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收益及净资产收益率 - 基本每股收益0.1145元/股,同比下降38.47%[19] - 稀释每股收益0.1145元/股,同比下降38.47%[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0.0688元/股,同比下降41.99%[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95%,同比下降0.61个百分点[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57%,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19] 收入与利润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9.28%[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2.01%[19]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9.28%至6471.49万元[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38.49%至1553.64万元[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2.01%至933.39万元[21] - 公司营业收入6471.49万元,同比下降59.28%[40][4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553.64万元,同比下降38.49%[4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6471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1.59亿元下降59.3%[103] - 公司2023年半年度净利润为22,843,628.03元,同比下降24.0%[10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36,369.33元,同比下降38.5%[104]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50,061,284.44元,同比下降64.4%[107] - 母公司营业利润为-3,505,054.84元,同比下降120.4%[108] 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6027.81万元,同比下降49.36%[44] - 研发费用240.98万元,同比下降67.79%[45] - 财务费用-3329.09万元,同比下降22.46%[44] - 销售费用188.43万元,同比上升46.29%[44] - 管理费用2626.87万元,同比下降10.09%[4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6028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1.19亿元下降49.4%[103] - 公司研发费用为241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748万元下降67.8%[103] - 公司财务费用为-3329万元,主要由于利息收入4742万元超过利息费用1397万元[10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至1568.83万元[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68.83万元,同比上升111.89%[4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93.45万元,同比上升162.28%[45]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47亿元,同比下降321.37%[45][4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7,758,458.84元,同比增长21.8%[11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89,649,590.79元,同比增长29.5%[1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2022年上半年的-13.20亿元改善至2023年上半年的1568.83万元[11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改善,从2022年上半年的-4966.85万元提升至2023年上半年的3093.45万元[11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023年上半年为-1.47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3487.58万元进一步恶化[112]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增长40.0%,从2022年上半年的1.45亿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2.02亿元[114] - 母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大幅减少95.2%,从2022年上半年的4.20亿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2000万元[116] - 母公司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减少57.4%,从2022年上半年的2.35亿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1.00亿元[116]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的现金减少33.7%,从2022年上半年的4467.51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2963.03万元[111] - 支付的各项税费增长6.7%,从2022年上半年的986.11万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1052.36万元[111] 资产负债项目 - 货币资金减少13.18%至4.1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2.87%,主要因购买商品支付劳务资金所致[48] - 应收账款减少19.35%至3.7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1.60%[48] - 投资性房地产减少44.76%至967.54万元,主要因转回固定资产[48] - 短期借款减少43.24%至1.3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07%,主要因偿还借款所致[49] - 合同负债增长256.43%至458.92万元,主要因预收工程款所致[49] - 货币资金受限包括1671.59万元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及3500万元工程项目共管账户[50] - 长期应收款受限9.31亿元,应收账款受限1131.92万元用于PPP项目融资质押[50] - 货币资金为4.1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74亿元下降13.2%[97] - 应收账款为3.7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59亿元下降19.4%[97] - 短期借款为1.3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29亿元下降43.2%[98] - 流动资产合计15.3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7.39亿元下降12.0%[97] - 资产总计31.9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3.62亿元下降5.0%[97] - 交易性金融资产1304.76万元,较期初1886.36万元下降30.8%[97] - 合同资产4.77亿元人民币,与期初4.77亿元基本持平[97] - 长期应收款12.9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2.62亿元增长2.9%[97] - 公司2023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1.56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9亿元下降25.3%[100] - 公司应收账款为6.5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末的7.65亿元下降14.8%[100] - 公司短期借款为1.30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末的2.25亿元下降42.2%[101] - 公司应付账款为3.29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末的4.25亿元下降22.6%[101] - 公司2023年6月30日负债合计为15.40亿元,较2022年末的13.49亿元增长14.1%[99] - 公司2023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22亿元,较2022年末的18.45亿元下降1.2%[9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至3.59亿元,较期初减少1.00亿元[112]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48亿元,较期初减少5553.46万元[116] 所有者权益及收益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1,619,725,697.59元[119]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5,460,707.51元[119] - 2023年上半年少数股东权益增加7,307,258.70元至209,822,330.34元[123] - 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增长22,767,966.21元至1,845,008,735.44元[123] - 2023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15,692,269.33元至597,458,184.02元[123]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1,609,802,335.37元[123]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5,173,372.50元[125] - 2022年上半年少数股东权益增加4,786,101.49元[125] - 2022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增长29,959,473.99元[125] - 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25,257,457.70元[125] - 公司实收资本为1.357亿元人民币[127][129][130][131][133] - 公司资本公积为8.350亿元人民币[127]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为-320万元人民币[127][133] - 公司专项储备为7023万元人民币[127] - 