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5.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64%[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0.38%[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3.65%[26]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58,228.26万元,同比增长114.64%[37] - 公司2022年营业利润为19,284.07万元,同比上升144.02%[37]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292.56万元,同比上升130.38%[37]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为582,282,622.29元,同比增长114.64%[7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2,925,600元,同比上升130.38%[7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56,797,600元,同比增加108,350,200元[73] - 制造业营业收入541,325,301.31元,同比增长151.95%[79] - 全资子公司致宏精密锂电设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4,234.60万元,净利润21,658.65万元[95] - 子公司致宏精密2022年营业收入为54,234.6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674.15万元[39] - 调整前致宏精密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790.24万元[39] - 致宏精密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984.87万元[185] - 2022年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674.15万元[18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984.87万元[18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211,998,418.91元,同比增长77.08%[74] - 研发费用为36,975,654.45元,同比增长140.87%[74]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9,334,400元,主要因银行利息支出增加及存款利息减少[75] - 主营业务成本为201,114,300元[77] - 制造业毛利率67.69%,同比增加3.87个百分点[79] - 精密制造产品营业成本174,925,390.07元,同比增长125.03%[79] - 直接材料成本69,215,450.24元,同比增长135.22%[84] - 直接人工成本27,256,874.41元,同比增长226.38%[84] - 致宏精密计提超额业绩现金奖励5,083.08万元,分摊股权激励费用6,818.20万元[39] - 计提超额业绩奖励5,083.08万元[189]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成本摊销金额为7356.69万元[47]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成本预计摊销金额为4074.31万元[47]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部分总摊销费用为6467.63万元[47] - 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总摊销费用为16411.87万元[4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制造业营业收入541,325,301.31元,同比增长151.95%[79] - 服务业营业收入26,773,792.81元,同比下降26.18%[79] - 精密制造产品营业成本174,925,390.07元,同比增长125.03%[79] - 全资子公司致宏精密锂电设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4,234.60万元,净利润21,658.65万元[95] - 子公司致宏精密2022年营业收入为54,234.60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674.15万元[39] - 客运汽车站运输周转量654.1万吨公里,同比减少61.77%[64] - 客运汽车站客运量13.41万人次,同比减少48.76%[64] - 客运汽车站货运量0.79万吨,同比减少86.08%[64] - 客运汽车站旅客周转量5785.8万人公里,同比减少40.08%[64] - 客运汽车站货运周转量75.52万吨公里,同比减少89.87%[64] - 客运汽车站全年共计发班10747班,同比减少1514班[64] - 道路客运业务拥有国内客运班线61条[65] - 道路客运业务拥有各类营运车辆273辆,其中班线客运车辆243辆[65] - 道路客运业务班线客运客座6782座,含非定线旅游客座690座[65] - 道路运输业务连续十一年获评中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企业[44] - 锂电池裁切设备业务作为公司业绩支撑板块将向锂电生产设备前段扩张[109] - 控股孙公司广东致锋科技致力于锂电前段涂布技术研发和应用[110] - 客运板块需实现历史欠款清零以确保企业现金流和营收指标完成[110] 各地区表现 - 华北地区营业收入6,340,868.76元,同比增长305.73%[79]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219,403,907.66元,同比增长92.85%[8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4股,不送红股[5] - 转增股本后公司总股本将从168183000股增至235456200股[5] - 公司总股本为168183000股[5] - 公司2022年完成工商更名正式更名为德力西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8] - 公司通过收购致宏精密成功切入锂电裁切业务领域[48] - 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及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等资质认证[43] - 公司设置十余处售后服务点实现电池厂客户全覆盖[42]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壁垒和竞争优势[115] - 公司采用现金、股票或结合方式分配利润,优先采取现金分红回报股东[182] - 公司每三年制定股东回报规划并根据章程制定利润分配方案[182] - 公司承诺规范关联交易并保证交易公允性[181] - 公司承诺关联交易将严格遵循市场公允定价原则[175] - 公司承诺关联交易须履行法定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175] - 公司承诺不通过关联交易获取不正当利益或使子公司承担不正当义务[175] - 控股股东承诺避免同业竞争和规范关联交易[174] - 控股股东承诺保证上市公司在资产业务等方面保持独立性[174] - 关联交易优先通过独立第三方市场进行[174]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要求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可分配利润20%[151] - 公司承诺2020-2022年累计现金分红不低于年均可分配利润30%[151] - 公司按发展阶段实施差异化现金分红政策,成熟期无重大支出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80%[152] - 公司2022年度未进行现金分红现金分红金额为0元[156] - 公司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预留部分授予登记于9月完成[157] - 公司以11.30元/股授予28名核心人员84.5万股限制性股票[45] - 公司建立了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制度严格按考核结果发放薪酬[158] - 高级管理人员年薪的70%按月发放[135] - 高级管理人员年薪的30%根据年度经营指标实际完成情况考核发放[135] 其他财务数据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45%[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0.