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T通脉(603559) - 2022 Q2 - 季度财报
中通国脉中通国脉(SH:603559)2022-08-15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495亿元,同比下降23.21%[20] - 营业收入为1.4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21%[41][45]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3.2%至1.50亿元(2021年同期:1.95亿元)[10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099.14万元,同比扩大[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亏损3153.08万元[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为3099.1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亏损337.44万元[41] - 净利润亏损扩大至3129.56万元(2021年同期亏损2794.74万元)[11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3099.14万元(2021年同期亏损2761.70万元)[110] - 基本每股收益-0.22元/股,上年同期为-0.19元/股[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13%,同比下降2.93个百分点[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24%,同比下降2.91个百分点[21] - 2022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505万元[141] - 2021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084万元[143]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9%至1.28亿元(2021年同期:1.58亿元)[112] - 母公司投资收益大幅改善至2000万元(2021年同期:-24.34万元)[11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1.364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25%[45] - 研发费用为248.4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83%[45]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9.3%至1.36亿元(2021年同期:1.69亿元)[109]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6.8%至248.43万元(2021年同期:298.72万元)[109]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扩大97.1%至658.83万元(2021年同期:334.23万元)[110]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23.0%,从0.691亿元降至0.533亿元[116]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71.1%,从0.118亿元降至0.034亿元[11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7.22万元,较上年同期-5280.87万元有所改善[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37.22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5043.65万元[4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0.528亿元改善至-0.237亿元,改善幅度达55.1%[11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0.851亿元改善至-0.025亿元,改善幅度达97.1%[11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0.476亿元扩大至-0.605亿元,恶化幅度达27.1%[11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74.1%,从1.082亿元降至0.280亿元[11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46.9%,从3.236亿元降至1.719亿元[115] - 母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42.9%,从2.681亿元降至1.531亿元[118]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0.364亿元改善至-0.177亿元,改善幅度达51.5%[118]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0.007亿元改善至0.197亿元,主要因取得投资收益0.200亿元[118]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为4846.3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7.20%[48] - 应收票据为1727.77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84.69%[48] - 其他应收款为3202.27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48%[48] - 应付票据为6659.7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86%[48] - 公司货币资金从年初的1.477亿元下降至期末的4846.32万元,减少约9930万元[102] - 应收账款从年初的5.394亿元下降至期末的4.907亿元,减少约4870万元[102] - 其他应收款从年初的8102万元下降至期末的3202.27万元,减少约4900万元[102] - 存货从年初的4.19亿元增加至期末的4.665亿元,增长约4760万元[102] - 流动资产总额从年初的12.47亿元下降至期末的11.11亿元,减少约1.359亿元[102] - 投资性房地产从年初的1924.95万元下降至期末的1863.4万元,减少约61.55万元[102] - 固定资产从年初的5155.87万元下降至期末的4783.9万元,减少约371.97万元[102] - 使用权资产从年初的986.1万元下降至期末的539.4万元,减少约446.7万元[102] - 公司总资产从期初1,450,754,470.24元下降至期末1,306,389,117.25元,减少144,365,352.99元(降幅9.95%)[103][104] - 短期借款从期初232,520,782.09元减少至期末191,419,679.98元,下降41,101,102.11元(降幅17.67%)[103] - 应付票据从期初125,328,741.73元下降至期末66,597,864.04元,减少58,730,877.69元(降幅46.86%)[103] - 合同负债从期初261,681,332.43元减少至期末243,873,482.98元,下降17,807,849.45元(降幅6.81%)[103] - 货币资金从期初126,802,370.73元大幅下降至期末39,213,673.66元,减少87,588,697.07元(降幅69.07%)[105] - 应收账款从期初473,457,010.11元减少至期末421,790,389.70元,下降51,666,620.41元(降幅10.91%)[105] - 存货从期初418,155,657.66元增加至期末464,494,105.60元,增长46,338,447.94元(增幅11.08%)[105] - 长期借款从期初12,000,000.00元减少至期末0元,完全偿还[106] - 投资性房地产从期初6,077,020.87元下降至期末5,792,581.03元,减少284,439.84元(降幅4.68%)[106]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期初-139,972,980.83元进一步下降至期末-145,025,823.76元,减少5,052,842.93元[107] - 对外股权投资额为1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29%[50] 业务板块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通信技术服务、软件开发集成服务、IDC技术服务及商品贸易四大板块[32][33] - 商品贸易板块非主营业务占收入比重很低[33] - 中通国脉物联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营业收入51.2亿元,净利润878,285.43元[53] - 北京国脉时空大数据科技子公司营业收入30,000,000元,净亏损226,930.80元[53] - 北京新貌高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5,500,000元,净亏损214,231.76元[53] - 北京国脉健祥科技子公司营业收入10,000,000元,净亏损109,315.99元[53] - 中通国脉吉林省技术服务子公司营业收入5,000,000元,净亏损802,857.37元[54] - 北京国脉科文信息科技联营公司营业收入16,000,000元,净亏损201,456.32元[54] - 上海共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因疫情导致IDC业务收入下降[54] 地区表现 - 业务覆盖东北、华北、华南、华东等多地区[39] - 报告期内受疫情影响东北三省和上海区域工程项目进度受阻[40] - 公司完成吉林省内十余个方舱医院及隔离点的通信扩容工程[40] 行业和市场环境 - 公司所属通信技术服务行业受运营商资本开支和技术迭代影响,具有强周期性[28] - 行业竞争加剧,运营商成立专业服务公司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态势[28] - 2022年上半年中国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3%,累计完成8,158亿元[26] - 截至2022年6月末,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7亿户,固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5.6亿户[26] - 2022年1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数字经济为新经济形态[29] -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年11月发布多项"十四五"行业发展规划,涉及大数据、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领域[29] - 