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捷电气(603416) - 2020 Q4 - 年度财报
信捷电气信捷电气(SH:603416)2021-04-0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0年营业收入为11.34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增长74.62%[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2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增长102.92%[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99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增长119.85%[21]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03.45%至2.36元/股[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17.35%至2.13元/股[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9.98个百分点至24.40%[22]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加9.86个百分点至21.99%[22]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3.234亿元,全年累计营收11.344亿元[25] - 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317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最高达1.032亿元[25] - 公司营业总收入11.34亿元,同比增长74.62%[49][51][5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102.92%[49] - 仪器仪表行业营业收入11.33亿元,同比增长74.72%[5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4.6%至11.34亿元(2019年:6.50亿元)[151] - 净利润同比增长102.9%至3.32亿元(2019年:1.63亿元)[152] - 基本每股收益2.36元/股(2019年:1.16元/股)[15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4.6%至11.32亿元(2019年:6.48亿元)[155] - 净利润同比增长102.3%至3.32亿元(2019年:1.64亿元)[156]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3.32亿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3.31亿元[16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6.38亿元,同比增长64.96%[51][52] - 研发费用7726.70万元,同比增长40.41%[51] - 直接材料成本占仪器仪表行业总成本86.43%,金额5.51亿元[57] - 驱动系统直接材料成本2.45亿元,同比增长109.84%[5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4%至77.267百万元占营业收入6.81%[61][6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4%至7726.70万元(2019年:5502.89万元)[15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0.1%至7651万元(2019年:5458万元)[155]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4.7%至6.37亿元(2019年:3.87亿元)[155]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120.4%至4931万元(2019年:2237万元)[15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39.4%,从2019年度的1.54亿元增至2020年度的3.69亿元[161]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48.2%,从2019年度的1.04亿元增至2020年度的1.54亿元[16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可编程控制器业务销售收入4.90亿元,同比增长65.57%,毛利率58.62%[47] - 驱动系统业务销售收入4.26亿元,同比增长118.43%[48] - 人机界面业务销售收入1.90亿元[48] - 智能装置业务收入2368万元[48] - 可编程控制器产品营业收入4.90亿元,毛利率58.62%,同比增加4.00个百分点[54] - 驱动系统产品营业收入4.26亿元,同比增长118.43%[54] - 智能装备产品营业收入2367.73万元,同比下降14.59%[54] - 可编程控制器生产量142.78万台,同比增长75.23%[56] - 驱动系统生产量90.40万台,同比增长194.65%[56] - 公司产品在3C行业、电子制造、缝纫、纺织印染、印刷包装、食品饮料、塑胶、建材、机床加工等行业成功应用[34]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DS系列伺服驱动器(含DS2、DS3、DS5高性能型)和MS系列伺服电机[34] - 公司推出EtherCAT总线伺服并配合自主研发的XG2型PLC主站[34] - 人机界面产品包括TM系列、TH系列、TG系列、TE系列、MP系列、CCSG系列[35] - 智能装置产品包括视觉引导贴合设备和纺织布匹切割设备[35] - 公司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用于通用型产品(可编程控制器、人机界面、驱动系统)[37] - 智能装置产品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37] - 公司属于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行业(C4011)[39] - 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装置制造 含电气机械及器材开发制造销售[192] 各地区表现 - 广东省营业收入4.04亿元,同比增长139.82%[5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0年下游市场需求受宏观经济和疫情影响出现波动[41] - 工业自动化行业面临机器替代人工的长期趋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遇[42] - 公司力争2021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15%[76] - 公司力争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15%[76] - 公司计划保持销售收入7%以上的研发投入[76] - 公司重点布局伺服系统业务以推动高速增长[75] - 公司下游行业涉及包装印刷机械、食品医药机械等分散领域[78] - 公司面临外资企业如西门子、三菱等在中低端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79] - 公司收入持续增长增加了坏账风险[81] - 公司将继续优化运动型和中型可编程控制器[76] - 公司重点开发包装机械、数控机床、玻璃机械等行业专用控制系统[75]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高毛利率新产品[79]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7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增长62.74%[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7亿元,同比增长62.74%[5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2.74%至206.697百万元[6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5.2%至3.78亿元(2019年:2.04亿元)[未提供文档编号]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2.7%至2.07亿元(2019年:1.27亿元)[15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现金收入同比增长81.4%至8.27亿元(2019年:4.56亿元)[15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2.7%,从2019年度的1.28亿元增至2020年度的2.09亿元[16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81.9%,从2019年度的4.53亿元增至2020年度的8.24亿元[16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32亿元,较2019年度的负0.75亿元扩大209.5%[161] - 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7.5%,从2019年度的12.42亿元增至2020年度的13.34亿元[16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53.9%,从2019年度的0.88亿元降至2020年度的0.41亿元[16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4.9%至13.97亿元(2019年:13.31亿元)[15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减少53.1%至4466万元(2019年:9516万元)[159] 资产和投资活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增加1.443亿元,期末余额达6.882亿元[30]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当期增加1.405亿元,期末余额达1.915亿元[3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26.52%至688.184百万元占总资产31.05%[65] - 