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51,203,923.93元,同比增长23.70%[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561,854.29元,同比增长68.09%[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0,367,317.09元,同比增长86.13%[18] - 基本每股收益0.42元/股,同比增长75.00%[18] - 稀释每股收益0.42元/股,同比增长75.00%[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89%,同比增加1.76个百分点[18]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53%,同比增加1.91个百分点[18]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1亿元,同比增长23.7%[4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56.19万元,同比增长68.09%[4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70%至251,203,923.93元[51]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3.7%至2.512亿元(2020年同期:2.031亿元)[110] - 净利润同比增长69.5%至4442万元(2020年同期:2621万元)[11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8.1%至4356万元(2020年同期:2592万元)[111]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长75%至0.42元/股(2020年同期:0.24元/股)[112]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9.4%至5165万元(2020年同期:3049万元)[111] - 净利润为3572.68万元,同比增长21.1%[115] - 营业利润为4183.07万元,较上年同期3404.86万元增长22.8%[11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52.57%至20,827,993.06元[5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2.5%至2083万元(2020年同期:1365万元)[110] - 支付给职工现金4884.94万元,同比增长25.0%[118] - 所得税费用610.40万元,同比增长34.1%[115]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065,985.97元,同比下降50.39%[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706.60万元,同比减少50.4%[11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20亿元,同比减少10.9%[117]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99亿元,主要因投资支付现金3.3亿元[118]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3.55亿元,其中长期资产投资1510.85万元[121][122] 货币资金及现金等价物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52%至161,044,946.80元[5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57亿元,较期初减少52.3%[119] - 货币资金从2020年底的3.33亿元减少至2021年中的1.61亿元,降幅达51.6%[102] 资产项目变化 - 预付款项同比增长185%至9,787,371.50元[53] - 其他流动资产同比激增4125%至168,926,343.89元[53] - 在建工程同比增长93%至53,725,601.54元[53] - 其他流动资产从2020年底的400万元大幅增加至2021年中的1.69亿元,增幅达4124%[102] - 在建工程从2020年底的2781万元增加至2021年中的5373万元,增长93.2%[102] - 长期股权投资从2020年底的0元增加至2021年中的830万元[102]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2020年底的1.60亿元增加至2021年中的1.87亿元,增长17.1%[106]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2020年底的1.15亿元增加至2021年中的1.84亿元,增长59.2%[107] 负债及权益项目变化 - 合同负债从2020年底的226万元增加至2021年中的430万元,增长90.2%[103] - 应付职工薪酬从2020年底的1305万元减少至2021年中的496万元,降62%[103] - 未分配利润从2020年底的2.60亿元增加至2021年中的3.03亿元,增长16.8%[104] - 母公司应付账款从2020年底的5762万元增加至2021年中的6858万元,增长19%[107]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14.6%至2.812亿元(期初:2.455亿元)[108] - 负债合计增长4.5%至9.416亿元(期初:9.007亿元)[108] - 所有者权益合计增长4.2%至8.906亿元(期初:8.549亿元)[108] - 未分配利润为303,381,582.80元,较期初259,819,728.51元增加43,561,854.29元(增长16.8%)[12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小计为912,342,021.09元,较期初868,864,456.79元增加43,477,564.30元(增长5.0%)[125] - 少数股东权益为1,545,013.78元,较期初683,146.08元增加861,867.70元(增长126.2%)[12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913,887,034.87元,较期初869,547,602.87元增加44,339,432.00元(增长5.1%)[125] 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2,047,282.21元[20] - 金融资产投资收益1,764,979.69元[20] 各子公司及合资公司表现 - 洛阳凯众减震科技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6927.35万元[58] - 上海凯众聚氨酯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714.38万元[58] - CARTHANE USA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29.43万元[59] - 