] - 公司承诺将竞争性新业务机会优先提供给股份公司或其控股企业[117] - 股份公司有权收购公司从事的竞争性业务中的股权、资产及其他权益[117] - 公司转让竞争性资产或业务时向股份公司提供优先受让权[117] - 公司承诺赔偿股份公司因违反承诺而遭受的一切实际损失、损害和开支[117] - 侯海良及其家庭成员承诺避免从事与股份公司竞争的业务或活动[118] - 侯海良承诺将竞争性新业务机会优先提供给股份公司或其控股企业[118] - 至正集团在关联交易事项中回避投票表决[120] - 至正集团承诺尽可能避免与发行人发生关联交易[120] - 关联交易发生时严格遵守公平、合理、通常的商业准则进行[120] - 纳华公司锁定期满后每年减持不超过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121] - 至正集团锁定期满后第一年减持数量不超过上市时其所持公司股份数量的5%[121] - 至正集团锁定期满后第二年减持数量不超过其减持时所持公司股份数量的5%[121] - 纳华公司锁定期满后第一年减持数量不超过上市时其所持公司股份数量的25%[123] - 纳华公司锁定期满后第二年减持数量不超过其减持时所持公司股份数量的25%[123] - 违反承诺时需在获得收入后5日内将收入支付给公司指定账户[123][124] - 违反承诺将自动延长持有全部股份的锁定期3个月[123][124] - 股价稳定措施实施后若股价仍低于每股净资产 控股股东需在10个交易日内提出增持方案[124] - 增持方案获批后需在3个交易日内通知公司并披露计划[124] - 增持计划披露后3个交易日内开始实施[124] - 控股股东至正企业单次增持资金上限为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金额的20%[125] - 控股股东至正企业单年度增持资金上限为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金额的50%[125] - 若招股书虚假陈述 公司承诺30天内回购全部新股[125] - 控股股东承诺在证监会认定违法事实后30天内赔偿投资者损失[126] - 个人承诺人侯海良违反承诺将停止领取薪酬直至赔偿完毕[126] - 董事及高管单次增持资金上限为上一年度税后薪酬的20%[127] - 董事及高管单年度增持资金上限为上一年度税后薪酬的50%[127] - 董事及高管增持价格不超过最近一期每股净资产[127] - 所有承诺人违反承诺均需公开说明原因并道歉[125][126][127] - 新聘任董事及高管需履行上市时已作出的相同承诺[127]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有虚假记载将回购全部新股 回购价格取发行价与违法事实认定前30日股价均值的孰高值[129] - 公司承诺若因虚假陈述致投资者损失将在证监会认定后30天内依法赔偿[129] - 保荐机构承诺因文件虚假记载将先行赔偿投资者损失[129] - 发行人律师承诺因未勤勉尽责导致文件虚假将承担民事赔偿责任[130] - 会计师事务所承诺因文件虚假记载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130] - 控股股东承诺不干预公司经营且不侵占公司利益 违反将接受监管处罚[130]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职务消费约束 不动用公司资产从事无关投资[130] - 公司股权激励行权条件将与填补回报措施执行情况挂钩[132] - 控股股东承诺承担公司员工社保公积金补缴责任及相关罚款[132]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股东总数报告期末为8,485户,年度报告披露前上一月末为8,230户[154] - 第一大股东上海至正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3,456,080股,占比44.89%,其中质押30,000,000股[156] - 上海纳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6,543,920股,占比8.78%[156] - 安徽安益大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6,009,624股,占比8.06%,报告期内减持1,490,600股[156] - 上海泰豪兴铁创业投资中心持股3,235,858股,占比4.34%,报告期内减持931,600股[156] - 成都泰豪银科创业投资中心持股2,221,100股,占比2.98%,报告期内减持279,500股[156] - 自然人股东叶龙华持股2,000,000股,占比2.68%[156] - 安徽国元创投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666,716股,占比2.24%[156] - 报告期内解除限售股总数22,378,918股,涉及5家机构股东[152][153] - 上海至正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33,456,080股,限售期至2020年3月8日[159] - 上海纳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6,543,920股,占比100%为人民币普通股[157] - 安徽安益大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6,009,624股,占比100%为人民币普通股[157] - 上海泰豪兴铁创业投资中心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235,858股,占比100%为人民币普通股[157] - 成都泰豪银科创业投资中心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221,100股,占比100%为人民币普通股[157] - 叶龙华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2,000,000股,占比100%为人民币普通股[157] - 安徽国元创投有限责任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666,716股,占比100%为人民币普通股[157] - 翁文彪持有至正集团16.25%股权及纳华公司100%股权,存在关联关系[157] - 泰豪银科与泰豪兴铁均为泰豪集团有限公司控制企业,存在一致行动关系[157]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侯海良,未取得其他国家居留权[162]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 董事长侯海良持股27,349,9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36.44万元[166] - 副董事长翁文彪持股11,980,9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36.44万元[166] - 董事兼董事会秘书章玮琴持股334,6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34.27万元[166] - 董事兼财务总监迪玲芳持股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34.73万元[166] - 独立董事戚爱华、陆顺平、张爱民年度税前报酬均为6万元[166] - 监事沈丹英年度税前报酬9.67万元[166] - 职工监事张香莲年度税前报酬10.48万元[166] - 总裁李现春年度税前报酬30.44万元[166] - 副总裁项健年度税前报酬30.44万元,副总裁宋静34.88万元,总工程师宋刚38.62万元[166] - 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总数39,665,4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348.47万元[166]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年度报酬合计为税前348.47万元人民币[173] 员工构成 - 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388人,主要子公司无在职员工[175] - 员工专业构成中生产人员229人占比59.0%[175] - 技术人员74人占员工总数19.1%[175] - 销售人员21人占员工总数5.4%[175] - 行政人员57人占员工总数14.7%[175] - 财务人员7人占员工总数1.8%[175] - 教育程度中高中及以下学历281人占比72.4%[175] - 硕士及以上学历21人占比5.4%[175] - 本科学历41人占比10.6%[175] 审计和内部控制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 - 研发费用重分类导致管理费用减少2197.21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2.8%[134] - 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酬为30万元人民币,审计年限为10年[137] - 内部控制审计会计师事务所报酬为10万元人民币[137] - 财务顾问报酬为700万元人民币[137] - 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87] - 应收账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