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27%[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25.4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53%[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070.4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95%[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股,同比增长33.33%[18]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6元/股,同比增长33.33%[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股,同比增长45.45%[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87%,同比增加1.01个百分点[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89%,同比增加1.27个百分点[18] - 营业收入29,426.08万元,同比增长38.27%[5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25.46万元,同比增长33.53%[5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27%至2.94亿元[70] - 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8.3%至2.94亿元,较上年同期2.13亿元显著提升[145] - 净利润同比增长33.5%至8025万元,净利润率维持27.3%高位[146] - 基本每股收益从0.12元提升至0.16元,增幅33.3%[14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1.65%至1.31亿元[70]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1.51%至3811万元[70][7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86%至492万元[70][71]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1.7%至1.31亿元,增速低于收入增速[145] - 研发费用增长8.8%至492万元,体现持续研发投入[145] - 财务费用达3811万元,其中利息费用3942万元明显高于利息收入212万元[145] 光伏发电业务表现 - 光伏发电业务收入24,315.30万元,同比增长27.16%,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83.67%[58] - 光伏发电业务毛利率65.61%,同比提升5.57个百分点[58] - 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容量约662MW,较期初增加57MW[57] - 综合度电收入(不含补贴)同比增加约0.1元/度,增幅约22%[58] - 光伏发电量30,877.36万度,同比增加4,145.40万度[59] - 公司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及开发服务项目总规模超1吉瓦[33] - 公司年发电量达10亿度,年节约标准煤40万吨[33] - 公司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万吨[33] - 公司为实体经济年节约能源成本超1亿元[33] - 公司累计建成BIPV项目装机规模达39兆瓦[24] - 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综合度电收入高于全额上网电站[24] - 公司自持电站以工商业分布式为主,电费结算参照大工业电价[24] - 公司自持电站发电量被企业高比例消纳平均度电收入和项目投资回报率较高[43] - 公司优先选择高耗电高购电的上市公司等优质企业其用电量大经营稳定信用良好[43] - 公司累计获取屋顶资源超1000万㎡涉及工业企业861家年发电能力可超10亿度[45] - 公司投资运营分布式光伏电站通过通信装置接入智能监测运维平台实现全天候实时智能化监测[51] - 智能监测运维平台通过私有云端大数据分析能及时检测并定位排除电站故障[51] - 公司采用自动清洗机器人按设定频率或远程操作清洗组件表面提高发电效率[51] - 公司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及开发服务总规模超1吉瓦[98] - 年发电量超10亿度[98] - 年节约标准煤超40万吨[98] - 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00万吨[98] - 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超3万吨[98] - 为实体经济年节约能源成本超1亿元[98] 其他业务线表现 - 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服务业务收入1,645.05万元,同比增长387.07%[60] - 充电桩业务收入167.06万元,同比增长101.91%[60] - 光伏组件销售收入2,932.94万元,同比增长154.03%[61] - 充电桩平均每日有效充电小时数达2小时,投资回收期约3-4年[31] - 充电桩业务依托现有近千家企业客户资源,降低获取成本[30] - 运维业务受益于“整县推进”项目零散化特征,收入预计增长[28] 地区表现 - 省外电站装机规模约92MW[65] - 自持电站中约90%集中在浙江省[6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分布式光伏产品价格因硅料产能不足和投运周期长出现短期波动[40] - 未来各环节光伏产品价格随产能逐步释放有望回落[40] - 屋顶租赁年限通常为20年可能因企业经营不善、建筑物征拆或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租赁稳定性风险[86] - 自持分布式电站平均度电收入由自发自用部分电费和余电上网部分电费组成应收账款规模随电站规模扩大而增加[87] - 工商业电价下调可能导致分布式光伏电站收益率下降电价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电价存在波动性[88] - 电价市场化改革后目录电价取消代理购电电价较此前目录电价有所上涨[89] - 一般工商业及大工业交易电价整体处于上行趋势峰谷电价差扩大以驱动新型储能应用[89] - 公司通过筛选优质客户、签订周密能源管理合同及提供优质服务降低应收账款坏账风险[87] - 公司为电站资产购买保险并通过分散布局屋顶自持电站等措施降低屋顶租赁稳定性风险[86] - 公司实时跟踪工商业电价变动情况同步测算拟建待建分布式项目收益率水平[89] - 可再生能源发电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分布式光伏成为工商业主更经济的用能选择[89]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3.80%[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183.80%至2.68亿元[71]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83.8%至2.681亿元人民币[15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39.5%达2.426亿元人民币[152] - 