公司盈余公积为7023万元人民币[130][131][133]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4.863亿元人民币[133]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245亿元人民币[133]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8.4万元人民币[130]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352.5万元人民币[131]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期末所有者权益为14.995亿元人民币[13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620.24万元[23]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56万元[22] - 资金占用费收益为458.03万元[22] - 委托他人投资管理资产收益为45.50万元[22]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8.98万元[22]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收益267.85万元[22] 投资收益及减值 - 投资收益为7,470,133.02元,同比增长0.5%[104] -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7,015,102.70元,同比增长41.4%[104] - 信用减值损失为14,814,269.28元,同比增长319.0%[104] 控股及参股公司业绩 - 控股公司洪泽湖旅游实现净利润1132.45万元,营业收入1179.06万元[53] - 控股公司千和旅游实现净利润1210.82万元,营业收入360.81万元[53] - 参股公司贵州绿博园实现净利润1948.64万元,营业收入624.45万元[54] 关联交易 - 关联交易中向贵州绿博园建设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工程施工劳务,金额为3,023,457.45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6.79%[82] - 关联交易中向南京安居保障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提供工程施工劳务,金额为137,227.75元,占同类交易金额比例0.31%[82] - 报告期内关联交易总额为3,160,685.20元,占同类交易总额比例4.88%[82] 股东及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895户[88] - 江苏大千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31,334,887股,占总股本比例23.09%[90] -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4,137,500股,占总股本比例10.42%[90] - 深圳市速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0,444,900股,占总股本比例7.70%[90] - 南京红枫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5,149,212股,占总股本比例3.79%[90] - 南京安居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5,101,200股,占总股本比例3.76%[90] - 控股股东江苏大千投资持股3133.49万股,占比23.1%[91] - 实际控制人栾剑洪通过江苏大千投资持有公司65%股权[91] 业务表现原因 - 工程施工量减少导致主要财务指标下降[19] 行业政策与趋势 - 2023年中央财政水污染防治资金安排257亿元较上年增加20亿元[30] - 中央财政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安排172亿元支持生态修复工程[30] - 水污染防治资金增加幅度约为8.4%[30] - 行业向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方向转型[29] - 城市更新政策推动基础设施"补短板"需求[32] - "十四五"国家储备林建设方案促进乡村振兴衔接[29] - 金融机构加大"三农"与生态领域资源配置[30] 公司资质与竞争优势 - 公司拥有风景园林工程设计甲级等多项资质[33] - 公司形成全要素全流程生态产业链竞争优势[33][35] - 服务模式涵盖前端规划设计/中端专业集成/终端运营提升三大模块[35] 公司项目与业务活动 - 公司承建项目包括泰和县马市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和高淳大仁凹村酒店[71] - 公司积极开展生态修复业务并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提高森林碳汇量[70] - 公司倡导绿色办公并实施节约用电用水等节能减排措施[70] - 公司蜀口生态岛和马家洲纪念园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71]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分配不转增[59][63] - 公司注销2020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第三个行权期未获行权的79万份股票期权[64] - 公司董事汤跃彬和副总裁孔瑞林于2023年4月24日离任[61] - 公司于2023年5月19日选举肖金和为第四届董事会董事[61][62]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63] - 公司董事栾剑洪、王正安,监事蒋春海,高级管理人员马万荣、孔瑞林、蒋琨承诺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其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74]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后)[74] - 公司、控股股东、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做出稳定股价的承诺[74] - 大千投资、安徽新华、远东控股做出关于持股及减持意向的承诺[74]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招股说明书真实性并承担法律责任[74]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做出填补即期回报增强持续回报能力的承诺[75] - 大千投资、实际控制人、安徽新华、远东控股、红枫合伙、许忠良承诺避免及解决同业竞争问题[75] - 大千投资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规范关联交易,不以任何形式违法违规占用公司资金[76] - 大千投资及实际控制人承诺如违法违规占用资金将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3倍计算利息[77] - 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为股权激励对象提供财务资助或担保[77] 诉讼与仲裁 -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涉及诉讼与仲裁案件,具体内容详见2023年7月1日公告编号2023-022[79] 环保信息 - 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67] 会计政策与报表编制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拥有充足营运资金确保至少未来12个月持续经营[138] - 公司会计年度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本报告期覆盖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141] - 除工程施工业务外,公司营业周期以12个月为流动性划分标准,工程施工业务按实际项目周期确定[142] - 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43] - 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中,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5]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含所有子公司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146]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处置收益与账面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47][148]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持有期限不超过三个月、流动性强、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51] - 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2] - 境外经营资产负债表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152]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15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55]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5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55]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56] - 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15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58]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满足抵销条件时以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159] - 公司金融工具减值采用三阶段模型 按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情况分别计量12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160] - 银行承兑汇票因违约风险低 预期信用损失率确认为0%[162] - 应收账款逾期超过30天视为信用风险显著增加 需按整个存续期计提预期信用损失[163] - 应收账款账龄组合坏账计提比例:1年内5% 1-2年10% 2-3年20% 3-4年30% 4-5年50% 5年以上100%[165] - 应收票据组合中商业承兑汇票按应收账款连续账龄原则计提坏账准备[165] - 合同资产统一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72] - 存货跌价按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 单项或类别计提[168] - 消耗性生物资产(苗木)分为乔木/灌木/球类三类 郁闭度分别测算为65.6%/72.3%/63.6%[170] - 自行营造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包含郁闭前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等必要支出[169] - 合同资产确认为已转让商品有权收取对价且取决于时间流逝之外因素的权利[170] - 持有待售资产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净额时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73] -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30年预计净残值率5.00%年
大千生态(603955)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