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0%[20]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31.1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40%[40]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1.4%至2.18亿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1.96亿元)[13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4%,从1.68亿元增至1.89亿元[14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64.8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21%[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4.8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21%[40] - 净利润同比下降22.6%至1000万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1292万元)[138]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86.9%,从1891万元增至3536万元[142] - 净利润同比增长28.1%,从2766万元增至3542万元[14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股,同比下降22.22%[19] - 基本每股收益从0.18元/股增至0.21元/股,增幅16.7%[14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1%,同比下降0.41个百分点[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0.6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2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0.6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3.26%[4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6%至2569万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2665万元)[137]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0.3%,从1899万元降至1703万元[14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6.4%至4575万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3930万元)[137] - 财务费用实现净收入1066万元(2022年同期:净收入732万元)[137] - 财务费用收益扩大50.3%,从-926万元增至-1391万元[141]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72.2%,从-186万元增至-321万元[142]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53.5%至218万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468万元)[138]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53.9%,从468万元降至216万元[141] 现金流量(同比环比)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20.8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0.19%[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20.84万元,同比下降330.19%[4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30.19%[4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从487万元流入变为1121万元流出[14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664.05万元,同比下降87.36%[4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7.36%[4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7亿元,同比扩大87.3%[14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878.38万元,同比上升2,310.46%[4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2,310.46%[4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10.1%,从2.04亿元增至2.25亿元[14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87亿元,同比增长41.7%[145] - 投资支付的现金为5.79亿元,同比增长67.7%[14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46亿元,全部来自吸收投资[14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20亿元,同比增长162.0%[145]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155万元,同比增长18.7%[148] - 母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为7.30亿元,同比增长111.7%[148]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9亿元,同比扩大229.4%[148] - 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9亿元,主要来自吸收投资[148]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82亿元,同比增长87.8%[149]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较上期末增长146.32%至3.31亿元[52][55] - 货币资金较年初增加196,701,756.44元(146.3%)至331,131,293.82元[129] - 母公司货币资金较年初增加85,923,444.66元(80.6%)至192,520,165.29元[13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较上期末增长48.87%至3.01亿元[52][55]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年初增加98,795,272.60元(48.9%)至300,956,773.97元[12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01亿元人民币[64] - 固定资产较年初增加24,473,507.30元(8.2%)至323,404,221.03元[129][130] - 在建工程较年初减少13,335,889.83元(19.8%)至54,048,088.41元[129][130] - 资产总计较年初增加329,818,351.76元(24.9%)至1,656,045,766.90元[129][130] - 总资产为16.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87%[20] - 公司资产总额165,604.58万元,较年初增长24.87%[40] - 资产总额同比增长27.0%至17.39亿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13.69亿元)[134] - 长期股权投资同比增长106.8%至2.94亿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1.42亿元)[134]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较上期末增长119.99%至3,457.54万元[52][55] - 应付账款较年初减少21,184,107.83元(17.8%)至97,745,778.78元[130] - 合同负债较年初增加6,605,169.71元(14.2%)至53,100,548.00元[130]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548.29万元人民币[64]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较上期末增长88.92%至6.38亿元[52][55] - 资本公积较年初增加300,144,201.45元(88.9%)至637,676,809.32元[131] - 资本公积同比增长82.0%至6.84亿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3.76亿元)[135] - 少数股东权益较上期末增长4,053.02%至604.99万元[53][5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92%[2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31,167.87万元,较年初增长33.92%[40] - 所有者权益同比增长32.8%至14.65亿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11.03亿元)[13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年初的979,467,135.79元增加至期末的1,311,678,694.44元,增长33.9%[151][153]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的979,314,091.50元增加至期末的1,317,728,560.97元,增长34.6%[151][153] -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1,465,126,409.70元 较期初增长39.0%[161][163] 业务线表现 - 公司智能干式选煤机采用双能X射线/可见光全光谱多谱段扫描成像系统[10] - 公司智能检测分选装备具备感知、决策、执行功能[10] - 智能矿石分选装备应用于煤炭分选,具有无需用水、工艺简单、占地少、适应性强、分选精度高、投资少、能耗低等优点[25] - 智能干式选煤机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市场空间巨大[25] - 智能包装装备下游主要为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等规模化生产领域[25] - 智能农副食品分选装备应用于大米、杂粮、茶叶、坚果、果蔬等300多种物料的分选[28] - 