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思维列控(603508)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思维列控思维列控(SH:603508)2022-04-26 16:00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8.4834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4股[4] - 以总股本272,338,841股计算预计转增108,935,536股[4] - 合计派发现金股利231,035,932.37元(含税)[4] - 公司2021年度拟派发现金股利总额231,035,932.37元(含税),每股派发现金股利8.4834元(含税)[175] - 公司2021年度拟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4股,预计转增108,935,536股[175] - 公司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85,026,833.11元(含税),每股派发现金股利3.12元(含税)[174] - 公司章程规定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度可分配利润的10%[170] - 公司2021-2023年分红规划要求三年累计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171] - 成熟期无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要求为80%[172] - 成熟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要求为40%[172] - 成长期有重大资金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要求为20%[172] - 公司2020年末总股本为272,521,901股[174] - 公司2021年末总股本为272,338,841股[175]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0.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19%[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5亿元人民币,2020年为亏损5.74亿元人民币[23] - 基本每股收益为1.43元/股,2020年为-2.16元/股[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58%,同比增加23.56个百分点[24]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达10.64亿元,同比增长26.19%[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36]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4亿元,同比增长26.19%[64][6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60亿元,实现扭亏为盈[6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62亿元[64] - 主营业务收入为10.32亿元,同比增长26.14%[68] -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549.55万元,实现扭亏为盈[90]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营业成本为4.15亿元,同比增长22.20%[66] - 销售费用为5356.56万元,同比增长11.21%[66] - 管理费用为9088.22万元,同比下降27.08%[66] - 研发费用为1.15亿元,同比增长4.33%[66] - 主营业务成本为3.89亿元,同比增长23.10%[68] - 原材料成本3.60亿元,占总成本92.53%,同比增长22.11%[76] - 制造费用成本1,84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4.01%[76] - 销售费用5356.56万元,同比增长11.21%[83] - 管理费用9088.22万元,同比下降27.08%[83] - 研发费用11479.5万元,同比增长4.33%[83] - 研发投入总额11479.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0.78%[85] - 研发费用投入11,479.50万元,同比增加476.71万元[37]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覆盖LKJ系统及CTCS列控系统等轨道交通安全设备[12] - LKJ2000型设备承担时速160km/h及以下线路列车控制功能[13] - 公司三大主营业务为列车运行控制、铁路安全防护、高铁运行监测与信息管理[54] - 公司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营业收入4.32亿元,同比下降1.63%,毛利率61.53%,同比增加6.01个百分点[71] - 铁路安全防护系统营业收入1.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9.85%,但毛利率下降8.88个百分点至57.21%[71][72] -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监测系统营业收入4.47亿元,同比增长61.51%,毛利率64.75%,同比下降4.13个百分点[71][72] - LSP调车防护系统签署合同超1.10亿元[39] - LSP调车防护系统销售量2,039套,同比大幅增长283.99%[73][74] - DMS系统装置销售量963套,同比大幅增长640.77%[73][74] - 公司总营业收入10.32亿元,同比增长26.14%,总毛利率62.29%,同比增加0.93个百分点[71] - 公司LKJ列控系统市场占有率连续八年增长近50%[125] - 动车组DMS系统和EOAS系统逐步进入更新年限需求持续增长[125] - 公司全力推广新一代LKJ-15S系统等新产品拓展市场[126] - 公司计划推动地铁列控系统和GYK轨道车列控系统产业化[120] - 公司持续加大在列控系统普系化和智能驾驶等领域的研发投入[124] - 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市场整合和技术整合以优化业务布局[122] - 公司产品覆盖全国18个铁路局及地方铁路公司[129] - 在动车组车载安全产品领域尚未出现有力竞争对手,市场格局稳定[52] - 子公司蓝信科技是高铁DMS系统和EOAS系统的核心供应商且暂无竞争厂家[118] - 蓝信科技产品覆盖所有动车组列车[118] - 公司LKJ系统市场占有率49.67%,同比增长0.56个百分点[114] - LKJ-15S系统中标广铁集团100套,总金额4,575.00万元[115] - 公司6A终端市场占有率约为30%[116] - 