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3.7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76%[21] - 实现营收3.74亿元,同比下降13.76%[51][55]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3.8%至3.74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4.34亿元)[139]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3%至3.01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3.60亿元人民币)[1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57.4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84%[21] - 净利润同比下降24.7%至6122.64万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8135.32万元)[139] - 净利润同比下降28.8%至6299万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8849万元人民币)[14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87.0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8.82%[2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0.62亿元[52] - 基本每股收益0.27元/股,同比下降27.03%[22] - 基本每股收益下降27.0%至0.27元/股(2021年同期0.37元)[14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0%,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22] - 氢能产品服务收入62万元[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2153.39万元,同比增长20.29%[5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0.3%至2153.39万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1790.21万元)[13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4%至1722万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1603万元人民币)[143] - 财务费用激增310.3%至1229.00万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299.41万元)[139] - 财务费用同比暴涨324.8%至1265万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298万元人民币)[143]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长87.9%至5324.57万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2834.26万元)[139]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激增88.4%至5325万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2827万元人民币)[143]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总额5070.41万元人民币,主要包含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324.57万元[2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业务涵盖有桩公共自行车系统销售及运营服务、共享助力自行车、共享汽车及氢能自行车等共享出行业态[11] - 公司布局智慧生活系统及服务,涉及智能管家机器人、智能锁、智能感知及管理系统等产品[12] - 公司研发磁存储芯片(物联网存储芯片),具有非易失性、高速度、耐高温、高耐久性、极低功耗、存储量大等特点[12] - 公司开发氢能自行车,采用储氢器技术,储氢器可吸收自身体积500倍以上的氢气,在20度环境下氢气压力小于1MPa[12] - 公司开发燃料电池技术,以氢气和氧气为原料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力和热量,具有使用寿命长、材料可回收特点[12] - 公司氢能自行车Y200整车重量小于32公斤,最高时速20公里每小时,满氢续航70公里,换氢时间10秒[36] - 公司氢能自行车Y400整车重量约30公斤,最高时速20公里每小时,续航里程60公里,换氢时间10秒[36] - 公司小功率燃料电池HE-300最高输出功率330瓦,输出电压范围14-26伏[36] - 公司大功率燃料电池Y-SCORPIO90-01额定输出功率90千瓦,采用水冷技术[36] - 公司拥有氢能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及相关专利200多项[46] - 公司共享出行业务覆盖1-30公里范围,包括公共自行车、共享电动车、共享氢能自行车和共享汽车[46] - 公司有桩共享出行产品在三四线城市推广,已在南通、常州、湘潭、岳阳、菏泽、安庆等城市投放共享电动车[48] - 公司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于两轮共享出行系统的运营服务业务和系统销售业务[48] - 公司提供共享氢能自行车分时租赁服务,并向C端市场销售氢能自行车及提供换氢服务[45] - 公司已完成大功率燃料电池产品设计并进行小批量试生产,为商用车和发电设备提供服务[32] - 年产5万台套小功率燃料电池生产线已实现大规模生产[52] - 共享出行服务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和地区[50] - 公司致力于打造融合自行车、电动车、氢能自行车及电动汽车的绿色共享出行平台[83] - 公司与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合作投放定制款智能共享助力车推动景区智慧绿色出行[8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政策支持持续性风险,政府支持力度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市场规模和盈利[70] -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电子元器件受疫情和国际形势影响成本增加[71] - 系统运营服务合同期为3-5年,成本受材料和人工物价波动影响毛利率[71] - 氢能产业上游成本高导致产品价格高,市场推广不畅影响销售收入和利润[72] - 氢能自行车、燃料电池、储氢器成本较高增加投资风险[72] - 国家氢能产业扶持政策不到位和标准不统一制约业务发展[72] - 公司通过小规模试点降低氢能产业投资风险[72] - 稳定股价措施包含削减开支、限制高管薪酬、暂停股权激励计划等提升业绩方式[87] - 2021年中国共享电单车收入规模93.6亿元,预计2025年超200亿元[30]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435.5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34%[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435.58万元,同比下降42.34%[5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2.4%至7436万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1.29亿元人民币)[14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6.7%至8249万元(2021年同期:1.126亿元)[150] - 货币资金4.2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6.23%[58]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4.28亿元,较期初9.77亿元下降56.2%[131]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73亿元,较期初9.25亿元下降59.7%[13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0.76亿元,较期初20.23亿元增长2.6%[131]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0.76亿元,与合并报表保持一致[13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8.37亿元,较期初7.38亿元增长13.4%[131]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41.82亿元,较期初39.82亿元增长5.0%[131]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4.37亿元,较期初5.35亿元下降18.4%[131] - 在建工程7774.84万元,较上年末增长58.53%[58] - 应付债券期末余额5.84亿元,较期初5.63亿元增长3.6%[132] - 应付债券余额为5.83亿元人民币(期初5.63亿元)[136]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22.12亿元,较期初21.73亿元增长1.8%[133] - 未分配利润增长1.9%至21.75亿元人民币(期初21.35亿元)[136]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110.2%至4469.87万元人民币(期初2127.01万元)[136] - 负债总额增长3.2%至15.63亿元人民币(期初15.15亿元)[136] - 报告期末公司负债合计14.621731亿元,其中流动负债5.535611亿元,非流动负债9.086119亿元[1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4.3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08%[21] - 总资产49.1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22%[21]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2.87亿元,较期初3.10亿元下降7.3%[13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加10.8%至8.88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8.02亿元人民币)[14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15.5%至8.525亿元(2021年同期:7.383亿元)[150] - 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39.2%至7.925亿元(2021年同期:5.693亿元)[150]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同比下降64.5%至6000万元(2021年同期:1.69亿元)[150] - 