智能农副食品分选装备已销售至国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出口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28] - 公司拥有近500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等自主知识产权[32] - 公司获得30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32] - 公司被评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32] - 公司新增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及软件著作权3项[42] 运营模式和市场策略 -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30] - 在境内市场主要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在境外市场主要采取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31] - 公司出口业务占比较大主要使用美元结算面临汇率风险[68] 投资和融资活动 - 公司成功增发募集资金总额35,058万元人民币[45]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余额3.005亿元[61] - 公司批准使用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62] - 公司计划投资8647万元人民币建设工业物料智能分选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62] - 公司私募基金投资合肥原橙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出资1200万元人民币[64]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15,184万元对卓海智能增资[102] - 增资后公司持有卓海智能股权比例为95.658%[102] - 公司完成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新增有限售条件流通股31,329,758股[111] - 非公开发行股票新增股份限售期为自股份登记手续办理完毕之日起6个月内[95] - 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限售期为6个月,预计2023年9月15日解禁[121] - 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新增股份限售期为6个月,预计流通时间为2023年9月[115] 子公司和关联方 - 控股子公司合肥正远总资产5831.8万元人民币净资产1859.29万元人民币[65] - 控股子公司卓海智能总资产3181.3万元人民币净资产922.68万元人民币[65] - 卓海智能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353.43万元人民币[65] - 2023年1-6月向关联方明瑞精密采购原材料累计发生金额174.47万元[99] - 2023年1-6月接受关联方明瑞精密提供劳务累计发生金额546.71万元[99] - 2023年度预计向关联方采购原材料总额200.00万元[99] - 2023年度预计接受关联方提供劳务总额2,300.00万元[99] - 向关联方销售材料收入为100.00万元[100] - 向关联方采购原材料支出为62.50万元[100] - 向关联方英特赛瑞销售材料收入为7.21万元[100] - 向贵州泰禾销售煤炭分选装备收入为1,000.00万元[100] - 厂房租赁给科大智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年租金为451.40万元[104] - 厂房租赁给合肥明瑞精密钣金科技有限公司年租金为154.12万元[104] - 厂房租赁给苏州世亚精密金属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年租金为23.08万元[104] - 厂房租赁给安徽省阿尔法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年租金为249.23万元[104] - 公司厂房租赁给安徽省阿尔法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面积增加525.30平方米,总租赁面积达4,545.03平方米[106] 股权和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许大红先生[10] - 公司实际控制人许大红持股56,603,232股,占总股本30.87%[118] - 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中许大红持有56,603,232股人民币普通股[118] - 方正和生投资通过铜陵和生产业发展基金持有7,149,240股,占比3.9%[118] - 股东葛苏徽减持1,698,300股后持股6,209,200股,占比3.39%[118] - 股东颜天信减持1,787,000股后持股5,213,060股,占比2.84%[118] - UBS AG持股3,158,209股中有限售条件股份2,234,137股[118][121] - 董事王金诚通过大宗交易减持477,500股,期末持股1,434,200股[124] - 董事黄慧丽因业绩未达标被回购64,000股激励股份,总减持223,750股[124] - 前十名股东中有限售条件股份总计19,791,238股(不含质押部分)[121] - 非公开发行后有限售条件股份总数增至31,329,758股,占公司总股本17.09%[109]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数量为152,045,600股,占公司总股本82.91%[109] - 公司总股本因非公开发行及回购注销变动后为183,375,358股[109]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4,443户[116] - 境内非国有法人持股数量为22,482,574股,占总股本12.26%[109] - 外资持股数量为2,234,137股,全部为境外法人持股,占总股本1.22%[109] 股权激励计划 - 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86名高管及核心骨干人员425.50万股,授予价格7.22元/股[76] - 2021年预留部分授予40名核心骨干人员70.00万股,授予价格6.18元/股[76] - 2021年回购注销2名离职激励对象持有的2.50万股限制性股票[76] - 2021年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77名激励对象的159.00万股限制性股票[76] - 2021年回购注销10名离职员工及2名监事已获授未解除限售的35.50万股限制性股票[76] - 2021年调整后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为7.12元/股[76] - 2021年调整后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为6.08元/股[76] - 预留授予部分32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27.00万股限制性股票[77] - 回购注销11名离职员工限制性股票45.60万股[77] - 首次授予部分66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130.40万股限制性股票[77] - 回购注销7名离职员工限制性股票7.05万股[77] - 2023年因业绩未达标及人员离职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88.45万股[77] - 公司回购注销股权激励计划中未达解锁条件的有限售条件流通股884,500股[111] 管理层和人员变动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发生高级管理人员变动包括总经理离任[72][73] 非经常性损益和特殊项目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1084.22万元人民币[21] - 政府补助金额为973.47万元人民币[20] 环保和社会责任 - 公司不属于合肥市2023年重点排污单位名录[80] - 喷塑工艺烘干废气净化效率达98%[80] - 生产环节产生焊接烟尘及前处理废水等污染物[80] - 报告期内未发生环保处罚事件[80] - 废气排放符合《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80] - 焊接废气除尘效率约98%[81] - 打磨废气除尘效率约98%[81] - 设备运行噪音低于50dB(A)-60dB(A)限值[82] - 危险固废包括废抹布、废过滤棉、废乳化液、污泥、废活性炭共5类委托有资质环保公司处置[82] - 公司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并提升节能环保技术设备改造预算[84] 公司治理和承诺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期内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要求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20%[87] - 董事、监事及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87] - 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87] - 离职6个月后的12个月内通过交易所出售股票比例不超过50%[87] - 违反股份减持承诺收益归公司所有[87] - 公司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重大虚假将回购全部新股并在收到认定后20个交易日内启动程序[89] - 新股回购价格不低于公告前30日股票加权平均价且不低于发行价[89] - 公司将在收到有权机构认定后10个交易日内启动投资者损失赔偿程序[89] - 控股股东许大红承诺在认定后20个交易日内购回全部公开发售股份[89] - 控股股东购回价格不低于前30日股票加权平均价且不低于发行价[89] - 公司董监高人员承诺在收到认定后10个交易日内启动投资者赔偿程序[91] - 公司未履行承诺时需在次一交易日公告且法定代表人需公开道歉[91] - 控股股东未履行承诺时公司将暂扣其分红所得作为履行保证[91] - 董监高未履行承诺时可能被扣减绩效薪酬、降薪或撤职[91] - 公司需在定期报告中披露控股股东及董监高承诺履行情况[91] - 控股股东许大红承诺不干预公司经营管理及不侵占公司利益[95]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职务消费约束及薪酬与填补回报措施挂钩[95]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及仲裁事项[97] - 公司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及资金占用情况[96] - 实际控制人许大红报告期内诚信状况良好无未履行法院判决情况[97] 会计政策和合并范围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184] -
泰禾智能(603656)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