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44%至24.32亿元人民币[18][25]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24.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44%[4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44%至24.32亿元人民币[47][50]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431,555,519.22元,较2020年2,070,524,564.88元增长17.44%[19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3.29%至1.55亿元人民币[18][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29%[4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6.34%至9446.21万元人民币[18]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骤降至732.32万元人民币[20]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2.12%至0.29元/股[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1.05个百分点至5.24%[18] - 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4.85%[18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20.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97%[45]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6.97%至20.70亿元人民币[47][50] - 公司2021年营业成本为2,070,084,187.82元,较2020年1,630,411,860.33元增长26.97%[199] - 销售费用3262.9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6%[4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1.96%至1.58亿元人民币[47] - 研发费用为1.58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41.96%[62] - 公司2021年研发费用为157,880,018.23元,较2020年111,214,261.61元增长41.96%[199] - 公司总成本为20.7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97%[58] - 整体毛利率下降6.39个百分点至14.87%[50][5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专利专有设备及通用设备销售收入增长18.07%至17.47亿元人民币[50] - 工程建设收入增长24.78%至5.73亿元人民币[50] - 专利专有及通用设备销售成本为14.27亿元,占总成本比例68.92%,较上年同期增长27.86%[60] - 工程建设成本为5.69亿元,占总成本比例27.50%,较上年同期增长29.77%[60] - 专利专有及通用设备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71.84%[184] - 工程建设收入占营业收入23.56%[184] - 气化炉生产量和销售量均为10台,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150%[57] - 气化燃烧器生产量为13套,较上年同期减少13.33%;销售量为5套,较上年同期减少44.44%[57] - 特种阀门生产量为703台,较上年同期减少15.40%;销售量为765台,较上年同期减少18.18%[57]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大幅增长115.78%至14.60亿元人民币[52] - 西北地区收入增长136.90%至3.04亿元人民币[5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加快布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高端装备制造、环保运营产业、绿氢工程技术四大业务板块[82] - 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降低煤化工项目能耗指标争夺[81][89] - 公司强化以项目成本管控和标准费用核定为代表的降本增效工作[86] - 公司推进氢能领域产业布局并搭建供应链和生态合作体系[85] - 公司重点发展低能耗低碳排放的先进煤气化技术[81][89]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公司盈利水平逐年降低[90] - 原材料价格上涨加大公司成本压力压缩利润空间[90] - 公司建立包含35个核心指标的精细化经营管控监测体系[91] - 市场份额缩减和项目毛利降低导致经营压力变大[91] - 公司项目周期长且实施复杂存在应收账款坏账风险[91] - 公司对合同款项实行分级分类专项负责的动态管理模式[92] 技术研发与创新 - 3500吨级气化炉点火成功并稳定运行性能参数均达到设计值[27] - 完成专利申请39项获得授权33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含国际发明专利授权7项实用新型专利24项[29] - 申请20件新增商标注册[29] - 新授权专利33项(含海外授权7项),申请专利20件[38] - 3500吨级气化炉点火成功并稳定运行,性能参数达设计值[38] - 公司发明专利高效洁净含碳物质干粉加压气化装置及方法获得石化联合会专利金奖[29] - 公司完成大规模干煤粉气流床气化技术集成与工业示范综合绩效评价[84] - 公司推进6.5Mpa和半辐射式废热锅炉技术应用[84] - 公司完成PDH耐磨高频球阀、高温高压球阀、加氢炼化装置用轨道球阀研制[85] 重大项目与合同 - 完成8台气化炉吊装和6台气化炉开车完成2个项目性能考核开车成功率100%[30] - 报告期内完成8台气化炉吊装和6台气化炉开车,开车成功率100%[37][40] - 签署福建永荣己内酰胺项目二期制氢及合成氨装置等多个EPC项目[37] - 重大销售合同总金额为17.75亿元,已履行金额为5.02亿元,待履行金额为12.73亿元[58] - 签订福建永荣科技制氢及合成氨装置总承包合同,金额17.75亿元[164] - 签订靖远煤电气化单元EPC总承包合同,金额6.6098亿元[166] - 与河南晋开集团签订多项合同,总金额2.16亿元[16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47%至2.99亿元人民币[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47%至2.99亿元人民币[4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47%至2.99亿元[6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增加6200万元人民币至1.12亿元人民币[4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45.3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18%[43] - 