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274亿元,同比下降50.82%[22] - 2021年营业收入为5.2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减少5.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8%)[31]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744.07万元,同比减少54,495.93万元[65]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0.82%至5.274亿元,主要因防疫类防护用品收入减少[67][68][7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76.2万元[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12.25万元[22] - 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276.2万元[4] - 母公司实现净利润-1875.93万元[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76.2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减少1.21亿元人民币[31]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50.06万元人民币,显著低于前三季度正收益[2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78元/股,2020年为0.3426元/股[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6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42%,较2020年16.01%下降19.43个百分点[24]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32%,较2020年14.15%下降17.47个百分点[2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1.03%至4.182亿元,与收入减少趋势一致[67][68]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下降92.13%至916万元,主因防疫用品外销服务费减少[67]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33.66%至6181万元,因股份支付及新项目外聘管理人员增加[67] - 研发费用投入3062.3万元,同比减少9.83%[34] - 研发费用投入3062.30万元,同比下降9.83%[95] - 原材料成本同比下降43.11%至3.359亿元,占总成本比例80.33%[73] - 制造费用同比上升28.10%至3791万元,主因新投产丁腈手套项目[67][73] - 防护用品原材料成本同比下降88.32%至3002万元,主要因销量减少及固定资产折旧增加[74] - 胶布胶带及绷带制造费用同比上升60.62%至864万元,因销量增加及子公司固定资产折旧增加[74]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92.13%至916万元,主因防护用品业务减少导致服务费佣金下降[76]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33.66%至6181万元,主因募集项目转固折旧增加及股份支付确认[76] - 研发投入总额3062万元占营收比例5.81%,全部费用化处理[78] 各业务线表现 - 主营业务收入下降主要因防疫类防护用品收入减少[24] - 防护用品收入同比暴跌87.99%至7099万元,毛利率减少18.78个百分点[70] - 防护用品生产量同比增140.86%至4.65亿只,但销售量下降23.68%[71] - 消炎镇痛产品营业收入为397.27万元,同比下降78.56%,毛利率为43.37%[94] - 医用耗材(创可贴类)营业收入为2.45亿元,同比下降13.37%,毛利率为23.43%[94] - 医用耗材(敷贴类)营业收入为2243.05万元,同比增长24.51%,毛利率为46.73%[94] - 医用耗材(胶布胶带类)营业收入为1.53亿元,同比增长18.84%,毛利率为9.60%[94] - 防护用品营业收入为7098.90万元,同比下降87.99%,毛利率为26.91%[94] - 急救用品营业收入为1511.75万元,同比增长23.69%,毛利率为28.61%[94] - 公司产品涵盖透皮产品 医用胶布胶带及绷带 急救包 运动保护用品 防护用品 护理用品[47][48] - 透皮产品包括贴膏剂 敷料和创可贴 通过皮肤给药达到预防或治疗效果[49] - 医用胶布胶带采用无纺布丝绸PE膜等基材 适用于输液针管固定和医疗包扎[50] - 医用绷带以无纺布棉布纱布为基材 涂覆自粘性材料 适用于伤口包扎固定[50] - 防护用品包括日常防护型口罩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 医用丁腈检查手套[53] - 医用丁腈检查手套作为高端防护产品,毛利率高于公司现有产品平均水平[98] - 公司业务以ODM模式为主 逐步加大自主品牌产品开发力度[57] - 公司系云南白药长期合作伙伴 采用委托生产模式 仓库所有权归属南卫股份[57] - 公司自有品牌产品销售金额达3083.99万元[115] 各地区表现 - 境外收入同比下降60.70%至3.031亿元,境内收入下降25.54%至2.244亿元[70] - 公司地处长三角区域,依托港口运输优势节省境外运输成本[64] - 自营出口收入主要以美元和欧元结算[135] 研发与创新能力 - 公司及子公司拥有11项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9项外观设计[34] - 持有一类医疗器械备案31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13项、药品注册证3项[34] - 公司及子公司新增4项发明专利和9项实用新型专利,共拥有11项发明专利、33项实用新型和9项外观设计[95] - 报告期内新增5个国内医疗器械产品,持有一类医疗器械备案31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13项,药品注册证3项[100] - 研发投入金额为6119.