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16%[27] - 总资产为18.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54%[27] - 基本每股收益为1.02元/股,同比增长131.82%[2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40%,同比增加8.55个百分点[2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71%,同比增加10.96个百分点[27] - 公司总资产为187,748.99万元,净资产为105,288.81万元,资产负债率为43.92%[3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2,483,943.35元,同比增长103.45%[7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3,982,635.93元,同比减少127,669,400元[7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6,549,221.91元,同比增长189.08%[7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2亿元,同比增长103.45%[9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4亿元[90]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37亿元,同比增长189.08%[90] - 货币资金1.74亿元,较上年增长120.22%,占总资产比例9.28%[91] - 应收账款3.11亿元,较上年增长72.29%,占总资产比例16.55%[91] - 交易性金融资产2.60亿元,较上年增长62.34%,占总资产比例13.87%[91]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期末上升120.22%[94]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期末上升62.34%[94] - 应收账款较上年期末上升72.29%[94] - 应收款项融资较上年期末上升838.81%[94]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上年期末上升4,556.07%[94] - 长期借款较上年期末上升100.00%[94] - 公司累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57543.20万元[5] - 母公司2022年度实现净利润为-2344.13万元[5] - 母公司实际累计可供分配利润为31769.70万元[5] - 公司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292.56万元[5] - 公司2022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2.9256百万元[154] - 公司累计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575.432百万元[154] - 母公司2022年度实现的净利润为-23.4413百万元[154] - 母公司实际累计可供分配利润为317.697百万元[154] - 公司拟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4股[154] - 公司总股本为168,183,000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235,456,200股[154]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42.01万元人民币[31]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收益为3,147.88万元[32] - 非经常性损益中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金额为69.46万元[32] - 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6,128.01万元[32] 研发投入与人员 - 研发投入总额36,975,654.45元,占营业收入比例6.35%[87] - 研发人员总数38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5.83%[88]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本科4人,专科13人,高中及以下21人[88]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30岁以下7人,30-40岁23人,40-50岁6人,50-60岁2人[88] - 公司专利授权数量46项[89]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44,378.32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6.21%[86] 行业与市场数据 - 2022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7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51] - 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同比翻倍(2021年为6000亿元)[51] - 储能型锂电产量突破100GWh[51] - 正极材料产量185万吨负极材料140万吨隔膜130亿平方米电解液85万吨同比增长均超60%[51] - 全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约295GWh[51] - 锂电出口总额3426.5亿元同比增长86.7%[51] - 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957.7GWh同比增长70.3%[52] - 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660.8GWh同比增长97.7%占全球总量69%[52] - 电池级碳酸锂2022年均价48.1万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46.4万元/吨[51] - 2022年电芯环节规划产能超1.2TWh规划投资4300亿元[51] - 2022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7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97] - 