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53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2%[20]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366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2%[56][61]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7.3%至1.5337亿元(2022年同期:1.4291亿元)[15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5778.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6.6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6139.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1.80%[20] - 公司利润总额为-4952.5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1.52%[56][61][6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778.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86.69%[56][62] - 净利润由盈转亏,净亏损5631万元(2022年同期:盈利2145万元)[15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5779万元(2022年同期:盈利2016万元)[159] - 基本每股收益为负0.25元/股,同比下降347.48%[21] - 基本每股收益-0.25元/股(2022年同期:0.10元/股)[16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负4.35%,同比下降6.17个百分点[21]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826.11万元[180]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211.96万元[182]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17.4%至18,261,050.25元(2022年同期:22,119,644.41元)[163] - 母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1%至24,977,670.35元(2022年同期:25,768,040.91元)[16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3869.84万元,同比增长46.60%,主要因医疗信息化业务拓展[61][62] - 管理费用9440.15万元,同比增长240.45%,主要因光伏业务1400名员工到岗[61][62] - 研发费用2169.07万元,同比下降9.86%,主要因委外研发费用减少[61][62] - 营业总成本大幅增长68.9%至2.0449亿元(2022年同期:1.2109亿元)[158] - 管理费用激增240.4%至9440万元(2022年同期:2773万元)[158]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上升30.3%至4,748,334.93元(2022年同期:3,643,712.87元)[163]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增长2.1%,从4904.49万元增至5009.64万元[169] 医疗信息化业务表现 - 医疗信息化板块收入增长因下游医院医疗信息化建设需求增加[22] - 公司业务涉及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和临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CIS)[10] - 公司业务涵盖重症监护病房(ICU)相关医疗设备与信息化解决方案[10] - 公司终端用户覆盖全国32个省份超过2100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甲等医院超过800家[39] - 公司产品在全国32个省份的超过2,100家医疗机构得到应用[50] -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三甲医院用户超过800家[50] - 公司拥有18年医疗临床信息化领域发展经验[48] - 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32个省份的营销网络[53] - 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城市设置服务中心[53] - 公司通过了CMMI5认证[53] - 公司研发了广谱医疗设备采集平台、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和医疗音视频集成平台[52] - 公司采用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47] - 公司非医疗机构代表客户包括卫宁健康、创业软件、和仁科技等7家企业[51] - 中标广东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系统项目,金额1595.3万元(含税)[58] - 中标绵阳市安州区人民医院智慧医疗项目,金额2131.5万元[59] - 公司医疗信息化业务收入确认存在季节性特征合同签订主要集中在下半年验收和付款主要在第四季度[77] - 医疗信息化IT支出预计2025年达845.7亿元[28] 新能源光伏业务表现 - 总体业绩亏损因光伏新业务前期投入较大[22] - 新能源光伏业务处于设备调试及产能爬坡阶段[23] - 公司光伏电池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8.62亿元建设年产9GW高效单晶电池智能工厂[41] - 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光伏电池项目约有4GW产线正式投产产品平均效率超过25.2%平均良率超过91%[42] - 新能源光伏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8.62亿元,建设年产9GW高效单晶电池智能工厂[56][60] - 生产运营管理人员约1400人已到岗,首片电池片已出片下线[56][60] - 公司总体业绩亏损,主要因光伏新业务前期投入较大,尽管医疗业务仍盈利[64][65] - 光伏项目计划总投资18.62亿元,报告期末已到岗1400人并进入试生产阶段[65] - 公司全资子公司绵阳炘皓新能源科技建设年产9GW高效单晶电池智能工厂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8.62亿元[72] - 截至报告期末绵阳炘皓新能源科技生产设备已全部移入员工约1400人到岗首片电池片已出片下线[72] - 报告期内该光伏项目累计实际投入约10.2亿元资金主要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及金融机构借款[72] - 公司子公司炘皓新能源为光伏电池片生产工厂,报告期内处于建设及设备安装调试阶段[99] - 炘皓新能源工厂规划生产规模较大,已获得绵阳市生态环境局环评批复(绵环审批【2023】101号)[99] - 