收到税费返还金额达1.654亿元人民币[152]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同比增长50.9%至1.557亿元人民币[152][153]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3.2%至4.639亿元人民币[153]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1454.3%至2.405亿元人民币[155][156]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90.4%至1150万元人民币[15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70.3%至1.86亿元人民币[153]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同比增长9.8%至2247万元人民币[152]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3.9%至3.547亿元人民币[15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36.29%至1.54亿元[71] 资产和负债关键变动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长166.32%至3.01亿元[74] - 应收款项较上年末增长85.83%至1.14亿元[74]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15,615,501.01元,占总资产0.46%,较期初增加1,461.55%[75]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11,062,917.98元,占总资产0.32%,较期初增加236.59%[75] - 合同资产期末余额为1,309,743.63元,占总资产0.04%,较期初增加520.73%[75] - 其他流动资产期末余额为28,910,568.40元,占总资产0.85%,较期初减少84.22%[75]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177,106,181.89元,占总资产5.20%,较期初增加45.49%[75]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为243,990,164.41元,占总负债7.16%,较期初增加66.93%[75] - 应交税费期末余额为22,954,478.60元,占总负债0.67%,较期初增加184.60%[7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014亿元,较期初1.132亿元增长166.3%[13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137亿元,较期初6120万元增长85.8%[13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393万元,较期初671万元下降41.5%[137]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1562万元,较期初100万元增长1461.5%[137]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1106万元,较期初329万元增长236.6%[137] - 存货期末余额为3360万元,较期初3547万元下降5.3%[137]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25.25亿元,较期初24.14亿元增长4.6%[137]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1.771亿元,较期初1.217亿元增长45.5%[137] - 公司总资产从3,139.66亿元增长至3,408.61亿元,增幅8.6%[138][139]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2,729.58亿元增至2,894.21亿元,增长6.0%[138] - 短期借款从9.24亿元减少至6.49亿元,下降29.8%[138] - 应付票据从1.46亿元大幅增长至2.44亿元,增幅66.9%[138] - 长期借款从8.92亿元增至10.56亿元,增长18.4%[138]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7.90亿元增至19.99亿元,增长153.0%[141]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1.99亿元增至2.49亿元,增长25.2%[141] - 母公司存货从0.82亿元增至1.15亿元,增长39.8%[141] - 母公司合同负债从194万元大幅增长至4,055万元,增长1,995.0%[142]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4.89亿元增至5.02亿元,增长2.6%[143] 非经常性损益及政府补助 -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为-449,577.30元[20] - 政府补助总额为6,592,629.74元,其中与资产相关摊销610,130.58元,与收益相关5,982,499.16元[20] - 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2,900,427.92元[20]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为-5,165,332.17元[20] - 信用减值损失转负为-547万元,较上年同期正收益1158万元大幅恶化[146] 行业与政策环境 - 近十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从8%提升至16%,其中光伏发电贡献近3%[34] - 中国当前化石能源占比仍高达84%[34] - 2030年中国风光发电总装机规模目标为1200吉瓦[34] - 2021年下半年全国多省出台分时电价政策,峰谷价差大幅扩大[37]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39] - 光伏发电企业可通过CCER交易获得额外收益[39] - 光伏组件光电转化效率通过HJT和TOPCon技术大幅提高[40] - 硅片单位生产成本通过182/210mm大尺寸技术和金刚线切割等技术大大降低[40] 担保与承诺事项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4.0157亿元人民币[122]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12.6596亿元人民币[122] - 公司对外担保(不含子公司)余额为0元[122] - 公司担保总额为12.66亿元人民币,占净资产比例为76.54%[123] - 为资产负债率超70%的被担保对象提供债务担保金额为1.78亿元人民币[123] - 担保总额超过净资产50%部分的金额为4.39亿元人民币[123] - 高风险担保金额合计(C+D+E)为5.45亿元人民币[123] - 