重庆泰利思汽车零部件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905.50万元[60] - 凯众汽车零部件(江苏)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0万元[60] - 凯众汽车零部件(宁德)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784.69万元[62] 业务模式与客户 -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按单生产模式 采用精细化生产管理方式[29][30] - 国内配套市场信用期限一般为1-6个月 结算方式为现款或承兑汇票[32] - 海外市场信用期限一般为1-6个月 结算方式为TT或现款[32] - 公司客户包括保时捷 大众 奥迪 GM 福特等国际知名整车企业[23] - 公司踏板业务客户包括上汽大众 蔚来汽车 理想汽车等新能源车企[24] 市场地位与产能 - 公司减震元件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22] - 公司减震元件在国内市场份额达到32%左右[37] - 公司连续7年(2014-2020年)获得通用全球优秀质量供应商奖[39] - 公司已投产减震元件全自动生产线并推进生产智能化改造[36] - 上海跨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定点项目将于2021年下半年批量投产[36] 研发与专利 - 公司累计获得专利受理129项,已获授权88项,其中材料技术发明专利21项,产品设计实用新型专利67项[36][45] - 公司申请专利并获得受理5项[36][45] 行业市场数据 - 2021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965.3万辆和983万辆 同比增长27.8%和27.7%[34] - 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量108万台 累计同比增长233.5%[34] - 6月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94.3万辆和201.5万辆 环比下降4.8%和5.3% 同比下降16.5%和12.4%[34] - 国内乘用车上半年产销量分别为965.3万辆和98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8%和27.7%[42] - 新能源乘用车产量108万台同比增长233.5%[48] 产品应用与销售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车和智能驾驶车辆[23][24] - 公司获得新项目价值约2.36亿元,当年新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930万元[43] - 新能源车减震元件销量93万件市占率20.4%[48] - 新能源车轻量化踏板销量12万件市占率10.3%[49] 员工持股与激励 - 公司2020年净利润为85,163,496.64元(提取激励基金前)[70] - 公司提取5%激励基金4,258,000.00元用于员工持股计划[70] - 员工持股计划以16.66元/股均价购入255,000股公司股票[70] - 员工持股计划购入股份占总股本比例0.24%[70] - 核心员工长期服务持股计划(第一期)提取激励基金4,258,000元,占2020年净利润的5%[96] - 员工持股计划累计买入公司股票255,000股,占总股本0.24%[97] - 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为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97] - 公司核心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12个月至2022年6月30日[70]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召开1次股东大会审议财务预决算等重大事项[67] - 公司副总经理张忠秋被聘任[68] - 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90]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431户[91] - 第一大股东杨颖韬持股22,097,891股,占总股本21.07%[93] - 第二大股东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持股10,247,364股,占总股本9.77%[93] - 杨颖韬、杨建刚、侯瑞宏、侯振坤为一致行动人[94] - 前十名股东持股均无限售条件且无质押冻结情况[93][94] 利润分配政策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分配不转增[69] - 公司对所有者分配为负值,金额为-57,695,742.50元[131] 汇率与原材料风险 - 汇率波动影响公司出口产品售价和进口原料采购成本[64] - 原材料价格变化对公司利润产生影响[64] 环保与社会责任 - 公司2021上半年光伏供电量约为27.3万度电[77] - 公司投建光伏发电系统总容量为1MWp[77] - 公司通过废气处理装置有效降低VOCs产生和排放[76] - 公司持续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工作并提升原料使用率[76] - 公司采用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注塑废气和有机废气[74] - 公司使用静电式油雾净化器处理脱模油雾[74] - 公司通过隔音墙和吸音棉等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标[74] 承诺事项 - 公司承诺部分股东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50万股[80] - 公司承诺部分股东锁定期满后两年内累计减持不超过所持股份总数的50%[80] - 公司承诺部分股东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80] 子公司股权结构 - 上海凯众聚氨酯股权结构为上海凯众材料科技持股60%[58] - 凯众汽车零部件(江苏)股权结构为上海凯众材料科技持股75%[60] - 上海跨悦信息技术股权结构为上海凯众材料科技持股10%[62] - 洛阳凯众减震科技注册资本6000万元[57] - 全资子公司洛阳凯众减震科技注册资本为6,000.00万元[135] - 控股子公司上海凯众聚氨酯注册资本为200.00万元,公司持股比例60%[135][137] - 全资子公司重庆泰利思汽车零部件注册资本为500.00万元[135] - 全资美国子公司Carthane USA, L.L.C注册资本为1,362.26万元[135] - 全资子公司凯众汽车零部件(江苏)注册资本为20,000.00万元[135] - 全资子公司凯众汽车零部件(宁德)注册资本为500.00万元[135] 境外资产 - 境外资产规模8,389,694.47元占总资产0.85%[54] 持续经营能力 - 公司确认自报告期末起12个月内持续经营能力良好[139]
凯众股份(603037) - 2021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