公司面临传统业务收入增长瓶颈,新兴领域如IPTV、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等蓬勃发展[5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积极拓展政企客户群体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40] - 公司应收账款金额较大且回款周期长,导致资金压力很大[57] - 公司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融资补充流动资金,资金不足影响新项目承接[57] - 公司面临客户集中风险,客户维系异常将产生重大影响[55] - 传统通信行业竞争加剧,工程服务供应商数量众多[55] - 公司存在技术风险,技术研发是核心竞争力[55]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董事长郭庆宁于2022年4月17日辞职,张利岩被选举为新董事长[66] - 公司总经理张秋明于2022年4月25日辞职,张利岩被聘任为新总经理[66] - 公司股东存在控制权分歧,前一致行动人协议尚未解除,可能导致控制权继续发生变化[86] - 公司上年审计报告被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涉及控制权不确定性[86] - 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5,812户[93] - 第一大股东王世超持股744.83万股,占比5.20%[95] - 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2项议案,包括修订公司章程和增选非独立董事[62] - 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2项议案,包括修订公司章程和购买董监高责任险[62] - 公司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1项议案,选举张显坤为非独立董事[62] - 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9项议案,包括财务决算、利润分配和续聘审计机构等[63]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539,406.55元,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96,887.56元[23]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1,984.29元[23]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399,034.70元[24]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1,500.00元[24] 承诺和诉讼事项 - 核心员工离职需对公司进行赔偿[79] - 竞业禁止期间违反约定需对公司进行赔偿[79] - 竞业禁止承诺长期有效且不可撤销[79] - 关联交易需遵循市场化原则及公允价格[80] - 杜绝非法占用公司资金及资产行为[80] - 董事/高管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80] - 离职后六个月内禁止转让所持股份[80] - 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将回购全部首发新股[80] - 违法事实认定后30天内赔偿投资者损失[80] - 回购价格按发行价执行(除权除息调整)[80] - 招股说明书虚假记载等导致重大影响时实际控制人及董监高需在证监会认定后30天内按发行价回购股份[82] - 招股说明书虚假记载等导致重大影响时公司需在证监会认定后30天内回购其他股东原限售股份按发行价[82] - 未能履行稳定股价承诺时公司需在股东大会及指定报刊公开说明原因并道歉[82] - 未能履行招股说明书虚假记载等承诺时公司需公开道歉并依法承担赔偿责任[82] - 控股股东等未能履行股份减持承诺时需回购股份且收益归公司所有[83] - 控股股东等未能履行稳定股价承诺时需停止分红并锁定股份直至措施实施完毕[83] - 控股股东等未能履行招股说明书虚假记载等承诺时需停止分红锁定股份并承担赔偿责任[83] - 独立董事等未能履行招股说明书虚假记载等承诺时需停止分红及津贴公开道歉并承担赔偿责任[83] - 实际控制人承诺公司对相关资产业务拥有优先购买权且交易价格需公平合理[83] - 实际控制人承诺未直接或间接参与任何与公司业务存在竞争的活动[83] - 公司涉及重大诉讼,合同标的额为12,803,000元,被告未支付合同总价35%的尾款约4,481,050元[88]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5]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规担保情况[85] - 公司董事、监事及实际控制人就关联交易做出长期有效承诺,避免利益冲突[84] - 报告期内公司无破产重整相关事项[88] - 报告期内公司与关联方无重大共同对外投资[90] - 公司及其董事、监事等无涉嫌违法违规或受到处罚的情况[90]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资产收购或出售类关联交易[90]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915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5.63%[20] - 公司报告期内未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68]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金额为1,609,144.57元[128]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金额为1,515,020.66元[128] - 专项储备期末余额为94,123.91元[128]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24,201,887.86元[128] - 其他综合收益期末余额为-663,665.72元[128] - 盈余公积期末余额为34,623,416.01元[128] - 一般风险准备期末余额为-161,657,053.52元[12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91,530,349.77元[128] - 少数股东权益为6,406,367.69元[128]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85,123,982.08元[128] - 上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876,549,385.28元[130] - 本年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872,378,037.66元[130]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减少26,861,438.07元[131] - 专项储备本期增加223,873.40元[136] - 本期提取专项储备1,798,018.50元[138] - 本期使用专项储备1,574,145.10元[138] - 本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845,740,472.99元[138] - 本期末盈余公积为24,321,804.53元[138] - 本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96,500,223.11元[138] - 本期末资本公积为451,712,558.42元[138]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433亿元[140][143] - 资本公积为4.534亿元[140][143] - 2022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1.45亿元,较期初减少2.849亿元[140][143] - 2022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106亿元,较期初减少496万元[140][143] - 2021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1.132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687亿元[143] - 盈余公积保持3462万元未发生变动[140][143]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金额为179.8万元[144]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金额为157.4万元[144] - 公司期末专项储备余额为22.4万元[144]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7.38亿元[144] - 公司注册资本为1.43亿元[149] - 2017年利润分配派发现金红利880万元[147] - 2017年资本公积转增股本4400万股[147] - 2018年非公开发行募集配套资金总额2.2亿元[148] - 2018年非公开发行股份670.87万股每股发行价30.5元[148] - 2018年第二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7880.58万元[149] 会计政策和计量方法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合并日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159]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为购买日付出资产、承担负债及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160][161] - 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61] - 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1] - 企业合并发生的中介费用等管理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62]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范围[163] - 报告期内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视同自最终控制方控制之日起纳入合并范围[163] - 报告期内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增加的子公司自购买日至报告期末纳入合并报表[163]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新增长投成本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164]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65]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两类,共同经营按份额确认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167] - 现金等价物需满足期限短、流动性强、易转换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