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5.26%,占净资产比例6.25%,资本化比重35.4%[104] - 研发投入金额为5502.6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92%,占净资产比例3.46%,资本化比重0%[104] - 同行业平均研发投入金额为5825.22万元[104] - 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5.81%,占净资产比例4.68%,资本化比重0%[104] - 公司与浙江大学联合成立新型透皮制剂研发中心,研发经皮微针给药技术[59] 生产与运营模式 - 公司采用以销定购采购模式 主材为布类橡胶及氧化锌 辅材为松香凡士林及包装材料[54]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生产模式 对大型客户按年月周定期了解需求 对中小客户按定制要求生产[55] - 公司销售部每月底下达下月度销售计划至生产计划部 实行精细化管理控制生产进度[56] - 公司通过自动化设备改良和检测设施投入优化产能布局[127] 子公司与投资表现 - 南方美邦(常州)护理用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万美元 持股比51% 总资产352.44万元 净资产350.22万元 净利润1.93万元[118] - 常州南方卫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 持股比100% 总资产541.43万元 净资产-209.77万元 净利润-17.13万元[118] - 安徽普菲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1500万元 持股比100% 总资产24,099.09万元 净资产21,975.44万元 净利润203.63万元[118] - 安徽南卫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000万元 持股比100% 总资产32,197.48万元 净资产8,599.96万元 净利润601.45万元[118] - 舟山南卫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 持股比100% 总资产258.08万元 净资产81.72万元 净利润-18.22万元[118] - 安徽慧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 持股比65% 总资产2,119.17万元 净资产1,560.92万元 净利润-81.48万元[120] - Progressare Branding B.V.注册资本50万美元 持股比49% 总资产43.86万美元 净资产43.67万美元 净利润-0.36万美元[120] - 江苏省医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6,613.4万元 持股比10% 总资产388,868.36万元 净资产56,829.95万元 净利润7,414.54万元[120] - 安徽南卫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净利润达601.45万元 净资产收益率约7.0%[118] - 江苏省医药有限公司总资产388,868.36万元 净利润7,414.54万元 净利润率约1.9%[120] - 公司以自有资金7500万元对安徽南卫进行增资[112] - 公司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内蒙古华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增注册资本235.47万元,持股3.52%[114] - 公司完成控股子公司上海南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注销手续[113] - 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南卫丁腈手套生产线投产后将形成年产30亿只医用手套生产规模[129] 现金流与资金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25.2万元[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四季度为-5172.37万元人民币,全年呈现波动[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8425万元,主因销售收款减少及新项目采购支出增加[6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58.23%至4.12亿元,因营业收入减少及应收款项回收下降[82]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同比增加71.75%至2.12亿元,主因生产设备款项增加[82] - 短期借款同比增加45.39%至7.92亿元,导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增长[82] - 分配股利支付现金同比激增197.47%至4709万元[82] - 货币资金减少53.01%至1.52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30.32%降至12.37%,主要因丁腈手套项目筹建及原料采购支付增加[84] - 短期借款增长98.30%至3.52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6.56%升至28.52%,主要因项目资金需求增加[84] - 2017年IPO募集资金净额2.56亿元[38] - 截至2021年末已使用募集资金1.86亿元[38] - 闲置募集资金理财收益净额47.85万元[38] - 使用65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38] 资产与存货变动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498亿元,同比下降6.75%[2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4,978.46万元[65] - 存货大幅增加83.16%至2.16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1.04%升至17.55%,主因丁腈手套投产但发货不及预期及原料囤货[84] - 固定资产增长54.70%至4.02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4.24%升至32.57%,主要系丁腈手套项目部分转固[84] - 在建工程激增188.09%至1.14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3.71%升至9.28%,主因新建丁腈手套项目[84] - 其他流动资产暴涨7,527.42%至2,998万元,主因存货及设备采购增加导致进项税留抵[84] - 预付款项减少61.00%至1,517万元,主因委托马来西亚加工手套到货致预付款减少[84] - 应收款项融资下降33.26%至3,218万元,主要系应收票据减少[84] - 资本公积减少32.35%至1.207亿元,主因转增资本及股份支付调整[85] - 受限货币资金2,882万元,占货币资金总额18.86%[8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70,000万元和利润3,000万元[125] - 公司控制产品生产成本和各项费用支出以提升盈利能力[125] - 公司降低资产负债率并优化核心财务指标[128] - 公司加强存货和期间费用管理[128] - 公司缩减品牌市场推广投入加大产品线研发[123] - 