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凯众股份(603037) - 2023 Q2 - 季度财报
凯众股份凯众股份(SH:603037)2023-08-21 16:00

股权变动与员工持股 - 2023年1月6日,公司218万股股票以8.51元/股非交易过户至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证券账户[7] - 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已完成218万股非交易过户,过户价格8.51元/股[46] - 公司对苏州炯熠股权结构调整,交易完成后由控股子公司转变为参股子公司[27] - 公司对苏州炯熠股权结构调整,完成工商变更后由控股子公司变为参股子公司[31] - 2023年1月13日、5月5日和5月12日,杨颖韬向杨建刚分别转让200万股、26.06万股和173.94万股,合计400万股[68][71] - 2023年1月19日,侯瑞宏通过竞价交易减持14,634股[73] - 公司股份总数从104,901,350股增加31,341,399股至136,242,749股,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3股[64] - 2023年6月公司实施2022年度权益分派方案,A股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6元,每股转增股份0.3股[69][70][72][74][75][76][77][78] 财务数据与业绩表现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1,596,199.9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59%[11]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18,017.4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84%[11]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182,365.32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1%[1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7,208.39元,上年同期为 -4,773,908.53元[11] - 2023年6月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38,496,936.48元,较上年度末减少2.85%[11] - 2023年6月末总资产1,032,465,052.71元,较上年度末减少6.17%[11]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28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7.69%[11] - 2023年上半年稀释每股收益0.28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7.69%[11] - 2023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26元/股,与上年同期持平[11] - 2023年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59%,较之前增加0.47个百分点[12] - 2023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31%,较之前增加0.18个百分点[12] - 计入当期损益且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的政府补助为2772963.93元[12]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 - 915.79元[13] - 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额为418807.32元,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为17588.71元,合计2335652.11元[1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10.6%[2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销售净利率10.1%,净利润3051.8万元,同比上升13.8%[2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10.59%;营业成本1.98亿元,同比增长11.05%[2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760.04万元,同比增长53.08%;管理费用3974.90万元,同比增长45.35%[2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 -195.92万元,同比减少19.07%;研发费用3387.54万元,同比增长16.18%[24]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0.16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27.27亿元,同比增长10.6%[85] - 2023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27.96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24.01亿元,同比增长16.5%[85]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计10.3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00亿元,同比下降6.2%[82] - 2023年6月30日负债合计1.81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2.16亿元,同比下降16.3%[83] - 2023年6月30日所有者权益合计8.5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8.84亿元,同比下降3.6%[83]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资产总计11.04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32亿元,同比下降2.5%[84]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负债合计2.90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0亿元,同比下降3.2%[85]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8.14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8.32亿元,同比下降2.2%[85] - 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3.39亿元,2022年上半年为2.92亿元,同比增长16.2%[85] - 2023年6月30日实收资本1.36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5亿元,同比增长29.9%[83][8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利润24,182,910.13元,较2022年的33,946,179.50元有所下降;净利润21,879,172.06元,较2022年的28,461,437.45元下降[8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518,017.43元,较2022年的26,806,943.28元增长;少数股东损益为 - 8,638,845.37元,2022年为1,654,494.17元[86]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营业收入341,732,870.81元,较2022年的291,309,018.90元增长;营业利润40,317,185.14元,较2022年的24,788,644.76元增长[88] - 母公司净利润38,107,865.74元,较2022年的20,835,773.36元增长[89] - 2023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8元/股,2022年为0.26元/股[87][9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44,981,275.78元,较2022年的214,811,899.92元增长[90] - 收到的税费返还27,228.28元,较2022年的9,737,248.65元大幅下降[9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129,667,103.12元,较2022年的142,718,179.24元下降[90]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现金73,973,768.38元,较2022年的57,975,472.14元增长[90] - 支付的各项税费36,421,463.29元,较2022年的15,218,247.42元增长[90]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7,208.39元,2022年同期为 - 4,773,908.53元[91]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5,586,843.99元,2022年同期为 - 98,137,598.42元[91] - 2023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29,371,954.15元,2022年同期为 - 28,646,434.36元[91]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72,951,853.45元,2022年同期为 - 129,506,628.04元[91]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8,932,756.22元,2022年同期为16,349,527.85元[92]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5,275,784.28元,2022年同期为 - 131,396,408.82元[92]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2,935,430.68元,2022年同期为11,353,565.64元[93]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66,026,239.36元,2022年同期为 - 101,652,614.08元[93] - 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32,280,553.86元[95]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1,313,064.51元[9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51,684,409.83元,上年期末为892,660,865.73元[106] - 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金额为13,187,473.35元[106]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8,573,373.28元[107] - 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27,981,243.62元[107] - 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金额为62,822,347.00元[108] - 母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30,430,648.39元,上年期末为831,871,494.57元[111] - 母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金额为17,846,907.26元[111] - 母公司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8,107,865.74元[111] - 母公司2023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为42,984,395.10元[112] - 母公司2023年上半年利润分配金额为62,682,798.00元[1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人民币104,901,350.00元[118] - 2023年上半年实收资本较2022年增加27,981,243.62元[113] - 2023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20,835,773.36元[113] - 2023年上半年对所有者(或股东)分配金额为61,933,458.00元[114] 主营业务与市场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制造,涵盖底盘悬架系统减震元件和操控系统轻量化踏板总成等[14] - 公司汽车底盘悬架系统减震元件国内市场占有率36%,排名第二[14] - 公司为奔驰、保时捷等多家整车厂供应聚氨酯缓冲块和顶支撑产品[14] - 公司与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国内主要整车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14] - 公司积极拓展全球市场[14] - 公司减震业务客户包括保时捷、大众等国际知名企业,踏板业务客户涵盖上汽大众、蔚来等国内车企,近期新增广汽和上汽通用[15] - 高性能聚氨酯承载轮用于自动化装备行业,是公司利用材料优势开拓国内市场的产品,潜力大[15] - 公司底盘悬架系统减震元件国内市场份额达36%且持续提升[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获得新项目价值约2.56亿元,新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447万元[2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车型配套减震元件销售约558万件,占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约39%;配套轻量化踏板总成销售约47.9万件,占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约13%[23] - 2023年1 - 6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增长9.3%和9.8%[18] - 2023年1 - 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128.1万辆和1126.8万辆,同比增长8.1%和8.8%[18]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598.6万辆,同比增长22.4%,市场份额从47.2%升至53.1%[18] - 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378.6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增长42.4%和44.1%[18] 生产与销售模式 -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按单生产”模式,生产中采取精细化管理保障产品质量[16] - 公司销售市场分国内配套和海外市场,国内直接销售,海外对OEM自营出口、对AM通过经销商销售[17] - 公司与整车企业签新订单框架合同时约定供货价及降价范围,与OEM每年协商下年供货价,售后市场价格一般稳定[17] - 国内配套和海外市场根据客户规模不同采取1 - 6个月信用期限,收款结算方式分别为现款、银行或商业承兑汇票和TT、现款[18] 研发与创新 - 报告期内公司(含下属公司)申请专利并获得受理11项,截至2023年6月30日累计获得专利受理数189项,已获授权137项[19] - 公司悬架系统基础研发正常推进,1/4台架试验设备投入提升系统认识和设计能力[19] - 公司研发中心实验室获CNAS认证,与蔚来、通用及吉利等国内主流OEM互认[19] - 参股公司上海跨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