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安新材(603725) - 2022 Q4 - 年度财报
天安新材天安新材(SH:603725)2023-04-25 16:00

财务业绩 - 2022年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5亿元[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2363.89万元[4] - 2022年营业收入27.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56%[2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65亿元,上年为 - 5770.5万元[23]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2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1.08%[23] - 2022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0.79元/股,上年为 - 0.28元/股[24]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27.75%,上年为 - 7.93%[24] - 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96亿元、7.40亿元、7.14亿元、7.66亿元[24] -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 - 38.03万元,上年为 - 28.42万元[25]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247.90万元,上年为1066.35万元[25] - 2022年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投资收益为361.14万元,上年为 - 979.93万元[25]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501.54万元,上年为108.39万元[26]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622.85万元,同比增加31.5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6,547.08万元[27]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622.85万元,同比增加31.5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547.08万元,扣非净利润-18,048.63万元[44] - 营业成本21.55亿元,同比增加33.81%,受营业收入增加和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影响[45][46] - 销售费用2.18亿元,同比增加61.51%,因营业收入增加和陶瓷销售商务费用增大[45][47] - 汽车内饰饰面材料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0.49%,生产量同比增加25.78%,销售量同比增加19.93%[46][57][59] - 建筑陶瓷业务营业收入12.99亿元,同比增加98.94%,自制产品生产量同比增加323.27%,销售量同比增加99.04%[56][5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4亿元,同比减少6.19%,因本期支付与经营活动相关款项较多[45][4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50亿元,同比减少149.14%,因取得银行贷款净流入额减少和支付收购股权对价[45][51] - 研发费用1.04亿元,同比增加11.03%,因鹰牌陶瓷、瑞欣装材全年并表[45][49] - 信用减值损失 -1.69亿元,因公司按准则确认信用减值准备增大[45][53] - 资产减值损失 -0.90亿元,受房地产低迷等因素影响,鹰牌陶瓷计提商誉减值准备[45][54] - 2022年公司总成本为21.1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5.91亿元增长33.13%[60][61]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直接材料成本为7.87亿元,占总成本比例37.17%,较上年同期下降15.80%[60] - 建筑陶瓷业外协成本为7.54亿元,占总成本比例35.58%,较上年同期增长13.46%[61] - 薄膜产品直接材料成本为2.53亿元,占总成本比例75.42%,较上年同期下降6.47%[61] - 家居装饰饰面材料直接人工成本为2554.15万元,占总成本比例13.26%,较上年同期增长4.58%[61] - 汽车内饰饰面材料能源消耗成本为1614.72万元,占总成本比例5.16%,较上年同期增长1.75%[62] - 人造革制造费用成本为649.24万元,占总成本比例7.51%,较上年同期下降3.22%[62] - 防火板材料直接材料成本为1.34亿元,占总成本比例70.32%,较上年同期增长0.62%[62]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2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1.87%,关联方销售额为0[63]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9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15.72%,关联方采购额为0[64] - 销售费用为2.17939730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51%,主要因营业收入增加和陶瓷销售占比加大[66] - 财务费用为4667.60958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65%,主要因支付银行并购贷款利息增加[67] - 研发投入合计1.037726029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82%,研发人员31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2.75%[6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44776276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19%,主要因支付与经营活动相关款项较多[69] - 投资收益为 - 1259.06966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68.67%,主要因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减少[72] - 货币资金为4.4887477108亿元,较上期期末增长30.63%,主要因收回客户货款增多[78] - 应收票据为3940.735523万元,较上期期末减少63.56%,主要因出票人无力履行将票据转到应收账款增加[79] - 商誉减值后为1.6347434264亿元,较上期期末减少35.16%,主要因计提鹰牌四家公司商誉减值[85] - 未分配利润为 - 2363.893098万元,较上期期末减少116.63%,主要因计提恒大及其他房地产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和鹰牌四家公司商誉减值[91] - 少数股东权益为9454.247204万元,较上期期末减少42.89%,主要因少数股东所占份额减少[92]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营业收入136,399.21万元,毛利率17.99%,同比减少0.96%[111] - 直销营业收入97,552.57万元,同比减少0.41%;经销营业收入38,846.64万元,同比减少2.31%[111] - 安徽天安新材料有限公司净利润325.34万元[115] - 广东天安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1,227.66万元[115] - 广东天安集成整装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 -424.56万元[115] - 浙江瑞欣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净利润2,648.09万元[115] - 佛山石湾鹰牌陶瓷有限公司净利润 -12,373.31万元[115] - 河源市东源鹰牌陶瓷有限公司净利润661.07万元[115] - 