公司聚焦主营业务并规划建设防疫防护用品生产线[124] - 境外市场环境变化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134] - 汇率波动形成的汇兑损益将影响公司业绩[135] - 部分产品采用经销模式存在销售下滑风险[137] - 疫情期间生产经营和市场销售受到限制[138] - 防疫类防护用品业务存在大幅减少可能[138]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 - 股权激励向30位核心人员授出548万股限制性股票[36] - 回购注销26万股限制性股票[36] - 343.2万股限制性股票于2021年12月10日解除限售上市流通[37] - 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锁343.2万股[177] - 董事长李平持股从年初9,771.16万股增至年末12,702.51万股,年度增加2,931.35万股因转增股本[151] - 财务总监项琴华持股从年初49.43万股增至年末58.46万股,年度增加9.03万股因转增股本及减持[151] - 副总经理庄国平持股从年初49.43万股增至年末64.26万股,年度增加14.83万股因转增股本[151] - 董事周敏持股从年初3万股增至年末3.6万股,年度增加0.6万股因转增股本[151] - 离任董事李永平持股从年初741.49万股增至年末963.94万股,年度增加222.45万股因转增股本[151] - 离任董事李菲持股从年初335.82万股增至年末436.57万股,年度增加100.75万股因转增股本及减持[151] - 总经理李平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260.36万元[151] - 财务总监项琴华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38.60万元[151]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540.94万元[154]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涉及吴萍于2021年12月27日离任董事职务[152] - 独立董事常桂华于2021年12月27日离任,任期自2019年1月30日开始[152] - 副总经理吴亚芬于2021年9月15日离任,涉及股权激励股份回购注销19.06万股[152] - 公司股权激励股份回购注销导致持股数量减少20万股[152]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净增加3,259.01股[152] - 离任高管合计持股变动量为10,970.33股至14,229.34股区间[152] - 副总经理吴亚芬任职期间为2015年2月26日至2021年9月15日[152] - 董事吴萍任职期间为2012年10月26日至2021年12月27日[152] - 独立董事常桂华任职期间为2019年1月30日至2021年12月27日[152] - 报告期末公司高管持股变动涉及资金需求减持事项[152] - 董事周敏于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产生[155] - 独立董事许敏于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产生[155] - 副总经理吴亚芬因个人原因离职[155] - 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李菲因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离任[155] - 董事吴萍因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离任[155] - 董事李永平因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离任[155] - 独立董事常桂华因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离任[155] - 李平在江苏左右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自2015年8月起[153] - 李平在宁波禾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经理自2017年11月起[153] 非经常性损益与政府补助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21年净额为-63.95万元人民币,2020年为1136.61万元人民币[29] - 政府补助金额从2020年138.02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1年116.98万元人民币[28] 客户与销售费用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52.21%达2.75亿元,无关联方交易[75] - 销售费用总额为916.2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74%[111] - 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为376.25万元,占比41.06%[109] 员工与人力资源 - 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666人[169] - 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357人[169] - 在职员工总数合计为1,023人[169] - 生产人员数量为723人,占总员工数的70.7%[169] - 销售人员数量为25人,占总员工数的2.4%[169] - 技术人员数量为65人,占总员工数的6.4%[169] - 行政人员数量为198人,占总员工数的19.4%[169]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数量为53人,占总员工数的5.2%[169] - 专科及以下学历员工数量为970人,占总员工数的94.8%[169] - 公司为全体员工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188] - 公司通过工资调整保持员工工资水平稳步上升[188] - 公司采取内部培训和外部专家培训相结合方式开展员工技能培训[188] - 公司对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和职业病体检[189] 分红与利润分配 - 年初未分配利润为2.408亿元[4] - 2021年已实施2020年度分红3377.7万元[4] - 2021年实际可供分配的利润为1.883亿元[4] 质量认证与合规 - 公司持有GMP证书、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和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61
ST南卫(603880)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