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能科技(603105) - 2023 Q2 - 季度财报
芯能科技芯能科技(SH:603105)2023-08-2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3.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66%[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9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81%[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2元/股,同比增长37.50%[20] - 稀释每股收益为0.22元/股,同比增长37.50%[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股,同比增长31.25%[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06%,同比增加1.19个百分点[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78%,同比增加0.89个百分点[21] - 营业收入33150.21万元,同比增长12.66%[6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08.73万元,同比增长35.93%[66] - 净利率32.91%,同比提高5.63个百分点[70] - 营业收入增长12.66%至3.32亿元,主要因自持电站规模扩大及光伏发电量增加[78] - 营业总收入从2.94亿元增至3.32亿元,增长12.66%[144] - 公司净利润为109,087,335.66元,同比增长35.9%[145] - 营业收入为245,002,593.33元,同比下降3.4%[147] - 基本每股收益0.22元/股,同比增长37.5%[146]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0909亿元人民币[159]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80,254,585.94元[166]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20,807,709.87元[171] - 公司上年同期综合收益总额为47,929,121.89元[17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增长8.43%至1.42亿元,与光伏发电业务扩张同步[79] - 销售费用激增109.79%至66.27万元,因储能产品销售人员扩充[79]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61.93%至797.26万元,因加大储能逆变器研发投入[79] - 期间费用率19.45%,同比降低3.04个百分点[70] - 营业成本为203,235,773.19元,同比增长8.4%[147] - 研发费用2,322,016.65元,同比增长419.2%[147] - 研发费用从492万元增至797万元,增长61.88%[144] - 财务费用从3811万元降至3434万元,下降9.88%[144]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29%[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52.29%至1.28亿元,主因税费返还减少[79][8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7,899,382.69元,相比去年同期268,103,662.54元下降52.3%[15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203,850,530.00元,同比下降16.0%[150]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24,079,654.34元,较去年同期240,521,182.41元下降151.6%[154]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29,707,293.83元,较去年同期12,312,236.22元增长141.3%[151]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出扩大61.01%至-2.48亿元,因购建电站及产业园支出增加[7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8,494,732.47元,较去年同期-154,332,969.24元扩大61.0%[152]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88,276,559.31元,较去年同期155,710,953.50元增长85.1%[151]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0,037,147.68元,较去年同期-83,110,348.88元改善39.8%[155]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3,601,417.02元,较去年同期29,390,716.50元增长150.4%[152]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07,750,000.00元,较去年同期463,850,000.00元下降12.1%[152]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36,643,515.61元,较去年同期-64,295,711.24元改善312.5%[15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短期借款暴增667.91%至2.31亿元,用于生产经营支出[82] - 应收账款增长155.63%至1.70亿元,因光伏发电相关应收电费及补贴增加[81] - 货币资金减少33.79%至1.6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降至4.57%[81] - 合同负债增长377.55%至678.66万元,因EPC项目预收款增加[82] - 货币资金减少至1.677亿元,较期初2.533亿元下降33.8%[136] - 应收账款大幅增至1.703亿元,较期初0.666亿元增长155.5%[136] - 短期借款激增至2.306亿元,较期初0.300亿元增长668.2%[137] - 在建工程增至2.695亿元,较期初2.276亿元增长18.4%[136] - 固定资产增至28.010亿元,较期初26.896亿元增长4.1%[136] - 长期借款维持在10.136亿元,较期初10.794亿元下降6.1%[137] - 未分配利润增至5.186亿元,较期初4.695亿元增长10.5%[138] - 应付票据降至1.481亿元,较期初2.270亿元下降34.8%[137] - 资产总额增至36.707亿元,较期初35.094亿元增长4.6%[136] - 