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6.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8%[2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88%至6.77亿元[49] - 营业总收入为6.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9%[9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70%[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50%[20] - 净利润为1.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7%[96] - 净利润为1.3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7%[100] - 营业利润为1.50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0%[10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2.81%至4.23亿元[49] - 营业成本为4.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9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30%至5845万元[49] - 研发费用为584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95] - 销售费用为486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6%[95] - 支付给职工现金1.3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2%[102]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28.3%,从1.05亿元增至1.35亿元[105] - 资产减值损失657.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809.9万元人民币[100]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90.5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798.6万元人民币[10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可编程控制器业务毛利率为58.13%[46] - 可编程控制器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6%至2.6亿元[46] - 驱动系统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71%至2.96亿元[47] - 人机界面业务实现销售收入9789万元[47] - 智能装置业务实现收入1360万元[47] - 公司驱动产品已成为工控产品中增长速度和幅度最大的品类[34] 公司产品与研发 - 公司产品线覆盖可编程控制器、伺服系统、步进驱动、机器视觉等9大类别[30] - 可编程控制器包含XC系列、XD系列(含XD3/XD5/XDM/XDC/XDH等)、XE系列、RC系列、XL系列、XG系列等完整产品线[32] - 伺服系统包含DS3/DS3E/DS5系列伺服驱动器和MS系列伺服电机[30] - 机器视觉产品为X-SIGHT高性能一体式SV系列[31] - 工业触摸屏包含TH/TG/TE/MP/CCSG五大系列[31] - 公司已授权发明专利47项 实用新型专利47项 外观设计专利30项 软件著作权44项[41] - 公司拥有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工程中心 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42] - 公司承担了发改委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 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多个项目[42]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47.98%至1.98亿元[5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1.98亿元,较期初1.34亿元增长48.0%[88]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2527.28万元至7.99亿元[54][5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7.99亿元,较期初7.74亿元增长3.3%[88]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40.20%至1.04亿元[50]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1.04亿元,较期初4317.52万元大幅增长140.2%[88] - 预付款项同比增加64.25%至1860.06万元,主要因预付供应商货款增加[51] - 存货同比增加16.98%至6.32亿元,主要因增加备货导致[51] - 存货期末余额6.32亿元,较期初5.40亿元增长17.0%[88] - 其他流动资产同比下降41.84%至3987.01万元,主要因理财产品到期导致[51]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增加600万元至1.26亿元[51][55] - 应付账款同比增加36.10%至4.31亿元,主要因供应商应付款项增加[51]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4.31亿元,较期初3.17亿元增长36.1%[89]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20.22%至3160.15万元[51] - 负债合计为7.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4%[93] - 流动负债合计期末余额7.10亿元,较期初6.05亿元增长17.3%[89]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12.95亿元,较期初11.96亿元增长8.3%[9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18.75亿元,较期初17.76亿元增长5.6%[90]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93] - 公司总资产从期初240.23亿元增长至期末261.05亿元,增幅8.7%[89][90]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11.90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366.37万元人民币[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8911.9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366.4万元人民币[102][10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2021年上半年的-3,177,441.44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的89,153,392.06元[10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4.9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10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0.2%,从4.45亿元增至4.90亿元[105]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24.8%,从2.65亿元降至1.99亿元[105]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85.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5.8%[10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95.8%,从9,175万元降至382万元[105] - 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53.6%,从3.82亿元增至5.87亿元[10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94万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2,355万元进一步扩大[10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5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6%[10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43.8%,从1.06亿元增至1.52亿元[106] 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7元/股,同比下降12.61%[19] - 稀释每股收益为0.97元/股,同比下降12.61%[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87元/股,同比下降11.22%[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41%,同比下降2.57个百分点[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71%,同比下降2.10个百分点[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97元/股,同比下降12.6%[97] - 基本每股收益0.97元/股,同比下降12.6%[101] 非经常性损益与政府补助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金额为413.63万元人民币[20] - 增值税即征即退收入2133.85万元[21] 销售模式与客户行业 - 公司采用"经销为主 直销为辅"模式销售通用型产品[40] - 公司采用"直销为主 经销为辅"模式销售智能装置产品[40] - 公司智能装置产品货款大多采用分阶段付款结算模式[40] - 公司下游客户集中在纺织服装、印刷包装、家居建材等OEM行业[24][30] 行业背景与市场竞争 - 公司属于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C4011)[24] - 2022年受疫情影响制造业景气度降低,下游行业需求缩减[26] - 中国工业自动化渗透率相对较低,国产替代进程加速[27] - 公司长期位居国产小型PLC市场份额前列[43] - 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41] 子公司与股权投资 - 德国信捷子公司实现净利润32.36万元,净资产248.18万元[56]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德国信捷、南京信捷、弘捷投资等3家公司[128]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4,064户[78] - 