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睿能科技(603933) - 2021 Q4 - 年度财报
睿能科技睿能科技(SH:603933)2022-03-2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0.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30%[22]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536.64万元,同比上升39.30%[32]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0.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30%[70][72][7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68.4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0.44%[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68.43万元,同比上升240.44%[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68.4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0.44%[7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585.7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4.16%[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585.77万元,同比上升674.16%[3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07%,同比增加5.63个百分点[23]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49万元人民币,显著低于其他季度[25]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684,321.36元[15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16.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87%[72][73] - 研发费用为8825.8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84%[72] - 研发费用8825.81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67.84%[82][84] - 销售费用为1.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02%[72] - 销售费用1.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75.02%[82] - 管理费用为8294.3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41%[72] - 制造业务研发投入7,757.49万元,同比增长75.20%,占制造业务营业收入比例为12.73%[32]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直接材料成本34,278.46万元,占总成本89.65%[78] - 分销业务采购成本128,776.48万元,占总成本99.36%[78] - 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直接材料成本8,088.67万元,占总成本比例同比增加19.43个百分点[7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针织及缝制设备电控系统业务收入39,142.64万元,同比增加20,128.06万元,上升105.86%[33] - 针织横机电控系统销量超过56,000套,同比增长120.96%,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33] - 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业务收入13,851.81万元[35] - 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营业收入13,851.81万元,同比增长3,120.53%[75] - 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生产量145,227台,同比增长1,376.78%[76] - 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销售量118,235台,同比增长2,314.44%[76] - IC产品分销业务收入143,970.60万元,同比增加27,429.09万元,上升23.54%[37] - 分销业务营业收入147,726.19万元,同比增长21.07%[75]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58,817.70万元,同比增长119.48%[75] - 公司开发的基于无传感器FOC算法的电机控制方案广泛应用于工业风机和水泵、家用变频空调等领域[38] - IC产品分销采用"技术支持+分销"模式,在客户产品概念阶段即介入研发[58][64] - 公司分销的IC产品主要包括微控制器芯片、功率器件及模组、电源管理及驱动芯片等[58] - 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覆盖控制层、驱动层和执行层,包括变频器、伺服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57]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92,366.27万元,同比增长65.56%[75] - 境外资产规模为4.765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4.18%[9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聚焦工业自动化和IC产品分销两大战略业务,从针织及缝制设备专用控制系统向伺服系统、变频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人机界面等通用工业自动化产品延伸[109] - 公司将继续优化针织横机电控系统,大力推进全成型电控系统市场应用,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并推动智能工厂云平台部署[110] - 公司加大工业自动化业务战略投入,推进伺服系统、变频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人机界面等新技术新产品研发[111] - 公司积极开拓3C电子、锂电、纺织机械、机床、印刷包装机械、物流设备、智能机械手、木工机械、激光加工设备、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111] - IC产品分销业务继续深耕工业控制、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领域,并开拓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储能、光伏逆变、电机控制和工业互联等新领域[112] - 公司通过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收购拓展伺服系统、变频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人机界面等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及缝制设备电控系统业务[119] - 随着业务发展应收账款余额相应增加,存在资金压力增大或经营业绩下降风险[117] - 电子元器件供应紧张,备货周期延长、市场价格波动加剧,存货跌价风险可能上升[120] - 公司外汇收支主要涉及IC产品分销业务及外币借款,汇率变动会产生汇兑损益影响利润[116] 