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工程(603698) - 2022 Q2 - 季度财报
航天工程航天工程(SH:603698)2022-08-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888,301,670.33元,同比增长40.15%[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472,390.83元,同比增长3.30%[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0,558,767.72元,同比增长3.49%[19] - 基本每股收益0.12元/股,同比增长9.09%[19] - 稀释每股收益0.12元/股,同比增长9.09%[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11元/股[19] - 营业收入8.88亿元,同比增长40.15%[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增长3.30%[35] - 营业收入88830.17万元,同比增长40.15%[38] - 营业收入为8.8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6.34亿元增长40.1%[104] - 净利润为6347.24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6144.34万元增长3.3%[106] - 营业利润为6837.73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6301.00万元增长8.5%[10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股,较上年同期0.11元增长9.1%[10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0%至8.26亿元人民币[109] - 净利润同比增长11.2%至6544.71万元人民币[11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67960.82万元,同比增长40.11%[38] - 研发费用为4885.21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4378.10万元增长11.6%[104] - 财务费用为-1095.22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利息收入1105.17万元[10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8%至4205.79万元人民币[109] - 利息收入同比下降61.4%至1080.32万元人民币[109] - 信用减值损失为-545.24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收益927.95万元[106] - 资产减值损失为-1025.38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收益439.24万元[106]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4,421,905.29元,同比下降62.10%[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442.19万元,同比下降62.10%[38][4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0464.01万元,同比增加9465.77万元[4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2.1%至1.34亿元人民币[11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23.4%至9.91亿元人民币[11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10.0%至15.80亿元人民币[11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948.3%至1.05亿元人民币[114]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85.2%至991.49万元人民币[1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4.9%至1.57亿元[1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23.4%至9.89亿元[118]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15.3%至6.27亿元[118]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同比下降8.3%至1.16亿元[118]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88.2%至758.6万元[11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加832.2%至1.04亿元[11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11.3%至15.08亿元[119] 资产和负债关键变化 - 应收票据5897.66万元,同比增长158.32%[41][43] - 应收账款42262.64万元,同比下降32.98%[41][43] - 合同负债61479.89万元,同比增长47.30%[43] - 长期股权投资20009.10万元,同比增长99.91%[41][43] - 应付职工薪酬6049.10万元,同比增长63.40%[43] - 应交税费1133.00万元,同比增长244.48%[43] - 其他应付款期末为979.15万元,较上期期末减少45.40%[45] - 其他流动负债期末为5209.44万元,较上期末增加77.99%[45] -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为32.02万元,较上期期末减少43.45%[4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7.4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7.61亿元下降0.7%[9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4.2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31亿元大幅下降32.9%[96]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6.1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17亿元显著增长47.3%[97]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为46.2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5.35亿元增长2.1%[97][9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0.3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0.21亿元增长0.5%[99]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7.8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9.21亿元下降14.7%[97] - 合同资产期末余额为8.7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69亿元增长13.7%[96] - 长期应收款期末余额为2.3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5亿元大幅增长122.7%[96]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6.7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6.65亿元微增0.4%[101] - 母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3.8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6.13亿元下降38.1%[101] - 公司总资产为44.5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44.36亿元增长0.3%[104] - 合同负债为6.0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4.08亿元增长48.8%[103] 技术研发与创新成果 - 完成专利申请9项,获得授权11项[32][36] - 专利"高效洁净含炭物质干粉加压气化装置及方法"获2021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专利奖金奖[32][36] - 两项国家标准《GBT 29722-2021 商品煤质量气流床气化用煤》和《GBT 41039-2021 现代煤化工项目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确定通则》于2022年7月1日正式实施[32] - 公司项目入选2022年度石化联合会科技指导计划,包括"含碳固危废熔融气化制氢技术开发与示范"和"新一代全热回收气化炉技术研究"[32][36] - 荣获2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2项经典工程设计项目和2项经典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提名项目[32] 业务运营与项目进展 -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3台气化炉开车且成功率100%[31] - 公司签署河北正元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项目[31] - 公司签署安徽华尔泰合成氨制气节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31] - 气化炉开车成功率100%,完成3台气化炉开车[32] - 获得航天氢能沧州气体有限公司EPC总承包合同,总金额14.66亿元人民币[80] - 与安徽华尔泰化工签订多项合同,总金额1.7888亿元人民币[82] 环保与排放数据 - 公司年废气排放量约为871.04万立方米[61] - 公司年污水排放量约4.07万吨[61] - 公司废水排放化学需氧量(COD)浓度为384 mg/L[61] - 公司废水排放氨氮(NH3-N)浓度为13.80 mg/L[61] - 公司DA001排口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42 mg/m³[61] - 公司DA002排口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27 mg/m³[61] - 公司DA001排口颗粒物排放浓度为1.5 mg/m³[61] - 公司DA002排口颗粒物排放浓度为1.8 mg/m³[61] - 公司废水排放总磷浓度为3.30 mg/L[61] 技术优势与效益 - 公司3000吨干煤粉气化技术可降低项目投资20%[29] - 公司气化技术减少运行成本10%[29] - 单台气化炉年减少煤炭消耗折标煤5万吨[29] - 单台气化炉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3万吨[29]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实际控制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承诺长期避免同业竞争,自2012年3月6日起生效[68] - 控股股东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承诺长期避免同业竞争,自2012年3月6日起生效[68] - 股东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承诺长期避免同业竞争,自2012年3月6日起生效[68] - 股东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承诺长期避免同业竞争,自2012年3月8日起生效[70]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0] - 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情况[70] - 报告期内无半年报审计事项[70] 关联交易与财务安排 - 