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91,000,000元[1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3,000,000元[1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09,000,000元[1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66元[15] - 营业收入12.42亿元同比下降9.91%[15] - 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2.81%[15] - 扣非净利润1.96亿元同比下降10.30%[15] - 基本每股收益0.65元同比增长1.56%[1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05%同比下降1.89个百分点[16] -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7635.82万元含政府补助1083.61万元[18]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投资收益合计6986.93万元[18]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2亿元,同比下降9.91%[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2亿元,同比增长2.81%[43] - 营业收入为12.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91%[54] - 公司营业收入为12.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9%[126] - 公司净利润为9.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2%[125] - 公司净利润为272,286,368.12元,同比增长2.81%[127] - 营业利润为270,705,427.10元,同比下降4.44%[127] - 母公司营业收入为1,239,018,224.92元,同比下降9.51%[128] - 母公司净利润为239,601,405.48元,同比下降15.36%[12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65元/股,同比增长1.56%[12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48,354,204.00元,同比增长231.36%[127] - 信用减值损失为-2,096,751.73元,同比扩大74.48%[127] - 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为224,076.60元,同比由负转正[12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387,000,000元,同比增长22.73%[1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0.00%[15] - 营业成本为7.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42%[54] - 销售费用为1788.4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65%[54] - 财务费用为-796.72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21.49%[54] - 研发费用为2.51亿元,占营业收入20.22%[44] - 研发费用为2.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126] - 研发费用为232,607,682.11元,同比增长1.29%[128] - 汇兑收益相关科目无数据,但财务费用为负8,068,230.98元,体现净利息收入[128]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6.5%至2.44亿元[13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2.4%至11.46亿元[130] - 股份支付费用为3,310万元[43] 现金流量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0,000元[1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32亿元同比下降213.95%[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3.95%[5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2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67.95%[5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8.7%至12.45亿元[13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去年同期的1.16亿元净流入变为1.32亿元净流出[13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从去年同期的-5.91亿元转为4.02亿元净流入[131] -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下降36.5%至14.7亿元[130]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81.3%至2151万元[13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9.8%至9.24亿元[131]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188万元正收益[131]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6亿元,较合并报表表现更差[13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增加41.20%至9.4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9.81%升至25.62%[5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38.04%至7.54亿元,占比从35.99%降至20.43%[57] - 应收款项增长36.47%至4.2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9.17%升至11.46%[57] - 存货大幅增加74.70%至8.29亿元,占比从14.04%升至22.47%[57] - 其他应付款激增305.73%至4.60亿元,占比从3.35%升至12.47%[58] - 应付职工薪酬减少76.03%至1756万元,占比从2.17%降至0.48%[58] - 未分配利润下降7.81%至9.72亿元,占比从31.21%降至26.36%[58] - 长期应付款暴增2380.68%至903万元[5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9.4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6.69亿元人民币增长41.2%[12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7.5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12.16亿元人民币下降38.0%[12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4.2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3.10亿元人民币增长36.5%[120] - 存货期末余额为8.2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4.74亿元人民币增长74.8%[120]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5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2.01亿元人民币增长29.0%[120]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3.1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2.69亿元人民币增长18.1%[121] - 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为4.6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1.13亿元人民币增长305.8%[121]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9.7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10.54亿元人民币下降7.8%[122] - 货币资金余额为9.3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1.6%[1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7.4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37.5%[123] - 存货余额为8.2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74.9%[123] - 应收账款余额为5.1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6.2%[123] - 其他应付款余额为4.6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06.5%[124] - 资产总额为36.1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8.4%[124] - 负债总额为8.6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68.1%[125] - 计提应付股利3.55亿元致净资产下降[16] 业务线表现 - 公司智能应用处理器芯片包括RK3588系列用于ARM PC、平板、高端摄像头、NVR、8K和大屏设备、汽车智能座舱、云服务设备及边缘计算、AR/VR等[24] - RK3399系列应用于刷脸识别及支付、ARM服务器、视频会议系统、商业显示、行业平板和电子白板、自助设备、开发板及工控[24] - RK3288系列覆盖商业显示、收银机、刷脸识别及测温、行业平板、开发板及工控、自助设备、云终端、电纸书、汽车电子、视频会议系统[24] - RK3568/RK3566系列用于平板电脑、NVR、NAS、电纸书、云终端、网关[24] - 机器视觉处理器RV1109/RV1126系列应用于智能摄像头、智能门禁、行车记录仪[26] - 车载处理器RK3566及RV1126适用于中控IVI、后排头枕屏、行车记录仪等后装车载娱乐产品[26] - 符合车规AEC-Q100认证的车载处理器包括RK3308M、RK3358M、RK3568M、RK3588M(部分芯片仍在认证过程中)[26] - 流媒体处理器RK3328系列及RK322X系列均用于电视盒子应用[26] - 电源管理芯片RK80X系列及RK81X系列用于处理器配套复杂供电系统[26] - 结构光模组产品包括RMSL201/RMSL205/RMSL209等用于智能支付及3D感知应用[26] - 公司产品涵盖智能物联和消费电子领域,包括商业显示、金融支付设备、平板电脑、智能家电等[28] - 