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6.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6%[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6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6.5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49.2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2.1%[20] - 基本每股收益0.003元/股同比下降97%[21]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9.6%至6.11亿元(2022年同期:6.76亿元)[13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暴跌96.5%至111.7万元(2022年同期:3214万元)[13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1108.61万元,同比下降9.60%[5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69万元,扣非净利润为-1149.22万元,同比下降152.10%[53]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6%至6.11亿元[59]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7.5%至5.05亿元(2022年同期:5.46亿元)[13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5.5%至1974万元(2022年同期:1572.6万元)[138]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7.8%至2866.6万元(2022年同期:2432.4万元)[138]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23.9%至978万元(2022年同期:1285.1万元)[138]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7.5%至5.05亿元[5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5.53%至1974万元[59] - 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至-2595万元(2022年同期:-162.3万元)[13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08.30万元人民币同比由负转正[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2008万元,上年同期为-5063万元[5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2022年上半年的-50,625,232.33元改善至2023年上半年的20,082,993.16元[14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恶化,从2022年上半年的-157,723,090.29元扩大至2023年上半年的-530,150,927.59元[14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增长,从2022年上半年的166,234,490.04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796,801,926.96元[147]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大幅增加,从2022年上半年的950,015.00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966,945,918.20元[147] - 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7.5%至5.67亿元(2022年同期:6.87亿元)[145]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从2022年上半年的76,942,108.45元略降至2023年上半年的73,806,800.53元[146]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从2022年上半年的-79,059,460.69元转为2023年上半年的61,649,905.53元[149]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2022年上半年的13,270,842.84元变为2023年上半年的-810,838,824.14元[149] - 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从2022年上半年的63,342,025.43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899,683,374.85元[15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194.37%至4.31亿元,占总资产14.34%[6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激增17182.41%至3.47亿元,因闲置募集资金理财增加[62] - 资本公积同比增长195.37%至13.11亿元,主要来自非公开发行[62]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223.29%至1.51亿元,用于建设项目贷款[62] - 货币资金从2022年末的1.4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3年6月30日的4.31亿元人民币,增长194.2%[130]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2年末的200.54万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023年6月30日的3.47亿元人民币,增长约171倍[130] - 应收账款从2022年末的3.57亿元人民币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3.35亿元人民币,减少6.2%[130] - 存货从2022年末的4.12亿元人民币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3.30亿元人民币,减少19.9%[130] - 在建工程从2022年末的1.58亿元人民币增至2023年6月30日的1.71亿元人民币,增长7.8%[130] - 无形资产从2022年末的9430.9万元人民币增至2023年6月30日的1.87亿元人民币,增长97.9%[130] - 短期借款从2022年末的6.35亿元人民币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4.59亿元人民币,减少27.7%[130] - 总资产从2022年末的22.98亿元人民币增至2023年6月30日的30.08亿元人民币,增长30.9%[130] - 公司合并总资产从2022年末的2,297,836,284.86元增长至2023年6月30日的3,008,463,951.90元,增幅30.9%[132] - 合并负债总额从2022年末的1,273,275,638.53元下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1,016,916,850.27元,降幅20.1%[131] - 合并所有者权益从2022年末的1,024,560,646.33元大幅增长至2023年6月30日的1,991,547,101.63元,增幅94.4%[132] - 合并应付账款从2022年末的173,422,238.67元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109,775,292.42元,降幅36.7%[131] - 合并其他应付款从2022年末的45,203,364.10元增至2023年6月30日的141,240,189.95元,增幅212.4%[131] - 合并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2022年末的155,422,122.14元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43,938,991.19元,降幅71.7%[131]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022年末的17,758,218.81元大幅增至2023年6月30日的163,436,179.26元,增幅820.3%[134]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2022年末的193,939,150.63元大幅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39,025,927.99元,降幅79.9%[134]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2022年末的870,772,513.27元增至2023年6月30日的1,589,012,870.21元,增幅82.5%[134] - 母公司实收资本从2022年末的332,825,884.00元增至2023年6月30日的432,673,649.00元,增幅30.0%[135] 所有者权益和资本结构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9.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41%[20] - 总资产30.