佛山鹰牌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793.47万元[115] 利润分配 - 公司本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4] 审计相关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出具2022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82] 财务报告保证 -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3] 前瞻性陈述说明 - 本年度报告涉及的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5] 合规情况 - 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6] - 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6] - 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6] 风险披露 - 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6] 业务发展战略 - 公司推进集团架构变革,构建泛家居产业生态圈[27][28] - 公司以鹰牌陶瓷为基点整合终端渠道,推出高端整装品牌“鹰牌生活”[28] - 公司加强投后管理,开展投后“一体化”资源整合[28] - 公司围绕客户需求强化业务拓展,推出新工艺新产品[28] - 公司提升管理水平,优化成本管控,完成库存周转和采购降本目标[28] - 公司围绕泛家居产业链打造“营销前台、赋能中台、支持后台”三维协同组织架构[35] - 公司以鹰牌陶瓷为战略基点,落实“陶瓷+大家居”双轨并行战略,聚焦泛家居生态圈建设[35] - 公司向全品类产品及整装服务To C端延伸,向泛家居产业领域发展[35] - 公司构建产业生态圈,完善产品体系,实现多品类多品牌融合发展[35] - 公司完成对鹰牌、瑞欣控制权收购,将建筑陶瓷、防火板材纳入主营业务板块[118] - 公司制定鹰牌“陶瓷 + 大家居”双轨并行经营战略,创立“鹰牌生活”“鹰牌改造家”服务品牌[118] - 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天汇建科进军医疗旧改领域[118] - 公司构建泛家居生态圈,拓展产品、研发、品牌、服务等方面广度、深度和高度[118] - 未来公司聚焦泛家居生态圈建设,以巩固存量、多元经营、完善渠道布局为主线[118] - 未来公司将在传统产业制造等方面推行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118] - 未来公司要实现工业、产业、消费互联网三网合一,打造集团产业生态圈[118] - 布局健康整装业务,提供环保健康一站式整装解决方案,成为公司发展新赛道[119] - 2023年1月收购天汇建科,进军医疗旧改工程业务领域并向装配式整装领域延伸[121] - 打造品牌生态圈,加强营销终端体系建设,开拓精装房和存量房市场[121] - 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开发功能性和装饰性产品,增加健康环保价值[121] - 推动中心仓建设,优化供应链布局,深化成本管控[121] - 加强人才队伍和团队建设,完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开展企业文化建设[121] 行业环境 - 2022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3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汽车保有量为3.19亿辆[31] - 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6%[31] - 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30%以上[31] - 我国塑料薄膜的产量约占塑料制品总产量的20%[32] - 国内家装行业步入增速放缓成熟期,但仍有稳定需求和增长空间[31] - 精装房渗透及存量房翻新成家装行业需求重要驱动力[31] - 2025、2030、2035年我国汽车计划年产销规模分别达3200万辆、3800万辆、4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总销量约为20%、40%、50%[97] - 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97] - 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规模以上建筑陶瓷企业共有1048家[117]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分子复合饰面材料和建筑陶瓷的研产销,通过收购获瑞欣装材和鹰牌陶瓷控制权,拓展业务版图[35] - 报告期内公司收购瑞欣装材少数股东30%股权,持股比例从60%增至90%[35] - 高分子复合饰面材料采用多种原材料,生产符合时尚美观、绿色环保要求的饰面材料[35] - 公司家居装饰饰面类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与国内定制家居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35] - 瑞欣装材是国内耐火板材第一梯队企业,产品应用于公共设施室内及外墙等领域[35] - 公司产品包括高分子复合饰面材料、建筑陶瓷等,高分子复合饰面材料涵盖家居装饰、汽车内饰、防火板材等,建筑陶瓷覆盖瓷质无釉砖、瓷质有釉砖等[36][37] - 公司经营高分子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家居装饰饰面材料、汽车内饰饰面材料等[99] - 公司符合“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改性和加工技术”领域[97] - 公司主要产品价格受成本因素及供求关系影响[101] - 公司主要产品的上游原材料包括聚氯乙烯、聚丙烯、增塑剂等[101] - 公司主要产品的下游应用领域涵盖衣柜、橱柜、汽车内饰部件等[101] - 2022年公司持有瑞欣装材的股权由60%增加到90%[112] 采购生产销售模式 - 公司采购模式因产品而异,高分子复合饰面材料大宗原材料由采购部制定计划,其他由需求部门申请;建筑陶瓷由生产或需求部门申请,采购部执行[38] - 高分子复合饰面材料采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柔性化生产模式,建筑陶瓷综合考虑需求、库存和成本确定生产计划,部分产品外协生产[38] - 高分子复合饰面材料不同用途产品销售模式不同,建筑陶瓷采用“直销 + 经销”模式[38] 技术研发 - 公司在高分子复合饰面材料领域形成以多个研发机构为核心的技术研究开发体系,企业实验室获CNAS认可[39] - 公司引进低能电子束辐照设备用于高端产品开发和性能提升,促进产业升级[3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高分子复合饰面材料领域拥有授权专利179件,其中发明专利63件、实用新型专利88件、外观设计专利26件、PCT国际专利2件[39] - 公司自主创新的发明专利成果《电子束固化涂料、电子束固化涂层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于2021年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39] - 公司开发的部分产品获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科技创新成果“基于电子束辐照复合薄膜的研究和应用”达“国际先进”水平[39] - 控股子公司瑞欣装材在防火板材方面制定技术发展和研究规划,近几年有多个新产品通过省级验收[39] - 公司聚焦新型环保材料创新研发,截至报告期末,在高分子复合饰面材料业务领域获179件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3件、实用新型专利88件、外观专利若干[101] - 公司拥有设计专利26件、PCT国际专利2件,《电子束固化涂料、电子束固化涂层的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获2021年中国专利优秀奖[102] - 公司有5个重点技术攻关项目,均处于研发阶段或已完成研发,共申请5件发明专利,其中2件已获授权[102][103] 子公司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鹰牌陶瓷拥有1303家经销商、1229家门店,店面面积达30万平方米[41] - 鹰牌陶瓷拥有“鹰牌”等三大建陶品牌及“鹰牌改造家”等两个服务品牌,获众多荣誉[41] - 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