负债总额增至18.564亿元,较期初17.442亿元增长6.4%[138] - 公司总资产从226.80亿元增至235.37亿元,增长3.78%[142] - 货币资金从1.76亿元减少至1.01亿元,下降42.89%[139] - 应收账款从3.31亿元增至4.16亿元,增长25.88%[139] - 在建工程从0.71亿元增至1.26亿元,增长77.58%[140] - 短期借款从0.30亿元增至2.31亿元,增长668.20%[140] - 未分配利润从5.55亿元降至5.16亿元,减少7.07%[142] - 长期股权投资保持稳定为12.87亿元[14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1,405,095.79元,较期初138,398,764.03元下降34.0%[152] - 2023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4908.7万元人民币[159] - 2023年上半年末未分配利润为5.1855亿元人民币[164] - 2023年上半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8.1431亿元人民币[164] - 2022年上半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6.0870亿元人民币[164] - 2023年上半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8.1431亿元人民币[164] - 2022年上半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6.0870亿元人民币[164] - 公司本期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为1,653,950,114.72元[168] - 公司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为1,860,154,926.89元[170] - 公司本期期末未分配利润为515,760,096.60元[171] - 公司上年同期未分配利润增长12,929,121.89元[173] - 公司期末总资产余额为1,795,913,461.99元人民币[174] - 公司期末资本公积余额为724,789,838.33元人民币[174] - 公司期末盈余公积余额为69,195,643.15元人民币[174] - 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余额为501,927,980.51元人民币[17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669,276.88元[23]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为4,681,848.67元,其中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本期摊销538,865.58元,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为4,142,983.09元[23]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投资收益为499,882.80元[23]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33,450.00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754,222.98元[23]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金额为5,130,235.37元[23]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186,300.22元[145][147] - 资产处置收益669,276.88元,较去年同期改善5,834,609.05元[145] 信用和资产减值 - 信用减值损失5,725,201.13元[145] 光伏发电业务表现 - 光伏发电收入28388.64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89.3%[68] - 光伏发电收入同比增加4073.35万元[68] - 自持光伏电站并网容量782MW,较期初增加56MW[66] - 预计年发电收入将提高至约5.9亿元(不含税),毛利约3.9亿元[69] - 公司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绝大部分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工商业分布式电站[29] - 公司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及开发服务项目总规模超1.2GW[39] - 公司年发电量最高可超12亿度,年节约标准煤约44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0万吨[39] - 公司为实体经济年节约能源成本超1亿元[39] - 公司累计建成并网BIPV项目装机规模超48MW[28] - 公司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投资回报率因各省大工业用电价格上调而提高[90] - 公司自持电站核心收益来源于电费收入,若工商业用电价格下降将导致收益率下滑[92] - 电价市场化改革后,一般工商业及大工业交易电价整体处于上行趋势[93] - 公司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及开发服务项目总规模超1.2吉瓦[104] - 年发电量可超12亿度[104] - 年节约标准煤约44万吨[104] - 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0万吨[104] - 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3.6万吨[104] - 为实体经济年节约能源成本超1亿元[104] - 分布式光伏电站平均度电收入和项目投资回报率较高[50] - 公司优先选择高耗电、高购电的上市公司及知名企业,用电消纳比例较高[50] 储能和充电桩业务 - 公司自持充电桩平均每日有效充电小时数达2小时[37] - 充电桩投资回收期约为3-4年[37] - 2023年上半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8.63GW/17.72GWh,其中工商业储能装机占比不足10%[46] - 工商业储能电芯成本占比超50%,近期电芯价格较前期高位跌幅近30%[46] - 工商业储能需通过增收和降本提高收益率,峰谷价差套利空间扩大[46] - 公司开发了光伏电站、储能、充电桩三合一智能监测运维平台[58] 市场趋势和政策环境 - 2023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78.42GW,同比增长154%[42] - 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19.44GW,占光伏新增装机比重25%[42] - 