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安新材(603725) - 2019 Q4 - 年度财报
天安新材天安新材(SH:603725)2020-04-1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2019年营业收入为8.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1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9.9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6.74%[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91.8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0.51%[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股,同比下降87.50%[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80%,同比下降5.35个百分点[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86%,同比下降5.09个百分点[21] - 营业收入86,806.36万元,同比减少9.13%[50]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49.91万元,同比减少86.74%[5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91.88万元,同比减少120.51%[50] - 营业收入为8.680635977亿元,同比下降9.13%[57][59][6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49.9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6.74%[5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691.88万元,同比下降120.51%[57]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营业收入85,664.02万元,同比下降9.68%[100] - 直销渠道营业收入58,780.59万元,同比下降10.69%[102]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营业成本为7.234859885亿元,同比下降4.63%[59][60] - 研发费用为3160.10万元,同比下降21.42%[59]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营业成本72,078.19万元,同比下降4.94%[100]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总成本同比下降4.94%至7.207亿元,其中直接材料成本下降6.49%至5.371亿元(占总成本74.52%)[65] - 出口费用同比大幅下降81.24%至90.7万元,主要受海外业务收缩影响[65] - 家居装饰材料业务总成本下降11.58%至2.144亿元,直接材料成本下降12.59%至1.711亿元(占该业务成本79.83%)[66] - 汽车内饰材料业务总成本下降11.91%至2.467亿元,直接材料成本下降14.91%至1.72亿元(占该业务成本69.71%)[66] - 薄膜业务总成本增长21.97%至1.999亿元,直接材料成本增长21.61%至1.532亿元(占该业务成本76.64%)[66]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8.47%至1439万元,管理费用同比上升7.27%至5555万元[6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38.1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0%[20] - 第二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98.72万元人民币[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38.11万元,同比增长15.70%[5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15.7%至7738万元,主要因销售规模调整及税费支付减少[70] 非经常性损益 - 2019年全年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1278.71万元人民币[24] - 2019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影响金额为278.57万元人民币[27]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69.62万元人民币[24] - 应收款项融资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影响金额为-32.57万元人民币[27]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项目金额为-14.18万元人民币[24] - 非主营业务收益显著,投资收益249万元来自理财,政府补助类收益合计1508万元[72]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家居装饰饰面材料、汽车内饰饰面材料、薄膜和人造革[36] - 汽车内饰饰面材料营业收入为3.1953654267亿元,同比下降17.08%[62] - 薄膜产品生产量达20012.22吨,同比增长24.59%[63] - 国外地区营业收入为4630.47万元,同比下降27.72%[62] - 人造革销售量3864.85吨,同比下降25.61%[63] - 汽车内饰饰面材料及家居装饰饰面材料等高毛利率产品销量减少[5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2019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3%[20] - 2019年末总资产为12.