锂电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较上年6,000亿元增长约100%[97] - 中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660.8GWh,同比增长97.7%,占全球出货量69.0%[97] - 预计2023年全球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将增长40%至95GWh[100] - 预计2023年中国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增长率为64%至51.5GWh[100] - 2021年国内锂电储能总出货量达37GWh,同比增长110%[103] - 2021年全球便携式储能产品出货规模290万台,锂电池需求量1.45GWh[103] - 预计2025年便携式储能产品全球出货量达1900万台,锂电池需求突破15GWh[103] - 2018年全球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出货量68GWh,中国出货量31.4GWh[100] - 磷酸铁锂电池在产量、销量和装车量方面全面超越三元电池[99] - 公司作为叠片式锂电池切刀/模具行业龙头将受益于市场扩张[104] - 叠片式工艺因内阻小、充电效率高和安全性更高更受市场青睐[101] - 道路运输企业业绩与毛利率水平呈下降趋势[105] 风险因素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较高且周期较长存在坏账风险[113] - 锂电池行业政策变动和宏观经济调整可能影响锂电设备板块经营业绩[112] - 新型电池技术若快速商业化可能对公司产品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114] - 业务规模扩大对运营管理和人才储备提出更高要求存在管理风险[116] - 高精度裁切模具行业面临核心技术人才流失风险[117] - 铁路建设推进导致客运列车分流对道路运输行业产生冲击[112]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审计机构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4] - 公司代码603032,简称德新科技[1] - 公司法定代表人宋国强[18] - 公司制定《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和《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保障信息透明度[121] - 公司通过登记备案管理防止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121] - 公司确认不存在与上市公司治理规定的重大差异[123] - 公司控股股东不存在同业竞争情况[123] - 公司致力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122] - 公司2022年共召开5次股东大会,包括4次临时股东大会和1次年度股东大会[123] - 所有董事监事任期均为2022年5月16日至2025年5月15日[127] - 报告期内监事会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事项[145] - 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161] - 年度财务审计机构报酬为130万元[192] - 内部控制审计报酬为30万元[192] - 审计机构连续服务年限为11年[192] - 注册会计师连续审计服务年限为2年[192] - 公司董事因涉嫌短线交易被立案调查[193] - 年内召开董事会会议次数7次[139] - 董事会会议中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会议次数7次[139] - 董事唐冠春缺席董事会会议1次[139] - 监事会主席邵林芳因任职到期离任[136] - 审计与风险控制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3次会议[141] - 提名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2次会议[142]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召开2次会议[144] 股东与高管信息 - 董事长王仲鸣持股500,000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35.06万元[127] - 监事会主席黄胜洲及多数董事监事持股数为0[127] - 职工代表监事唐霆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0.58万元[127] - 公司总经理宋国强持有10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03859%[129] - 公司副总经理杜海涛持有10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02958%[129] - 公司财务总监武大学持有10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02587%[129] - 公司董事会秘书陈翔持有30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02611%[129]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1,10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18079%[129]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180.79万元[135] - 公司董事胡煜在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担任总裁职务[132] - 公司董事黄远在德力西新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职务[132] - 公司董事冯冰莹在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担任总裁助理职务[132] - 公司董事邓佳轶在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担任人力资源中心总经理职务[132] - 公司监事会主席黄胜洲在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担任监事会主席职务[132] - 胡煜担任广东甘化科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至2024年2月5日[133] - 李薇担任三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133] - 陈啓如担任五家不同公司董事职务[133] 员工情况 - 公司在职员工总数652人,其中母公司201人,主要子公司415人[146] - 生产人员占比79%(515人),行政人员占比10.7%(70人),技术人员占比4.9%(32人)[146] - 员工教育程度中高中及以下占比70.4%(459人),大专占比22.9%(149人),本科及以上占比6.7%(44人)[147] 承诺与担保事项 - 公司承诺为重大资产重组交易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并承担法律责任[169]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转让股份若因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调查[170] - 赣州致宏等关联方承诺
德新科技(603032) - 2022 Q4 - 年度财报