与航天科技财务公司存款业务期末余额为7.678亿元人民币,利率范围0.4025%-3.7125%[78] - 在关联财务公司每日最高存款限额为8亿元人民币[78] - 获得关联方授信额度2亿元人民币,实际发生额为0元[79] - 存款业务本期存入金额1.175亿元人民币[78] - 存款业务本期取出金额1.509亿元人民币[78] 诉讼与法律事项 - 公司就专利侵权向鲁西化工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经济损失人民币4200万元[72] - 鲁西化工被指控擅自仿建至少两条“航天炉”技术煤气化生产线[72] - 专利侵权诉讼一审被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公司已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72] - 诉讼涉及金额为6915万元人民币,尚未形成预计负债[74] - 与四川煤气化公司诉讼案件尚在执行程序中[74]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9.8118亿元人民币[83] - 募集资金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9.637亿元人民币[84] - 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3857.63万元人民币[84] 子公司与参股公司表现 - 全资子公司北京航天长征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资产3.29亿元,净利润863.78万元[47] - 参股公司航天氢能有限公司总资产13.89亿元,净利润1081.83万元[48] - 航天氢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4.06亿元,利润总额1735.53万元[48] - 子公司北京航天长征主营业务收入8841.60万元,主营业务利润2354.02万元[47] 股东结构 - 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9,044户[88]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持股比例为45.98%[88] - 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27%[88] - 国创投资引导基金持股比例为9.85%[88] -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持股比例为5.63%[88] - 国创新能源汽车基金持股比例为4.00%[88] - 陕西国华融合产业基金持股比例为1.00%[89] -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合计持股数量超过4.15亿股[89]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煤化工行业政策变动及市场竞争加剧风险[49] - EPC项目存在进度管理及成本控制风险,经营压力增大[51]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计划[54][57]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3,427,003.03元[20]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2,913,623.11元[20]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752.32元[20] 其他财务数据 - 总资产4,629,421,498.38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07%[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8%[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98%,同比增加0.01个百分点[19] - 受限制货币资金为1.69亿元,为保函保证金[4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30.21亿元[122] - 未分配利润13.30亿元[122] - 综合收益总额6347.24万元[123] - 实收资本为5.3599亿元人民币[129][130][136] - 资本公积为9.3571亿元人民币[129][130][136]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229.92万元[129]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348.64万元[129] - 未分配利润为12.4321亿元人民币[129]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9.1835亿元人民币[129] - 综合收益总额为6144.34万元[130] - 对所有者分配利润5413.02万元[132]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1.6881亿元人民币[138] - 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6544.71万元[138]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535,990,000.00元[143][145] - 资本公积为935,666,279.20元[143][145]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额为890,792.37元[145]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额为103,317.03元[145] - 未分配利润为1,098,007,807.68元[14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767,218,212.88元[145] - 综合收益总额为5,539,556.43元[143]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54,130,236.87元[143] - 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58,882,317.96元[143] - 公司总股本经资本公积转增后变更为535,990,000股[147] 会计政策和合并范围 - 公司会计年度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157] - 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157]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15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对价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0] - 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60] - 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经复核后计入当期损益[160] - 为企业合并发生的中介费用等直接相关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62] - 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所有子公司均纳入合并[163]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不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期初数[166] - 处置子公司时,该子公司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纳入合并利润表[168] - 处置子公司股权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69] - 处置股权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有净资产份额与商誉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69] - 分步处置子公司股权符合一揽子交易条件时在丧失控制权前处置价款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70]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与新增持股比例应享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71] - 不丧失控制权部分处置子公司股权时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71]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持有期限短于三个月流动性强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76]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产生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7]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按公允价值计量不含重大融资成分应收账款按交易价格计量[180] - 金融资产分类依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摊余成本公允价值计量等三类[182] - 金融资产重分类仅在业务模式变更后首个报告期第一天进行[182]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83] - 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83] - 金融资产后续计量中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除非属于套期关系[185]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计量[18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利息及减值计入损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股利计入损益其他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86] - 金融负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财务担保合同负债或以摊余成本计量[187] - 财务担保合同负债按损失准备金额与初始确认金额扣除摊销后余额孰高计量[187]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合同权利终止或风险报酬转移[191] - 金融工具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合同资产及财务担保合同确认损失[192] - 金融工具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则视为具有较低信用风险[195] - 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需满足至少一项可观察信息条件(如重大财务困难/合同违约/债权人让步等)[195] - 金融资产预期信用损失为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现金流量差额的现值[196] - 财务担保合同信用损失为预计赔付额与预期收取金额差额的现值[196] - 已发生信用减值金融资产的损失计算为账面余额与折现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差额[196] -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应收款均适用金融工具减值会计处理方法[197] - 存货初始计量按成本计价(含采购/加工/其他成本)[199] - 存货发出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199] - 存货可变现净值依据估计售价减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确定[200] - 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项目/类别/合并项目三种方式计提[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