行业和市场数据 - 纺织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021年1-12月利润总额77.02亿元,同比增长38.38%[42] - 纺织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021年1-12月营业收入948.97亿元,同比增长27.28%[42] - 横机2021年销量约91,000台,同比增加116.7%[44] - 横机2021年出口金额24,274.5万美元,同比增加30.2%[44] - 缝制机械行业2021年1-12月规模以上生产企业营业收入371.97亿元,同比增长46.03%[46] - 缝制机械行业2021年1-12月利润总额24.48亿元,同比增长45.07%[46] - 2020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2,057亿元,同比增长9.9%[47] - 2020年中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128亿元,同比增长33.33%[48] - 2020年中国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236亿元,同比增长11.8%[49] - 2020年中国PLC市场规模124.3亿元,同比增长11.0%[50] - 2021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增长3.4%和3.8%[53] -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350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3.4%[53] - 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目标为25%,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目标为30%[53] - 中国家电芯片行业市场规模约500亿元人民币,本土化配套率仅5%[54] - 公司针织横机电控系统2021年国内市场占有率占据优势地位[56] - 针织设备电控系统市场由睿能科技、浙江恒强、北京大豪等少数企业主导大部分份额[102] - 工业自动化领域内资品牌如汇川技术、英威腾在部分细分市场显现竞争优势[103][105] - IC分销行业技术型分销商通过技术支持服务带动销售,新兴领域需求增长[106][107]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 公司负责人杨维坚、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香玉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卢秀琼声明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4]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情况[7]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年报真实性情况[7] - 华兴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 - 公司内部控制审计获标准无保留意见[164] - 公司聘请华兴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126]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杨维坚先生[124]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均在公司领取薪酬,未在控股股东单位任职[128]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和业务五方面完全独立[126][128] - 公司完善高管绩效考评体系,薪酬与绩效挂钩[160]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管理和不侵占公司利益[177]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避免从事与公司构成竞争的业务[178]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减少关联交易并按市场化原则进行[179]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不以任何形式占用公司资金或资产[180]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无偿或以不公平条件输送利益并约束职务消费行为[176] 投资和并购活动 - 公司收购奇电电气100%股权及深圳亿维65%股权完善工业自动化布局[79] - 公司以自有资金2812.5万元人民币受让深圳亿维56.25%股权,并以1250万元人民币增资,最终持有深圳亿维65%股权[80] - 收购奇电电气100%股权投入1.5亿元人民币[94][95] - 对上海睿能增资5100万元人民币[94][95] - 收购深圳亿维65%股权合计投入4062.5万元人民币[94][95] - 公司以人民币15,000万元收购奇电电气100%股权[182] - 奇电电气2021年业绩承诺净利润不低于1,100万元[182] - 奇电电气2021年实际实现净利润1,538.78万元[183] - 奇电电气2021年业绩完成率达139.89%(1,538.78/1,100)[183] - 奇电电气2022-2023年业绩承诺分别为1,300万元和1,690万元[182] - 公司新增全资子公司奇电电气并于2021年3月纳入合并报表范围[162][163] - 公司新增控股子公司深圳亿维并于2021年7月纳入合并报表范围[162][163]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1.5亿元收购奇电电气100%股权[200] 研发和技术 - 公司拥有有效专利证书195项,其中发明专利94项[65]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4.23%[84] - 研发人员数量292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26.47%[85] - 公司持续优化SAP管理系统,促进采购、销售、生产、库存和财务一体化运行[40]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59.2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1.63%[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59.2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1.63%[72]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亿元人民币[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259.21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备货开支、薪酬及税款增加[88] - 总资产为19.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00%[22] - 公司总资产达到19.