净资产30.2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52%[43]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18.98%至17.6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8.83%[66][67] - 应收票据同比下降78.37%至2283万元[66][67] - 长期股权投资同比大幅增长400.46%至1亿元[66][67]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39.43%至9.21亿元[66][69]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33.27%至4.17亿元[66][69] - 存货同比下降43.31%至1.78亿元[66][67] - 无形资产同比增长44.19%至1.15亿元[66][67] - 资产总额同比增长4.18%至45.35亿元[67] - 负债总额同比增长5.53%至15.14亿元[67]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19.0%至17.61亿元[192] - 应收票据同比下降78.4%至2283万元[192] - 存货同比下降43.3%至1.78亿元[192] - 合同资产同比增长18.2%至7.69亿元[192] - 长期股权投资同比增长400.5%至1.00亿元[192]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39.4%至9.21亿元[193]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33.3%至4.17亿元[193]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7.0%至13.30亿元[194] - 母公司货币资金同比增长16.2%至16.65亿元[194]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同比增长200.2%至1.20亿元[194] - 公司2021年总资产为4,364,268,289.95元,较2020年4,195,847,318.61元增长4.02%[196][197] - 公司2021年合同负债为408,056,141.50元,较2020年619,145,834.71元下降34.10%[196] - 公司2021年应付账款为917,793,895.99元,较2020年671,482,118.62元增长36.68%[196] - 公司2021年未分配利润为1,168,811,601.23元,较2020年1,093,255,726.59元增长6.91%[197] - 公司2021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851,919,149.55元,较2020年2,761,678,656.45元增长3.27%[197] 子公司和参股公司表现 - 全资子公司北京航天长征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资产306493300元 净资产191607100元 营业收入175902900元 净利润10789700元[77] - 参股公司航天氢能有限公司总资产755326300元 净资产753894500元 营业收入596100元 净利润696900元[78] - 航天氢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60000000元[78] - 北京航天长征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0000元[77] - 全资子公司北京航天长征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利润总额11898400元[77] - 参股公司航天氢能有限公司利润总额929200元[78] - 公司子公司北京航天长征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荣获2021年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2021石油和化工行业百佳供应商称号[135]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88元(含税),总股本53599万股,合计派发现金股利47,167,120.00元[3]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3] - 2021年度拟现金分红每股0.088元,预计派发现金股利4716.71万元[129]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要求每年现金分配利润不少于可供分配利润的20%[128] - 2020年度现金分红每股0.101元,总派发现金红利5413.5万元[128]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以总股本535,990,000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01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54,134,990.00元[145] 行业与市场环境 - 2021年中国煤炭产量40.7亿吨同比增长4.7%[35] - 中国石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4.45万亿元同比增长30%[35] - 中国石化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26.8%[35] - 中国石化行业进出口总额8600.8亿美元同比增长38.7%[35] - 十四五末期国内煤炭年产量将控制在41亿吨年消费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35] - 国务院设立200000000000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72] - 国家推动6.5兆帕及以上干煤粉气化技术示范[75] - 现代煤化工行业需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开发应用包括大型先进煤气化和高效合成气净化等技术[75] - 国家将现代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精细化工融合发展列为发展方向[80] - 能耗"双控"政策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衔接强化碳排放控制[81]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173]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持股246,425,829股占比45.98%为第一大股东[171] - 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60,411,675股占比11.27%为第二大股东[171] - 国创投资引导基金持股52,778,523股占比9.85%为第三大股东[171] -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持股30,160,046股占比5.63%为第四大股东[171] - 国创新能源汽车基金持股21,420,000股占比4.00%为第五大股东[171] - 前十大股东中自然人孙洪波持股1,637,380股占比0.31%[171] - 前十大股东中自然人张留宽持股1,467,900股占比0.27%[171] - 前十大股东中自然人李国华持股1,134,010股占比0.21%[171] - 控股股东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同时持有航天万源(1185.HK)股权[172]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9,505户[169] - 