第一大股东李新持股32,467,960股,占总股本比例23.10%[80] - 第二大股东邹骏宇报告期内减持3,161,800股,期末持股17,730,900股,占比12.61%[80][83] - 第三大股东刘婷莉持股16,867,200股,占比12.00%[80] - 第四大股东吉峰持股4,624,375股,占比3.29%,其中质押股份2,200,000股[80] - UBS AG持股3,605,888股,占比2.57%,报告期内减持1,654,613股[80] - 宽投天王星11号私募基金持股2,751,300股,占比1.96%,报告期内增持250,200股[80] - 卓识利民十一号私募基金持股2,323,500股,占比1.65%,为报告期内新增持股[80] - 银万全盈19号私募基金持股2,207,680股,占比1.57%[80] - 卓识尊享6号私募基金持股2,140,368股,占比1.52%,为报告期内新增持股[80] 管理层与人事变动 - 董事会秘书陈世恒因个人职业规划原因于2022年2月8日辞去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职务[60] - 卞正被聘任为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60] - 于秋阳被聘任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60] - 朱佳蕾被聘任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60] 利润分配与激励措施 - 2022年半年度无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送红股0股、派息0元、转增0股[61] - 公司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62][63] - 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金额为36,545,600.00元[110] - 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金额为39,356,800.00元[113] - 提取盈余公积及对所有者分配均为39,356,800.00元[118] 承诺与合规事项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关于招股说明书真实性的承诺持续有效且正常履行[66]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李新承诺避免同业竞争,所控制企业不生产与公司构成竞争的产品[69] - 控股股东李新承诺减少关联交易,确保交易遵循市场公允价格原则[69]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若招股说明书存在虚假记载将依法赔偿投资者直接损失[67] - 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邹骏宇、吉峰承诺避免与公司业务构成竞争[68] - 公司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0] - 公司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情况[70]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及仲裁事项[71]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资产收购或股权收购类关联交易[72] - 公司报告期内无共同对外投资的重大关联交易[73] - 公司报告期内无关联债权债务往来事项[73] - 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64] 受限资产 - 受限货币资金4264.11万元,主要因票据保证金导致[52]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2000万元因质押开票受限[52] 会计政策与核算方法 - 处置子公司股权时,处置价款与对应净资产份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41]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损益[141] - 合营安排中按份额确认共同经营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142]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持有期限不超过3个月且流动性强的投资[143]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损益[144]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现金流特征分为三类计量方式[147]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148]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49]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合同权利终止或风险报酬转移[152] -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时按相对公允价值分摊账面价值[153] - 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15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155] - 其他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55] -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时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6]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优先使用第一层次输入值[157]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不相互抵销[159] - 金融工具利息股利利得或损失等属于金融负债的计入当期损益[161] - 金融工具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提减值准备[164] - 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显著增加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164] - 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164] - 应收票据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 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组合[168][170] - 应收账款不含重大融资成分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169][171] - 应收账款含重大融资成分及租赁应收款按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准备[169][171] - 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组合分为账龄组合和合并范围内公司组合[169][171] - 其他应收款按12个月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减值[169][173] - 其他应收款信用风险组合分为账龄组合和合并范围内公司组合[169][173]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单个存货项目计提跌价准备[174][175] - 合同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76][177] - 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形成控制 对20%以上表决权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179]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确认初始投资成本[179][180] - 公司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合营及联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182]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账面价值与实际价款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83] - 分步取得非同一控制企业股权时,非一揽子交易按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新增投资成本作为成本法初始投资成本[181] - 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需根据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净利润确认份额[182] - 购买日前持有的股权若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原其他综合收益累计变动不得转入当期损益[181] - 处置部分股权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4] -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房屋建筑物年折旧率3.17%,机器设备9.50%,运输及电子设备19.00%,办公设备31.67%[186]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自有资产政策计提折旧,租赁期与资产寿命孰短原则确定折旧年限[187] - 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估计价值转固,竣工决算后调整原值差异[189] - 使用权资产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及减值损失进行后续计量,折旧方法采用直线法[191][194] - 使用权资产减值后按扣除减值损失的账面价值进行后续折旧[195] - 无形资产按成本初始计量土地使用权通常作为无形资产核算[196] - 使用寿命有限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平均摊销[196] - 开发阶段支出需同时满足5项条件才可确认为无形资产[197][198] - 研发支出无法区分研究开发阶段时全部计入当期损益[198] - 长期资产每年末对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无形资产强制减值测试[199] - 资产减值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准备[200] - 可收回金额为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净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较高者[200] - 资产组作为可收回金额计算基础当单项资产难以估计时[200] - 处置费用包含法律费用税费搬运费及资产达到可销售状态直接费用[200]
信捷电气(603416)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