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00%[7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0%[70] - 存货5.15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79.78%[89] - 存货增加主要因业务增长、电子元器件短缺及收购奇电电气、深圳亿维所致[5] - 应付票据7298.0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2.58%[89] - 交易性金融资产(银行理财)期末余额2.302亿元人民币[97] - 应收款项融资(应收票据)期末余额1.021亿元人民币[97] - 货币资金受限金额为5486.64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质押存款及各类保证金[92] - 投资性房地产受限金额为1121.17万元人民币,系子公司借款抵押[92] - 固定资产受限金额为3629.33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子公司借款抵押[92]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1.809亿元[192] - 公司担保总额(A+B)为1.809亿元[192]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5.35%[192] - 直接或间接为资产负债率超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担保金额为8030万元[192]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3.796亿元[192] -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单日最高投入金额为3.8亿元[194] - 报告期末委托理财未到期余额为2.2亿元[194] - 招商银行理财年化收益率最高达3.35%[196] - 民生银行理财年化收益率最高达4.10%[196] 子公司和参股公司表现 - 控股子公司福建海睿达总资产36,785.56万元,净资产33,374.68万元,营业收入8,929.11万元,净利润765.62万元[100] - 上海睿能净亏损2,433.37万元,净资产5,288.55万元,营业收入4,603.44万元[100] - 奇电电气净利润1,586.16万元,营业收入9,459.29万元,净资产4,682.00万元[100] - 贝能国际(合并)营业收入131,106.52万元,净利润2,888.07万元,净资产21,973.77万元[100] - 福建贝能营业收入21,878.31万元,净利润1,416.20万元,净资产7,191.31万元[100] - 上海贝能(合并)营业收入31,321.24万元,净利润2,145.98万元,净资产7,739.93万元[100] - 参股公司中自机电净利润960.80万元,营业收入6,476.36万元,净资产3,596.30万元[100] - IC产品分销业务主要供应商包括微芯科技、英飞凌、罗姆、华润微等国内外知名厂商[59] - IC分销主要供应商为微芯科技、英飞凌、力特、罗姆和华润微、小华半导体、思瑞浦等国内外知名IC设计制造商[115] 股东回报和股权激励 - 公司2021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30元(含税),以总股本210,862,200股计算合计派发现金股利27,412,086.00元[5]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30元,总股本210,862,200股,合计派发现金股利27,412,086.00元[155] - 2021年母公司净利润43,444,777.27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4,344,477.73元[155] - 2021年末可供股东分配利润225,669,776.16元[155]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8,844,000股,公司股份总数由201,233,200股变更为210,077,200股[157]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785,000股,公司股份总数由210,077,200股变更为210,862,200股[157] - 公司向5名董事及高管授予总计1,250,000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6.92元[159] - 限制性股票期末市价为每股15.18元,较授予价上涨约119.36%[159] - 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总计授予1,250,000股 对象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等骨干[130] - 股权激励对象承诺如因信息披露问题将返还全部激励利益[181] - 公司未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159] - 董事兼副总经理赵健民获股权激励300,000股 年度税前报酬276.26万元[130] - 董事兼副总经理及董事会秘书蓝李春获股权激励150,000股 年度税前报酬100.62万元[130] - 董事王开伟获股权激励200,000股 年度税前报酬104.61万元[130] - 副总经理张国利获股权激励300,000股 年度税前报酬149.35万元[130] - 财务总监张香玉获股权激励300,000股 年度税前报酬120.92万元[130] 非经常性损益和特殊项目 - 股份支付摊销费用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1.25万元人民币[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利润影响为574.17万元人民币[29] 生产与供应链管理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原则,对通用产品实施最低和最高安全库存管理[6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61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17.29%[8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2.95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68.54%[81] 董事会和委员会活动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董事[124] - 2021年度公司董事会会议共召开8次会议[124] - 董事会年内召开会议8次,其中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7次,占比87.5%[142] - 所有董事亲自出席董事会8次,出席率100%,无缺席记录[141] - 董事出席股东大会次数均为5次[141] - 审计委员会年内召开5次会议,审议通过2020年财务决算及续聘华兴会计师事务所等议案[144][145] - 审计委员会对2021年各季度报告均发表无保留意见,认为内容真实准确[144][145] - 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副总经理辞职议案[146]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高管薪酬方案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147]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通过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覆盖董事、高管及骨干员工[147] - 战略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及收购奇电电气100%股权等议案[148][149] - 战略委员会同意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49]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于2021年1月27日审议通过关于使用已终止募投项目的部分募集资金收购奇电电气的议案[140]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于2021年8月18日审议通过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140]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于2021年8月25日审议通过使用部分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议案[140]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1年9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