公司CMD系统市场占有率稳定在30%左右[117] - LKJ-15S系统2019年起已实现小批量销售[48] - 监测系统(DMS/EOAS)更新换代周期为10年,已逐步达到更新年限[53] 地区表现 - 华中地区营业收入2.60亿元,同比增长112.64%,但毛利率下降3.88个百分点至56.55%[71] - 西南地区营业收入8,838万元,同比增长180.96%,毛利率66.90%[71] 子公司与参股企业表现 - 控股子公司包含河南蓝信科技(全资)及河南思维信息技术等[12] - 公司参股企业包括南京泰通科技和北京博瑞空间科技[12] - 蓝信科技营业收入56,916.62万元,同比增长77.84%[41] - 蓝信科技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5,231.55万元,同比增长24.96%[41] - 河南蓝信科技2021年总资产135,613.05万元,净利润25,231.55万元[113] - 蓝信科技2021年营业收入56,916.62万元,同比增长77.84%[108] - 蓝信科技2021年净利润25,231.55万元,同比增长24.96%[108] - 蓝信科技2020年扣非净利润19,591.67万元,完成当年业绩承诺的92.74%[162] - 蓝信科技2019-2020年累计扣非净利润38,061.10万元,完成两年业绩承诺的100.09%[162] - 蓝信科技2019年扣非后净利润为184.6943百万元,超额完成15.6943百万元,业绩承诺实现率109.29%[200] - 蓝信科技2019年承诺扣非后净利润为169百万元[199] - 蓝信科技2020年承诺扣非后净利润为211.25百万元[199] - 蓝信科技2021年承诺扣非后净利润为253.5百万元[199] - 利润承诺期2019至2021年总承诺扣非后净利润为633.75百万元[199] - 蓝信科技2019年实现净利润190.9148百万元[200] - 蓝信科技及其附属公司资产无抵押质押等权利受限情形[196] - 蓝信科技及其附属公司除已披露外无未偿还借款及或有负债[196] - 公司持有泰通科技无限售流通股261.80万股,持股比例1.71%[107] - 泰通科技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766.54万元,同比下降9.31%[107] - 泰通科技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320.80万元,同比下降66.24%[107] - 公司对博瑞空间投资2,400万元,持股比例8.00%[108] - 2019年计提博瑞空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2,103.41万元[10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存在蓝信科技业绩不及预期导致商誉减值的风险[8] - 公司主要客户集中于国家铁路集团及下属单位[8] - 公司客户主要为国铁集团及各铁路局[134] - 蓝信科技核心产品收入受疫情及国铁政策影响下降[132] - 公司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并加强产学研合作[132] -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2021年底达15万公里,其中高铁4万公里占比26.67%[51] - 动车组保有量从2008年176列增至2021年4,153标准组,年均新增超330标准组[53] - 规划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达20万公里,其中高铁7万公里[51] -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万公里,其中高铁4万公里[102] - 规划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17.5万公里,2035年达20万公里(含高铁7万公里)[102] - 截至2021年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里程达9,192.62公里[104] - 2021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1,222.92公里[104] - 轨道交通行业将加大5G、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用[103] - 公司严格遵循《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审批办法》等多项行业法规[99] - 行业受《"十四五"铁路安全发展规划》《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等政策推动[101] 商誉与减值风险 - 公司收购蓝信科技形成商誉22.43亿元[132] - 2020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8.51亿元[133] - 截至2021年末公司商誉金额为13.91亿元[133] - 商誉减值准备2020年计提8.51亿元人民币,2021年未计提[24] - 蓝信科技承诺2019-2021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69亿/2.11亿/2.54亿元[132] - 补偿义务人赵建州承担利润补偿义务比例为84.31%[190][199] - 补偿义务人西藏蓝信承担利润补偿义务比例为15.69%[190][199] - 累计实际净利润未达承诺80%时需按差额的51%进行现金补偿[190] - 累计实际净利润低于承诺80%时需按交易价格90%进行股份或现金补偿[190] - 蓝信科技2018年扣非后净利润目标为1.30亿元人民币[192] - 若未达净利润目标,股份锁定期延长至48个月[192] - 补偿金额计算方式为补偿金额除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股票发行价格[192] 研发与技术 - 公司拥有专利42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77项,2021年新增专利29项和软件著作权41项[58] - 公司总人数898人,技术人员557人占比62.03%[59] - 研发人员数量329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36.64%[86] - 公司研发投入2021年为1.148亿元,占营业收入10%以上[58] 现金流与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32.4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2.98%[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2.