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力科技(603917) - 2022 Q2 - 季度财报
合力科技合力科技(SH:603917)2022-08-24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3.12亿元,同比下降11.14%[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37.6万元,同比下降23.90%[1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78.4万元,同比下降26.91%[17] - 基本每股收益0.1810元/股,同比下降23.89%[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71%,同比下降0.68个百分点[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9%,同比下降0.71个百分点[18] - 净利润下降主要因铝合金部品和子公司合力制动产品销售减少,且主要原材料铝锭涨价所致[18] - 营业收入312,351,564.22元,同比下降11.14%[52] - 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1.1%至3.12亿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3.52亿元人民币)[122] - 净利润同比下降23.9%至2838万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3729万元人民币)[124]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23.8%至0.181元/股(2021年半年度:0.2378元/股)[125] - 净利润为27,975,173.63元,同比下降14.2%[128] - 营业利润为30,791,201.12元,同比下降16.6%[128] - 综合收益总额为2837.60万元(2022年半年度)[137] - 综合收益总额为27,975,173.63元[146] - 综合收益总额为32,625,459.44元[14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229,403,175.39元,同比下降11.57%[52] - 研发费用17,780,922.47元,同比增长9.39%[52]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1.6%至2.29亿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2.59亿元人民币)[122] - 研发费用同比上升9.4%至1778万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1626万元人民币)[122] - 母公司研发费用同比上升16.4%至1561万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1341万元人民币)[127]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收窄8.8%至-143万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157万元人民币)[124]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扩大233.4%至-707万元人民币(2021年半年度:-212万元人民币)[124] - 资产减值损失为-4,370,937.34元,同比扩大352.6%[128]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59,737,402.70元,同比下降6.5%[13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52.6万元,同比增长2.37%[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526,167.99元,同比增长2.37%[5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594,668.38元,同比下降171.46%[5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434,291.68元,同比上升55.59%[5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526,167.99元,同比增长2.4%[13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594,668.38元,同比下降171.5%[13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434,291.68元,同比改善54.0%[13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94,232,032.91元,同比下降10.0%[13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7%至5873.47万元(2022年半年度)[13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0.0%至2.38亿元(2022年半年度)[13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24.6%至1.08亿元(2022年半年度)[13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下降45.7%至5475.99万元(2022年半年度)[134]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97.8%至68.43万元(2022年半年度)[134]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上升615.4%至210.57万元(2022年半年度)[134]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217,611.96元,同比下降46.5%[13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3,936,196.98元,同比下降11.0%[13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16.9%至4781.94万元(2022年半年度)[13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75,549,988.69元,同比增长47.23%[53] - 应收款项融资27,084,982.35元,同比下降32.08%[53] - 应付票据50,165,231.24元,同比增长63.60%[54] - 其他应付款43,397,383.10元,同比增长70.02%[54]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7555万元,较期初5131万元增长47.3%[11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03亿元,较期初2.98亿元增长1.7%[113] - 存货期末余额为4.26亿元,较期初4.02亿元增长6.1%[11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760万元,较期初706万元增长7.7%[113]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4737万元,较期初6435万元下降26.4%[113]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2708万元,较期初3988万元下降32.1%[113]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4.13亿元,较期初4.39亿元下降5.9%[113] - 公司资产总计从期初的1,462,744,438.27元下降至1,453,896,805.84元,减少约0.6%[114][115]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期初的582,650,077.80元下降至554,896,746.85元,减少约4.8%[114] - 流动资产合计从期初的711,817,725.77元上升至747,484,548.37元,增加约5.0%[117] - 短期借款从期初的49,097,256.94元下降至26,019,784.72元,减少约47.0%[114][117] - 应付票据从期初的30,662,423.09元上升至50,165,231.24元,增加约63.6%[114] - 应付账款从期初的124,404,035.93元下降至117,708,794.54元,减少约5.4%[114] - 合同负债从期初的46,933,583.78元下降至38,287,789.68元,减少约18.4%[114]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的565,678,923.68元上升至573,670,944.66元,增加约1.4%[115]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的1,033,524,808.16元上升至1,041,864,528.52元,增加约0.8%[115] - 货币资金从期初的16,241,187.14元上升至47,829,393.24元,增加约194.4%[11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0.8%至10.34亿元(2022年半年度)[137]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1.4%至5.66亿元(2022年半年度)[137] - 资本公积同比减少87,950,000.00元[141] - 其他权益工具减少25,281,205.31元[141] - 母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1,005,030,061.18元[143] - 母公司盈余公积增加363,015.10元[145]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增加7,591,173.63元[145]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20,384,000.00元[146]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25,281,205.31元[147]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31,360,000.00元[147]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8,591,967.72元[2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9,010,453.07元[21]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为652,566.84元[21] - 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573,761.34元[21]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8,821.88元[21] - 其他营业外支出178,750.11元[21]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1,494,885.30元[22] 业务表现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受疫情影响及商用车配套铝合金部品和子公司合力制动产品销量下降所致[18] - 公司形成模具事业部、铝合金事业部及合力制动三大业务板块[49] - 