新一代处理器RK3588已实现批量销售,对业绩产生积极贡献[43] - RK3588芯片已实现批量销售并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48] - RK3588支持8K分辨率视频输出和8目摄像头实时无缝拼接[46] - 新款视觉芯片RV1106/RV1103支持500万/400万像素输入,视频码流降低25%-50%[44] - RV1106/RV1103系列启动时间和影像显示时间加快50%[44] - RV1106/RV1103视觉芯片将在2022年下半年陆续量产[50] - WiFi/BT二合一芯片预计2023年实现量产[46] - 公司于2022年3月推出新一代普惠级智能视觉处理器RV1103/RV1106[30] - 公司2021年推出高性能旗舰处理器RK3588[29] - 公司2021年推出高端智能视觉处理器RK3588[30] - 公司2020年推出新一代智能视觉处理器RV1109/RV1126[30] 研发与知识产权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申请了1009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956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外观设计专利15项,另有42项布图设计权和235项软件著作权[36] - 公司已获得授权59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72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外观设计专利14项,另有27项布图设计权和232项软件著作权[36] - 报告期内新增知识产权授权合计40项,累计授权总数达1,289项[37] - 公司员工总数898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77.18%[41] - 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321人,占比35.75%;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821人,占比91.43%[41]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控股股东励民持有限售股157,679,892股,占总股本37.78%[113][115] - 公司控股股东黄旭持有限售股66,600,108股,占总股本15.96%[113][115]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持有流通股20,501,149股,占总股本4.91%[113][114] - 银河创新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报告期内增持10,405,303股,期末持股16,967,618股,占总股本4.07%[113][114] - 股权激励计划中149名中高级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持有限售股2,518,600股[110] - 股权激励计划中56名技术骨干人员报告期解除限售270,300股,期末持有630,700股[111] - 3名核心技术人员新增限售股70,000股[111]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8,693户[112] - 公司实际控制人励民和黄旭为一致行动人[114][116] - 励民和黄旭持有的首发限售股将于2023年2月8日解禁[110][115] - 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2年2月16日召开[69] - 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2年6月22日召开[69]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2次股东大会均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69] - 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期权于2022年2月25日通过[73] - 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于2022年3月25日通过[73] - 2020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条件于2022年3月21日成就[73] - 2022年股票期权首次授予登记手续于2022年4月15日完成[73] - 2022年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登记手续于2022年5月5日完成[73] - 2020年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一期27.03万股于2022年3月28日解除限售[107] - 2020年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数量为56.25万份,2022年第一季度行权26,000股[107] - 2022年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实际登记数量为7.00万股[108] - 2020年激励计划预留授予股票期权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数量为6.84万份,2022年第二季度行权5,500股[108] - 报告期后回购注销17,500股限制性股票[109] - 报告期后2020年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合计行权24,680股[109] - 公司股份总数从417,251,200股增至417,352,700股,增加101,500股[106]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200,300股至227,499,300股,占比从54.57%降至54.51%[106]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增加301,800股至189,853,400股,占比从45.43%升至45.49%[106]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励民、黄旭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发行前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79] - 股东润科欣等承诺上市后十二个月内不转让股份,之后每年减持不超过发行前持有股份总数的25%[79]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股份[80] - 所有股东承诺若未履行减持承诺将在10个交易日内回购违规卖出股票并自动延长锁定期3个月[80]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出具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函,保证不经营与公司构成竞争的业务[81]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规范关联交易,遵循公平合理原则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82] - 公司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减少关联交易,保证交易价格公允性[82]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锁定期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85] - 股东润科欣和腾兴众和承诺上市12个月后每年减持不超过发行前持股总数的25%[85] - 公司承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每股净资产时启动股价稳定措施[86] - 股价稳定措施按公司回购、控股股东增持、董事及高管增持顺序实施[87] - 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时公司将依法回购全部新股[87] - 控股股东承诺在证监会认定后60日内购回已转让原限售股份[88] - 购回价格取发行价或违法认定前30日股票均价较高者[88] - 招股说明书虚假陈述导致投资者损失时相关方依法赔偿[88] - 违反承诺时控股股东暂停分红且股份不得转让[88] - 董事及高管违反承诺时不得领取薪酬及分红[88]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承担全部历史社保及住房公积金补缴费用[94]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不占用瑞芯微资金否则以现金分红或股票变现偿还[91] - 公司实际控制人承诺不干预经营且承担违反填补回报承诺的赔偿责任[89]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将薪酬制度与股权激励行权条件同填补回报措施挂钩[90] - 公司承诺若未履行招股书承诺将向投资者依法承担赔偿责任[92] - 公司控股股东承诺若未履行承诺将以其持有股份承担赔偿责任[93] - 公司董事及高管承诺若未履行承诺将停止领取薪酬且股份不得转让[93] - 公司2021年累计收到增值税即征即退款4549.75万元占2020年经审计净利润的14.22%[98] - 公司因未及时披露增值税即征即退款事项收到福建证监局责令改正决定[98]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及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95][97] 子公司与投资 - 上海翰迈子公司实现净利润3090万元[61]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翰迈放弃上海合见工业软件集团有限公司新一轮增资优先认购权,上海合见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43,165.5205万元[102]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新增子公司上海翰迈、杭州拓欣、瑞芯微(北京)[145] - 投资项目公允价值调增4,800万元[43] - 存在40万美元履约保函保证金受限[59] 会计政策与核算方法 - 公司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专注于集成电路研发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委托专业企业完成[34]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49] - 公司营业周期以12个月作为资产和负债流动性划分标准[148] - 公司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54] - 公司金融负债初始确认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转移形成、财务担保合同或贷款承诺、以摊余成本计量[154] -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53]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持有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51
瑞芯微(603893)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