公司2023年切入高效太阳能电池智能制造行业进行跨界经营[84] - 公司原有主营业务为医疗信息化业务与新能源光伏领域营运模式差异较大[84] - 跨界经营存在资金筹备、人才储备、项目建设等风险[84] - 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230GW同比增长35.3%国内新增装机87.41GW同比增长59.3%[34] - 预计2023-2025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将达到301-359GW[34] - 公司光伏项目建设周期较长若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可能对项目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82] 医疗服务业务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玛丽医院总资产8626.90万元净资产6454.92万元[40] - 2023年上半年玛丽医院实现营业收入2565.30万元净利润579.11万元[40] - 2023年上半年玛丽医院共计完成631例取卵周期和469例移植周期[40] - 海口玛丽医院期末总资产86,268,983.24元净资产64,549,239.25元营业收入25,652,959.37元净利润5,791,087.52元[74] - 全国经批准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共计543家(数据截止至2022年6月)[33] - 中国不孕不育率为12%-18%[3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1647亿元人民币[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113.2844百万元[23] - 新能源光伏业务建设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主要因建设试产期投资较大、人员费用及原料采购支出增加[6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主要因闲置资金购买现金理财产品及光伏固定资产投资增加[6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变动主要因光伏业务债权融资增加[6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2.6%至155,898,087.95元(2022年同期:159,995,249.81元)[165]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同比激增137.8%至101,180,303.77元(2022年同期:42,545,523.65元)[16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3,180,972.08元恶化至-116,465,392.74元[16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激增396.2%至1,550,826,687.94元(2022年同期:312,621,693.22元)[16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大幅增长1426.5%至1,060,925,600.00元(2022年同期:69,500,000.00元)[16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74,777,252.30元(期初余额:881,959,636.81元)[16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3.9%,从1566.67万元降至1035.82万元[16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恶化,从净流入13337.83万元转为净流出63494.97万元[16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805.6%,从310.01万元增至2807.65万元[16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2542.87万元,较期初76925.56万元减少44.7%[170] - 投资支付现金大幅增加344.7%,从27800万元增至123672.14万元[169]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增长2497.3%,从175.45万元增至4556.63万元[169]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31.584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93.72%[20] - 总资产增加1,528.0272百万元,同比增长93.72%[23] - 总资产从1,630,417,953.78元增长至3,158,445,125.81元,增幅93.7%[151][15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981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4.26%[20] - 存货较上年期末大幅增长142.71%至7875.22万元,主要因光伏业务原材料及试产库存商品增加[66][68] - 在建工程新增10.02亿元(上年为0),全部为光伏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投入[66][68] - 短期借款较上年期末增长202.58%至4.67亿元,因公司支出增加及重大项目投资安排[66][69] - 应付账款激增979.99%至3.42亿元,主要因光伏设备采购应付款项增加[66][69] - 长期借款新增1.05亿元(上年为0),用于支持重大项目投资[66][69] - 公司货币资金为8.6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8.83亿元下降1.8%[15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大幅增至3.57亿元,较期初0.88亿元增长305.2%[150] - 应收账款为2.34亿元,较期初2.27亿元增长3.0%[150] - 预付款项增至0.39亿元,较期初0.09亿元增长355.4%[150] - 存货增至0.79亿元,较期初0.32亿元增长142.6%[150] - 在建工程显著增加至10.02亿元[150] - 流动资产总额增至16.43亿元,较期初12.64亿元增长30.0%[150] - 开发支出从49,262,808.12元增加至62,503,564.88元,增长26.9%[151] - 短期借款从154,248,055.57元增至466,729,163.88元,增幅202.6%[151] - 应付票据从0元新增486,109,113.00元[151] - 长期股权投资从256,664,445.74元增至498,541,029.31元,增幅94.2%[155] - 货币资金从770,640,432.01元减少至426,380,235.96元,降幅44.7%[154] - 其他应收款从145,891,615.67元增至490,716,743.59元,增幅236.4%[154] - 流动负债从263,110,017.18元增至1,574,162,300.31元,增幅498.3%[151] - 