2022年度股东大会批准为全资子公司提供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担保额度[124]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不存在同业竞争[102] - 股东正达经编承诺不存在同业竞争[104] - 股东戴建康承诺不利用持股地位占用公司资金或资产,若违反则同业竞争收益归公司所有并赔偿损失[106] - 股东戴建康声明其与附属公司当前不存在任何同业竞争或关联交易[106] - 股东戴建康承诺未来不从事与公司业务竞争活动,并将商业机会优先让予公司[106] - 股东戴建康承诺不向竞争对手泄露公司专有技术或商业秘密[106] - 杭州鼎晖新趋势承诺若违反同业竞争承诺则收益归公司所有并全额赔偿损失[108] - 杭州鼎晖新趋势声明其与附属公司当前不存在同业竞争或关联交易[108] - 杭州鼎晖新趋势承诺不从事与公司业务竞争活动(合作开发除外)[108] - 杭州鼎晖新趋势承诺不向竞争对手提供公司商业秘密[108] - 同业竞争相关承诺持续有效至持股比例低于5%且不再担任公司董事/监事/高管[108] - 所有声明和承诺被视为对公司及全体股东共同作出[106][108] - 持股5%以上股东同业竞争收益全部归公司所有[109]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关联交易遵循市场公允价格原则[109][110] - 股东正达经编关联交易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10] - 股东戴建康承担关联交易违规赔偿责任[110] - 杭州鼎晖新趋势股权投资承诺减少关联交易[110] - 芯能科技招股书虚假记载将回购全部新股[112] - 芯能科技招股书虚假记载赔偿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112]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对招股书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112]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0,248户[128] - 第一大股东海宁市正达经编有限公司持股6,992万股,占比13.98%[130] - 第二大股东张利忠持股4,928万股,占比9.86%[130] - 第三大股东杭州鼎晖新趋势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3,652.6万股,占比7.31%[130] - 第四大股东张震豪持股2,856万股,占比5.71%[130] - 控股股东张利忠家族通过正达经编持有6992万股(占比13.98%)[131] - 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超过1.43亿股,占总股本28.6%以上[131] 母公司财务表现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激增99.1%至2.53亿元,但净利润同比下降65.2%至4793万元[149][150] - 母公司投资收益大幅下滑,从上年同期11.07亿元转为-71万元[149] - 母公司所得税费用为-91万元,与利润变动趋势呈现异常波动[150] - 母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4792.91万元[168] - 母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金额为3500万元[168] - 母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为5.02亿元[171] - 母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7.96亿元[171] - 母公司上年同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38亿元[171] - 母公司上年同期未分配利润增加1.13亿元[171] 利润分配和所有者权益 - 2022年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94] - 2022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4525万元人民币[159]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8025万元人民币[159] - 2022年上半年向股东分配利润3500万元人民币[161] - 2022年上半年末未分配利润达3.69亿元人民币[161] - 2022年上半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6.54亿元人民币[161] - 2021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3510万元人民币[164] - 2021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010万元人民币[164] - 2021年上半年向股东分配利润2500万元人民币[164] - 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金额为2500万元[166]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67亿元[166] - 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股份总数5亿股[175]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5.92亿元人民币[173] - 公司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金额为2500万元人民币[173] - 公司资本公积余额为7.25亿元人民币[173] - 公司盈余公积余额为3634.56万元人民币[173] - 公司未分配利润余额为3.31亿元人民币[173] - 公司资本公积为7.15亿元人民币[159][164] 子公司和合并范围 - 能发电子报告期末净利润为-2,890,533.85元,是唯一亏损的主要控股子公司[82] - 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数量达76家[177][178][179] 会计政策和风险管理 - 应收账款1年以内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200] - 应收账款1-2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0%[200] - 应收账款2-3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20.00%[200] - 应收账款3-4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00%[200] - 应收账款4-5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80.00%[200] - 应收账款5年以上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0.00%[200] -
芯能科技(603105)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