年度报告披露前一月末普通股股东总数29,424户[169] -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168] - 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0亿元人民币[177]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股份比例达80%以上[177] 董监高薪酬与变动 - 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最高者为董事长姜从斌127.81万元[100] - 董事兼总经理孙庆君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14.15万元[100] - 副总经理朱玉营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01.21万元[100] - 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董毅军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06.27万元[100] - 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徐京辉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00.66万元[100] - 副总经理赵爱昌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00.83万元[100] - 三位独立董事付磊、谢鲁江、梅慎实各获得税前报酬9万元[100] - 职工监事张佳庆获得税前报酬48.56万元[100] - 所有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合计791.99万元[102]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791.99万元[112] - 报告期内公司发生多项高管职务变动包括董事长总经理离任及新任总经理副总经理聘任[112] - 公司董事朱玉营历任多项管理职务现任常务副总经理[104] - 独立董事付磊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并兼任多家公司独立董事[104] - 独立董事谢鲁江自1984年起在中共中央党校工作现为退休教授[104] - 独立董事梅慎实现任中国政法大学证券与期货法研究所所长及多家公司独立董事[104] - 监事会主席林松历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财务部副部长等职[104] - 监事莫晓峰历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法制处处长等职现任航天投资控股总法律顾问[104] - 财务负责人董毅军历任北京航天实验技术研究所财务处处长等职现任公司副总经理[106] - 董事会秘书徐京辉历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院资本运作处副处长等职现任副总经理兼总法律顾问[106] - 副总经理赵爱昌历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三产总公司办公室主任等职现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106] - 报告期离任董事唐国宏曾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现任院副院级调研员及航天氢能董事长[108] - 多名董事监事在股东单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及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担任要职[110] - 部分高管在航天氢能有限公司等关联企业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等重要职务[110] - 独立董事在其他上市公司及金融机构兼任独立董事等职务[110] - 公司董事长薪酬由股东大会审议批准[112] - 独立董事津贴由股东大会审议批准[112] - 由股东单位推荐的且在股东单位任职的董事、监事不在上市公司领取薪酬[112] - 在上市公司任职的董事、职工监事仅作为管理人员领取报酬[112] - 高级管理人员的年度薪酬方案由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出并提交董事会审议批准[112] 董事会与委员会运作 - 公司2021年共召开12次董事会会议,其中现场会议2次,通讯方式会议8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会议2次[117]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1年3月10日审议通过福建永荣科技有限公司己内酰胺项目(二期工程)制氢及合成氨装置PC总承包合同[114]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4月20日审议通过2020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及2021年度财务预算报告[114]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2021年8月26日审议通过2021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114]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1年10月27日审议通过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115]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于2021年11月3日完成新一届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聘任[115] - 公司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6次会议,其中4月16日会议审议通过2020年度财务决算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118] - 董事姜从斌2021年应参加12次董事会会议,亲自出席12次,其中8次以通讯方式参加[116] - 董事何国胜2021年应参加12次董事会会议,亲自出席12次,其中11次以通讯方式参加[116] - 独立董事付磊2021年应参加12次董事会会议,亲自出席12次,其中10次以通讯方式参加[116] - 2021年召开4次审计委员会会议审议财务预算及审计事项[120] - 2021年召开4次提名委员会会议审议高管任命事项[120] - 2021年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通过高管2020年度薪酬方案[120]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2021年总员工数为615人,其中母公司566人,主要子公司49人[124] - 员工专业构成中技术人员452人,占比73.5%[124] - 员工教育程度硕士及以上325人,占比52.8%[124] - 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69人[124] 关联交易与财务公司业务 - 与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存款业务期初余额为7.2848亿元,期末余额为8.0124亿元[161] - 存款利率范围在0.4025%至3.7125%之间[161] - 年度存款发生额达
航天工程(603698)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