支付职工现金基本持平为9483万元(2021年同期:9481万元)[15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29.3%至1.907亿元(2021年同期:2.697亿元)[15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4.9%至4.13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4.34亿元人民币)[14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12.2%至3.577亿元(2021年同期:4.072亿元)[15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7500万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0元)[14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增长1.8%至33.96亿元(期初:33.96亿元)[152] - 综合收益总额为5924万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5959万元)[152] - 现金分红支出2296万元[152]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3,405,600,430.59元下降至期末3,395,989,981.13元,减少9,610,449.46元(降幅0.28%)[15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6,531,598.09元(降幅0.19%),从3,402,557,268.72元降至3,396,025,670.63元[154] - 其他综合收益由正转负,从期初228,688.48元变为期末-1,019,594.97元,减少1,248,283.45元[153][154] - 实收资本(或股本)增加45,867,522元(增幅24.45%),从187,580,000元增至233,447,522元[154] - 资本公积减少40,996,900.99元(降幅17.18%),从238,631,554.09元降至197,634,653.10元[154] - 未分配利润减少75,890,250.06元(降幅3.37%),从2,248,879,980.31元降至2,172,989,730.25元[154] - 综合收益总额为43,948,893.87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部分44,583,733.12元[154]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达119,568,666.74元[154] - 其他权益工具持有者投入资本116,520,075.32元[154] - 少数股东权益由正转负,从3,043,161.87元变为-35,689.50元,减少3,078,851.37元[15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2,990,432.68元[156] - 公司对所有者分配利润22,962,053.04元[156] - 实收资本从上年期末233,447,522.00元减少至本期期末233,426,169.00元[156] - 资本公积从754,713,947.57元减少至754,555,939.98元[156] - 未分配利润从2,135,158,260.21元增加至2,175,186,639.85元[156]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3,358,058,909.20元增长至3,398,012,414.97元[156] - 2021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7,846,943.90元[157] - 2021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68,494,418.67元[157] - 2021年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资本37,754,552.00元[157]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代码603776,简称永安行,转债代码113609,债券简称永安转债[1] - 2022年半年度报告于2022年8月19日发布[2] - 报告未经审计,公司负责人孙继胜及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贤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5] - 报告期董事会未通过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6] - 半年度未拟定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77]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2年5月9日召开,决议于5月10日披露[75] - 股东大会采用现场和网络投票方式,审议议案均获通过[76] - 公司股份回购资金上限为上一会计年度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86] - 控股股东增持股票总金额上限为自公司上市后累计获得现金分红金额的30%[87] - 董事及高管增持股票总金额上限为上年年初至方案审议日期间获取税后薪酬及现金分红总额的30%[88] - 董事及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25%[86] - 控股股东在稳定股价方案实施期间不得转让所持股份(除强制继承等特殊情形)[87] - 董事及高管在稳定股价方案实施期间不得转让所持股份(除强制继承等特殊情形)[88] - 股价稳定措施实施后需确保公司股权分布仍符合上市条件[86][87][88] - 持股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每年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首次公开发行结束时持股数量的15%[90][91] - 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90][91] - 招股意向书存在虚假记载将回购全部新股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89] - 招股意向书问题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投资者经济损失[89] - 减持需提前三个交易日公告并在六个月内完成交易[90] - 未履行承诺事实发生之日起6个月内不得减持股份[91] - 违规减持收益归公司所有[91] - 回购价格需根据除权除息情况进行调整[89]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和协议转让等[90][91] - 股份锁定期为2017年8月17日至2022年8月16日[90][91]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若未履行减持承诺则6个月内不得减持股份[92]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长期有效不越权干预公司经营管理活动[92]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长期有效约束职务消费行为[93]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长期有效不进行与职责无关的投资消费活动[93]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94]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规担保情况[94] - 公司续聘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为2022年度审计机构[95]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95] - 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诚信状况良好无债务违约[95]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关联交易事项[96][97][98]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361,200股,比例从0.67%降至0.52%[103]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增加339,847股,比例从99.33%升至99.48%[103] - 股份总数减少21,353股至233,426,169股[103]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解锁339,000股于2022年1月21日上市流通[104] - 因离职激励对象回购注销22,200股限制性股票[104] - 可转债转股累计增加847股流通股[104] - 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期末限售股数为339,000股[106]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期末限售股数为866,500股[106] - 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7,447户[108] - 董事长孙继胜持股79,400,092股,占比34.02%,其中质押9,594,921股[110] - 股权激励限售股东中董萍持有18.15万股限售股份[113][117] - 高管黄得云报告期内减持98.148万股股份[115] - 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洛玛瑞芯片技术常州有限公司股权比例合计34.0711%[63] - 公司通过Hello Inc.实质持有江苏哈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比例6.0471%[63] -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8.8648亿元[121] - 报告期末尚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余额为7.34191亿元,占发行总量比例82.82%[125] - 报告期内可转换债券转股额为1.4万元,转股数为847股[125] - 累计转股数已达811.3817万股,占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4.33%[125] - 前十名可转换债券持有人中,西北飞龙基金有限公司持有9360万元,占比12.75%[122] - 转股价格经历三次调整,截至报告期末最新转股价格为16.38元[127] - 可转换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维持"AA-",评级展望稳定[128] - 公司于2017年8月在上交所上市,发行价26.85元/股,代码603776[160] - 公司于2020年11月发行可转换债券总额8.8648亿元人民币[161] - 公司注册资本为2.33405855亿元人民币[161] 子公司与投资表现 - 常州科新永安电子锁有限公司净利润570.65万元[67] - 安徽永安低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180.90万元[67] - 安庆盛安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517.16万元[67] - 常州永安行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净利润154.
永安行(603776)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