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9%[20] - 固定资产较年初余额增加13.18%[42] - 在建工程较年初余额减少59.79%[4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61,576,861.58元,占总资产比例4.98%,主要因会计政策变更调整所致[74] - 应收票据上期期末数为115,296,842.66元(占总资产9%),本期降为0元,变动比例-100%[74] - 预付款项本期期末数5,001,282.58元(占总资产0.4%),较上期增长47.65%[74] - 其他应收款本期期末数2,789,184.26元(占总资产0.23%),较上期减少33.8%[74]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28,122,644.34元(占总资产2.27%),较上期减少59.79%[74] - 长期待摊费用本期期末数504,740.32元(占总资产0.04%),较上期增长109.96%[74] - 应交税费本期期末数2,882,812.75元(占总资产0.23%),较上期增长218.6%[74]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本期期末数1,818,077.18元(占总资产0.15%),较上期减少89.98%[75] - 股本本期期末数205,352,000元(占总资产16.61%),较上期增长40%[75] - 受限资产中货币资金8,002,229.15元(保证金)及固定资产28,523,608.8元(抵押借款)[76] 产能和利用率 - 公司家居装饰饰面材料设计产能43,000吨,产能利用率71.51%[94] - 公司汽车内饰饰面材料设计产能18,700吨,产能利用率66.71%[94] - 公司2019年处置老旧生产线导致汽车内饰及人造革产能减少5,400吨[95] - 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天安新增两条压延生产线,2019年新增产能4,500吨[95] 研发和创新 - 公司共获得105项专利授权,包括发明专利41项、实用新型专利56项、外观专利7项及1项PCT国际专利[43] - 公司主导或参与6项行业标准、4项团体标准、6项国家标准及1项绿色专项标准的编制[45] - 公司建成VOC实验室和甲醛实验室,具备VOC、甲醛等物性检测能力[48] - 开发具有抗菌耐污性能的饰面材料,可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52] - 研发投入总额3160万元占营业收入3.64%,研发人员占比11.6%共139人[69] - 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05项,其中发明专利41项[87] - 公司研发项目取得1项PCT国际专利的日本专利授权[87] - 公司抗菌防污装饰材料研发已获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8] - 公司低VOC汽车内饰材料项目已完成验收并申请两项专利[89] - 公司聚丙烯仿真印刷薄膜研发已申请1项发明专利[90] - 公司汽车门板用环保饰面材料项目处于前期研发阶段[91] 采购和供应链 - 树脂粉采购量为29,302.16吨,采购单价同比上涨1.19%[96][98] - 增塑剂采购量为7,789.02吨,采购单价同比下降9.99%[96][98] - 表面处理剂采购量为1,284.92吨,采购单价同比下降8.94%[9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19.67%达1.708亿元,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32.28%达1.701亿元[67] -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树脂粉、增塑剂、表面处理机、布类、添加剂、稳定剂等,价格波动直接影响采购成本[116] 子公司表现 - 安徽天安新材料有限公司净利润为-84.76万元[107] - 广东天安集成整装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42.85万元[107] 行业和市场环境 - 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为173辆,远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38] - 塑料薄膜产量约占中国塑料制品总产量的20%[40] - 汽车内饰饰面材料对气味、VOC含量及耐温性、耐候性、阻燃性要求严格[38] - 国家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和全装修住宅建设[36] - 高分子复合饰面材料具有质量轻、隔热、防潮、阻燃等性能优势[36] - 装饰材料需符合欧盟、美国、日本等地区对VOC含量的环保法规要求[37] - 汽车内饰面料行业具有周期性特征,受国民经济景气周期影响显著[39] - 公司汽车内饰面料产品受2018年汽车销量下滑影响较大,市场需求明显放缓[115] - 公司薄膜和人造革产品所占比重大幅降低,但仍面临产品价格竞争风险[115] 管理层讨论和未来指引 - 公司2020年将重点开发抗病毒饰面材料,满足医疗场所、儿童房、汽车等对空间表面材料环保性能更高需求[112] - 公司加大对低能电子束辐照改性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改进材料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拓宽应用领域[112] - 公司计划通过与大型房地产公司或装修公司合作打造健康人居装配式内装供应链体系[113] - 公司拟通过并购终端品牌实现业务外延式扩张,增加产品营销渠道和完善泛家居内装材料库[113] - 汽车制造商要求零部件供应商在车型生命周期内每年降价,公司面临汽车内饰饰面材料产品价格下降风险[117] - 公司家居装饰饰面材料客户对环保性能、有害物质含量有严格要求,存在产品质量责任风险[117] - 国内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攀升,公司通过设备自动化减少人工依赖但仍面临盈利水平下降风险[117] 生产和销售模式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与计划生产相结合的柔性化生产模式[33] - 公司销售模式采用直销终端客户和专业市场开发经销商相结合的方式[34] 分红和股东回报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2053.52万元[5] - 公司2019年现金分红金额为20,535,200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15.97%[126] - 公司2018年现金分红金额为17,601,600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5.92%[126] - 公司2017年现金分红金额为17,601,600元,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31.82%[126] - 公司承诺未来三年(2019-2021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23] - 公司若处于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最低比例需达到80%[123] - 公司若处于成熟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最低比例需达到40%[123] - 公司若处于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最低比例需达到20%[123] - 