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5%[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532.41万元,同比下降82.98%[6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532.41万元,同比下降82.98%[89] - 应收账款62370.59万元,同比增长81.89%[91] - 2019-2021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3.46亿/3.43亿/6.24亿元[133] - 2021年末应收账款较2020年末增长81.8%[133] - 公司期末应交企业所得税大幅增加[93] - 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解锁导致其他应付款金额减少[93] - 受限货币资金总额为8,999,019.15元,其中履约保函保证金8,998,930.97元,证券账户资金88.18元[9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当期利润影响3,590,576.56元[34] - 即征即退增值税金额35,939,692.24元[32]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466.24万元人民币[30] 公司治理与独立性 - 公司资产独立,拥有完整法人资产,独立拥有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配套设施、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及商标、专利、非专利技术的所有权和使用权[139] - 公司人员独立,设立独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独立进行劳动、人事及工资管理,高级管理人员均在公司工作并领取薪酬[140] - 公司财务独立,设有独立财务会计部门,配备专职财务人员,建立独立会计核算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独立进行财务决策和纳税申报[140] - 公司机构独立,设立健全的组织机构体系,独立运作且运行良好,无控股股东职能部门从属关系[140] - 公司业务独立,拥有独立完整的供应、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独立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和决策[140] - 审计机构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 股东大会与董事会活动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1年1月8日召开,审议通过修订公司部分制度、董事会换届选举等4项议案[143]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1年5月17日召开,审议通过2020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决算、2021年财务预算、2021-2023年分红规划等13项议案[143]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1年7月9日召开,审议通过修改公司章程议案[143]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于2021年11月15日召开,审议通过修改公司章程、关联交易决策制度、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等3项议案[143] - 公司于2021年1月8日召开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董事会及监事会换届选举议案[151] - 2021年董事会共召开5次会议,其中现场会议0次,通讯方式2次,现场结合通讯方式3次[157] - 所有董事2021年均亲自出席5次董事会会议,无委托出席或缺席情况[156][157] - 第四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于2021年1月8日审议通过董事长选举及高管聘任等议案[153]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5次会议[159] - 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160]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3次会议[161] - 战略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1次会议[162] - 审计委员会由陈琪、王卫平、韩琳组成[158] - 提名委员会由韩琳、李欣、陈琪组成[158]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由孙景斌、郭洁、陈琪组成[158] - 战略委员会由李欣、郭洁、王卫平、赵建州、孙景斌组成[158]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薪酬考核委员会审议通过了2020年度薪酬发放及2021年度薪酬计划[150] 高管与董事薪酬及持股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680.8万元[144] - 董事长李欣持股30,119,681股,年度税前报酬60.86万元[144] - 董事郭洁持股55,536,638股,年度税前报酬74万元[144] - 董事王卫平持股38,871,400股,年度税前报酬74万元[144] - 董事兼高管赵建州持股34,659,982股,年度税前报酬97.05万元[144] - 董事兼高管方伟持股减少36,890股至578,910股,年度税前报酬45.95万元[144] - 董事兼高管解宗光持股减少125,840股至378,400股,年度税前报酬72.43万元[144] - 离任监事骆永进持股减少71,600股至22,900股,年度税前报酬17.08万元[144] - 财务总监孙坤持股减少40,860股至14,840股,年度税前报酬33.41万元[144] - 董事会秘书苏站站持股减少31,000股至224,600股,年度税前报酬57.92万元[144]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的报酬合计为680.80万元[150] 人员变动与任职情况 - 许景林于2018年1月10日至2021年1月8日期间担任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并于2021年1月8日离任[148] - 苏站站自2019年4月起担任公司董事会秘书并于2021年1月至8月兼任财务总监[148] - 孙坤于2021年10月26日起担任公司财务总监[148] - 徐景胜于2018年1月10日至2021年1月7日期间担任公司总工程师并于2021年1月8日离任[148] - 骆永进已于2021年1月8日离任公司监事会主席职务[148] - 赵建州担任华兴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任期至2022年1月27日[149] - 陈琪担任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任期至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