存货同比增长146.14%至580.698百万元占总资产26.2%[65]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增长275.49%至191.5百万元[65]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期末余额879.684百万元[70] - 公司委托理财总额为148,701.00元,其中信托理财产品逾期未收回金额798.62元[108] - 募集资金委托银行理财产品发生额9,600.00元,未到期余额1,500.00元[108] - 自有资金委托银行理财产品发生额75,041.00元,未到期余额19,600.00元[108] - 自有资金证券理财产品发生额37,470.00元,未到期余额41,420.80元[108] - 自有资金信托理财产品发生额20,840.00元,未到期余额18,740.00元[108] - 自有资金股权投资发生额5,750.00元,未到期余额7,750.00元[108] - 货币资金从2019年12月31日的101,599,656.28元增长至2020年12月31日的103,106,430.78元,增幅1.5%[143]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19年12月31日的543,920,662.57元增长至2020年12月31日的688,183,806.52元,增幅26.5%[143] - 存货从2019年12月31日的235,922,135.79元增长至2020年12月31日的580,697,587.87元,增幅146.2%[143] - 流动资产合计从2019年12月31日的1,124,656,022.63元增长至2020年12月31日的1,658,268,429.35元,增幅47.4%[143] - 资产总计从2019年12月31日的1,462,690,685.83元增长至2020年12月31日的2,216,714,904.23元,增幅51.5%[143]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019年12月31日的94,732,426.68元增长至2020年12月31日的99,167,666.61元,增幅4.7%[147] - 母公司存货从2019年12月31日的235,308,901.18元增长至2020年12月31日的580,055,567.43元,增幅146.5%[147] - 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51.6%至22.16亿元(2019年:14.62亿元)[148][149] - 流动资产同比增长48.3%至16.52亿元(2019年:11.14亿元)[148] - 固定资产同比增长66.7%至1.45亿元(2019年:8722.72万元)[148]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0.7%至3159万元(2019年:2852万元)[155] 负债和权益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107.46%至370.963百万元[66] - 应交税费同比增长325.15%至32.352百万元[66] - 应付账款从2019年12月31日的178,808,591.79元增长至2020年12月31日的370,963,495.85元,增幅107.5%[144] - 未分配利润从2019年12月31日的621,800,429.35元增长至2020年12月31日的931,422,070.87元,增幅49.8%[145] - 负债合计从2019年12月31日的259,684,680.59元增长至2020年12月31日的704,423,932.59元,增幅171.3%[144][145] - 应付票据大幅增长至2.00亿元(2019年:1488.05万元)[148]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49.8%至9.32亿元(2019年:6.22亿元)[14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0.07%,从期初的6.22亿元增至期末的6.22亿元[164][167] - 公司实收资本为140,560,000元[171][172][175][176] - 公司资本公积为369,608,913.84元[171][172] - 公司其他综合收益为-5,408.46元[175] - 公司盈余公积为70,280,000元[171][175][176]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621,800,429.35元[17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02,243,934.73元[175] - 少数股东权益为762,070.51元[17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03,006,005.24元[175]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63,510,959.55元[172] - 公司利润分配中向所有者(或股东)分配21,084,000元[172] - 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22,489,600.00元[178] - 公司提取盈余公积为7,361,464.94元[179]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63,922,259.77元[179] - 公司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135,476,794.83元[179] - 公司盈余公积期末余额为70,280,000.00元[181] - 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621,921,645.54元[181]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1,202,552,758.15元[181]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保持140,560,000.00元不变[179][181] - 公司资本公积保持369,791,112.61元不变[179][181]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066户,较上一月末减少338户[113] - 第一大股东李新持股32,467,960股,占比23.10%,报告期内减持16,867,200股[115] - 第二大股东邹骏宇持股25,542,600股,占比18.17%,报告期内减持4,967,600股[115] - 第三大股东刘婷莉持股16,867,200股,占比12.00%,报告期内增持16,867,200股[115] - 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新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32,467,960股,限售期至2021年12月21日[116][124] - 副总经理过志强年末持股2,552,600股,年度减持400,000股[116][124] - 董事兼副总经理邹骏宇年末持股25,542,600股,年度减持4,967,600股[124] - 易方达裕祥回报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普通股3,747,354股[116] - 施罗德环球基金系列大中华持有公司普通股2,562,820股[116] - 悟空蓝海源饶5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公司普通股2,494,400股[116] - 李新年内因股份分割减持16,867,200股,年末持股降至32,467,960股[124] - 监事会主席高平年末持股91,400股,年度减持20,600股[124] - 监事徐永光年末持股158,000股,年度减持52,000股[124]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上市后60个月内不转让股份[88]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李新承诺股份锁定期60个月[89] - 持股5%以上股东邹骏宇、吉峰承诺股份锁定期36个月[89] - 公司董监高股东徐少峰、张莉等承诺股份锁定期36个月[89] - 除董监高外其他股东承诺股份锁定期36个月[90] - 控股股东承诺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时启动增持措施[90] - 公司承诺若招股书存在虚假记载将依法回购全部新股[90] - 董事监事及高管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89][90] - 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持公司股份[89][90] - 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破发将自动延长锁定期6个月[89][90] - 股份减持价格不得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89][90] - 公司控股股东李新承诺若招股说明书虚假将依法回购股份并赔偿投资者直接损失[91] - 公司控股股东李新承诺若未履行赔偿将停止领取股东分红且股份不得转让[91]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若招股说明书虚假将依法赔偿投资者直接损失[91]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若未履行赔偿将停止领取薪酬或津贴[91] - 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出具避免同业竞争承诺函[91] - 控股股东李新出具关于减少关联交易的承诺函[92] - 2012年12月增资470万元人民币 由31名自然人认购470万股普通股 每股面值1元 认购价1.5元[187] - 增资后注册资本达7500万元人民币 李新持股3479.85万股占比46.40% 邹骏宇持股2179.30万股占比29.06%[187] - 2013年2月增资30万元人民币 周湘荣认购30万股 每股认购价1.8元 注册资本增至7530万元[188] - 2013年增资后李新持股比例降至46.21% 邹骏宇持股比例降至28.94% 吉峰持股11.21%[188] - 2013-2014年李新通过股权转让累计增持26.09万股 持股比例升至46.80%[189][190] - 2016年首次公开发行A股2510万股 发行后总股本增至10040万股[191] - 2016年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4股 转增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