调整利润分配政策的议案需经出席股东大会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12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开发行前股份[127] - 公司实际控制人近亲属及董事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开发行前股份[128] - 实际控制人亲属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30] - 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则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30][131] - 董事高管承诺锁定期满后每年转让不超过所持股份总数的25%[131] - 监事承诺锁定期满后每年转让不超过所持股份总数的25%[132] - 控股股东吴启超持股39.98%并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减持[137] - 主要股东沈耀亮持股7.32%且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减持[138] - 股东洪晓明、陈剑、丰俊湘分别持股5.42%、5.12%、2.80%[139]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吴启超每年减持不超过持股25%[137] - 锁定期满后两年内沈耀亮每年减持不超过持股25%[138] - 锁定期满后洪晓明等三人减持不超过持股80%[139] - 公司总股本由146,680,000股增加至205,352,000股,增幅为40%[173] - 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为每10股转增4股[173]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从52,706,676股增至73,789,346股,占比保持35.9331%[171]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数量从93,973,324股增至131,562,654股,占比保持64.0669%[171] - 境内自然人持股数量从52,646,676股增至73,705,346股,占比保持35.8922%[171] - 2019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股[174] - 2019年度每股净资产为3.92元/股[174] - 不考虑股本增加影响的基本每股收益应为0.04元/股[174] - 不考虑股本增加影响的每股净资产应为5.48元/股[174] - 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数量从60,000股增至84,000股,占比保持0.0409%[171] - 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启超年末限售股数量为63,105,600股,占公司总股本30.73%[179][183] - 公司实际控制人吴启超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63,105,600股,质押股份数量为12,040,000股[179] - 洪晓明年末限售股数量为8,341,028股,占公司总股本4.06%[179]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222户,较上年末增加401户[177] - 前十名股东中境内自然人沈耀亮持有无限售流通股10,715,755股,占比5.22%[179][180] - 限售股合计73,789,346股,全部因IPO限售且解除日期为2020年9月6日[176][181] - 陈永莹持有7,632,702股无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3.72%[179][180] - 孙泳慈持有7,000,000股无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3.41%[179][180] - 前十名股东中存在亲属关联关系,洪晓明与吴启超配偶系姐妹[180][181] - 佛山市粤晟投资中心通过合伙人间接持有公司84,000股限售股份[176][181] - 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启超持股从年初45,075,429股增至年末63,105,600股,增幅18,030,171股(40%)[188] - 董事沈耀亮持股从年初7,704,111股增至年末10,785,755股,增幅3,081,644股(40%)[188] - 副董事长徐芳持股从年初1,954,901股增至年末2,065,001股,增幅110,100股(5.6%)[188] - 财务总监白秀芬持股从年初587,450股增至年末685,850股,增幅98,400股(16.8%)[188] - 董事洪晓明持股从年初5,957,877股增至年末8,341,028股,增幅2,383,151股(40%)[188] - 董事宋岱瀛持股从年初486,941股增至年末681,717股,增幅194,776股(40%)[188] - 监事黎华强持股从年初794,901股增至年末1,112,861股,增幅317,960股(40%)[188] - 监事王东勇持股从40,000股减持至0股,减持比例100%[188] 公司治理和高管薪酬 - 董事及高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275.92万元[190] - 独立董事徐坚、安林、蔡莉各获得税前报酬3.2万元[188] - 公司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275.92万元[194] - 公司独立董事年度津贴为税前5.2万元人民币/年[194] - 公司非独立董事年度津贴为2.6万元人民币/年[194] - 公司监事监督津贴为1.3万元人民币/年[194] 员工和人力资源 - 公司在职员工数量合计为1,198人[196] - 公司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748人[196] - 公司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450人[196] - 公司生产人员数量为810人[196] - 公司技术人员数量为120人[196] - 公司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数量为6人[196] - 薪酬政策以公平、激励、合法为原则,员工劳动报酬由基本工资、浮动薪酬和福利/津贴/补贴构成[197] - 员工基本工资指地方最低工资标准,用于最低限度保障员工收入[197] - 浮动薪酬指绩效奖金,根据整体业绩、员工业绩、服务年限、专业技术水平动态调整[197] - 福利/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