未分配利润从312,415,070.98元减少至251,582,404.14元,降幅19.5%[152] - 母公司总资产从1,789,599,288.53元增至2,088,490,122.01元,增幅16.7%[155] - 负债总额增长93.3%至5.7534亿元(期初:2.9770亿元)[156] - 所有者权益微增1.4%至15.1315亿元(期初:14.9190亿元)[156] - 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5782.14万元,从135963.56万元降至130181.42万元[172] - 未分配利润减少6083.27万元,从31241.51万元降至25158.24万元[17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5779.83万元,从135598.63万元降至129818.80万元[172]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01,814,259.97元[17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298,188,040.76元[175]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20,156,824.26元[176] - 少数股东权益本期增加1,293,682.68元至3,014,434.59元[176][177] - 实收资本(或股本)由165,463,488.00元增加至214,401,344.00元,增幅约29.6%[175][177] - 资本公积由674,306,933.01元减少至625,369,077.01元,减少约48,937,856.00元[175][177] - 未分配利润由285,137,914.31元增加至305,294,738.57元,增长约7.1%[175][177]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初余额为1,491,902,937.68元[179] - 母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235,841,478.00元[179]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349,203,819.27元[179]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13亿元[180] - 2022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21亿元[183]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由1.65亿元增加至2.14亿元,增幅29.6%[182][183] - 资本公积由7706.04万元减少至7216.66万元,降幅6.3%[182][183] - 公司注册资本为2.14亿元,股本为2.36亿元[185] 投资和融资活动 - 投资结构性存款理财资金增加[23] - 公司银行理财期末数356,873,132.67元本期购买金额1,407,370,000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1,139,168,286.15元[73] - 公司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数23,924,500.00元较期初减少950,000元[73] - 绵阳炘皓新能源科技期末总资产1,782,920,820.40元净资产168,369,689.05元报告期内净利润-63,891,361.56元[74] - 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完成登记,总股本增至235,841,478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21,440,134股[136] - 国有法人股东绵阳皓祥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1,440,134股,占总股本比例16.05%[141] - 股东翁康持有公司股份16,351,541股,占总股本比例6.93%[141] - 股东陈曦持有公司股份6,327,600股,占总股本比例2.68%[141] - 股东郭彦超持有公司股份6,034,376股,占总股本比例2.56%[141] - 成都市柏然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柏然长兴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股份4,991,616股,占总股本比例2.12%[141]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3,861户[139] - 绵阳皓祥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质押公司股份18,930,800股[141] - 翁康质押公司股份11,052,353股[141] - 控股股东绵阳皓祥控股持有2144万股限售股,限售期至2024年7月3日[143] - 副董事长翁康减持497.44万股,期末持股1635.15万股[144] - 控股股东变更为绵阳皓祥控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绵阳市安州区国资委[145] - 母公司投资收益大幅增长668.8%至1236万元(2022年同期:161万元)[162] 公司治理与股东承诺 - 公司2023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控股股东为绵阳皓祥控股有限责任公司[10]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绵阳市安州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10] - 公司存在未来计划及规划等前瞻性陈述的不确定性风险[5] - 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3年1月9日召开[86] - 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3年2月27日召开[86] - 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3年5月19日召开[89]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三次股东大会所有议案均获通过[91]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及监事会于2023年1月完成换届选举[92] - 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进行分配每10股派息0元[94] - 半年度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为每10股转增0股[94]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完成非交易过户,涉及1,300,000股公司股票,过户价格为10.55元/股[95] - 公司拟实施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及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相关议案
麦迪科技(603990)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