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93%[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06%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21] - 公司实收资本从期初的3.33亿元增加至期末的4.33亿元,增长30.0%[153][155] - 资本公积从期初的4.44亿元大幅增加至期末的13.11亿元,增长195.2%[153][155]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的1.82亿元增加至期末的1.83亿元,增长0.6%[153][15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的9.64亿元增加至期末的19.31亿元,增长100.3%[153][155] - 所有者权益总额从期初的10.25亿元增加至期末的19.92亿元,增长94.3%[153][155]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11.69万元[153]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9.66亿元,其中普通股投入9.67亿元[153]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17.65万元,使用14.81万元,净增加2.84万元[155] - 少数股东权益从期初的6088.28万元减少至期末的6024.69万元,下降1.0%[153][155] - 2022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0.74亿元,2023年同期为19.31亿元,同比增长79.9%[155] - 实收资本从3.33亿元增加至4.33亿元,增长30.0%[158] - 资本公积从4.48亿元大幅增加至13.16亿元,增长193.6%[158] - 未分配利润从1.51亿元减少至1.23亿元,下降18.7%[158]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9.37亿元增加至18.75亿元,增长100.2%[158]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2832万元[158]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9.67亿元,主要为普通股投入[158] - 2022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1.70亿元,2023年同期下降至1.23亿元[159] - 2022年半年度利润分配3304万元[15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从2022年上半年的152,585,023.20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426,101,071.49元[147]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从2022年上半年的44,390,825.76元增至2023年上半年的163,257,928.49元[150] 业务表现:光伏封装胶膜 - 光伏封装胶膜业务包含EVA胶膜、POE胶膜及EPE三层复合结构胶膜产品线[11][12] - 光伏封装胶膜销量同比增长47.72%[22] - 光伏封装胶膜单机台生产效率较设计产能提升20%以上[47] - POE/EPE光伏封装胶膜出货占比大幅上升[53] - 光伏封装胶膜成本占光伏组件成本整体约4%-7%[33] - 太阳能封装胶膜原材料成本约占整体成本90%[34] - 平均每GW光伏装机量所需胶膜面积约1000-1300万平方米[35] - 预计2025年全球光伏胶膜需求量约73亿平方米[35] 业务表现:热熔胶 - 热熔胶产品体系涵盖胶粒、胶粉、网膜及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PUR)[11][12] - 热熔胶单类胶种销量同比上升35%[55] - 溶剂型胶粘剂已连续9年销量下降[42] 业务表现:电子胶 - 电子胶业务规划产能达1730吨[57] 业务表现:墙布和窗帘 - 热熔墙布采用四层结构复合技术[12] - 旧房重装中有46%人群对墙面重新装修有刚性需求[37] 子公司表现 - 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德法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79.78%[11] - 公司控股子公司信泰永合(烟台)新材料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85.71%[11] - 昆山天洋光伏子公司营业收入10,423.17万元,净利润亏损2.50万元[71] - 昆山天洋子公司营业收入36,306.82万元,净利润亏损1,578.82万元[71] - 南通天洋子公司营业收入17,994.47万元,净利润1,864.17万元[71] - 烟台信友控股公司营业收入4,042.34万元,净利润754.58万元[71] - 江苏德法瑞控股公司营业收入3,473.16万元,净利润亏损221.15万元[71] - 上海惠平控股公司营业收入3,539.70万元,净利润亏损714.77万元[71] - 公司光伏胶膜业务多个子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昆山天洋亏损1,578.82万元[71] - 公司电子胶业务表现分化,烟台信友净利润754.58万元而信泰永合亏损63.51万元[71] - 公司墙布窗帘业务整体亏损,江苏德法瑞和上海惠平合计亏损935.92万元[71] 产能和投资 - 公司如东生产基地预计四季度实现产能释放[36]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向三家光伏子公司增资合计8.39亿元[65][68] - 收购施科特100%股权耗资1.93亿元,增强光伏胶膜产能[66][68] - 南通天洋一期年产32,500吨热熔粘接材料项目于2020年12月完成环保竣工验收[94] - 海安天洋新建年产1.5亿平方米光伏膜生产项目获环评批复[96] 技术和研发 - 双玻组件采用两块钢化玻璃与封装胶膜复合层压技术[12] - 潜在电势诱导衰减(PID)风险影响光伏组件封装材料性能[12] - 复合材料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实现性能协同增效[12] - 公司新增国家授权专利36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20项,外观设计3项)[47] - 累计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93项(发明专利138项,实用新型39项,外观设计16项)[47] - 公司牵头或参与起草行业标准12项[47] 市场前景和行业趋势 - 预计十四五期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将超过220GW[34] - 2023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预计达5.041亿台[40] - 预计到2027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6.294亿部 复合年增长率5.0%[40]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及毛利率下降风险[7] - 公司主要原材料EVA粒子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影响,贬值将增加采购成本[74]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报告期内半年度利润不进行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员工持股计划中董事及高管合计持有152.84万份份额,占总份额的6.72%,对应13.02万股股份[82][83] - 员工持股计划其他119名员工合计持有2,123.58万份份额,占总份额的93.28%,对应180.97万股股份[83] - 董事李铁山持有员工持股份额70.85万份,占比3.11%,对应6.04万股[82] - 董事冯延昭持有员工持股份额50.00万份,占比2.20%,对应4.26万股[83] - 高管耿文亮持有员工持股份额31.99万份,占比1.41%,对应2.73万股[83] - 员工持股计划总份额为2,276.43万份,对应总股数193.99万股[83] - 股份总数变动后为4.33亿股[115]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9984.78万股,占总股本23.08%[115]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数量为3.33亿股,占总股本76.92%[115] - 公司于2023年1月31日非公开发行限售股99,847,765股[116] - 股东李哲龙报告期内增持6,072,875股,期末持股114,248,393股占比26.41%,其中6,072,875股为限售股[122] - 银河资本-鑫鑫一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报告期内增持13,015,787股,期末持股13,015,787股占比3.01%,全部为限售股[122] -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增持11,154,003股,期末持股11,154,003股占比2.58%,其中11,133,603股为限售股[122] - 诺德基金浦江120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期末持股10,222,672股占比2.36%,全部为限售股[122] - 股东张建飞报告期内增持8,400,809股,期末持股8,400,809股占比1.94%,全部为限售股[122] - UBS AG报告期内增持8,130,203股,期末持股8,130,203股占比1.88%,其中7,692,307股为限售股[122] - 南京瑞森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报告期内增持8,097,165股,期末持股8,097,165股占比1.87%,全部为限售股[122]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6,682户[119] - 中国银行-华夏行业景气混合基金报告期内增持1,469,240股,期末持股17,448,218股占比4.03%[122] - 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哲龙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6,072,875股,限售期至2024年8月1日[123] - 前十名股东中机构投资者银河资本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13,015,787股,限售期至2023年8月1日[123]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李哲龙[162] - 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4.33亿股,注册资本4.33亿元[161] 担保和租赁 - 报告期内公司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2.24亿元[113]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4.12亿元[113] - 公司担保总额(A+B)为4.12亿元[113]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21.31%[113] - 租赁资产涉及金额:上海协力卷簧月租金4.59万元[111] - 租赁资产涉及金额:天津易凡教育月租金1.3万元[111] - 租赁资产涉及金额:曹勋月租金
天洋新材(603330)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