公司积极开拓大型一体化压铸模具业务,目标成为万吨级模具制造行业标杆[49] - 公司铝合金业务拓展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船舶、5G通信、新能源、机器人等领域项目[49] - 公司开发设计出200余种高端铸造模具和热冲压模具产品[40] - 公司直接客户包括Benteler、Gestamp、Nemak全球、KPNSC、宝钢、AK、比亚迪、海康威视等知名企业[45] - 公司间接为奔驰、宝马、沃尔沃、奥迪、通用、福特、菲亚特、戴姆勒、理想、NIO、小鹏汽车等知名企业配套[45] - 公司前十名客户销售额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超过70%[61] - 主要原材料模具钢及铝合金锭采购额占原材料总采购额比例较大[62]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订单式经营模式[32] -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目标2025年达25%[38] 子公司表现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3,893.86万元,净资产为9,603.19万元[58] - 2022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8.64万元,净利润86.64万元[58] - 合力制动2021至2023年累计承诺净利润不低于3630万元[94][98] - 2021年度合力制动实现净利润688.46万元[99] - 2022年1-6月合力制动实现净利润86.64万元[99] - 业绩补偿金额计算公式:(承诺净利润-实现净利润)/承诺净利润×收购对价[94][98][99]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会秘书及财务总监发生变更:吴海涛接任董事会秘书,王国威接任财务总监[69]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3,867户[103] - 第一大股东施良才持股18,326,387股占比11.69%[105] - 第二大股东樊开曙持股16,052,585股占比10.24%[105] - 第三大股东施元直持股14,615,456股占比9.32%[105] - 第四大股东杨位本持股12,683,170股占比8.09%[105] - 第五大股东上海岱熹投资持股9,408,000股占比6.00%[105] - 施良才持有无限售流通股1833万股,占股本总额11.7%[106] - 樊开曙持有无限售流通股1605万股,占股本总额10.2%[106]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超过24.4%[106] 承诺和减持安排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锁定期内不减持公司股份[82] - 控股股东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82] - 控股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83] - 控股股东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导致不再具有大股东身份后6个月内继续遵守减持承诺[83] - 公司承诺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将依法回购全部新股[78]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若招股书存在问题将督促公司实施回购[79] - 公司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对招股书虚假记载导致的投资者损失依法赔偿[80]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在任意连续90日内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2%[84] - 其他股东钱朝宝、邬振贵通过集中竞价减持在任意连续90日内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84] - 其他股东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后6个月内继续遵守集中竞价减持1%的限制[84] - 董事、监事及高管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85] - 公司若未履行承诺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并在20个工作日内启动赔偿程序[87][88] - 控股股东若未履行承诺需承担赔偿责任且所持首发前股份在赔偿前不得转让[87] - 控股股东及主要股东杨位本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并赔偿公司因此遭受的全部损失[89] - 控股股东承诺规范关联交易遵循公允原则维护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91][92] - 持股5%以上股东杨位本承诺规范关联交易确保交易公允性[92][93] - 所有承诺均声明自愿接受监管机构及公众监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84][85][87][88][89][91][92][93] 风险因素 - 公司出口业务采用现汇结算,存在汇率波动导致的汇兑损益风险[64] - 公司产品出口可能受全球疫情蔓延的不确定性影响[65] - 公司技术积累期相对较短,与国外同行存在一定技术差距[63] - 公司生产经营与宏观经济及汽车行业周期性波动密切相关[59] 环保和社会责任 - 公司及子公司不属于宁波市环保局公示的重点排污单位[74] - 公司报告期内未因环境违法受到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74] - 公司持续增加环保设备投入以提升绿色智造形象[74] 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1,494,885.30元[22]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1,020,730.80元[140]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673,031.42元[140] - 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1,041,864,528.52元[140] - 综合收益总额37,289,796.41元[141]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31,360,000.00元[141]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1,020,730.80元[146]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657,715.70元[146] - 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1,025,464,964.48元[146]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1,008,385.32元[148]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807,142.15元[148]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5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部分确认为商誉[158] - 非同一控制下合并成本小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8] - 企业合并直接相关费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58] - 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包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159]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产生汇兑差额计入损益[164]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三类计量方式[165] - 以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需满足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业务模式[16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金融资产需满足既收取现金流又出售的双目标业务模式[165] - 处置境外经营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从所有者权益转入处置当期损益[164]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66] - 金融资产分类包括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66] - 金融负债初始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摊余成本计量[16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含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及债权投资[16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包含应收款项融资和其他债权投资[16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包含其他权益工具投资[16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含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和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16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含交易性金融负债和衍生金融负债[169]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包含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169]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权利终止或风险报酬转移[171] - 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显著增加后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逾期超30日视为显著增加[174]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按账龄分段计提:1年内5%、1-2年10%、2-3年30%、3-4年50%、4-5年80%、5年以上100%[176] - 出口退税/押金/员工代垫款类应收款项不计提坏账准备[176]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计提跌价准备[178] - 存货发出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模具采用个别认定法[178] - 合同资产预期信用损失处理方法与金融资产减值政策一致[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