近十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由9%提升至18%,光伏发电贡献超4%[40] - 当前化石能源占比82%,2025年非化石能源目标占比20%[40] - 2030年风光发电总装机目标1200GW,预计实际需求远超该值[40] - 分时电价政策扩大峰谷价差,提高分布式光伏电站收益率[44] - 光伏组件价格下降促使电站投资成本降低,投资回报率提升[42] - 绿电绿证为分布式光伏带来0.02元-0.1元的度电增益[48] - 全国各省大工业用电峰谷价差呈现扩大趋势,多省份具备两充两放条件[46] - CCER可抵偿不超过5%的CEA配额,政策推动CCER重启在即[48] - 政策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激发清洁能源碳资产价值[47] 公司资源和客户基础 - 公司累计获取屋顶资源超1200万㎡,涉及工业企业951家,年发电能力最高可超12亿度[52] - 公司拥有近1000家工商业客户,年总用电量近100亿度,涉及工商业厂房面积超1200万㎡[62] - 公司拥有的工商业客户大多为高耗能的大工业用电客户[62] - 公司现有自持电站屋顶资源业主多为经营稳定、用电量大的优质上市公司及海内外知名企业[91] 技术和研发能力 - 公司拥有专利153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37项,发明专利15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另有软件著作权5项[64] - 公司具备GW级以上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实施经验[60] - 公司自持电站投资成本低于行业平均,在业内具备明显优势[60] - 公司组件厂已获得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ISO145001、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以及CE、TUV、CQC、IEC61215、IEC61730产品认证[61] - 公司通过自产组件方式严格把控质量并对成本进行较好控制[61] - 公司拥有分布式光伏专业管理团队,具备逆变器研发能力[63] - 公司自持电站投资的组件成本占比超过40%[61] 地区业务拓展 - 公司分布式光伏业务已覆盖浙江省绝大部分地区,并拓展至江苏、江西、安徽、天津、广东等地[89] - 省外自持电站装机规模达121MW,另有在建待建47MW[73] 风险因素 - 公司屋顶租赁期限一般为20年,面临企业经营不善、建筑物征拆等可能导致屋顶无法存续的风险[91] - 公司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增加,因补贴结算周期变长导致发放滞后[91] - 公司电费收入由屋顶资源业主支付部分和电网收购部分组成,每月进行结算[91] 子公司情况 - 全资子公司能发电子报告期末资产总额1.16亿元,营业收入9142.11万元,净利润1850.16万元[88] - 能发电子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持股比例100%[88]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含79家子公司[177][178][179] 融资和担保 - 长短期贷款平均利率约4.4%,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70]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12.3438亿元人民币[123] - 公司担保总额为12.3438亿元人民币[123]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68.04%[123] - 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金额为9797.875万元人民币[123]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为3.2722亿元人民币[123]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2.3281亿元人民币[123] - 2023年度公司及全资子公司计划对外担保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30,000万元[124]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6,087户[128] - 第一大股东海宁市正达经编有限公司持股69,920,000股,占总股本13.98%[130] - 第二大股东张利忠持股49,280,000股,占总股本9.86%[130] - 第三大股东张震豪持股28,560,000股,占总股本5.71%[130] - 第四大股东张文娟持股25,200,000股,占总股本5.04%[130] - 第五大股东戴建康持股21,731,400股,占总股本4.35%,其中质押15,000,000股[130] - 第六大股东海宁市乾潮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2,600,000股,占总股本2.52%[130] - 第七大股东杭州鼎晖新趋势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减持8,724,000股后持股11,276,000股,占总股本2.26%[130] - 实际控制人张利忠家族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合计控股约28.61%[131] - 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00,000元人民币[175] - 公司股份总数为500,000,000股[175] - 2023年上半年向所有者(或股东)分配利润6000万元人民币[161] - 公司利润分配金额为-35,000,000.00元[166] - 公司本期利润分配金额为-60,000,000.00元[171] - 公司上年同期利润分配金额为-35,000,000.00元[173] 公司治理和承诺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张利忠、张文娟、张震蒙承诺其及附属公司与公司不存在任何同业竞争[108]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不从事与公司及公司子公司存在竞争的任何业务活动[108]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将商业机会优先让予公司[108]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不向竞争对手提供公司专有技术或商业机密[110]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不占用公司资金或资产[110] - 股东正达经编承诺其及附属公司与公司不存在任何同业竞争[110] - 股东正达经编承诺不从事与公司及公司子公司存在竞争的任何业务活动[110] - 股东正达经编承诺将商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